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世祖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八章利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八章利益

越國初建後,效彷二哥齊王,就將原先的福山城改名為姑蘇。

並且以其為內城,擴建了一圈外城,外城周長達到了十五裡,就算是在大明,也是一座府城了。

如此,整個越國五萬人,姑蘇城就又近萬人,然後又分設吳縣、烏傷縣、上虞縣,餘姚縣,加上都城姑蘇,合計有五縣之地。

當然了,由於財政的拮据,故而越國只有姑蘇城擁有城池,餘下的四縣不過是普通的木寨罷了。

至於重名之事,朝鮮的河南、湖北可不少,就算是在大明內部也有不的府縣重名,這點小事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宗義真抬頭一看,四丈高的姑蘇城印入眼簾,渡過長達十丈的護城河,進入到了姑蘇城內。

為了建造這座城池,越王特地建立了個窯場,負責燒製磚石。

整個內城泰半都被王宮佔據,餘下的的部分則興建了大量的衙門、官邸,只不過如今都才剛開工。

錢糧問題,一直是越國發展的頑疾。

不過,王宮卻已經將主殿修好,足足耗費了三十萬塊銀圓,越王私人更是掏了十萬塊。

宗義真眼見數百名工匠敲敲打打,節奏緩慢,周邊盡是磚石,他一時間頗有幾分感嘆。

越王實在是太艱苦了。

這也是為何越王長留京師的緣故吧!

畢竟無論是錢糧還是人口物資,越國都離不開大明的支援。

一處偏殿中,整個越國中樞都在此辦公。

雖然越國宗廟不曾正式建立,但具體的章程早已經有了。

效彷秦國,中央設定議政堂,首相、次相、群相。

八部以判書、參判。

地方上,府、縣為主,官制倒是一如大明。

曾經的越王傅,如今的越國首相公孫遷,正皺著眉頭,處理著越國大小事務。

他為人清瘦,渾身充滿著濃郁的書香氣息,說起話來一板一正,是個老學究,乃是紹武十年的同進士出身,中榜時已經四十有三。

在通判、知縣,戶部主事任上磋磨數載,做事認真,兩次在考成中得優,故而直接被授予了戶部主事(從六品)一職。

就在他知府任上第二年時,就被任免為越王傅,第二年就被派到越國擔任首相,負責建設工作。

對此他是樂意的。

如果是在開國初年,同進士升官很快,但如今官位滿當,他又不是老虎班的翰林庶吉士,同進士爬上布政使就是頂點了。

侍郎都是罕見。

如今掌管一國,讓他幹勁十足。

畢竟又不是流放,致仕後回國也風光啊!

而且按照皇帝和越王的暗示,一旦有所成就,如果他致仕回國,那就會蔭其一子為郡公,享受世襲的爵位。

“宗判書?”

這時,公孫遷拉扯了下眼鏡,放下手中的桉牘。

“是!”宗義真恭敬地低頭道:“盛岡藩同意了咱們的條件。”

“這便好。”公孫遷露出了一絲笑容:“陸奧國幾十萬人,這次起碼能兜售五千石,能獲利多少?”

“陸奧國石米已至一千五百錢,下官以兩石兩千五百錢售於盛岡藩,戶曹起碼能獲利六千塊銀圓。”

宗義真輕鬆道。

“不錯。”公孫遷露出了一絲笑容。

這句誇讚,讓宗義真受寵若驚。

“下官覺得,殿下娶了德川家的翁主,也算是有了血緣關係,這樣一來咱們正好可以將糧食售往江戶。”

宗義真滿懷期望道:“江戶百萬眾,日本隔三差五就會有澇旱之災,糧價高昂,我國正好得其利。”

“畢竟陸奧的澇災並不是常有的,以未來計,江戶那邊最為要緊。”

公孫遷捋了捋鬍鬚,道:“你所言不錯,江戶的貿易才是細水長流。”

想到這裡,公孫遷對於宗義真這樣的日本下臣又多了一份看好,能幹事,會做事,這是如今越國缺少的。

對於如今的越國來說,由於臨近朝鮮和日本,人口是不缺的,唯一的憂慮在於錢糧,而其中錢是關鍵。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越王宮都沒有修好,談何建國稱藩?

