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山溝中的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五章 說說吧(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五章 說說吧(二)

“好了,獎賞你們已經得到了。那麼接下來我們就該說說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了。閏農,你一直在最前線,就由你來說吧。”李斌點了張孝準的名。

“既然大老闆想聽,那我就先拋磚引玉。首先第一個問題是由於大量裝備自動武器,造成部隊的彈藥消耗量要比原來多得多。要不是空軍緊急空投了部分彈藥,可能前線就該拼刺刀了。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只能靠高強度的近似實戰的訓練了。第二個問題是部分裝備了自動武器的部隊還是不能將自動武器的效能發揮到最大。比如說有些新兵在戰鬥激烈時會緊張到一直扣住扳機不放。雖然早在32年主動反擊姜分的進攻時我們就意識到了這點,但是仍有新兵忙中出錯造成了不必要的彈藥浪費。因此能夠不間斷發射的槍支,無論是全自動步槍,還是輕重機槍都配備老兵。半自動步槍則配備新兵。第三個問題是我們這些指揮官對作戰中遇到的困難預計不足。比如說在後勤補給方面。我們原以為衛戍部隊攜帶五個基數的彈藥是沒問題的。可是戰鬥進行到中期階段時,前線的衛戍部隊就在訴苦,說自己的彈藥不足,請求緊急支援。後來我們瞭解了一下具體情況,發現絕大部分彈藥都被消耗在了阻攔日軍的進攻上。在日軍進攻時機槍、衝鋒槍、各型火炮是一直開個不停。如此下來衛戍部隊彈藥緊缺也不足為奇了。同時我們最高指揮部的也低估了湖南境內道路對第六軍等部隊進軍的影響。我們原以為有隨行的工兵部隊的幫助,湖南境內的道路對第六軍等部隊的進軍不會造成任何影響。可是我們想錯了,湖南西部的道路不是一般的難走。這讓第六軍等部隊在向武漢進軍的時候吃了不少苦頭。好在第六軍等部隊最終還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務。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希望加強軍屬工兵部隊的建設。第四個問題時我們沒有派出管理人員跟進。當時為了不妨礙部隊的戰鬥,我們沒有派出管理人員跟進。可是打下南京等大城市後,我們發現沒有專業的管理人員是很難管理好大城市的。後來這些管理人員還是透過運輸機緊急空運才到達南京等大城市的。在以後的戰鬥中,我希望管理人員也跟進,以便做到光復一城管理一城。好了,拋磚引玉到此結束,剩餘的補充就交給在座的眾人了。”張孝準直接撂挑子,當起了甩手掌櫃。

“張副司令(張孝準為西聯軍副總司令)剛才說的三點沒說錯。我就不畫蛇添足了。我就說說西聯軍陸軍裝甲部隊反攻時的表現。”說話的人是陳武,“由於我們的反攻是在晚上開始的,雖然我們成功地打了日軍一個措手不及,可是我們也遭到了較大的損失。所有履帶和發動機被幾乎的坦克和裝甲車都被我們主動放棄了,在離開前坦克和裝甲車裡的成員引爆了坦克和裝甲車內的彈藥,這讓日軍想研究這些坦克都很難。因此我強烈建議裝甲部隊在沒有配備齊全夜視儀的情況下最好不要在晚上發動進攻。具體的報告在這裡。”說完就將報告交給了蔣方震。

“這次空軍的新型運輸機對我們陸軍的支援很大,希望最高指揮部考慮一下大規模裝備該型運輸機。”徐榮提出了要求。

徐榮說到的新型運輸機是西聯空降師裝備的fys—7型運輸機,該機實際上就是後世的美國c—130運輸機。只不過因為發動機功率的原因,載重量要比c—130的最初型號稍微低些。由於fys—7型運輸機使用的渦輪螺旋槳噴氣發動機才剛生產出來不久,數量上還比較少。因此fys—7型運輸機的裝備數量還比較少,目前僅有空降師裝備。徐榮想要大規模裝備fys—7型運輸機那得等到有足夠的發動機才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新型運輸機暫時是沒指望了,它的發動機不是活塞式發動機的而是新式的渦輪螺旋槳噴氣發動機。這種發動機剛生產出來不來不久,它的效能還有待檢驗。在檢驗完成後會大規模生產的。而且一種新型的載重量遠大於fys—7型運輸機的運輸機正在研製中。如果它研制成功,那麼西聯將首次擁有戰略投送能力。至於它的具體數值——保密。”空軍司令張長生直接打破了徐榮的幻想。想到渦輪螺旋槳噴氣發動機已經研制成功了,張長生就忍不住向李斌問道:“大老闆,既然渦輪螺旋槳噴氣發動機研制成功並成功裝備部隊了,那麼我們空軍什麼時候可以正式裝備噴氣式飛機呀?”

