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山溝中的軍閥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零六章 新的征程(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零六章 新的征程(一)

西聯的勞動技能大賽整整持續了三天才結束。這三天的參觀讓一些中國人看到了中國工業、商業的未來。他們決定在西聯進行投資。透過詢問他們得知如果他們想要在西聯進行投資,那麼他們就必須遵守《投資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在他們守法的基礎上西聯將會對他們的投資的相關產業進行保護。透過早已與西聯有過商業合作的人的勸說,一些舉家搬遷到西聯居住的大富大貴之家決定在西聯進行投資,這些新的投資人因為各方面的限制大多採取了多人合作的方式進行投資。為了保險起見他們的投資都放在了能在短期內產生經濟效益的輕工業,比如說火柴廠、紡織廠等技術含量不高的工廠上。可是他們信心滿滿的投資差點就打了水漂。

在他們眼中這些工廠是不需要什麼太高的技術含量的,只要有投資有銷路就有收穫。可是實際的情況是他們最初生產出來的產品幾乎無人問津。為了讓搞明白情況,他們派出人進行了市場調查。結果他們發現他們的產品只能算是西聯標準的四級貨物,只有那些很貧窮的人才會購買。在西聯境內窮人還是有的,可是這些窮人的生活狀況與東國黨統治區的富農的的生活狀況基本相當。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的產品還能在西聯境內賣得出去那才叫怪了。無奈之下這些人找到了西聯的相關部門要求他們想想辦法。得知他們工廠現狀的西聯相關部門決定幫助他們對他們的工廠進行改造,是他們的產品能達到西聯標準三*級產品的品級。西聯相關部門的想法好是好,可是他們還是委婉謝絕了。不為別的,就兩字——差錢。投資設廠已經花去了他們手中很大一部分錢了。現在還要他們出錢,那不是要他們的命嗎?

瞭解到實際情況的西聯相關部門決定幫助他們向銀行申請無息貸款,幫助他們就快的發展起來。至於無息貸款的歸還很簡單,用他們的產品來償還。西聯將會把他們的產品賣到新由西聯軍光復的國土上。這樣一來雙方就可以實現共贏了。一方得到了技術,一方得到了相對短缺的輕工業產品。沒多想這些人就和西聯相關部門簽署了協議。

這些和西聯進行合作的非西聯籍商人在未來都成為了西聯的堅定擁護者。不為別的,就為他們在西聯的經商行為並不會受到來自西聯官方的非正常影響。這些商人在東國黨統治區時經常受到東國黨政府的刁難,有些商人的好友更是因此連命都沒了。而在西聯只要他們遵守西聯的法律,他們就絕不會受到西聯官方的刁難.即使受到刁難他們也敢上訴,而上訴的結果往往也是以他們的勝利告終。

在勞動技能大賽上看到這麼多中高級技工,東國黨和工農黨的代表都下意識地認為這些技工都是西聯從西聯治下所有的工廠裡緊急召集起來湊數的。他們有這樣的想法並不奇怪。因為無論是在東國黨統治區,還是在工農黨統治區都沒有出現數量如此之多的中高技工。由此東國黨和工農黨的代表得出這樣的結論也不足為奇了。

在勞動技能大賽結束後透過在西聯安插的自己人,東國黨和工農黨的高層都知道了他們派出去的代表的想法完全是大錯特錯,那些工人不是西聯從西聯治下所有的工廠裡緊急召集起來的,而是從廣東一地召集起來的。

上千人的中高級技工還只是在西聯控制下十一年的廣東一地召集起來的,那麼可以想象在西聯治下的其他地區還有多少技工沒有被外界知道。

這些技工所產生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打個比方吧,如果說一名中級技工要花費一個小時才能完成他的任務,那麼同樣的生產任務一名高級技工可能只要半個小時就可以完成了。這就是中高級技工在能力上區別。更何況這還只是一部分。

西聯有這麼多中高級技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過二十多年的漫長發展才有的。與西南同時代的軍閥都沒有認真的想過透過發展工商來鞏固、提升自己的實力。為了獲取所需軍費他們透過橫徵暴斂的手段對老百姓進行敲骨吸髓的壓榨。為此一些百姓不得不遠走他鄉,一些幸運的人來到了西聯。他們或進入工廠當工人,或進入西聯開辦的農場當農民。總之這些人都得到了西聯的妥善安置。

這場勞動技能大賽也讓英法美日蘇五國吃驚不已。在一直被認為是貧窮的沒有絲毫工業基礎的中國陡然間出現了這麼多的中高級技工,這對五國的影響不亞於一場大地震。唯一沒有太多震驚的國家只有與西聯關係密切的德國。可是即使是德國看到的也只是表面。比如說德國透過與西聯一起訓練的五千軍隊知道了西聯擁有先進的坦克、裝甲車、作戰飛機、自動步槍等武器裝備。出於全球戰略的考慮西聯有償將那些技術含量不高的武器裝備連貨帶技都賣給了德國,這其中就包括三一式槓半自動步槍,29式15毫米反器材狙擊步槍,暴雨壹型通用機槍及其衍生型暴雨貳型通用機槍。得到這些武器的德國*軍方,進行了一次秘密演習。演習的最終結果顯示裝備了上述輕武器裝備的十萬軍隊絕對能打敗沒有裝備上述裝備的三十萬軍隊,只不過是彈藥消耗多了點而已。到了一九三六年德國已經有三十萬部隊裝備了上述裝備,佔德國當時陸軍總數的一半。

