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山溝中的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一八章 這巴掌捱得好!(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一八章 這巴掌捱得好!(五)

中國方面可不管崔可夫有沒有嚇出一身冷汗。在解決完偷襲的蘇軍機群後的第一天,中國空軍馬上就對伊爾庫茨克進行了又一次的大轟炸。

這次蘇聯空軍也難得聰明了一回,既然明著打不過你,偷襲也不成,那我不和你打總行了吧。

空軍出成績了,陸軍心裡當然是羨慕嫉妒。好在掃雷裝置大量到來了,簡易公路也修通了,陸軍終於可以大顯身手了。

沒說的,最新研製出來的三百毫米掃雷用火箭炮,以遠超過之前各型掃雷裝備的高效率和遠射程,將蘇軍好不容易佈置起來的雷區給掃了個一乾二淨。

說起這三百毫米掃雷用火箭炮那可真的要說道說道。

西聯時期,西聯軍已經有了世界領先水平的掃雷裝備,但這些掃雷裝備都有一個相似度最大的缺點——必須在敵方火力範圍內掃雷。

因此掃雷裝備的操作員在執行掃雷任務的時候勢必會在敵方火力範圍內掃雷,要是敵方的遠端火力直接打過來了,等待他們的是什麼,用腳趾頭都能想到。

因此西聯軍有必要擁有一款遠射程、大威力、高效率的掃雷裝備。

受到雪崩式三百毫米火箭炮的啟發,新的掃雷裝備也誕生了。

新的掃雷裝備借鑑了雪崩式三百毫米火箭炮的很多技術成果。以致於兩者在某些機器零部件上能夠通用。在必要時,兩者的彈藥也可通用。只不過通用的結果是,發射筒的使用壽命會降低,這對後勤保障人員和部門來說就是災難——更換發射管是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的;再說了,說到底還是要花錢的,財政部門不心疼才有鬼了。

這款掃雷裝備在掃雷時只需要將火箭彈發射到預定區域就行了,其他的事情,發射的掃雷彈會代替的。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蘇軍辛苦佈置下的地雷陣瞬間灰飛煙滅。

成功掃清障礙的中國/軍隊很快動起來,不斷掃雷前進,終於在五月七日這一天到達了庫爾圖克外圍。

為了拿下伊爾庫茨克,也為了方便日後的對蘇作戰,中國/軍隊是沿著西伯利亞鐵路一路向西打著前進的。

由於伊爾庫茨克到烏蘭烏德的西伯利亞鐵路上就那麼幾座城市,再加上那些距離伊爾庫茨克較遠的地方是已經遭到重創的遠東蘇軍所不能固守的。因此遠東蘇軍主動放棄了斯柳江卡、貝加爾斯克、巴布什金等城市。

當然了,遠東蘇軍也知道放棄大量城市的後果是讓中國/軍隊可以長驅直入了。因此遠東蘇軍不得不選擇在一些地方消耗中國/軍隊的力量。

於是遠東蘇軍將這個地方選擇在了庫爾圖克。

庫爾圖克坐落在貝加爾湖附近,在它的北面就是伊爾庫茨克,也即是中國/軍隊此次作戰的最終目的地所在。

在這裡,當地的遠東蘇軍能夠得到來自伊爾庫茨克蘇軍的及時且有力的支援,這是以前所不具備的。

中國/軍隊想要拿下伊爾庫茨克,就必須拿下擋在自己道路前的庫爾圖克等城市,否則就會如鯁在喉。

有鑑於遠東蘇軍大擺地雷陣,中國/軍隊在對庫爾圖克發起正式進攻前,還是讓各式掃雷裝備對前方地域進行了掃雷。

結果是浪費了大量物資。

但話又說回來了,小心無大錯。萬一遠東蘇軍在庫爾圖克城外大擺地雷陣,中國/軍隊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大搖大擺地走過去,那不是找死嗎?

所以說與其浪費人命,倒不如浪費物資。

咳咳……這是針對物資充分的國家來說的,那些物資缺少的國家還是浪費人命好些。

當然了,這話也不是絕對正確。具體該浪費什麼,還是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吧!

