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抗聯1939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七三章 廢銅爛鐵(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七三章 廢銅爛鐵(1)

周保中在蘇聯遠東軍區等待中央派遣團的人到來,而物資則由蘇聯代表瓦西里等人帶領物資先一步抵達北滿根據地,此刻正在由***的陪同之下,檢查兵工廠生產狀況以及江北先期已經運到的援助物資的孟慶山卻是一臉的陰沉,經過一年來的奮戰他已經不是剛剛來到戰場上的菜鳥,再加上吸收腦海裡的兵工大全他已經明白武器的效能和特點。

"孫謙怎麼樣,江北買來的裝置能用嗎?"

"總司令江北這次運來的裝置能用是能用,可是..."孫謙摸了摸眼鏡框說道。

"吞吞吐吐像什麼樣子,有話就直說。"

"總司令可是這些裝置全部都是二手貨,沒有一件是新製造的產品。"

"孫謙同志我們要知足者常樂,江北能賣給我們一些裝置就不錯了,總比沒有強吧!再說你以為他們會好心的給咱們新機器嗎?雖然咱們現在的環境是苦點,但是總有一天我們會把這裡發展成全國最大的兵工廠,這一點你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在半年以前我們抗聯沒有兵工廠,子彈只能夠從小鬼子那裡繳獲,四個月前我們建立了兵工廠,先是生產地雷,後來逐步擴建壯大到現在能夠生產武器彈藥和迫擊炮彈,甚至能夠研製武器,這已經非常棒了,有了這批裝置我相信兵工廠的未來會更加美好的。"孟慶山笑著說道。

孫謙想說些什麼但是想了一下還是搖了搖頭,領著孟慶山等人來到從江北買來的裝置,當一看到裝置孟慶山和***等人傻眼了,而孟慶山再也沒有剛才知足者常樂的心態了,此時孟慶山恨不得去把那個叫瓦西里的外國佬綁起來,問他們這些就是花了抗聯數噸的黃金買來的,簡直就是破銅爛鐵,居然比孟慶山現在的兵工廠還要差。

這些機器雖然保養的還算不錯,但使用年限絕對不短,有部分機器設備還是本世紀初沙俄進口的美國或是德國貨。甚至其中有幾臺機器銘牌上清晰的刻著龍旗以及天津、北洋機器局等字樣。

當孟慶山擦了擦機器上的標誌看到這幾部刻著龍旗,標識著天津字樣的德國造淋硝機的很有可能是前清庚子年變事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沙俄從清政府在華北設立的最大軍工廠北洋機器局中掠奪的,但是後來閒著太落後了就扔到庫裡多年,一直等到抗聯需要支援,蘇聯遠東軍區半賣半送把這群垃圾又還給了中國。

儘管知道這麼短的時間之內,孟慶山知道蘇聯不可能從莫斯科等地運送一些新的機器給抗聯,孟慶山已經準備接受二手貨的準備,卻沒有想到自己居然弄回來一批老古董。本來得知機器設備到了,還很興奮的心情一下子變得異常惡劣起來,他奶奶的居然連孟慶山現在的兵工廠裡的機器都不如。

如果說見到這些二手設備,孟慶山還能強忍著心中的怒火。當看到江北一貫吝嗇的老大哥運過來的大大超過自己要求的武器裝備後,孟慶山本就陰沉的臉色幾乎已經可以擰出水來了。儘管這些裝備數量已經超過抗聯要求的數量。但其質量卻絕對低劣的不敢讓人恭維。要說是那不是一批軍火而是一堆洋破爛,恐怕都沒有人會反對。

這批也算的上龐大的武器裝備中,除了那幾百挺德什卡高射機槍是八成新的之外,就是孟慶山要求的那三百支莫辛納幹狙擊步槍還算新產品。至於其他的裝備全部都是一戰時期生產的老古董,雖說這些東西沒要錢都是白送的,但是你妹的這簡直就是打發要飯花子,就猶如給乞丐個餿了的饅頭一樣。

這批武器口徑之雜,年限之老,出乎了孟慶山的想象其中有很多他都不認識,但是在後世中的大清博物館裡見過。經過孫謙的介紹這些都是一戰世界上主要參戰國家生產的武器,在這裡幾乎都可以見得到。英國的恩菲爾德七七口徑步槍、笨重的劉易斯輕機槍,維克斯重機槍。