“快了,編號為fzd—10和fzd—11的兩款戰鬥機已經透過驗收。它們將分別裝備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只不過由於這兩種戰鬥機的效能還不是很好,因此不會大規模裝備。現在之所以裝備這兩種戰鬥機是為了讓空軍和海軍航空兵能更早的適應,不要真的裝備了性能超群的噴氣式戰鬥機後才連忙培養合格的飛行員。新的噴氣式攻擊機在不久之後會交付使用的,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就稍微多等一下吧。”這次是蔡鍔在解釋。

起初西聯的研究人員最先開發出來的噴氣式發動機是離心式渦輪噴氣發動機。該型發動使用離心葉輪作為壓氣機。這種壓氣機很簡單,適合用比較差的材料製作,所以在早期應用很多。但是這種壓氣機阻力很大,壓縮比低,並且如果希望提高發動機的功率,就只能不斷地加大其直徑,使其飛行阻力更大,所以現在已經不再使用這種壓氣機。有了以上缺點西聯當然不可能將它裝在部隊正式裝備的戰鬥機上了。但不可否認的是改型發動機為日後西聯空軍的發展壯大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後來西聯的研究人員研制成功了軸流式渦輪噴氣發動機。該型發動機使用扇葉作為壓氣機。這樣的發動機克服了離心式發動機的缺點,因此具有很高的效能。缺點是製造工藝苛刻。雖然製造工藝苛刻,但該型發動機的效能的確要比離心式渦輪噴氣發動機強很多,而且西聯現階段也不打算大規模裝備。

在軸流式渦輪噴氣發動機研制成功後,fzd—10和fzd—11戰鬥機時的誕生就順理成章了。fzd—10戰鬥機是空軍用的,用後世的眼光來看的話就是蘇聯的米格—17戰鬥機。fzd—11戰鬥機是海軍航空兵艦載機部隊專用的艦載戰鬥機,目前它只能在兩艘四萬八千噸級的航母上起降,它與後世美國的f—80戰鬥機很相似。fzd—11戰鬥機之所以沒有使用和fzd—10戰鬥機一樣的後掠翼是因為兩者根本就沒有在一起聯合研製。這是因為與已經早就被熟悉的活塞式發動機相比新誕生的噴氣式發動機對於整個世界來說個新鮮貨。為了以防萬一海空軍並沒有聯合研製雙方新一代的戰鬥機。就這樣雙方拿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戰鬥機來。可是這兩種戰鬥機的效能都差強人意。痛定思痛的海空軍決定聯合起來研製新一代的通用型戰鬥機。這就是後來的空軍用單發輕型戰鬥機——fzd—12,空軍用雙發中型戰鬥機——fzd—13,海軍用雙發中型戰鬥機——fzd—14。得益於此次雙方噴氣式戰鬥機的良好合作,後來海空軍的戰鬥機都是聯合研製的。直到太空時代的到來,海空軍才沒有聯合研製通用戰鬥機。

上述的三種飛機研製出來後,李斌曾進行了現場觀看。起初李斌還以為自己又一次的穿越了,可是看看自己四周發現沒有什麼變化,才肯定自己沒有再次穿越。在看到上述三機後,李斌直接將fzd—10和fzd—11戰鬥機拿掉了,理由是航程不足。但為了能讓飛行員們儘快熟悉噴氣式戰鬥機,李斌最終下令生產少量的fzd—10和fzd—11戰鬥機用於日常訓練,李斌可不想臨時抱佛腳。至於fys—7型運輸機則開始大量製造。哪怕發動機晚點也沒什麼,先把機體造出來再說。總之西林是希望早日讓教導師、近衛團和運輸機部隊都滿編裝上fys—7型運輸機。到時在光復東北時有大用。

