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山溝中的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九五章 為了不當人形冰棒(二十一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九五章 為了不當人形冰棒(二十一完

之前已經說過,fhz-5(五)轟炸機、fhz-6(六)轟炸機都對原有的自衛武器進行了換裝,使其自衛能力大幅提升。而fhz-10(十)轟炸機則待在轟炸機群中央,處於層層保護之下。

這時候的轟炸機,特別是大型轟炸機,一半都會在飛機上佈置大量的機槍,以增強飛機的自衛能力,但由於操作這些自衛武器的是人,戰果肯定不是很理想。有時候打了很多彈藥都不能擊落敵機,有時候卻只打了一個長點射就能擊落敵機。

效率很成問題。

但自衛武器換裝後的fhz-5(五)轟炸機、fhz-6(六)轟炸機,其射擊精度得到了大幅提升,比之前提高了十倍不止。

以fhz-5(五)轟炸機為例,該機在機頭、機尾、機腹、機頂、機身左右兩側都有自衛用的武器。除了機頭和機頂處是雙管二十五毫米機炮外,其他四處都是十五毫米重機槍。而在自衛武器換裝後,六處的武器全都換成了單管的二十五毫米機炮。該機炮可以看成是fhz-10(十)轟炸機尾部上的三管二十五毫米機炮的縮減版。除了將三管變成單管,射速降低外,就只有射擊精度降低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誰叫fhz-5(五)轟炸機就那麼大呢?而且,就算是透過換裝新發動機提升了速度、載彈量,但二十五毫米機炮的炮彈總比十五毫米重機槍的子彈重些、長些吧。

在總裝載量就那麼多的情況下,fhz-5(五)轟炸機要裝人、裝彈、裝油,還有些必要的東西,比如說急救藥品、降落傘什麼的。根本不可能將二十五毫米機炮的炮彈裝得太多。而且,在射擊精度提升的情況下,裝過多的二十五毫米機炮的炮彈也實在是影響飛機裝載炸彈的數量和重量。再說了,在中國空軍戰鬥機的護航下,那些蘇軍戰鬥機有機會接近己方轟炸機群嗎?

所以,每次出擊,轟炸機裝載的二十五毫米機炮的炮彈要比正常情況稍微少一些,也就是一成左右的樣子,這多出來的裝載量全都加到油料或者炸彈上了。

在轟炸機群遭到蘇軍戰鬥機偷襲後,機腹有機炮的fhz-5(五)轟炸機、fhz-6(六)轟炸機立刻對從機腹飛來的蘇軍戰鬥機開火。得益於射擊精度的大幅提升在短時間內數十架蘇軍戰鬥機就被擊落。但這相對於參與偷襲的蘇軍一百架戰鬥機的總數而言,無疑是十分大的損失了。

不是遠東蘇軍空軍不想派遣更多的戰鬥機來偷襲,而是他們也明白機群越大,被雷達探測到的可能越大,這才不得不只派出一百架戰鬥機來偷襲。

趁著蘇軍戰鬥機從機群中飛出之際,部分自衛機炮朝著距離自己最近的蘇軍戰鬥機開火,又在短時間內擊落了數十架蘇軍戰鬥機。

看到近半友軍戰鬥機被擊落,帶隊的蘇軍長機說不吃驚是不可能的。在他的記憶力,轟炸機的自衛武器雖然多,但卻絕對做不到在短時間內就擊落對方近百架飛機。

可這事實卻發生在他的眼前,讓他想不相信都難。

很快,他就發現了一個突破口——居於編隊中央的中國轟炸機好像一直都沒有開火,而且看樣子好像不是不願意開火,而是沒在飛機周邊裝備大量的自衛武器。

得,既然找到了這個天賜良機,那自然要抓住。

沒說的,剩餘的近五十架蘇軍戰鬥機跟著帶隊長機一起衝著居中的fhz-10(十)轟炸機而去。

看到剩餘的近五十架蘇軍戰鬥機居然衝著自己來了,所有的fhz-10(十)轟炸機都在那裡破口大罵那些轟炸機設計師——居然只給這轟炸機裝了一座尾部機炮用於自衛。

其實也真的不能責怪那些轟炸機設計師沒給fhz-10(十)轟炸機加裝大量的自衛武器,而是該機的速度決定了在投彈後能讓敵方戰鬥機吃灰的份兒。大量的自衛武器反而會導致該機原有的機內佈局受到影響,不利於其發揮自身實力。再加上他們對空軍戰鬥機飛行員的信任,認為空軍戰鬥機會保護己方轟炸機。根本就沒想到轟炸機部隊居然會被偷襲。

多種因素之下,fhz-10(十)轟炸機就這麼倒黴了。偏偏他們還不敢立刻將機內的雲爆彈投下去,因為雲爆彈的造價很貴,而且就這麼投下去也只是炸到些花花草草而已,根本就是浪費資源。