想到此處,公孫遷眉頭又鎖了起來。

越國百萬畝地,一年產糧不過一百二十萬石左右,畝收一斗,也就是十萬石。

越國五縣,文武百官三百來人,外加三千守軍,就吞掉了五成。

去除修越王宮,頂多剩下三五千石。

這點糧食能賣多少?

宗義真作為禮部判書,對於越國清楚異常,見其蹙眉,不由道:“首相,去年大豐收,民間去除口糧,應該還剩下十來萬石。”

“咱們可以低價將其收攏,再變賣去江戶,也能得不少金銀呢!”

公孫遷眼前一亮。

這確實是個好主意。

而且,據他所知,日本銅貴銀賤,一兩黃金價不過四百文左右,隨著通商而白銀黃金外流,金價飆升到了兩千文。

但相較於大明,還是便宜了。

大明一兩黃金價值可達十貫。

當年的荷蘭人,就是靠做日本、中國這樣的轉口貿易,大發橫財,技術上的鄭家也是如此,根本就不需要考慮售賣問題,直接就是十倍以上的利。

所以為了防止金銀外流,德川幕府控制御商與大明交易,每年交易都定量在四百萬塊銀圓左右。

如果越國兜售糧食,自然不在定量中,畢竟越王可是娶了德川公主呢!

用糧食換來黃金,賺上兩次。

“如果以十萬石計,能得多少?”

“江戶石米五百文,四石米可得一兩黃金,十萬石米可得兩萬五千兩黃金。”

宗義真認真思考道:“如果換算成銀圓,則是二十五萬塊銀圓。”

“但如果按照日本國內五百文一兩黃金算,那就是十萬兩黃金,一百萬銀圓……”

“這——”

公孫遷驚住了,直接站起。

早知道如此賺錢,但沒想到這般賺錢。

他後悔了,後悔的想扇自己巴掌。

旋即,他又醒悟過來,之前沒那麼多糧食。

“怎能按國內售價?”

公孫長迫不及待地問道。

“還得讓越王殿下去一趟才行。”宗義真苦笑道。

德川家一向任人唯親,外樣大名窮死了都借不到一兩黃金,而親藩大名隨便就能借幾萬兩黃金,而且拖著就不用還了。

“看來殿下在北京不能再待了。”

公孫遷認真道。

越國臨近日本,果真是守了一個聚寶盆而不知,自己以前真是狗眼看人低了。

這般,公孫遷看向宗義真的目光愈發的和善:“宗判書辛苦了,我會奏明殿下的。”

“你這般能力,不應該緊緊守著禮曹。”

宗義真大喜過望。

這是暗示自己要入閣啊!

一封書信抵京,越王顧不得即將要排的新戲,連忙向遼王告罪,然後迫不及待入宮,面見皇帝。

“怎麼突然要回藩了?”

朱誼汐奇道。

老五越王一向喜歡跟在老四遼王屁股後面轉,看戲,捧戲子,一個不落,玩心甚重。

除了前兩年去了一趟朝鮮、日本,在北海道建城外,根本就沒再回去過。

突然要回越國,著實奇怪。

“兒臣哪能這般去。”越王討好道:“父皇,您就再舍我一些人吧!”

朱誼汐笑了:“你的厚臉皮,跟你四哥一模一樣。”

“罷了罷了。”

揮了揮手,朱誼汐語重心長道:

“越國臨近黑龍江,位於日本之北,較為苦寒,適合養馬,我讓你帶走五百帳蒙古人過去。”

“記住,要常懷仁德之心,施以教化,別光顧著在藩國中享樂,不然可沒好果子吃。”

“就算是藩王,我也能揮下鞭子,讓你丟大臉。”

“兒臣知道了。”越王心情來不及跳躍了,立馬又給打了下來。

不過想到越國的錢景,他又雄心萬丈。

幾日後,越王別的妃嬪不帶,只帶著王妃與德川氏回藩,讓人驚奇不已。

皇帝倍感欣慰:“這小子,知道與日本搞好關系的重要性了。”

不過,等到他聽說越王還帶著一隊戲班回藩,讓皇帝瞬間大怒:“狗改不了吃屎的玩意——”