“大老闆,人家陸軍、空軍打得挺歡。可是我們海軍呢?除了海軍航空兵派出了一個混合聯隊,打了幾條小魚外。我們海軍就再也沒有什麼拿的出手的東西了。”海軍司令鄭大海在一旁抱怨。

“大海,我知道你心裡有怨氣。抱怨這次海軍沒有大功勞。可是你也不想想要是讓航母編隊全軍出動,日本人肯定會派出聯合艦隊主力來找航母編隊的麻煩的。雖然我相信憑藉海軍現在的實力,全殲日本聯合艦隊是很容易的事。但是別忘了海軍的敵人可不是一個小小的日本聯合艦隊,而是美國的海軍。自從一戰後英國的實力衰退的厲害,已經無力再和其他美德日三國進行海軍軍備競賽了。別看英國人在那兒說的厲害,跳的兇。實際上英國現在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它的實力已經不足以進行海軍軍備競賽了。雖然英國也開始興建多艘大噸位的戰列艦,但是那也是屬於打腫臉充胖子的行為。我敢斷言要是日後英德再次爆發戰爭,英國人的新式戰列艦絕對打不過德國人的新式戰列艦。唯一讓我感到擔憂的是美國。美國的工業實力位居世界之冠,比德國還要強。我可以想象一大美國加入對德作戰,那麼美國人製造的軍火會像餃子一樣下水。”李斌在心裡補充一句:歷史上也的確是這樣。“那麼我想問問西聯海軍總司令。要是我們海軍的底牌在消滅日本聯合艦隊後暴*露了,以至於將來中國和美國開戰後,美國人有了準備,誰來承擔這個責任?你嗎?”

“我……”真要是發生了大老闆剛才說的情況,那麼西聯海軍肯定會付出比原來預計得多得多的代價才能獲得勝利。到時候誰又能夠承擔起這個責任。最終鄭大海無奈地低下了頭。

“好了,大海。我知道你想讓海軍也有功勳,這樣你臉上也有光。我給你這個機會。”

聽到這話鄭大海猛然抬起頭,用希冀的眼光看著李斌。

被這種眼光看著難受的李斌趕忙撇過頭去,說道:“從今日起西聯海軍的所有qcg伍型及其以後的潛艇輪番出港,出港的潛艇主要攻擊日本的大噸位商船。在遭到日軍反潛兵力攻擊時可以使用磁性自導魚雷或者線導魚雷反擊。在光復全國領土的作戰結束後戰績在前二十名的潛艇艇長和艇員會優先得到新的qcg陸型(陸字在代表數字時與六同音)潛艇。”

“大老闆,你不是開玩笑吧。”

“你說呢?”

“我信,我信。我信還不成嗎!”鄭大海訕訕道。qcg陸型潛艇呀,水下排水量達到了四千噸級的怪物,裝備有六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全部位於艇首),所帶的三十多枚魚雷除了小部分是直航魚雷外其餘的都是磁性自導魚雷或者線導魚雷,必要時也可帶水雷執行佈雷任務,是專為遠洋作戰準備的。鄭大海知道要是這個訊息被潛艇部隊的艇長們知道的話,日本人就該倒大黴了。

“別忘了告訴他們,他們的目標是從東南亞方向返回日本的商船,而不是從日本出發的商船,更不是日本的軍艦。”李斌不放心之下叮囑了一下鄭大海,以免潛艇部隊的艇長們頭腦一發熱去找日本人的戰列艦或者航空母艦等主力戰艦聊天。要是損失了一艘潛艇都夠李斌心疼半天的,更不要說與潛艇同沉的艇員了。

“大老闆,你放心。我保證將你的話原封不動地轉告他們。”鄭大海拍著胸脯保證道。

希望如此吧。李斌在心裡小聲說道。“等等,我記得這個會議是討論關於本次作戰總結和商討下一階段作戰的會議吧。現在怎麼成了‘訴苦’會、獎賞會了。慢著重新來過。今天不把該解決的事情解決完,誰也不能走。”突然明白過來的李斌對在座的眾人下了“最後通牒”。

就這樣被李斌強留下來的眾人只好一個接一個的提出了自己想到的問題,並將自己的相關報告交到了蔣方震手中。相關問題解決完後,在座的眾人也很快決定了下一階段的作戰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