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山溝中的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二八章 海軍陸戰隊北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二八章 海軍陸戰隊北上

中國/軍隊對伊爾庫茨克發動的進攻以一種虎頭蛇尾的方式結束了。其造成的影響在短時間內還沒被人們看出來,但時間一長,人們總會感到有些貓膩在裡面藏著。

止步於庫爾圖克的中國/軍隊在休整的時候也不忘“磨槍”。巷戰中少量用到的八十五毫米無後坐力炮也大量被編入軍隊中,以防蘇軍的坦克在遠距離對己方步兵開炮的時候己方步兵沒有還手之力。

己方的坦克、步兵戰車、裝甲運兵車普遍加裝了一層反應裝甲。對這層反應裝甲,裝甲車輛的乘坐者都是又愛又恨。愛它是因為它能極大增加車輛的防御能力,保證成員的安全;恨它是因為它會拖慢速度,降低機動力。好在在巷戰和平推中不需要太多的機動力,否則大多數乘坐者都希望將其卸下。

以往金子般貴重的紅外儀、熱能儀也被下發到了連一級部隊中使用。這些東西下發的時候,下面的幹部戰士們心裡那叫一個震撼與高興呀。他們夢寐以求的東西終於能用上了,這下子老毛子可就有更多的苦頭吃了。

至於彈藥什麼的那都比標準攜彈量至少多兩成。別看中國復興軍的無殼子彈重量輕,但數量多起來了還是很重的。有些戰士習慣多帶些子彈在身上以備不測,他們的負擔本來就重些,要是再多些那肯定有問題,好在多兩成還在可接受的範圍內。那些不承擔主要戰鬥任務的士兵則多攜帶了更能發揮自己實力的東西;比如說,衛生兵多攜帶了紗布、嗎/啡、止血帶這些治療用的東西,工兵多攜帶了炸/藥、導線、**這些爆破用的東西……

前線的部隊在忙著準備,後方的指揮官們也在想著接下來的仗怎麼打。

蘇聯廣袤的國土決定了其擁有世界上數一數二的戰略縱深,而蘇聯人口的不足(相對於國土總面積而言)、不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寒冷的氣候,三者又決定了蘇聯的人口只能集中在那適合人類生存的地區。在廣袤的西伯利亞,蘇聯的人口又集中分佈在西伯利亞鐵路沿線地區。中國要想讓佔領下的西伯利亞長治久安,就不得不沿著西伯利亞鐵路一直向西打。希望能夠消滅更多的蘇軍有生力量,摧毀蘇聯在遠東地區的生產能力。如果成功,西伯利亞至少能安靜下來一半,剩下的一半就要靠軍事與民生來解決了。

軍事上主要由白俄軍隊負責,民生上還是中國方面自己解決的好。

白俄軍隊經過先前的大潰敗,將以前的重裝備大多丟掉了,以前的老兵大多要麼陣亡了,要麼被俘,要麼受傷致殘,現在還在舔傷口中。重活是幹不了了,但對付一下流竄在外的蘇軍游擊隊還是可能的。蘇軍游擊隊的組成很簡單,基本上是被打散或特意留下來的蘇聯軍隊和部分平民。這些人依靠熟悉地形,在蘇聯的遠東地區給中國和白俄找麻煩。對中國和白俄來說,這些人還是全部死了的好。

民生問題實際上就是吃飽飯,吃好飯的問題。蘇聯遠東地區的自然條件實在是太糟糕了,農業生產受到了極大地限制。以致於當地普通人想要吃好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對這些問題,中國方面早有準備,各種各樣口味的肉罐頭就足以滿足絕大多數人的胃口了;香菸、高濃度伏特加絕對能讓剩下那些人的胃口得到滿足;如果還感到不滿意,等待那些人的只有遣返回蘇聯控制區了。因為,中國和白俄是不可能擁有滿足所有人希望獲得的事物的能力的。

為了防止再次出現相似的情況,張孝準身邊的參謀和各級長官們還在查詢之前作戰的漏洞。後勤方面是一個,單兵反坦克武器的缺乏是一個,坦克適應巷戰的能力是一個,部隊的心理問題才是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個。

前三者好解決,已經在做了。第四個就有些難辦了。

中國復興軍是以原西聯軍為主體構建而成的,西聯軍自成立以來雖然沒有經歷過多少戰事,但每戰必勝,部隊自然有了驕兵的心理。特別是和蘇聯再次交戰以來,中國復興軍屢戰屢勝,而且每次勝利都是以完全殲滅一部分蘇軍主力部隊的形式結束的,這自然在大大鼓舞士氣的同時還助長了他們的驕傲心裡。

這次和蘇軍作戰,差點就栽了大跟頭。

現在想要讓他們收起那顆驕傲的心,這很簡單也很困難。

就現在看來一頓臭罵和公佈實情是不可避免的了。

對下面的部隊來說,這幾天是先快樂,然後痛苦的日子。

以前那些讓人流口水的裝備這幾天大量到來,讓下面的部隊這幾天全都樂呵呵的。

然後,他們的麻煩來了。

他們先是得知了攻佔庫爾圖克前部隊那詭異舉動的真相,這個真相頓時將他們嚇得面無血色。然後所有的部隊長官都被輪番叫到了張孝準那裡被訓了一頓,接著是被訓過的長官們又回來將自己的手下訓了一頓。