中國還沒富裕到這個程度。

看到剩餘的蘇軍戰鬥機群朝著fhz-10(十)轟炸機飛去了,在松了一口氣的同時,其餘的轟炸機也將心提到了嗓子眼——他們可都知道fhz-10(十)轟炸機就只有尾部才有自衛的武器,其他方向上是沒自衛武器的。

沒說的,趕快幫忙。

所有的fhz-5(五)轟炸機、fhz-6(六)轟炸機將機上的機炮全都指向了居中的fhz-10(十)轟炸機,希望為他們提供一些火力掩護。

中國空軍曾做過測試,在這種情況下,四周的fhz-5(五)轟炸機、fhz-6(六)轟炸機打出的二十五毫米炮彈就算是擊中fhz-10(十)轟炸機,也不會對其造成太大的傷害。

這都要歸功於fhz-10(十)轟炸機那優秀的防禦力。

fhz-10(十)轟炸機誕生之初就明確了其遠端戰略轟炸的任務,那防禦力肯定要高點才行。為此使用的是防禦力最高的鋁合金。

鋁是一種生產容易、加工難度不高、重量輕的金屬,但其硬度卻並不高,熔點也不高。

為此,在鋁被選擇作為飛機機翼、機身等外殼的主體材料候,以鋁為主要成分的合金研發就提上了課程。

還在西聯時期,西聯在研製出fzd-10(十)戰鬥機、fzd-11(十一)戰鬥機的時候,就再次加大了鋁合金的研發力度與投資。

其成果被用到了後來多款噴氣式戰鬥機和噴氣式轟炸機之中。尤其是fhz-10(十)轟炸機上使用的鋁合金,其防禦力更是強於fzd-12(十二)戰鬥機、fzd-13(十三)戰鬥機、fzd-14(十四)戰鬥機使用的鋁合金。

這才有了周邊的轟炸機不怕己方炮彈打傷友機。

咳咳咳,當然了,這只是指打到飛機不重要的地方,要是打到駕駛艙、油箱、發動機這類致命部位,那也是十分危險的。畢竟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

好在他們的運氣不錯,擊落、擊傷了大量蘇軍戰鬥機,迫使大多數蘇軍戰鬥機不得不改變作戰計劃。

可有些蘇軍戰鬥機還是一如既往地向著居中的fhz-10(十)轟炸機而去,這也表明了他們已經心存死志——哪怕是死,也要在臨死前拉個墊背的。

沒說的,他們加足馬力朝著fhz-10(十)轟炸機而去,在近距離內火力全開,想要將前方的fhz-10(十)轟炸機打下去。

只可惜他們的運氣不好。

正如之前所說的那樣,fhz-10(十)轟炸機的防禦力實在是高了點。即使是使用二十毫米機炮的拉格-5(五)/7(七)戰鬥機來說亦是如此。只不過他們的距離實在是太近了,而且fhz-10(十)轟炸機也沒有足夠的自衛武器,最終有數架fhz-10(十)轟炸機被打成重傷,有的甚至當場墜落。

有了不怕死的榜樣,殘餘的蘇軍戰鬥機也有樣學樣,跟著衝了進來。

好在這時候,剩餘的護航戰鬥機終於趕了過來,向對自家轟炸機下手的蘇軍戰鬥機下了死手。

考慮到pl-2(二)近程空空導彈容易誤傷友機,而pl-3(三)近程空空導彈又沒有足夠的引導時間,因此,所有的噴氣式戰鬥機都是採用了近距離機炮攻擊。而在這大機群中飛行更加如魚得水的中國活塞式戰鬥機則早就先一步追上了蘇軍偷襲機群,開始了報仇。

看到護航的中國戰鬥機殺來,還沒被擊落的蘇軍帶隊長機當即下令剩餘戰鬥機放棄與中國戰鬥機的糾纏,直接打擊位於機群中央的中國轟炸機。

蘇軍帶隊長機是下定決心永不返航了。

既然已經下定了決心,那肯定不怕死了,沒說的,衝進去亂戰,哪怕是被擊傷了也要撞下一架中國轟炸機。

在帶隊長機的帶領下,剩餘的蘇軍戰鬥機也有樣學樣,哪怕被中國戰鬥機從背後猛打,也一直將機頭對準距離自己最近的中國轟炸機,而且還不斷按著按鈕,將炮彈不斷打出。

在蘇軍不要命的打法下,中國空軍的轟炸機部隊遭受了慘重損失(相較於以往而言)。

為了掩護轟炸機,部分戰鬥機甚至選擇主動撞擊蘇軍戰鬥機。

要不然轟炸機的損失還要更大一些。

伴隨著一百架偷襲的蘇軍戰鬥機全軍覆沒,帶隊的中國長機決定臨時更改作戰計劃——將原本投向伊爾庫茨克城外防線的雲爆彈,全都投向伊爾庫茨克城。

按計劃,這批雲爆彈應該投向伊爾庫茨克城外的防線,為接下來地面部隊的進攻掃清道路,但這次空襲卻遭到了蘇軍戰鬥機的偷襲,損失了“大量”的轟炸機和戰鬥機,中國帶隊長機當然氣不過,這才決定臨時改變作戰計劃。

