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山溝中的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三九章 東南亞也有偽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三九章 東南亞也有偽軍

雙方真正的再次交手,還要往後推延大概二十四小時。

因為空軍和海軍陸戰隊所屬的航空兵參合進來了。

也許是不想讓己方的地面部隊吃虧吧,空軍和海軍陸戰隊的飛機在第三集團軍的部隊成功佔領部分日軍表面陣地的時候馬上飛了過來,對日軍陣地和已經暴露的日軍進行了狂轟濫炸。某些發揚武士道精神的日軍想要和中國飛機一較高下,最終也在轟炸中成為了一堆堆碎肉。

日本陸航和海航飛機雖然也緊急出發,但戰機/性/能上的差距可不是一點半點。與緬甸的日軍飛行員一樣,越南的日軍飛行員也為中國誕生更多的王牌飛行員做出了更多的貢獻。

可對地面部隊來說,這些支援還是不來的好,因為每次戰事中帶翅膀的傢伙們都搶了他們很多功勞,以致於那些帶翅膀的傢伙們都有些鼻子朝天的感覺。

地面的部隊也是怒火沖天——不帶這麼搶戰功的!

只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正是由於航空兵部隊的奮戰,地面部隊的損失小了很多,戰鬥的進度也大大加快了。最終的結果是對手倒黴。

不管地面的部隊到底有何不滿,航空兵還是我行我素,進行持續的對地打擊。

地面的部隊也知道航空兵的對地打擊對己方來說意味著什麼,只能懷著不滿的心情接受。

對越南北部的日軍來說,今天是他們的受難日。

先是持續受到炮擊,然後是不斷的轟炸。

前者帶來的是心靈上的震撼,後者帶來的是大量的傷亡。

雖說日軍在越南北部部署了十萬大軍,但其中到底有多少是真正的精銳部隊還兩說。

盧溝橋事變前,日本陸軍有十七個常設師團。後來隨著日軍在中華大地上戰線的擴大,日軍又陸續新編了許多師團、旅團級部隊。要不是西聯的存在,這一時空的日本可能已經實現了滅/亡中國的目標。可是西聯的橫空出世讓中國這只被日本視為已經煮熟的鴨子飛走了。不但如此,西聯的第一次出手還直接讓日本損失了大量經受過嚴格訓練且經歷過實戰的兵員。弄得日本不得不在國內大規模徵兵,並加以訓練。還沒等日本將這些士兵訓練好,西聯軍已經打到華北來了。日本不得不將這些新招的兵給派上戰場。

日本希望這些新兵在損失不太大的情況下與華北方面軍的原下屬部隊一起保住平津地區,再不濟也要保住滿洲。

可是,這一切都成了水中月鏡中花。

日本留在中國的軍隊、僑民都灰溜溜回到了日本本土和日本控制下的朝鮮半島。

後來西國黨對為日本人服務的漢奸的處理,更是讓日本在中國的影響力下降到了自甲午戰爭以來的最低點。那些殘存下來的漢奸也惶惶不可終日。直到日本再次派人來聯絡上了他們,他們才開始暗中活動起來,為日本提供關於中國的各種情報和技術資料。

可是中國新/政/府對有關軍事的情報和技術資料的保密程度實在是讓這些漢奸感到頭疼,他們取得的都是落後的軍事技術資料和幾乎完全不靠譜的軍事情報。

可就是這些落後的軍事技術,在日本人看來那也是高科技,極大地提升了日本的軍事實力。最著名的就是九九式深彈投擲器,這種武器多次擊傷擊沉了企圖攻擊日本艦船的美軍、英軍潛艇。

大量部隊的損失自然讓日本感到受不了,要知道損失的部隊大多數都是經過嚴格訓練且有實戰經驗的老兵啊。好在日本後來透過互換戰俘,將那些不幸被俘的老兵換了不少回來,不然日本想不哭都不行。

在原有部隊大量損失,且國內經濟困難的情況下(西聯海軍潛艇大量擊沉滿載物資的日本商船的緣故),日本不得不在一九三八年撤離中國後開始裁撤軍隊,將主要注意力集中到國內經濟的恢復上。

好在日本人的忍耐那是出了名的,一九四零年年初的時候,日本的經濟就已經恢復到了本時空一九三六年七七事變之前的正常水平。

經濟恢復到了正常水平的日本,利用先前的研究成果再次開始了備戰。

嚴格的說,日本的備戰還是有成果的,在太平洋上打得英美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就是明證。

