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山溝中的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六六章 將日本人徹底趕出東南亞(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六六章 將日本人徹底趕出東南亞(八

“艇長,有情況。”

“怎麼了?”

“是船隊。”

“能確定是我們的目標嗎?”

“八/九不離十。”

“等了這麼久,終於等到了。”

蘇嘉在自己的qcg肆-62(六十二)潛艇上向聲納員詢問道。

西國黨上臺後,海軍也用漢語拼音的縮寫來代表不同型別的艦船,按照服役時間來定序號,加上序號表示這是該級艦船的第幾艘。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比如說,hm為航空母艦的漢語拼音縮寫,紀念級航空母艦的首艦紀念號是中國海軍第六艘服役的航空母艦,因此其編號為hm-6(六)。

潛艇的代號也被更改為潛艇型別加序號。蘇嘉的六十二號潛艇獲得的新編號是qcg肆-62(六十二),代表這艘潛艇是屬於qcg肆型潛艇,為中國海軍第六十二艘服役的潛艇。

另外說兩句。

其一,那些試驗型艦船的編號原則有自己的一套方案,與海軍的常規編號方案不同。

其二,二戰後,中國海軍對現役艦船的命名有了更改,增加一些漢語拼音進行區分,這點暫且不表。

還在西聯時期,李斌就親口承諾:“在光復全國領土的作戰結束後戰績在前二十名的潛艇艇長和艇員會優先得到新的qcg陸型潛艇。”

那時候,為了得到qcg陸型潛艇,所有西聯軍潛艇艇長和艇員們可謂是卯足了勁兒打日本商船,蘇嘉也不例外。

到了日本被迫從中國撤出軍隊、僑民,西聯潛艇部隊的戰果記錄已經定型了,蘇嘉很不幸,剛好就是那最讓人生氣的第二十一名。

於是蘇嘉只好繼續指揮它的那艘六十二號qcg肆型潛艇,好在所有的qcg肆型潛艇都分期分批回廠進行了升級改造,使其戰鬥力大幅增加。這多少也算是一個安慰吧!

現在qcg陸型潛艇的產量上來了,而人員就有些不夠用了,因此很多老兵都被抽調到了新服役的qcg陸型潛艇上去,以期更快形成戰鬥力。

蘇嘉及其艇員自然也想上去,但那可不是想上去就能上去得了的,得拿戰功來換。

現在有了一個十分理想的拿戰功的機會,蘇嘉自然不會錯過了。

與此同時,一支龐大的機群也正在向載有澳洲軍援軍的船隊飛去。

“啟用反艦導彈、空空導彈導引頭,準備戰鬥。”預警機發出了指令。

“明白。”

“明白。”

“明白。”

“……”

隨著所有反艦導彈、空空導彈導引頭的啟用,中國機群開始了最後的衝刺,而海軍的潛艇部隊也已經全部到達發射陣位,等待著打擊時刻的到來。

“各機已經到達指定位置,按原計劃發射反艦導彈。”一到達預定位置預警機就下達了攻擊命令。

按照計劃,首批fzd-13(十三)艦載戰鬥機發射的反艦導彈將首先打擊那些護航的戰艦,而不是商船。

因為自從對支艦隊遭到重創後,日本不惜血本為其所有的驅逐艦及其以上級別的艦隻增加了小口徑高射炮的數量,希望以此增加戰艦的生存率。而且這些護航戰艦也有反潛能力,對潛艇部隊是個威脅。能幫助潛艇部隊拔除這些威脅,潛艇部隊就更能發揮戰鬥力。

中國方面的研究表明,只要數量足夠,彈藥充足,且獲得提前預警,哪怕是目前世界各國普遍裝備的各種口徑可速射的高射炮,都能有機會擊落反艦導彈。而且日本對支艦隊在覆滅前取得擊落中國反艦導彈的戰果,也在側面證實了中國方面的研究成果。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為商船護航的戰艦自然是首要打擊目標。

護航戰艦要是玩完了,那剩下的商船還不是一盤菜啊,想怎麼吃就怎麼吃。

這次,護航戰艦也如對支艦隊那樣,是突然間遭到打擊,好在他們沒有慌作一團,而是馬上跑向了自己的崗位,將高射炮彈用高射炮一發接一發打出去,彈藥艙裡的高射炮彈也被不斷提出來,運到高炮位,保證高射炮的彈藥供應。

還別說,他們還是取得了一些戰果,用密集的中小口徑高射炮彈給打出了一層彈幕,這層彈幕將一些倒黴的反艦導彈給打下來了。

如果說日軍的護航戰艦絲毫無損,陣型也完整的話,他們的會取得更大的戰果,但他們的護航戰艦在第一時間就被擊沉了十多艘,不但防空火力被削弱了,陣型也殘破了。

此時的抵抗只會被中國方面看做臨死前的掙扎。

“哈哈哈!帶翅膀的傢伙們打得不錯,現在該我們上場了。”透過潛望鏡,蘇嘉看到了載有澳洲軍援軍的日本船隊陷入到了火海之中。“線導魚雷準備,爭取幹掉殘餘的護航戰艦。”

“啊,艇長,那我們打商船的時候豈不是很吃虧?”