好在剩餘的飛行員也被蘇軍戰鬥機的偷襲氣到了,一致默默支援帶隊長機的決定。否則怎麼可能同意帶隊長機臨時改變作戰計劃。

就這樣,中國轟炸機群在戰鬥機的護航下,朝著伊爾庫茨克城飛去。

考慮到雲爆彈的爆炸威力,帶隊長機特意將給個轟炸機的間距加大了,希望以此實現地毯式轟炸。

而此時的伊爾庫茨克也如臨大敵。

鐵木辛哥知道這次空軍出擊儘管還是以失敗告終,但戰果也是有的。鐵木辛哥也做好了準備迎接中國人瘋狂報復的準備——下令所有人全都進入防空洞、地鐵等隱蔽處躲避中國人的空襲;高炮部隊準備隨時開火;消防隊與城內民兵一起救火、救人……

做完這一切,鐵木辛哥才靜下心來,等著中國轟炸機的到來。

也美國多久,中國轟炸機群到達了伊爾庫茨克上空,根據之前空中偵察得來的情報和己方情報人員得來的情報,這次空襲的首要目標就是伊爾庫茨克的各個工廠。

早在布柳赫爾時期,布柳赫爾就考慮過將伊爾庫茨克的各個工廠給隱藏到郊區、甚至是山洞中,但一來工廠的數量多,而來規模大,隱藏起來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也實在是太多了點。這才作罷。

只不過後來遠東蘇軍不斷對這些工廠進行偽裝,這才堪堪將工廠隱藏起來。

當然了,無論怎麼偽裝,在中國的空中偵察面前都無所遁形。要不是為了不打草驚蛇,早就對這些工廠進行轟炸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與以往一樣,中國轟炸機如入無人之境般飛到了工廠上空,然後扔下了雲爆彈。

雲爆彈的巨大威力直接導致這些工廠遭到重創,有些車間甚至成了一堆廢墟。

直到此時,遠東蘇軍才知道,原來一直認為己方的偽裝做得很好,可實際上卻是一塌糊塗,對方早就知道真東西到底在哪裡了。

得知工廠被炸,鐵木辛哥當即怒了,下令高射炮部隊全力開火,一定要將中國轟炸機打下來。

可惜的是,中國轟炸機都是在八千米的高空投彈,對這高度,只有少部分蘇軍高射炮有能力對中國轟炸機造成致命傷害。

而且投彈完成後,中國轟炸機不是馬上原路返回,而是先飛出了伊爾庫茨克城上空,然後選擇高射炮比較少的方向掉頭。

當然了,空軍也沒忘記給陸軍通風報信——告訴陸軍,蘇軍高射炮的方位,讓陸軍用遠端火力進行打擊。

結果,有些蘇軍高射炮只顧著對空開炮,沒想到中國的遠端火力直接打了過來,頓時就倒黴了。

中國轟炸機走後,鐵木辛哥來到被炸得工廠。看著被炸的工廠,鐵木辛哥心頭頓時泛起一陣陣涼意——中國/軍隊的炸彈也未免太厲害了吧?這麼多工廠,居然就被一次轟炸給毀了?

此時的鐵木辛哥已經完全相信了那份情報的內容,也確信當下的中國不是世界所認識的中國,她的實力要遠超世界各主要強國的想象。

對於這次轟炸機被蘇軍戰鬥機成功偷襲,中國方面也進行了事後調查。

調查顯示,第一,預警機對低空、低速飛行物的探測能力顯然有待提高;第二,大機群容易干擾己方預警機的探測;第三,中國空軍由於之前的一系列勝利,已經產生了驕傲輕敵的情緒,而且這情緒正在不斷上升。

事後,中國方面對此作了專門處理。

得益於伊爾庫茨克的很多工廠被雲爆彈所毀滅,遠東蘇軍想要隱瞞中國/軍隊實力的想法徹底破滅,也導致遠東蘇聯軍民的軍心士氣受到了極大打擊。

趁此機會,中國/軍隊發起了更為猛烈的進攻,空軍、炮兵、第二炮兵接連不斷地打擊著伊爾庫茨克——這座遠東蘇軍固守的堅城。

對此時的中國/軍隊來說,時間是最重要的東西,為此浪費彈藥、油料已經不是什麼問題了。

空軍、炮兵、第二炮兵接連不斷地打擊著伊爾庫茨克,伊爾庫茨克的守軍、平民當然感受到了這種毀天滅地的震動。有些守軍、平民因為受不了這種震動,選擇了衝出掩體,或者主動向西逃離。

