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抗聯1939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零六章 佈局外蒙古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零六章 佈局外蒙古

作為地理名詞的"蒙古"是個複雜的區域,歷史上幾經變遷。相對於內蒙古而言,"外蒙古"指蒙古高原北部,既包括今天的蒙古人民共和國全境,還涵蓋了俄羅斯境內的唐努烏梁海地區、貝加爾湖與額爾古納河附近地帶,以及哈薩克東北部的科布多地區。這片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裡的廣袤地域,曾經都是中國領土。

1660年,漠西蒙古準噶爾部在噶爾丹率領下進攻外蒙,外蒙地區的宗教領袖庫倫活佛哲布尊丹巴決定歸附清王朝。其實,當時他還可以選擇依靠沙俄的力量,不過庫倫活佛顯然不喜歡俄國人,他說:"俄羅斯持教不同,必以我為異類,宜投中國興黃教之地。"於是,在中俄兩國爭奪外蒙古的第一場暗戰中,沙皇鬱悶地落敗。

然而,農曆辛亥年的炮聲終結了這一切。大清帝國土崩瓦解,沙皇再次想起了外蒙古這塊肥肉。1911年底,沙俄鼓動外蒙古的活佛和王公們宣佈獨立,軍隊包圍了庫倫的蒙古辦事大臣衙門,中國官員被驅逐。191年,袁世凱的北洋政府與沙俄當局簽訂了《中俄宣告》,規定中俄兩國承認外蒙古自治,中國不得在外蒙古派駐官員、軍隊,不得移民。外蒙古名為"自治",實際是在沙俄勢力的控制下。第二場暗戰,中國輸了。

然而情況很快逆轉。1917年,十月革命一聲炮響,把俄國的皇帝也給打倒了。新上臺的政府宣佈廢除沙俄與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但是對於外蒙古問題,蘇俄宣告:"外蒙古是一個自由的國家。"意思是外蒙古仍然應該獨立。

這個意思在外蒙古當局看來卻是不妙的訊號,他們慌忙致電北京,表示不要"自治",要求恢復前清舊制。因為外蒙古"自治"一直依賴沙俄援助,俄國人突然放手不管了,外蒙當局無法維穩。

此時的中華民國總統徐世昌高興地下令,取消外蒙古自治,廢除191年的《中俄宣告》和1915年的《中俄蒙協約》,把外蒙古接收回來。1919年11月,"中華民國西北籌邊使公署"在庫倫成立,徐樹錚率兵駐防外蒙。孫中山發電報慶賀:"徐(樹錚)收回蒙古,功實過於傅介子、陳湯,公論自不可沒!"

好景不長,過了沒幾個月,段祺瑞政府下臺,徐樹錚被通緝,中國軍隊撤出庫倫,外蒙局勢再陷動盪。191年月19日,牧民出身的蘇黑巴託爾和喬巴山領導蒙古人民黨,組建了"蒙古臨時人民政府",宣佈獨立,並同蒙古上層王公勢力展開激戰。為了取勝,臨時政府向蘇聯求助,5月,蘇聯紅軍入蒙參戰,7月佔領庫倫,迫使蒙古王公與蒙古人民黨共同成立"蒙古人民革命政府"。

中國政府不承認外蒙古"獨立",但國內軍閥混戰,誰都顧不上管邊界領土問題。等到抗戰爆發,大半個中國陷入水深火熱,舉國抗擊的頭號侵略者是日本,外蒙古更成了被"遺忘"的土地。從上世紀二十年代一直到四十年代,外蒙古成為事實上的蘇聯衛星國。

在十月革命後,有很多哈薩克人、布裡亞特蒙古人、塔塔爾人從蘇俄逃入蒙古,斯大林對這些人懷恨在心,認為他們"逃避革命",那也是另一種"***罪",他下令喬巴山對他們實行清洗。蒙古.1萬哈薩克人被消滅了000人;140個塔塔爾人只剩下4個;來自中國內蒙的漢蒙兩族人士幾乎未留下一個活口,其中還有內蒙人民革命黨的成員。

在"美麗的蒙古大地",有獨立思想的知識分子被一掃而光,黨政軍和宗教界著名人物亦被殺戮殆盡,傳統文化遭到毀滅性打擊,經濟亦完全被蘇聯所控制。

之前迫於隊伍弱小,孟慶山自顧都不及,哪裡能夠管得了其他,但是他的心裡可是一直惦記著收回國土,為此當週副主席來到東北,孟慶山特意把關於外蒙古問題和周副主席深刻的交談,他的態度很明確,自治可以獨立不可能!老祖宗們留給咱們的每一寸國土都濃縮著中華民族奮鬥的歷史,激勵著我們要用熱血和生命去捍衛她,當時周副主席沒有同意也沒有反對,但是在不久前,從延安發來一封絕密電文,電文的內用就兩個字"批准。"