掃清了

的外圍,中國/軍隊開始向

城內進發。

可是一進到城裡,遠東蘇軍就給了中國/軍隊一個大大的“驚喜”。

“小心前進,我總感覺老毛子有些不對勁!”

“你也感覺到了?”

“是呀。既然你早就感覺到了,那你咋不說出來呢?”

“我以為這是我自己的幻覺。”

“算了,我不怪你。畢竟你還是一個新兵蛋子。”

“我當兵都五年了。”

“我當兵已經十年了。十年裡不知道多少次在鬼門關前走回來。你呢,你在這當兵的五年時間裡,有多少次在鬼門關前走回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呃……只有三五次……哦不,兩三次。”

“才兩三次。你要學的還有很多。”

有時候老兵的直覺是很準的,要說原因嘛……嘿,很多老兵都會說:“這是一種戰場直覺。”

“中國人到什麼地方了?”

“距離預定地點還差點,而且他們好像發現了我們的部署似的,行動起來十分小心翼翼。”

“你具體說說?”

“中國人每前進一步都小心翼翼地,好像有什麼在盯著他們似的。他們走的時候都是緊緊跟在戰車附近的,想要用子彈擊斃、擊傷中國人,除非了狙擊步槍和高射速的重機槍,否則是不可能的。”

“你說的也有道理。”

“我還發現走在最前面的中國士兵和坦克都有好像中世紀鎧甲一樣的東西。”

“你能說說你看到的嗎?”

“中國士兵和坦克上的東西看起來很像中世紀騎士的鎧甲。我不知道他們的防護能力是怎樣的,但想來中國人不會做無用功,將用不上的東西交給下面的士兵。”

“既然暫時弄不清楚,那就別想了,等待中國人進入我們的伏擊圈吧。我一定要給中國人一個深刻的教訓。”

“是。”

很快,擔任探路任務的中國/軍隊進入了蘇軍的伏擊圈。

“開火!”

命令已下達,早已準備就緒的遠東蘇軍頓時動手了。

和中國/軍隊交手這麼多次了,遠東蘇軍當然知道自己手中的武器,哪些對中國/軍隊的坦克等重裝備有效,哪些無效。

因此遠東蘇軍這次是下了血本,參與第一批次的炮擊都是口徑在一百二十二毫米以上的火炮,一百毫米口徑以下的火炮還是晚點在上場吧。

“隱蔽……”聽到蘇軍炮響的第一時間,早就有心理準備的中國士兵尋找掩體,就地隱蔽。

很快蘇軍炮彈飛到了他們的頭上,這一通炮彈下來,僅有少數幾個暴露在外的步兵倖免於藍,其餘的全都為國捐軀。

事後的檢查發現,那些陣亡的人,大多都是被爆炸產生的衝擊波震碎了內臟死亡的,那些幸運兒因為躲在足以抵擋衝擊波的厚重建築物內才倖免於難。

而待在坦克裡的坦克兵們也不好受,要不是他們的坦克上披掛上了反應裝甲,他們會連同他們的坦克一起完蛋。可他們也不得不放棄坦克,加入到步兵的行列中來。因為這一通炮彈中的幾枚居然好死不死地打在了炮管和發動機等坦克的致命點上,結果坦克即沒炮管,又失去了動力。沒了炮管的坦克和沒了牙齒的野獸沒什麼區別;沒了動力的坦克和躺著等死的野獸也沒什麼區別。

好在這坦克還能拖回去維修,至於維修到什麼程度,那就是另一回事兒了。

在中國/軍隊後方的炮兵陣地上,炮兵雷達將探測到的蘇軍炮彈軌跡進行運算,得出了蘇軍火炮發射時的位置,進而將這些情況告知己方炮兵,讓己方炮兵在第一時間進行炮火反制。

中國炮兵原以為這次炮火反制也像以前那樣,是十拿九穩的事情,但前線部隊實地勘查後才發現,和想象中的完全是兩碼事。

蘇軍炮兵只開了一炮就馬上逃跑了,中國炮兵發射的炮彈落到蘇軍火炮開炮地點的時候,那裡早已沒了任何人。那炮彈都白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