只不過他們的選擇都導致了他們的死亡,選擇前者是死在中國人手裡,選擇後者則是被遠東蘇軍以叛徒、內奸的罪民槍斃。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空軍、炮兵、第二炮兵接連不斷地打擊著伊爾庫茨克,直到地面部隊的大軍來到伊爾庫茨克城外。

稍微休整後,中國地面部隊對伊爾庫茨克發起了猛攻,鑑於蘇軍有可能死守,除非確定建築物裡沒人,否則,中國炮兵肯定會將這建築物給打成廢墟。

就這樣,伊爾庫茨克的建築物基本上被中國炮兵給打成廢墟,那些死守的蘇軍也因此有了一座墳墓。

為了減少傷亡,部分白俄士兵跟著中國的機降部隊一起乘坐直升機機降到伊爾庫茨克城內,他們的目標是佔領前方一些比較重要的據點,為地面進攻提供便利。

看到中國又來這套,早就準備就緒的蘇軍反機降部隊立刻出動,朝著機降點而去。

蘇軍的反擊將部隊說白了就是一支混合部隊。這支部隊主要裝備的重武器是自行火炮和自行高炮,另外還有車運的步兵,而這些步兵裝備的大多都是菠菠莎衝鋒槍,剩下的裝備轉盤輕機槍和莫辛納甘狙擊步槍。

蘇軍知道機降部隊是輕步兵,重裝備不多,用這些裝備去打輕步兵還是有把握的。

起初,蘇軍反機降部隊利用自行火炮的遠射程壓制了中國機降部隊的火力,打得機降部隊毫無還手之力,但好在中國空軍及時支援,否則還真的要吃大虧。

得知蘇軍組建了戰鬥力、裝備都不俗的反機降部隊,張孝準不得不下令機降作戰暫停,地面部隊加大正面推進的力度,空軍加大轟炸力度,必要時可以使用雲爆彈對阻礙前進的障礙物進行打擊。

原本還擔心在城市中使用雲爆彈會造成大量建築物損毀,對日後的過冬不利,現在張孝準下令可以使用雲爆彈了,那還不可勁兒的使。

得,這一使用,遠東蘇軍的日子更不好過了。很多遠東蘇軍的士兵都是在還沒與中國/軍隊接觸的情況下,被雲爆彈震死、真暈。弄得中國/軍隊的推進速度大增。

看到事不可為,鐵木辛哥一方面給朱加什維利發電報,告知其當下情況;順便向朱加什維利求援;另一方面也不忘記給部隊大氣,要求他們繼續堅持。

看到鐵木辛哥的求援電報,朱加什維利不生氣是假的。

朱加什維利沒想到,鐵木辛哥才剛到遠東沒多久,遠東就要在他手上丟失。

現在朱加什維利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和德國的死磕上了,而且之前也給了鐵木辛哥支援,現在他手上雖然也有些物資、兵力,但遠水解不了近渴啊!這些物資、兵力就算是到了遠東了,伊爾庫茨克也早就丟了。還不如讓這些物資、兵力繼續放在原地,等需要的時候才使用。

朱加什維利還在思考,還在糾結,中國方面可沒客氣,利用目前有利的局勢,發起了新一輪的猛攻。

也就是這次猛攻,中國軍隊才打下了伊爾庫茨克。

只不過在戰後的搜查中,中國軍隊根本就沒找到鐵木辛哥。後來透過審訊俘虜才知道,鐵木辛哥因為在視察前線的時候被中國炮彈炸傷,早就乘坐飛機回到莫斯科養傷了。

伴隨著伊爾庫茨克的佔領,中國軍隊較為圓滿地完成了站前的目標。

雲集在伊爾庫茨克的遠東蘇軍主力也就此灰飛煙滅,可以說,殘餘的遠東蘇軍即使能對中國軍隊造成威脅,那也是小威脅。單單是白俄就能應付。

在民國三十三年開春後,駐守在伊爾庫茨克的中國軍隊開始逐步撤離,直至回到國內。

當然了中國軍隊不是完全撤離遠東,而是將部隊撤離到貝加爾湖以東。

根據中國和白俄防線達成的協議,攻佔伊爾庫茨克後,中國與白俄以貝加爾湖為界,以東屬中國,以西屬白俄。

儘管心不甘情不願,但形勢比人強,白俄也只好同意。

ps:自第三七五章開始一直到第三九五章的標題都是“為了不當人形冰棒,所以要加把勁”,最後沒注意到字數超限了,這才有了讀者看到了一樣的章節名。這是最後的失誤最後表示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