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隋末第一狠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473章吐谷渾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73章吐谷渾

兩大勢力的歸順,意味著除了蜀中,大唐已經一統其他地方,加上遼東,草原,地盤已經完全超越了隋朝。

雖然這是大好事,朝廷上下都充滿了幹勁,不過還是為此忙碌了一整年,才把新佔領地理順。南方冬天暖和,不影響百姓搬遷修房,等開春之後,就能完全進入正軌。

從北方調了大量的耕牛,駑馬過去,新的一年,完全可以開墾大量土地,種植兩季稻,唯一的不足,就是水車製作還跟不上進度。水車和水渠,就只能當地百姓,慢慢的做了。

今年西域來的商人更多了,都知道大唐如今重開商道,東西又多又好,也給大唐帶來了不少的好東西,礦石,玉石,還有一些西域的特有蔬菜,水果。

以前許多蔬菜,水果沒辦法大量推廣,就是因為種子不足,如今也得到了補充。

萵筍,生菜,包心菜,菠菜,這幾種原本沒有的蔬菜,將會增加在大唐的食譜,像葡萄的品種,也會得到增加和補充,尤其是透過嫁接,將會出現更加美味的葡萄。

原本數量稀少,楊廣最喜歡的崑崙紫瓜,也就是茄子,日後會變成所有人都能吃到的食物。

沙赫巴勒茲的人送來了兩萬俘虜,各色各樣的人都有,這對於他們來說,完全是小事情。

中原的貨物,在波斯非常受歡迎,尤其是這個發展了四百多年的大國,有錢人特別多,畢竟他們消滅了許多國家和部落。

對於鄒羽來說,這點俘虜,並不算多,不過他們最大的好處,並不是用來幹活。大唐可以透過他們,瞭解到世界更多訊息。

這一批俘虜,到了大唐之後,立即被鄒羽安排人押送到渭水邊上,狠狠的洗了兩遍,然後才允許入城。

西域來的商人也一樣,只不過他們洗漱的地點,在城外市場,那個臨時居住地。

鄒羽可不想外來人給大唐百姓,帶來致命的病毒,尤其是那些胡人,髒兮兮的,又經過那麼多地方,誰知道有沒有病。

這也是鄒羽把交易地點,定在長安,而都城從沒有想過在長安的原因之一。

經過大唐多方宣傳,老百姓都知道喝熱水,勤洗澡,穿乾淨衣服,家裡經常消毒,杜絕蚊蟲,這樣不容易生病。

要知道在這個缺少醫生的時代,那怕是感冒,也是容易要人命的事情,因此少生病,就是長壽的好辦法,沒有人不珍惜願意的。

這也造成了大唐老百姓,對於髒兮兮的胡人,沒有好感的原因,甚至都是躲著走。

語言不通那是正常的事情,不過大唐百姓眼中的鄙視,胡人還是明白的,等他們明白那是因為自己太髒了之後,也變得勤快許多,更何況穿習慣了大唐棉布衣服,哪裡還想穿又厚又重,還帶著味道的皮子。

特別是定居大唐的那些商人,如果不看長相,和大唐百姓根本沒有區別,他們甚至在自己的同胞面前,都有一種優越喊。

大唐的服飾雖然還是以前的風格,不過更加簡潔,緊身,拋去了以往那種寬大衣袖,更像武士服一些,下身以長褲居多。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衣服和褲子,裝了口袋,比起以往方便多了,還有皮帶取代了腰帶,不但更好看,而且方便,不像以前有時候急著了還解不開。

鄒羽惡意的猜測,這應該也是為何古人穿開襠褲的原因,就是因為褲帶不容易解開。

在士卒把皮帶作為腰帶,穿在衣服外面之後,這種非常精神的穿著,就在大唐流行起來。有錢的就弄一個鑲金帶銀,有珠寶玉石的,沒錢的就單純一個皮帶,加一個銅鐵的頭子,看上去也不錯。

其實士卒的腰帶,並不是為了好看,一來是把衣服褲子收緊,不影響戰鬥,另外就是實際使用,野外行軍,那些不好走的地方,可以把大家連起來,或者捆綁俘虜之類的事情,都用得上,不過一般押解俘虜,都是用俘虜的腰帶。

