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山溝中的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二七章 WPSA的應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二七章 WPSA的應對

開始於民國三十年(西曆一九四一年)年末的世界大戰已經有了三個年頭了,由於本時空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慘烈程度要比後世同期高得多,現在除了中美還能繼續撐下去外,其他國家都有些撐不下去了。

而突如其來的太陽風暴無疑是讓交戰雙方都能稍微喘口氣、歇一歇。

由於太陽風暴是人工誘發的,而且爆發時間還是工業生產最忙碌的夜間,因此英美德法蘇這些大西洋沿岸國家就比較倒黴了,單是讓生產恢復到戰前狀態就用去了三個月時間,等恢復到戰時狀態又過去了三個月。

再加上其他雜七雜八的事情,現在已經是十二月了,快要過聖誕節了。

這六個月時間裡,wpsa沒怎麼動彈,中國則是出動大量轟炸機對日本進行了轟炸。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wpsa是因為受到太陽風暴的影響,不敢輕舉妄動。

中國則是因為想要測試一下fhz-13(十三)戰略轟炸機實際戰鬥力,當然了在她出動的時候也是有fhz-10(十)戰略轟炸機來遮掩的。

這次出動投下的大多都是燃燒彈,少部分是橙色劑。

前者針對日本的大城市,日本的大城市普遍有大量的木質建築,絕對適合使用燃燒彈。

後者針對的針對植物,這種橙色劑和後世美軍在越南戰場上使用的那種沒什麼不同。既然那時候的橙色劑能給越南人帶來大災難,那麼這種橙色劑也能給日本人帶來大災難。

偏偏中國僅是對日本進行轟炸卻被外界認為是中國害怕了。

哎……經驗主義害死人啊!

有句話叫做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還有句話叫做不打無準備的仗。

這兩句話都告訴人們,在“戰前”要對“敵人”的實力進行深入瞭解,不要盲目地去和“敵人打”。

當德國及其盟友加入wpsa後,德國就與英美蘇日進行了技術交流,特別是在坦克技術和飛機技術上的交流。

中國/軍隊在戰場上的表現是有目共睹的,其武器之先進讓各強國那是各種羨慕嫉妒恨。否則也不會動起了邪念。

儘管有出走者和洩密事件,但列強只知表面資料,涉及到具體的製造那就抓瞎了。

作為唯一得到中國出口武器彈藥和技術的德國就成了一個香餑餑。

德國也知道不拿點實在的東西出來是打動不了英美蘇的,這不,在加入wpsa後主動派出自己的技術專家攜帶武器裝備和相關資料到美國。

結果自然讓英美震驚。獲得了訊息的蘇日也緊急派人前往,企圖分一杯羹。

於是幾國聯合起來消化這些技術,然後應用到自己的武器研發中。

其中,英美法聯合在一起,德意奧聯合在一起,日蘇單獨存在,四方都開發出了大量的武器用於裝備本國軍隊。

由於這八國在技術相互交流期間也不忘藏私,因此,八國的裝備在大體上是相同的,差別在於細節。

比如說八國新裝備的坦克在外形上十分相像,其他資料也相近,但由於八國的實力不一樣,而且需求也不一樣,因此裝備的武器也不一樣。

美英法裝備的新坦克使用的是一百零五毫米口徑、五十二倍徑主炮,其威力相當於後世的英國l7(七)型一百零五毫米線膛炮,但輔助機槍的口徑則分別用七點六二毫米、七點七毫米、七點五毫米,發動機用的是九百馬力(技術交流的結果)。

德意奧裝備的新坦克簡直就是可以看成是中國出口給德國的三二式坦克的升級加強版,除了重量和防禦增加了外,其他地方沒增加多少,反而因為發動機馬力的問題,導致其機動/性/降低了不少。

蘇聯裝備的新坦克使用的是d10(十)坦克炮,也就是su-100(一百)自行火炮上使用的那種一百毫米主炮,輔助機槍的口徑則是七點六二毫米,動力上也是九百馬力的發動機(和英美法相同)。