法國的M一九一六式勒伯爾步槍,號稱史上最坑爹的紹沙式輕機槍、M一九零九式輕機槍、以及膛線都快磨光了的哈奇開斯重機槍。

德國的一戰時期生產的毛瑟九八式、八八式步槍、馬克辛重機槍。奧地利的曼利夏步槍,以及美國人生產的改為美國七點六二毫米口徑後效能更加操蛋的法式機槍,當然還有勃朗寧重機槍。

在這批武器裡面,孟慶山甚至還發現了日本在一戰中或是一戰前生產的連發式村田式步槍以及被稱為金鉤式步槍的三八式步槍的前身,三十年式步槍。而有些村田八毫米連發槍的銘文上還刻著日俄戰爭時期的生產日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些步機槍數量多的像法國造勒伯爾步槍達到兩千多支,少的奧地利出產的曼利夏步槍只有不到二百支。甚至有些品種的武器如德國八八式步槍數量還不足百餘支。

就是子彈配備比較多的那些武器,不算槍械本身好壞,其配備的子彈大部分也因為保管不善,大部分接近報廢或是已經報廢。更何況這些武器之中有相當一部分,鏽蝕的甚至連槍栓都拉不開。只有一半的步槍配備有刺刀,很多步槍甚至連槍揹帶都沒有。

孟慶山算了算這批輕武器中,有子彈沒子彈的,能用的不能用的加到一起,足足將近有八個相互不能通用的口徑。而相對於紛亂的輕武器,一同運來的那數量不少大炮足有六十四門,但口徑卻達到了六種的山野炮,孟慶山直接給下了一個定義,全部都是只能回爐的廢品。

這六十四門山野炮中,既有七十五毫米大眾口徑,也有七十七毫米、八十八毫米的德系口徑,以及六十九毫米的法國、奧匈口徑。另外蘇聯裝備的制式七十六點二毫米山野炮自然也少不了。

只是其中十六門蘇軍制式口徑的火炮,表識的生產日期卻是沙俄的。甚至有幾門還是蘇俄內戰期間的粗製濫造的東西。由於長期高強度的時候,炮膛內的膛線都磨光了,最讓孟慶山震驚的是居然還有數門清朝時期的鐵炮,甚至孟慶山還發現有數個明朝的大炮,這是在逗我嗎?

孟慶山和***互相瞅了瞅,無語的不知道說什麼好了,"孫廠長把這些武器整理一下能用的整理一下,不能用的武器全部拆了回爐重鑄吧!孟慶山想了一下說道,透過這一件事孟慶山明白國際歌上的歌詞,從來就沒有救世主,打鐵還得自身硬,還得靠自己,安撫完氣的滿臉通紅的孫謙,孟慶山先是讓人把負責押運這批武器裝備的蘇軍遠東軍區司令部後勤軍需部參謀科兼此次蘇聯教官隊長瓦西里中校。

而孟慶山急忙去上後勤部檢視從蘇聯買的物資,這些武器是蘇聯半賣半送的,孟慶山就當買廢鐵了,先前一直以為自己的計策會很成功,確實成功了,但是用圖紙換來的援助簡直是不成對比,但是糧食和棉衣等物資一點再出現差錯,霍爾莫津要塞裡數萬的老百姓的棉衣和糧食可就沒指望了,這可是人命關天的大事,不得不讓孟慶山重視。

當到達後勤部看到在一旁帶領後勤人員統計物資的後勤部長季青,孟慶山走了過去問道:"季青同志這些從江北買來的糧食沒有問題吧!"

"一百一十,一百二十,三百五十。"季青拿著筆來回算來算去,沒有聽到孟慶山的問話,季青旁邊的後勤人員連忙捅了他一下,季青才反應過來看到孟慶山等人到來,連忙敬了個軍禮,"總司令好,楊副司令好。"

"季青同志好。"

"總司令找我有什麼事嗎?這麼冷的天你派人叫我一下就行了,何必大老遠的來這個地方。"季青說道,要知道後勤處孟慶山建設在大山裡,這樣一來是為了保險,二來也可以避免日軍空軍的轟炸,三來容易儲存。

"季青同志,總司令和我這次來是想問你一下,我們從江北買來的糧食有沒有問題?"

"沒有問題,每一袋我都仔細的檢查了,除了有一半的陳糧,剩下的都是今年剛剛打下的新糧,而從蘇聯買了棉衣和布匹、棉花我已經派人送去服裝廠。"

聽到蘇聯人在糧食上面沒有坑人,孟慶山點了點頭讓季青先給霍爾莫津要塞裡的百姓們在運送一批糧食後,這時小虎子告訴孟慶山瓦西里已經到了司令部裡,孟慶山吩咐季青繼續輕點物資,和***返回司令部。(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