現在的日本陸軍主要分成四部分,一部分守衛日本本土;一部分在澳大利亞和美軍、英澳軍死磕;一部分守衛朝鮮半島;一部分在中南半島北部地區抵抗中國的進攻。

由於日本早就將三年積累時間裡建立起來的大多數部隊都被調到了朝鮮半島和澳大利亞北部,在本土和中南半島北部的日軍素質肯定降低不少。

而且日本陸軍現在的雖然還在持續擴編,但日本的人口數量制約了擴編的規模,再加上日軍佔領的地盤實在是太大了,日軍的數量被廣闊的佔領地稀釋了。為了維持對佔領地的統治,日軍不得不從佔領地中招兵。這就是後來日軍在東南亞地區組建的偽軍。

其實偽軍也不是日軍的“專利”,西方列強在征服一個地區後也會徵召當地人組建僕從軍。這種僕從軍也是偽軍。只不過因為西方列強掌握了話語權,才讓這種事情黯淡下來,不被提及,更不被廣為傳播。

後世的中國人能夠廣為得知,那還要多虧那無處不在的抗戰神劇的福。抗戰神劇裡面除了日軍,還有為日本人做事的漢奸、賣國賊組成的偽軍。

而在後世,由日軍召集組成的東南亞偽軍,在後來掌握了東南亞地區的政/權,自然不會讓人揭他們的老底。

在東南亞地區徵兵只是解決了日軍兵力數量不足的缺點,但質量上還真的沒上去。

東南亞地區本來就物產豐富,當地人就算是一天到晚閒著沒事做,也能從當地的自然環境中獲得自己生存的食物。這自然是造成當地人懶散/性/格的原因之一。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種懶散的/性/格也被帶到了軍訓中,弄得日本教官很是不滿。

好在日本教官知道什麼叫做鐵血手段,在訓練期間對不能完成訓練任務的新兵那是輕則體罰,重則當眾處死。

這種鐵血手段一方面嚇到了土著新兵,另一方面也讓土著新兵瞭解到日軍能有如此強大的戰鬥力與嚴格訓練是分不開的。

再加上日本人不論是在對軍隊的訓練中,還是在日常宣傳中都進行了帶有恐/嚇、誘/惑/性/質的宣傳,弄得當地人將日本人看成了救世主,甘心為日本人服務。

日本人不斷灌輸日本是解放者,是來將他們從英美殖民者的手中解放出來的解放者,而不是來繼續奴役他們的信念。

而英美等在東南亞有大量殖民利益的國家則是邪惡的,一旦他們重返東南亞,等待當地人的則是滅頂之災。為此,堅決不能讓這些殖民者重返東南亞。

日本人還承諾,一旦戰勝結束,將允許當地人建國,並與之簽訂同盟條約,為他們撐腰。

也許是數百年來,西方殖民者對東南亞的殖民實在是太苛刻了,弄到個當地人十分憤怒,當地人還真的信了日本人的那一套。

於是當地人開始積極配合日軍,為日軍當嚮導,提供各種情報、資源。可以說,日軍能這麼快打下東南亞地區,當地人功不可沒。

最終訓練出來的當地僕從軍,用日軍自己的話說就是只能打打小仗,大仗是不要想了,沒準兒會一觸即潰。

也正是這個原因,日軍根本就不當心使用當地人組成的部隊。更不要說將他們送到最前線接受猛烈炮火的考驗了。

可話又說回來了,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日軍就算不想這樣做也不得不這樣做,一部分東南亞偽軍就被派到了前線,去與中國復興軍死磕。

在受訓時都沒享受到什麼叫做炮彈在身邊炸響的東南亞偽軍,自然也不承受不了同重量(或口徑)爆炸威力比當今時間各國武器裝備更大的中國所產的彈藥了。

哎!沒辦法,誰叫中國所產彈藥的裝藥的威力實在是太大了,除非某些特製彈藥上的裝藥,否則還真的比不上。

承受不了的結果就是,守衛越南北部的部分東南亞偽軍居然衝出了掩體,想要投降。可他們衝出來的時候還拿著上好了刺刀的槍,自然被認為是想要與中國復興軍展開白刃戰。結果當然是被擊斃。

東南亞偽軍的遭遇只是越南北部日偽軍一個縮影,在中國復興軍全面掌握制空權與制火力權的情況下,就算越南北部的日偽軍再怎麼能打,防禦工事修得再怎麼好,也難逃覆滅的下場。

可以說,越南北部的日偽軍全軍覆沒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可是當時中國方面並不知道越南北部的十萬大軍中還有東南亞當地人組成的偽軍,也是事後調查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