現在除了大唐每年固定一支商隊前往西域,其餘的都是西域商人自己前來,因此每年春季,都會有許多西域商人,跟著大部隊,一起走,但是大唐的軍隊,可不會免費的帶人,總得交一些保護費用。這些費用足夠養活這麼五千軍隊,雖然有點多,不過分攤到每一個商人頭上,也就沒有多少。

忙碌的一年,不過也是蓬勃發展的一年,除開南方地區,大唐其餘地方都得到長足的發展,尤其是這一年風調雨順。各種糧食作物,都豐收了,加上每個城池建立的商業街,消耗掉百姓種植的蔬菜,無論是商人,還是百姓,都賺了不少。

發展最快的反而是養殖業,雞鴨鵝經過挑選培養,產蛋量明顯增多,產蛋高,自然下一代增加更快。糧食增加,同時也有了更多糠殼作為飼料,又能養殖更多家禽。

家家戶戶,雞鴨成群,這真的做到了,家禽增多,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蟲子變少,尤其是百姓都知道把家禽放到翻過的地裡,讓它們吃掉蟲卵。家禽到地裡面,還能省去施肥過程,可以說一舉數得。

百姓手頭寬裕起來,當官的當然也就跟著富裕起來,並不是他們貪汙,而是如今大唐商人,九成屬於官員的家屬,因為這是鄒羽對他們的賞賜。

不過都不是他們的轄區,朝廷為沒有給他們優待,只是當作正常商人,一樣交稅,一樣定價,查管。

火槍火炮經過幾年的研發,在真正的炸藥出來之後,再次進行了更新換代,第一代火槍完全收回,變成了子彈的填裝槍。這一代的火槍,子彈長十公分,直徑二公分半,雖然從以前的覆蓋傷害,變成了單發,看上去威脅性變小,其實不然。

以前是用火藥推動鐵珠子殺敵,攻擊範圍大,不過對於帶甲的士卒,傷害不高;如今變成了子彈,子彈裡面還有彈藥,進行二級推動,這讓射程變得更遠,而且具備了瞄準的功能,不像以前,能擊中哪裡,不得而知,甚至一但有自己人在十米之內,都不敢開槍,擔心被誤傷了。

單發槍上彈快,攻擊遠,準確度高,攻擊力也強,只要不是鐵甲,都防禦不了,那怕是帶皮的盾牌都沒用。

沒辦法,以目前的技術,只能把子彈做得又長又大,這樣的好處就是能裝更多的彈藥。那攻擊力可想而知,擊中人體,就是一個大窟窿,以現在的醫療手段,中彈的人,那怕是手臂,不及時止血,都只有死路一條。

子彈裝填非常方便,雖然沒有弓箭射速那麼快,不聽比起弓箭,更加持久,畢竟使用弓箭,非常費勁,而用槍支,就輕鬆許多。

子彈和炮彈,原理都是一樣,只不過炮彈更加巨大,也正是因為炮彈巨大,彈頭被改成了一個裝滿彈珠和炸藥的地方,在集中目標之後,就會爆炸,並且裡面那數量巨大的彈珠,可以殺傷附近十丈的敵人。

有一點沒法解決的是,使用子彈的炮,結構要複雜許多,畢竟這是第一代子彈炮,複雜一些,也是正常的,關於結構上面,如今鄒羽已經沒有什麼可提點他們的了。

好消息也有,這種炮攻擊距離更遠,已經能打擊三裡外的敵人,不過這也帶來一個麻煩,需要有人在前方引導攻擊位置。前方用旗語指引,後面用望遠鏡觀察,然後攻擊。

攻擊這麼遠的目標,所有人都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因此需要不斷的實驗,炮口抬高多少,會偏差多少,這都需要慢慢實驗。