蘇德之戰中,蘇聯境內的各個大城市都遭到了德軍的打擊,也就是遠東軍區離著遠沒有搜到波及,人家蘇德交戰,可不向國內的小打小鬧,咱們能有八門步兵炮就非常厲害了,人家都是重炮雲集數十門或者上百門之多,咱們打炮是數炮彈,人家那打的可是按小時來計算的,大戰過後城市都成了廢墟,即使國家在發達,想要恢復需要常達數年或許更多的時間,然而蘇聯緊緊用了很短的時間國力和經濟就恢復了,他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從東北三省奪回的資源。

根據歷史資料記載,到1945年,東北工業規模超過日本本土,而滿洲時期的經濟是亞洲第一。從瀋陽到大連的沈大線兩側工廠煙囪林立,城市連成一片,成為舉世聞名的"綿長工業區",瀋陽鐵西區被譽為"東方魯爾"。東北工業化水平迅速提高,191年,工業總產值佔工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由6.9%增加到59.%,而中國00年才達57.5%。198年,偽滿洲國共發電16.億度,而且有亞洲最早的大量的水力發電,194年,豐滿水電站開始發電,發電能力每年億度,而到了1949年整個中國發電量才4億度。194年時,東北以佔中國九分之一的土地和十分之一的人口生產了佔全中國49.4%的煤,87.7%的生鐵,9%的鋼材,9.%的電,69%的硫酸,60%的蘇打灰,66%的水泥,95%的機械,形成了龐大的人造石油、特種鋼等當時領先世界的尖端科技企業。1945年時,全中國工業總產值東北佔85%,臺灣佔10%,連年內戰的"一窮二白"的中國其餘部分只佔5%。

而蘇聯在日本關東軍在太平洋戰場被美國人收拾的一乾二淨(美國人自己不知道,由於情報的滯後,美國一直很擔心據說還存在於中國東北實際上已經變成空殼百萬關東軍的時候,近水樓臺先得月的蘇聯趁虛進入東北。走的時候,不但強迫國民黨承認外蒙古獨立(事實上到今天為止,外蒙依然是一個獨立國家,和中國沒半毛錢關係),而且從1945年9月到1946年5月,蘇軍把東北的工廠、礦山、電站等物資絕大多數拆運回國,7個月裡火車日夜不停,甚至連長春市政府的辦公傢俱都不放過。僅拆運宏大的鞍鋼就用了40天,發運貨車60列。1945年11月15日前,僅從瀋陽每天就有00輛貨車開往蘇聯,到1946年初,大瀋陽90%以上工廠都成空殼,連門窗都被拆走。共計劫走東北鐵路機車的75%和貨車的9%,而東北集中了中國當時的大部分鐵路物資和幾乎全部的世界先進水平的運輸車輛。即使這樣東北的經濟還是在全中國居高榜首。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孟慶山內心非常清楚蘇聯和日本都不是好東西,日本要是強盜,蘇聯就是強盜的祖宗,一直以來一邊和關東軍作戰一邊時刻不忘給蘇聯使絆子,雖說日本人信不信那是他們的事,做不做就是孟慶山自己的事情了,對於自己的想法,孟慶山一直憋在心裡,不知該向和人訴說,因為抗聯前身都是依靠著老大哥的幫助,很多抗聯將領以及戰士們都非常親蘇,為此孟慶山只能慢慢一步一步把眾人的觀念改過來,他心中一直等待一個機會,這個機會就是德蘇之戰,德蘇之戰一旦開打,把蘇聯的目光和兵力全部轉想西方而不是緊盯著東方,不然就孟慶山這些小動作讓蘇聯知道,分分鐘就能摁死抗聯,所以孟慶山一直都是乖寶寶的樣子,發明好武器給老大哥,免費為老大哥探取情報,有高價錢買糧食和物資...。

如今抗聯逐漸發展壯大,根據地和活動範圍也擴大了很多,但是兵員卻很招收,抗聯活動的區域大多數都是人煙稀少,即使孟慶山靠著移民也為數不多,要想部隊繼續發展,就得需要很多的兵員,為此孟慶山一方面實行化整為零計劃,讓部隊逐漸滲入日軍統治的核心區域,一方面又盯上了外蒙,孟慶山知道外蒙境內喬巴山那個老家夥正在搞清洗政策,搞的國內雞犬不寧,要不是有蘇聯駐軍壓制下,他能不能活著都是一個問題,如今蘇德開戰,蘇聯大部分的兵力都抽調至西北戰線保衛莫斯科去了,孟慶山知道機會來了,喬巴山設立了集中營,營內關押了很多蒙古同胞和一些從內蒙古喬遷過去的漢、蒙二族,以及一些喇嘛,只要把他們解救下來,那無論是抗聯兵力的補充,還是以後收復外蒙都是很好的,其次還能給他搞些小破壞,這是孟慶山非常願意做的,於是孟慶山就派出了張發財的騎兵師,同時也讓梁興初三十一師在外圍接應他們。(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