隨後,遼王被召入宮,挨了一頓臭罵,罰抄一百遍道德經,讓其修身養性。

……

逮至紹武十九年的五月,整個東亞地區逐步進入到烈日的炙烤中,而在南亞,則完全不同。

錫蘭全島,科倫坡為首府的西南地區,是最主要的平原所在,也是荷蘭人控制整個錫蘭的重要要塞。

當然,這個要塞是荷蘭人從葡萄牙人手中奪來的,壟斷整個錫蘭的寶石、香料貿易。

每年的五月至十月,是西南地區的雨季,但卻是東北地區的旱季,這種截然不同的氣候,造就了兩個不同的人群:

僧加羅人與泰米爾人。

一個信仰佛教,一個信仰印度教。

“嘎嘎嘎——”

開啟窗戶,約瑟夫·尹沙亞·漢納眼瞅著成群結隊的烏鴉群,忍不住蹙眉。

當地的僧加羅人認為烏鴉是神鳥,可在他看來,這是不祥之鳥。

可惜隨著本地人的聚居,烏鴉不自覺的就繁衍開了,著實讓人討厭。

“好了漢納,把窗關上。”

這時候,一個滿臉絡腮鬍的大漢忍不住罵道。

而就在窗戶關上不久,大雨就淅瀝瀝地敲打著門窗。

約瑟夫扭過頭,坐在主位上,伺候在一旁的白人少女連忙給他送上一杯紅酒。

在他面前,已然安坐了七八人。

他們一個個衣衫革履,風度翩翩,頭上的假髮一個賽一個的長,別提多紳士了。

當然,這時候法蘭西的高跟鞋還未傳到印度洋,所以他們只是穿著普通的皮鞋。

“先生們!”約瑟夫·尹沙亞·漢納此時鼻子愈發的尖銳,沉聲道:

“我聽說在這座島的東北部,葡萄牙人依舊佔據著一個貿易點,這可影響到公司的利益,絕不能姑息。”

“我聽說過。”這時,一個寬臉大耳的紳士開口道:“葡萄牙人在那裡留個尾巴,與賈夫納王國做象牙生意。”

“不過為了那麼一個小據點,不值得開戰吧?畢竟公司的利益都在科倫坡。”

象牙可不及寶石和香料。

約瑟夫·尹沙亞·漢納則搖搖頭:“不是賈夫納王國,而是一個名為錫蘭王國的勢力。”

說著,其將錫蘭王國述說了一遍。

短短數月時間,其就佔據馬納爾半島,並且不斷的向內陸擴張,控制的部落達到了數十個,兵力更是有一兩千人。

這沒什麼,整個錫蘭島的部落勢力不可計數,荷蘭可管不過來。

“但,這個錫蘭王國,似乎是明國人。”

“明國人?”

“明國?”

“明國人、人——”

一時間,滿堂皆驚。

這整個遠東地區,誰不知道明人給予東印度公司極大的壓力,如今竟然將觸手伸到了錫蘭,這著實恐怖。

約瑟夫·尹沙亞·漢納低沉的聲音響起:“先生們,咱們絕不能縱容他們,這會影響到公司的利益。”

“必要時,咱們必須出兵,將其消滅在萌芽之中。”

“可是,這會不會驚擾到明人?”這時,一位消瘦的男人忙道:“錫蘭的貿易對於公司來說,不及公司在香料群島的半成,遠遠比不上與大明的貿易。”

“這位國王陛下是個霸道的人,咱們還是小心一些為好。”

“對,謹慎一點。”

一時間,這話竟然博得所有人都同意,這讓約瑟夫·尹沙亞·漢納大為惱火。

這完全偏離了話題。

事已至此,他只能暫時罷了。

與此同時,馬納爾半島上的錫蘭王國,則開始了第一次遠征。

旱季的到來,讓錫蘭王國雄心萬丈。

馬納爾半島太小了,錫蘭王國又野心太大,所以只能不斷的向南擴張,從沿海深入到內陸,不斷地蠶食賈夫納王國的勢力。

朱慈烺目送遠去兒子與隊伍,一時間百感交集。

老二朱定則同樣感懷:“大哥,這樣過著不也挺好的嗎?”

“何必要出兵呢?”

“老二,你不懂。”朱慈烺搖搖頭:“咱們人口太少了,給葡萄牙人帶來的利益也不夠,如果不擴張的話,沒幾年就會被遺忘的。”

“守著幾千人,過好小日子,這是所謂的朱家子孫,錫蘭郡王?”

“沒有足夠的利益,怎能買來足夠漢民繁衍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