日本知道中國三二式坦克的厲害,直接選擇了一百五十毫米高射炮作為自己新坦克的主炮。日本沒有錢,更沒有資源來大量裝備這種極耗鋼鐵的玩意兒。在戰場上那你死我活的情況下,日本選擇大口徑主炮的目的在於一炮就將對手打死。要是之後被敵人幹掉,那至少也拉了個墊背的。為了讓自己的新坦克更耐打,日本大量增加了其防禦用的裝甲。等後來裝備的時候,甚至都將其改成了反坦克殲擊車。

好吧,日本人的腦袋裡到底是怎麼想的,外界的確想不到,但這麼一更改,日本人的新坦克……呃,不對應該叫反坦克殲擊車,擁有了wpsa成員國裡同型別車中最強大的火力。

有意思的是,這種新型坦克被八國命名為聯合力量,但又因武器的型號不一樣,而有了區分。

美國裝備的那種被命名為聯合力量us,蘇聯裝備的那種被命名為ussr,法國裝備的那種被命名為聯合力量f,英國裝備的那種被命名為聯合力量uk……基本上就是“聯合力量”加上裝備國的英文縮寫來命名的。

至於八國要怎樣細分自己裝備的聯合力量坦克,那就是八國自己的事情了,等到戰後,那些軍事學家、軍事學家、軍事發燒友們都在那裡破口大罵——你們到底是怎麼區分的,看得讓人腦門疼。

掌握制空權的重要/性/也被八國看在眼裡,但目前八國根本就沒有一款能夠匹敵中國fzd-8(八)/9(九)戰鬥機的活塞式戰鬥機,更不要說噴氣式戰鬥機了。

於是,八國聯合研製。

德國由於擁有從中國進口的fzd-8(八)/9(九)戰鬥機,乾脆建議直接仿製,而且德國還表明自己之前已經有了仿製的成果。

得,這一提議八國都贊成,於是新式活塞式戰鬥機的研製進度大大加快了。

在太陽風暴爆發前,八國都分到了那麼十多二十架新式活塞式戰鬥機。

有了聯合坦克例子在前,這種新活塞式戰鬥機被命名為聯合飛鷹。

這次八國裝備的聯合飛鷹使用了統一的武器,基本型是兩挺二十毫米機炮(位於機頭),四挺十二點七毫米機槍(位於機翼)。

機炮的原型是瑞士的厄利空二十毫米機炮,機槍是美國的勃朗寧十二點七毫米重機槍,只不過兩者都進行了減重。否則就有聯合飛鷹受的了。

八國原計劃等到聯合力量、聯合飛鷹分別有個上萬輛/架後才開始對華作戰。

一來聯合力量與聯合飛鷹的生產需要時間,二來生產出來後的磨合需要時間,三來則是部隊、物資的運輸需要時間。

所以八國原打算在德國及其盟友加入wpsa後三個月再對中國展開全面進攻。

結果哪兒知道一場突如其來的太陽風暴打亂了八國的計劃,弄得他們不得不緊急叫停原計劃,將主要經歷轉移到恢復國內生產上來。

等生產恢復過來了,部隊到達前線了,又是聖誕節了。

對聖誕節十分看重的英美這些白人國家也在糾結,是聖誕節前進攻呢?還是聖誕節後進攻呢?

想來想去,他們還是決定聖誕節後進攻。

因為現在的一切情報都表明,中國人沒有絲毫異動,而且讓前線士兵歡歡樂樂地過一個聖誕節有利於提高士氣。

最重要的是,八國都認為,戰爭在一年內就會結束,而在此期間肯定有人犧牲,這是犧牲者所能經歷的最後的聖誕節,不讓他們過好這個節日怎麼行?!

所以,聖誕節前夕,不但八國的軍隊處於過節的氣氛中,wpsa其他成員國的軍隊也是處於過節氣氛中。

他們絲毫不知道,中國方面已經準備好了滿懷心意的聖誕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