西聯勞動技能大賽的情況被來到西聯的各方代表原封不動地傳回了自己老大那兒。得到相關情況的各方都不約而同地開始正視起西聯來。其中日本和蘇聯對西聯的重視程度是所有勢力中最高的。日本是因為正在進行的中日戰爭。蘇聯是因為沙俄流亡政府在西聯和對西聯出兵收復沙俄時期被佔的原屬中國領土的恐懼。

“大老闆,這次勞動技能大賽我們的收穫可不是一般的大。一些商人當場就決定在西聯投資設廠,現在相關部門正在與他們商量。”西聯商業部部長劉昌明笑得眼睛差點都看不見了。

“老劉,你有必要這麼高興嗎?醜話我可說在前頭,那些高耗能、高汙染、高成本低產出的產業可是被禁止的。我可不想以後生活在滿是工業廢氣的國度裡。”李斌對於後世中國的空氣質量是深有感觸的。在沒有遭到工業汙染的鄉村裡的空氣呼吸起來絕對要比遭到工業汙染的城市裡的空好。

“大老闆,這你就放心了好了。畢竟我們也不想生活在滿是工業廢氣的國度裡。”

“希望如此吧。你們商業部一定要注意處理好這些在西聯投資設廠的商人的問題。我可不想到時候鬧出什麼不必要的事兒來。”李斌給劉昌明提了個醒。

“部隊所需的彈藥、油料已經運輸到前線了嗎?”李斌問向西聯運輸部部長宋健哲。

“說實話沒有完全運到。一方面是因為所要運送的彈藥、油料數量太大,一方面是因為交通運輸條件的限制。雖然工兵部隊在日夜不停地修改建道路,可是還是趕不上需要。”宋建哲說出了運輸的困難。

聽了宋建哲的話李斌哪兒還不明白,宋建哲這是在要人要物。“我向你保證最遲不超過一週就有一萬人的專業工程人員來幫你修築道路。我希望有了這一萬人的幫助,你能在光復江北國土的作戰發起前將部隊所需的東西運到。不然你就去體驗一下修路的樂趣吧。”

“大老闆你放心只要你真將這一萬人的專業工程人員派來,並且保證修路所需的材料不會中斷。那我就敢保證部隊所需的一切物資一定能在作戰發起前全部到達。”宋建哲可不是在亂保證。他可是知道的那一萬人的專業工程人員的實力。原本預計要花費二十年才能建成的蘭新線及其支線,只花了十五年就建成了(注一)。參與蘭新線建設的人中就有一批直屬西聯國防部的工程隊。他們專門負責在那些難以修建鐵路的地方修建鐵路。有這麼一批能人幫忙宋建哲能不拍著胸脯保證嗎?

事實證明宋建哲在作戰開始前還真的做到了。在預定的彈藥油料到達後西聯軍馬上開始了攻擊。而此時的日軍還認為西聯一定會再多等幾個月才回發起進攻的。西聯的再次進攻肯定也在一九三八年開出後才回發動,哪兒想到西聯居然在一九三八年一月就發起了進攻。難道西聯不想過好一個年嗎?

日軍這就是在冤枉西聯了。包括蔣方震、蔡鍔、張孝準三人在內的西聯軍高層都反對在大戰後不久出兵。可是李斌卻堅決要求出兵。李斌的理由很簡單,打日本人一個措手不及。李斌認為在所有人都認為西聯不會出兵的情況下,西聯出其不意地出兵肯定會讓日軍反應不及。只要突破長江防線西聯的裝甲部隊就可以在長城以南長江以北的地區盡情馳騁,日本人想攔都攔不住。最後蔡鍔三人同意了李斌出兵的提議。在具體的計劃上蔣方震領導的西聯參謀部很是死去了很多的腦細胞。這次作戰結束後心裡感到不好受的李斌主動讓參謀部的人很是好好地休息了一翻。當然李斌也出血了,大量的茶葉、養生酒被李斌含著眼淚送了出去。

注一:1952年10月1日,蘭新鐵路在蘭州破土動工,於1958年12月鋪軌越過甘、新交界的紅柳河,從此結束了新疆沒有鐵路的歷史。蘭新鐵路在新疆境內共有978公里,是一條直線進入新疆。1971年12月,南疆鐵路吐魯番至庫爾勒段開始修建,於1984年8月正式投入運營。1985年5月,自烏西站引出至中哈邊境口岸阿拉山口站的北疆鐵路動工修建,於1990年9月全線通車。也就是說蘭新線、北疆鐵路、南疆鐵路,這三條鐵路自從1952年開始建設直到1994年全部建成,只算各段建成所需時間就有近二十四年。最後將這時空的蘭新線等三條鐵路設定在二十年內建成也是仔細考慮過的。在十五年內建成是因為主角有作弊器。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昨天回來得晚了,寫的也不盡人意所以沒有更新,還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