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山溝中的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六零章 將日本人徹底趕出東南亞(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六零章 將日本人徹底趕出東南亞(二

這次調入到東南亞戰區的部隊大多數都是新組建的乙種部隊。

中國方面原以為東南亞的日軍要比朝鮮半島的日軍精銳些,但實際情況卻是,兩者都是半斤八兩。

透過和遠東蘇軍與日軍交手的對比,中國方面得出結論——與遠東蘇軍陸空軍相比,日本陸軍還真的是差很多。

讓新組建的乙種部隊和日軍交手,就當是刷經驗了。

這樣做總比和遠東蘇軍刷經驗要安全一些。

大不了讓他們先在東南亞刷經驗,然後到蘇聯的遠東地區刷經驗。

經歷過戰陣的老兵可不是新兵所能比擬的。讓新兵先積累一下作戰經驗也很好。

中國方面打算讓這些新兵參與一下對新加坡外圍的攻堅戰。

想要進行外圍攻堅戰,那就只能等到了新加坡外圍才行。

為了能夠到達新加坡外圍,中國的地面部隊開始沿著馬來半島往南打。凡是遇到日偽軍,那就是一頓炸彈、炮彈招呼。

有些受重傷必死的日軍士兵原來還打算發動自殺式襲擊,起初他們還真的取得了不小的戰果,後來中國方面乾脆讓那些防護能力超強的四一式步兵戰車當先鋒,才讓日軍的自殺式襲擊無果而終。

四一式步兵戰車的防禦力的確是太強悍了,三二式坦克用普通的鎢芯穿甲彈根本打不穿其正面裝甲,除非用最新式的一百零五毫米脫殼穿甲彈才能打穿。

就算是側面裝甲、後部裝甲、底層裝甲,也是十分強悍的,抵抗日軍的普通反坦克攻擊那也是毫無問題的。

當然了,要是日軍用大量高爆彈淹沒四一式步兵戰車,四一式步兵戰車也難逃毀滅的命運。

中國陸軍在緩慢前進,而中國空軍則開始將新加坡夷為平地。

從西貢等前線機場起飛的飛機大多數都是攻擊機和戰鬥機,畢竟他們的產量大,損失的起;而fhz-10(十)戰略轟炸機則從中國國內起飛,在路上和前線機場的飛機會合後再前往目的地,fhz-10(十)戰略轟炸機自身的造價、產量、任務決定了其不可能像普通轟炸機、攻擊機那樣使用。

再說了,前線機場還沒有能為其進行提供各種服務的能力,將其放到前線機場是對其的不負責任。

新加坡的守軍吸取了之前被偷襲的教訓,無論何時都保持著最高戰備狀態。

也正是因為這樣,新加坡的日軍在第一時間就派出了戰鬥機進行攔截,在荷屬東印度的日軍戰鬥機也緊急起飛參加到攔截行動中來。

之前寺內壽一打算利用雨天搞偷襲,結果偷襲不成反而損失了大量飛機和機組人員。

好在寺內壽一在日軍中資格老、人脈廣、地位高,這才沒被問罪,。寺內壽一指揮的南方軍及時得到了來自日本本土的飛機支援,只不過這些飛行員的素質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實在是有些讓寺內壽一感到頭疼,因為這些飛行員大多數都是剛才航校畢業的菜鳥,指望這些菜鳥去在支那的飛機飛機上取得戰果,倒不如指望他們駕機發起自殺式襲擊比較好。

於是寺內壽一給國內發電,問問為什麼送來的大多是菜鳥呢?

國內很快回電——日本國內的石油資源實在是不多了,這些菜鳥的訓練因為油料缺少的原因,早就開始斷斷續續訓練了,考慮到荷屬東印度的石油資源豐富,而且還有石油冶煉裝置,乾脆就將這些菜鳥送了過來。

這下寺內壽一算是明白大本營的打算了——這簡直就是讓南方軍當母雞的節奏啊。

想想也是啊。日本是個資源貧乏的島國,大多數資源都要靠進口。現在南方軍佔領下的東南亞地區就是日本最大的資源獲得地。可由於中國海軍潛艇部隊的瘋狂襲擊,日本本土所能獲得的資源在逐漸減少。而目前還佔領著中南半島以東、以南地區的日本南方軍無疑有讓整個日本都羨慕的各種資源。日本本土不動腦筋都不可能。這樣一來,日本南方軍接收了大量新兵,特別是飛行員、坦克手這類大量耗油的新兵。