好在目前不需要如此精準的打擊,或者說完全可以把炮拉到城外,直接對著城牆攻擊。以火炮的攻擊力量來說,對付城門,土牆非常有效。

如果遇到磚石的城池,那就只有計算好距離,隨意炮擊;特別是對付那種險要的關卡,最好不過,因為關卡內都是敵人,不用顧慮太多,隨意炮擊就是。

以前是製作槍炮慢,現在製作子彈都慢了下來,短時間之內,還無法形成規模。好在短時間之內,也沒有戰場需要他們。

第一代純金屬外殼戰船,正在製作之中,雖然結構還是尖底三層海船,不過因為需要大量金屬的原因,這一艘船,設計得非常寬,整體長三百米,寬五十多米。

這一代戰船,完全屬於海船,以水輪,螺旋槳,風帆三種方式驅動,這些年匠作監一直沒有停止對於金屬的合成,輕便,堅硬的金屬,正是這次製作戰船的先決條件。

唯一可惜的還是金屬產量,同時還有製作方式,沒有電焊,金屬需要完全手工,敲打成需要的樣式,然後結合緊密,還不能漏水。這製作肯定就非常慢了,估算下來,也需要一年時間,或許以後等技術成熟,就會快一些。

一切都走向好的一面,加上江南,嶺南的人口,如今大唐治下,已經超過千萬,登記在冊都有一千一百六十多萬人。等山區的流民,少數民族遷移出來,預計還會增加不少。

人口就是實力,等一兩年,老百姓完全歸心之後,就能完全轉化為實力。當然,鄒羽不知道,在另外一個歷史中,沒有他的出現,武德年間,人口不過兩百多萬戶,直到貞觀十三年,也才一千三百多萬人,這還包含了蜀中。

如今只有李淵困在蜀中,鄒羽並不擔心他們能做多大的事情,雖然李家父子能力不俗,不過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計策都是空談。

兩年!再過兩年,拿下蜀中,這是鄒羽給自己定的時間,如今大唐最重要的就是發展,再發展。武裝出最強大的軍隊,再去對付敵人。

鄒羽他一點都不急,有句話說得好,當你比敵人活的更久,就可以站在他的墳頭跳舞,他還這麼年輕,有大把的時間來佈局。

“陛下!吐谷渾搶了兩支西域的商隊,留在長安西域商人請求我們護送。”又是一次會議,新任秘書岑文本彙報道。

“房尚書認為如何?”鄒羽直接問道,會議之上,沒人耽誤時間。

“臣以為,吐谷渾這是眼紅了,自從我們用軍隊護送,打通了商道,再也沒有人走青海那條路,他們無論是稅收,還是能交易到的貨物,都沒有了,肯定心裡不平。”房玄齡分析道。

“吐谷渾這也是在試探我們,我們雖然在邊境駐守了軍隊,不過從未越境,這可能讓他們心存僥倖,以為不會動他們。”李靖接著分析道。

“李尚書言之有理,臣以為當立即出兵,教訓一下,不然日後都跑到我們面前來撒野。”房玄齡點點頭贊同道。

“雖然我們知道是吐谷渾所為,不過他們都是裝著馬匪,如果光明正大的出兵,會不會引起外界不安。”岑文本問道。

“規則都是強者制定的,以大唐的實力,何須在意別人的看法,更何況這是幫西域商人討回公道,他們應該感謝我們才對。”李靖傲然說道。

“就這麼定了,兵部制定出兵計劃,不過不是教訓吐谷渾,而是滅了他們。”鄒羽敲敲桌子說道。

雖然這和原本安心發展的計劃不符,不過打一點區域性的小戰爭,還是沒有關係。畢竟士卒還是得不斷戰爭,才能保持戰力。打一點小戰爭,就相當於練兵。

“臣!遵旨!”李靖用力一抱拳道。

僅僅只過了一夜,李靖,邴元真就一起進宮來了,並且遞上了計劃書。

“臣以為,吐谷渾想要滅掉,有些困難,畢竟他們可以逃跑,不過只需要打痛,或許能多一支牧民。”趁著鄒羽看計劃書的時候,邴元真說道。

“三萬騎兵,三萬輔兵,這有何說法?”鄒羽放下計劃書問道。

“回陛下,這是臣計劃訓練的遠征軍,全部由騎兵組成,輔兵也是騎兵,不過他們全是弓箭手。作戰時候只負責遊擊,戰後清掃戰場。”李靖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