這一訓頓時讓部隊的士氣有些下滑。

想想也是啊!明明打了大勝仗,卻偏偏還被訓,換誰誰都受不了。

李斌可不管東北對蘇作戰前線的部隊怎麼想,直接一紙調令將海軍陸戰隊的兩個師調到了東北,歸張孝準指揮。

對這兩個海軍陸戰隊,張孝準自己也喜歡得緊,他們的到來恰好補足了自己新作戰計劃的一部分所需。與海軍陸戰隊一起來的還有海軍陸戰隊的一些專用裝備。

可對陸軍來說就不是好事了,陸軍心裡難免有些不滿。

總所周知,陸軍才是地面作戰的絕對承擔者,空軍的地位雖然大幅上漲,但還達不到取代陸軍進行地面佔領的程度。

而海軍陸戰隊可是登陸作戰的先鋒,海軍陸戰隊到蘇聯遠東地區來,來幹什麼?到貝加爾湖來游泳嗎?

得知海軍陸戰隊要來的訊息,陸軍方面聯名上書,希望李斌下令將這兩個海軍陸戰師調回原駐地。

言外之意就是,這是咱陸軍的事情,海軍陸戰隊還是不要來參合了,哪兒涼快哪兒呆著去。

偏偏李斌回了一句——讓海軍陸戰隊教教你們陸軍什麼叫做陸軍忘記的東西。

得,這話實在是太傷人了。感情在李斌眼裡陸軍還忘了一些自己本應該記得的事情?還要叫海軍陸戰隊來交?

有沒有搞錯?咱是陸軍,天下第一的中國復興軍陸軍!對陸軍的瞭解,咱中國復興軍陸軍敢說是天下第二,就沒有哪個國家或地區的陸軍敢說自己是天下第一。

現在居然要海軍陸戰隊來交?究竟是誰瘋了?

想當初海軍陸戰隊初成立的時候,那是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孩子。陸軍認為海軍陸戰隊是海軍下屬的部隊,與陸軍沒關係,理都不想理。海軍認為自己在近段時間內沒有跨海登陸的作戰需要,也不想加大對海軍陸戰隊的投入。要不是李斌動用自己手中的特殊權利去為海軍陸戰隊謀了一些便利,海軍陸戰隊哪有後來的規模與戰鬥力。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海軍陸戰隊自成立起也只是打了兩仗(只計算戰爭形勢下的作戰),一仗是突破日軍設定在長江北岸的防線;另一仗是登陸臺灣島。

前者打的那叫一個輕鬆,日軍設定在長江北岸的防線簡直跟紙糊的沒什麼區別,一洞就穿。海軍陸戰隊是不費絲毫力氣就打穿了日軍的防線。

後者大的也比較輕鬆,有了直升機的幫助,海軍陸戰隊的戰士們直接到了日軍防守陣地的頭頂上,頓時嚇傻了日軍,一路輕輕鬆鬆就殺過去了。

可以說海軍陸戰隊根本沒經受過多少大戰的鍛鍊。

真正讓海軍陸戰隊出名的是李斌訪問英法美德四國的時候,海軍陸戰隊保護荷屬印度尼西亞當地華人的行動。經此一事,海軍陸戰隊的名氣陡然上升不少,那些想要加入海軍陸戰隊的人差點將海軍陸戰隊的報名點都擠爆了。後來海軍陸戰隊擴編,這些新招募的人大多都成為了普通一兵。

現在這兩個北調的海軍陸戰師就是擴編來的。

現在的海軍陸戰隊從海軍中獨/立出來了,成為了單獨的軍種,有自己的登陸作戰掩護/支援艦艇(主要指兩棲攻擊艦和已經移交給海軍陸戰隊使用的重慶級重巡洋艦)。

成為軍種的海軍陸戰隊已經有能力在無敵方威脅或威脅較小的地區展開獨/立登陸作戰。

海軍陸戰隊有兩個師北上的訊息無論如何都是瞞不住的,幾乎是到達東北的那一刻,這個訊息就出現在了崔可夫和岡村寧次的桌子上。

崔可夫起先倒還感覺沒什麼,可後來卻嚇了一大跳。

岡村寧次則先是被嚇了一大跳,然後才大大松了口氣。

兩人的反應不一是合情合理的。

因為這兩個海軍陸戰師是乘船到達的大連,然後才北上的。岡村寧次先入為主地認為這是中國方面增兵朝鮮半島的先遣部隊,中國人要再次對朝鮮半島動手了。岡村寧次頓時一個激靈,急忙下令部隊進入一級戰備狀態,同時讓情報部門一定要查清楚這兩個海軍陸戰師的最終目的地。直到這兩個海軍陸戰師北上到了中蘇邊界,岡村寧次才知道這不是中國人打算對朝鮮半島動手的訊號。

崔可夫可就要震驚多了。崔可夫是陸軍出身,他卻也知道海軍陸戰隊用好了也未必比陸軍差。崔可夫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國人的海軍陸戰隊到蘇聯遠東地區,是為了在貝加爾湖西岸登陸來了。可接到的情報卻表明中國人壓根就沒在貝加爾湖東岸地區進行登陸準備。吃過太多情報上面苦頭的崔可夫這次不再相信中國人是吃飽了沒事撐的,將兩個海軍陸戰師給萬里迢迢調到了貝加爾湖一帶。於是崔可夫下令情報部門要不惜一切代價,一定要查明中國人接下來的作戰內容。

這個光榮的任務最終落到了那位隱藏在東北的高階間諜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