儘管這些新兵還沒什麼戰鬥力,但寺內壽一知道其形成戰鬥力後的恐怖。因此寺內壽一下令讓對這些新兵進行高強度訓練,哪怕因為訓練導致死亡也再所不惜。

還別說,這樣一番訓練下來,那些新兵的戰鬥力有了普遍提升。要不是中國方面的動作實在是太快了點,這些新兵的戰鬥力還能上升不少。

可問題就在於中國方面肯定不會好心地留給他們充足的時間來訓練。

被趕鴨子上架的日軍菜鳥飛行員硬著頭皮上了戰場。

他們原以為經過高強度訓練,他們的技戰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終於能夠和支那的飛行員在天空一較長短了。可事實再次給了他們一巴掌,將他們打得暈乎乎的。

中國空軍在與敵方飛機交戰時,總是會首先發射中程空空導彈,希望以此最大限度地消滅敵人的空中有生力量,然後才是近距離格鬥。

這樣做的後果就是每次近距離格鬥前,對手的飛機數量大量下降,等到真的近距離格鬥了,對手的飛機早就沒了數量優勢。被中國活塞式戰鬥機和噴氣式戰鬥機聯手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這種戰法的最大缺點就是中程空空導彈的消耗量大增,讓後勤部門很是心疼——被打出去的中程空空導彈那可都是錢啊!

好處則是減少了己方傷亡,讓每個菜鳥都能經歷戰場考驗,甚至一些菜鳥還能在最開始的十次空戰中擊落敵機。

而那些能夠在前三次空戰中擊落敵機的飛行員後來大多都被送去深造,他們中的很小一部分人被選派到秘密部門進行學習,其他的大多都在深造結束後回到了原部隊。

那些僥倖跳傘逃生的日軍飛行員被降落傘掛著,緩緩飄向了地面。

他們此時的心情可謂是複雜至極。

本來是來找回場子的,結果,不但場子沒找回來。連面子都丟了個乾淨。現在他們只想早點飄落地面,然後回到後方機場。

成功打掉日軍航空兵的中國空軍開始加大對地面部隊的支援力度,結果自然讓日軍地面部隊叫苦不迭。

而中國地面部隊則開心地笑了,他們知道己方的空中支援對他們來說意味著什麼,那簡直就是戰力助增器。

當然了中國方面深知一直部隊對某種武器的依賴不能太高,否則會導致及其嚴重的後果,這點早在以前的無數次實彈演習中得到了證明。為了防止出現這種情況,所有部隊都接受了在無後方支援條件下作戰的訓練。

這樣做的一個好處就是他們在惡劣戰況下能夠支撐較長的時間。

由於日本海軍在南中國海的各型戰艦只剩下了那麼小貓兩三只,根本就沒有南中國海的制海權,航空兵部隊也因為損失慘重,暫時失去了制空權,因此中國海軍東南亞支援艦隊以經濟航速南下新加坡外海,他們將會為對新加坡的防禦工事進行實時精確打擊。畢竟航母可是移動的機場,總比那些陸地機場要更能夠提供及時的支援。

當然,前提是航母要儘可能靠近目標。

到達新加坡外圍的東支艦隊,頻繁起飛艦載機,讓艦載機使用精確制導炸彈對新加坡的工事進行打擊,特別是那些要塞炮工事更是打擊的重點。

英國以海起家,自然之道制海權的重要/性。

英國人佔領新加坡後,馬上著手將新加坡打造成一個堅不可摧的要塞。於是英國將大量的重炮放到了新加坡,這些重炮大多數都指向了新加坡的海面,這也造成了當日軍從新加坡北面陸地打過來的時候,這些要塞炮根本就沒起到作用。

日軍佔領新加坡後,不惜血本將這些要塞炮中的一部分拆除,然後放到了北面防禦從陸地方向進攻的敵人。

儘管中國陸軍的炮兵很強大,但在馬來半島上向新加坡進發,那難度……不說也罷,說起來都是血淚史啊!

於是摧毀新加坡要塞炮的任務就交給了海空軍的航空兵部隊。

就目前來說,就只有艦載機部隊能夠做到實時打擊。

反正只要航母到達目的地外圍就能夠讓艦載機隨時起飛,進行打擊。而陸地機場由於距離問題,想要做到實時打擊,那難度可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