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南宋之帝王大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465章 大宋行政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65章 大宋行政

趙昀將地方軍政和民政分開了,所以樞密院就單獨存在了,樞密院直接統領戰事作戰,但是不能和內閣分家,畢竟內閣是決定國家大事的地方,一個國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軍事,所以趙昀令李思溫總領樞密院,同時也是內閣大臣。

樞密院的權力非常大,軍隊調派,將領選派作戰,都是有樞密院完成,至於日常的軍隊管理,軍官考核身前,則是兵部來負責。

還有一個御史臺,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趙昀拜真德秀為御史臺御史大夫,負責御史們的監督。

趙昀非常清楚,再好的制度,也是需要人來執行的,現在選拔的人都是清廉能幹之人,所以政務一定會非常暢通。

文官的事務都完成了,剩下的就是武將們,趙昀在思來想去,最終確定武將們還是以軍銜製作標準。

趙昀結合後世東西方的軍銜,加上宋朝的制度,將軍隊的軍餉進行了劃分,其中武將最高軍銜為元帥,然後就是將軍,趙昀是按照編制進行武將軍銜制定的,一般統領一萬人以上的都是受將軍軍銜的。

而且趙昀需要考慮文武官員官階要對應,於是元帥後面就是上將、少將、上校、少校、上尉、少尉、三級軍官、二級軍官、一級軍官。

至於元帥頭銜,自然是落到了劉全、李思溫、張汝楫、李宗慶、孫武正。

軍隊和政務全部解決了,趙昀就開始著手準備對外戰爭了,內閣首次成立,首要的任務就是決定對西夏的戰爭,在這一點上,眾人都是同意的,西夏狼子野心。

現在乘著宋軍戰鬥力最強的時候,準備對西夏的軍事進攻,一舉解決這個危險的敵人,同時也可以打通通向西域的通道。

於是樞密院最終決定有孫武正統領長安方面的宋軍進攻西夏,同時張汝楫從北面策應,兩面攻打西夏。

趙昀同時下令內閣著手準備修建運河,現在的運河可以從臨安通往汴京,雖然經過了中原戰亂的影響,但是運河水位還是非常充沛的,原有的河渠簡單疏通一下就可以全部使用。

至於從汴京北上京城的這段運河,趙昀下令內閣準備之修建,這是解決江南物資北上最好的通道,雖然現在海運已經發展起來了,但是運河的作用依然巨大,他是連線內地最重要的通道。

內閣對於趙昀的這個決定,也清楚其中用意,而且這些年組建很多勞動團,這些人也可以作為修建的主力,加上火藥的大量使用,修建這條河渠已經不是那麼困難了。

修建運河是一個重要政務,同時趙昀還制定了巨大的人口遷移計劃,那就是準備在未來五年,從南方遷移一千萬人到北方生產耕種,主要是以偏遠地區的人口為主,讓他們來到中原和東北生產耕種。

這些地方都是地廣人稀,尤其是東北,趙昀直接制定了三年免稅,百姓可以在那裡生產放牧,那裡的土地非常肥沃。

剩下的就是基礎設施的修建,水渠和道路這兩個都被納入了趙昀未來的計劃之中,同時隨著工匠營燒製水泥的成功。

趙昀決定開始使用水泥修建道路,於是趙昀令內閣在北方建造至少十座水泥廠,南方也要建造十座,這樣就可以保證未來大宋對水泥的需求。

雖然建造水泥廠需要大量的投入,還需要大量的人口,畢竟現在的這個時代,勞動都是透過人工完成的。

但是水泥的效果是非常明顯的,建築使用了水泥,尤其是道路,對於這個時代來說幾乎是不會損壞的,畢竟這個時代可是沒有載重十噸以上的大卡車。

還有就是大煉鋼鐵,趙昀廢棄了之前宋朝行政制度裡面監的編制,監就是一地出產鹽、鐵、茶等這些重要的資源,朝廷都會設定成為監,和州府是一個級別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趙昀在行政上全部一個標準,至於資源產地,則是建立國家工廠,派遣官員以國家命運收購這些資源,或者是安排開採,這樣的工廠可以安心生產,同時也可以免去了之前監官一面生產,一面還有政法一起承擔的局面。

趙昀在他的治理理念之中,就是明確管理範圍,也就是明確職責,尤其是大量國家工廠的建立,更是要明確他們的地位,他們是生產,絕對不是行政部門。

同時這些部門都要受到法律的制約,沒有人是特例,尤其是掌控著大量資源的工廠,趙昀已經令真德秀派遣御史官員進入,檢查他們,這些人最容易**。

在趙昀的計劃裡面,這些重要資源的開採,都是要工廠完成的,熟悉趙昀的內閣大臣們對於這樣的創新非常贊同,首先全部行政制度就簡單了很多,沒有特殊的地方了,這樣有利於政令的執行。

然後就是這些掌控工廠的人也是官員,他們的職責是生產,而不是行政治理百姓,但是他們也一樣受到監督和考驗,依然受到監管。

按照趙昀的命令,未來五年,在宋國境內,至少要建造三百多家工廠,這些工廠都是以資源和軍工為主,其中鍊鐵,採煤,水泥,武器這些工廠就已經佔據了一百多個,然後就是絲綢和茶葉,還有瓷器,這些需要壟斷的行業,將來可以為大宋創造巨大利潤,這些地方也需要建立起來生產工廠。

內閣的大臣們此時也感受到了這些工廠的好處,首先就是這些工廠效率高,而且不再消耗民生資源,之前大量的徭役分攤給百姓,百姓承受著巨大的生產任務,既要生產糧食,也要承擔軍隊和朝廷的任務,於是大量百姓家庭破產,淪為奴隸。

此時就不同了,工廠可以創造價值,還可以交稅,同時將之前非常龐雜的生產徭役模式改變了,現在一個工廠的生產效率,就可以頂上一個州府的徭役,而且百姓還沒有怨言。

朝廷之前是派遣徭役,現在是透過財政購買,一開始很多官員認為這樣會讓朝廷財政破產,但是很快他們就發現,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迴圈,工廠和商人的活躍,讓朝廷的賦稅大大增加,朝廷手中的錢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