“我當然知道。可不將護航戰艦打掉,我們能安心打商船嗎?”

想想以前打商船隊的時候,總有靠近敵方商船隊的己方潛艇會首先打擊護航戰艦,讓距離稍遠的己方潛艇能夠順利打擊敵方商船,這次就當禮尚往來了吧。

有了這樣的想法,大副沒再說什麼。

很快,線導魚雷被發射出去,直直朝著還在看著天空的日軍護航戰艦而去。

“魚雷……魚雷……快轉舵……水下有支那潛艇……”一名日軍水兵將魂不定地看著越來越近的魚雷,發出了驚恐的叫聲。

可惜,他的叫聲實在是太遲了,一枚線導魚雷準確地擊中了一艘護航的日軍驅逐艦,直接將其打成了重傷,沒多久就沉入了大海。

線導魚雷的一大優點就是能在發射它的潛艇的指引下成功打擊目標,而不是像直航魚雷那樣,錯過了就錯過了。除非運氣好到逆天,能夠瞎貓撞上死耗子,碰上倒黴蛋。

說起來這種事情還真的發生過。

在後世的一九四二年九月十五日,日本海軍的伊-19(十九)號潛艇由木梨鷹一海軍少佐指揮,該艇正在聖克里斯托巴爾島(sancristobalislang)附近巡邏,透過聲納搜尋發現一支美軍航母編隊,有一艘航母,兩艘巡洋艦和六艘驅逐艦,各艦以航母為中心排成環形防禦隊形。木梨發現的是美軍“黃蜂”號航母(waspcv-7(七))及其護航艦艇。伊-19(十九)立刻做好攻擊準備,從外圍警戒艦隻艦底穿過,潛入美軍編隊中央,於十一點四十四分在距“黃蜂”號僅九百米處將艇首六具魚雷發射管全部開啟,隨著木梨一聲令下、六枚九五式氧氣魚雷以兩秒的間隔成扇面直撲向目標。伊-19(十九)隨即下潛規避,在四十秒後聽到第一聲爆炸,之後又先後聽到四聲,六枚魚雷有五枚中的,艇內一片歡騰。伊-19(十九)隨後逃過了美軍艦艇的獵殺,成功返航。“黃蜂”號右舷被三枚魚雷命中,受傷嚴重,在幾個小時後沉沒,但是另外兩聲爆炸來自哪裡?原來,在“黃蜂”號編隊後方十二公里外,還有另一支美軍航母編隊,就是“大黃蜂”號(horcv-8(八))編隊,失的的三枚魚雷中有兩枚分別擊中了“大黃蜂”編隊中的“奧布萊恩”號驅逐艦(o’brien,dd-415(四百一十五))和“北卡羅來納”號戰列艦(northcarolina,bb-55(五十五))前者受傷嚴重,於次日沉沒,後者的左舷前部被魚雷炸開一條十米長、其七米寬的裂口,被迫入塢修理,數月內不能作戰。伊-19(十九)一箭三雕,其成功自然有偶然因素,但氧氣魚雷的長射程也是關鍵因素,美軍兩個航母戰鬥群相距十二公里,恰好是九五式氧氣魚雷的極限射程,因此才有了這出歪打正著的好戲。

但這種事情發生的機率實在是太低了,直航魚雷基本上是只要錯過就不會命中目標。像伊-19(十九)號潛艇這樣的戰例,那只能說是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下的結果。

在反艦導彈和線導魚雷的雙重打擊之下,護航的日軍戰艦很快成為了海底魚蝦的樂園,剩下的商船就是盤中餐了。

商船裡的日軍看到己方護航戰艦在支那軍的打擊下很快沉沒,知道護航戰艦玩完了之後,接下來就輪到他們了。此時的他們可沒那個心思想為什麼會在這裡,在這個時候遭到打擊,他們想的是如何逃命。

於是他們採取了各種各樣的方法,加速的加速,跳船逃生的跳船。

在此時的情況下,在這個茫茫大海上,也只有這兩種逃生方法。

加速反而加速了死亡,看到一些日本商船加速逃跑,一些中國潛艇不惜暴露位置,給己方空中機群通風報信。

由戰前就已經決定了由空中力量與潛艇一起打擊護航戰艦,然後讓空中力量打擊商船,要是空中力量在日本商船被全部擊沉前就將反艦導彈消耗完了,潛艇部隊才有上場機會。

這樣做雖說有些對不住潛艇部隊,但卻能最大程度地發揮每一枚反艦導彈和線導魚雷的作用。

如果是普通的火箭彈和直航魚雷倒還罷了,但那是反艦導彈和線導魚雷啊!

每一枚都價值千金,那可都是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