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山溝中的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章 新型水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章 新型水稻

自從那天在街上遭遇paoge後,李斌對在qijiang的paoge組織進行了整合。但李斌總感覺少了點什麼。

“少爺,這幾天你怎麼魂不守舍的?有什麼事嗎?”艾琳關心地問道。

“艾琳呀。我總感覺我好像忘了點什麼?但就是想不起來。”

“少爺,想不起來就不想了。這都中午了。還是吃飯吧。”

“對,還是吃飯吧。”李斌有點心不在焉。突然李斌跳了起來。說道:“吃飯?我知道了,就是吃飯。”

“少爺,你知道什麼了?”這時艾琳有些緊張了。

“艾琳,你看我們每天都吃雞鴨魚肉。但是那些窮人卻常常食不果腹。平常還好一點,遇到災年吃飯就成了大問題。有人甚至賣兒賣女,易子而食。我們要是能讓他們吃飽穿暖,我們就得到了中國最廣大的一群人的支援的。”看到艾琳眼中的不屑,李斌沒有生氣,而是繼續解釋道:“艾琳可別小看這些農民。全國有4億人,而農民佔絕大多數。如果我們能夠透過土地改革得到農民的支援,那我們的計劃更能成功。可我們不能進行暴力的土地改革,不是不敢而是不能。我們要是以暴力的方式進行土地改革,會把dizhu全推到我們的對立面上。因此我們只能進行溫和的土地改革。比如,透過向dizhu高價贖買土地,然後再分配給缺地少地的農民耕種。又如,招收更多的農民進入工廠做工,讓dizhu的土地極少有人租種,以此來逼迫dizhu降低地租,從而改善農民生活水平。看來是該進行土改了。艾琳,飛船上有高產的農作物吧?”

“有的少爺,但不知道你要哪一種?”

“我要一種畝產650公斤的雜交水稻,一種畝產550公斤的小麥品種。這這兩種農作物的口感必須達到中上的水平,我可不想到時種出的糧食只能拿去喂牲畜。他們的抗病蟲害能力,抗倒伏能力,抗惡劣天氣、氣候的能力也必須很強,我可不想到時來伺候兩種嬌貴的農作物。暫時就是這樣。”看到艾琳有些疑惑的臉,李斌說道:“很疑惑嗎?就目前來說,這兩種農作物的產量還是能讓人接受的,再高就讓人起疑了。我可不想讓人能夠種植成功這兩種農作物。因此保密工作必須做好。”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我知道了少爺。這兩種農作物的種子要是不經過特殊的方法催發,成長起來只是一種普通的農作物,畝產均為300公斤,口感也差。到時都沒人種。”艾琳做著保證。

“既然這樣,我就放心了。等過個三五年再把限制解除吧。。”

一個年輕人向一個正在茶秧的老伯問道:“老伯,在忙著插秧呢?”

“年輕人,你不是本地人吧?”中年人抬起頭看到一個年輕人在問他。

“老伯。我的確不是本地人。我是成都人,叫蘇尹,是民生公司派出來考察新型水稻播種面積的考察員,以便統計這種水稻的產量。這是我的工作證。”說完就把工作證給了老伯。工作證是由民生公司為自己屬下的員工免費發放的。工作證上面有持有人的姓名,照片,工作單位,職位,還有一張一寸大小的本人照片。民生公司要求員工必須將工作證戴在胸前。可是絕大多數員工嫌麻煩,就沒帶。可沒過多久,沒帶工作證的民生公司員工就發現那些不是民生公司員工的人用羨慕的眼光看著那些帶了工作證的民生公司員工。這下可不得了了,所有的民生公司員工都帶著工作證。又有許多人跑到民生公司去問還要招人不,多久招人之類的問題。弄得民生公司的相關部門是頭痛不已。就沒一天清淨日子過。

“原來是這樣呀。我姓周,你就叫我周老伯吧。這水稻是我兒子工廠老闆發的,說是讓我們試種一下。如果產量高,口感好,就讓我們繼續種下去。如果產量低,口感差,那就不要種了。到秋收時無論產量的高低,口感的好壞,所種出來的所有水稻全部由廠裡派出來的人以常年水稻價的兩倍收購,保證不讓咋們虧本。村裡的人半信半疑,很少有人種。我也是因為大兒子在工廠上班,二兒子在護廠隊幹活。家裡有了些餘錢,才敢種植了一畝地的新型水稻。”

周老伯笑呵呵地說道。

“少爺,根據調查顯示,在qijiang地區很少有人種植新型水稻。”

“沒事,一回生,二回熟。相信今年秋收的新型水稻會讓所有人大吃一驚。到了明年一定有很多人會樂意種植新型水稻。這樣吧,今年的新型水稻除了留作種的,其餘有多少就收多少。還有現在就制定一個關於農民種植新型水稻與我們收購的方案。我可不想這些農民把新型水稻賣給其他人。要是誰敢那樣做,就讓他們後悔一輩子。”

“老伯,這新型水稻咋樣呀?”

“哦,是你呀。”沒錯,說話的人就是蘇尹。答話的人就是周老伯。“這水稻那是好的沒話說。這是我這輩子見到的最好的水稻。聽兒子說這種新型水稻畝產1300斤。按理說今年雨水少,水稻應該減產很多才是,可結果這新型水稻,這水稻還是漲起來了。收穫後一稱,好傢伙畝產居然達到了1250斤,而且呀,吃起來比原來的水稻要好得多。沒說的今後就種它了。今年我打算所有的水田都種植這種水稻。”

“是嗎?那老伯你可有福了。”蘇伊由衷的祝賀道。

“是呀。還有呀,原來我只有兩畝地,現在有了十畝地。這還多虧了李大老闆呀。不知道李老板用了什麼辦法說服了dizhu,讓dizhu把地賣給我們,購地款分期付清。我估摸著照這樣幹下去,少則三年,多則五年,就可以把購地款還清了。”周老伯眼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

新型水稻引起了極大的反響。那些種了的人笑得嘴都歪了,那些沒種的人則後悔不已。因此他們強烈要求民生公司提供新型水稻的種子。結果民生公司以種子數量有限為由,表示不能滿足所有人的需要。經過商量,民生公司向附近所有村莊的幾戶種地能手發放種子,由他們帶頭試種,同時民生公司會派出技術員進行指導。得到新種子的農戶的生活費用,全部由民生公司承擔。前兩年的水稻先全部賣給民生公司,由民生公司統一分配,總不能讓其他農民長期等待吧。農民不得私自買賣,違者永遠的不到新型水稻的種子。有個兩三年,qijiang地區的所有農民都不用在捱餓了。同時由民生公司出錢出物,當地農民出人出勞力,興修qijiang地區的水利設施,保證旱澇保收。

同時民生公司一每村有一個6至12歲的兒童,不分男女,進入民生公司下屬的各類學校學習,就可以多給該村1斤新型水稻種子,這使得許多村子把自家村的孩子送往民生公司下屬的各類學校學習。那些被送來的學生,也很努力學習,就為了那每天都有的紅燒肉都值得,還不說在某方面拔尖還有一至十兩銀子不同程度的獎勵。

到1910年時,全cq都種上了新型水稻。農民的生活問題得到了極大的解決。這使得李斌對cq的控制達到了一個新高度。越來越多的適齡兒童到民生公司下屬的各類學校學習,為今後的發展,儲備了充足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