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世祖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4章 微服私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84章 微服私行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十月的長江,浪花起伏,波濤依舊,捕魚的帆船,隨浪而行,小心翼翼地躲避大型商船。

而滿載著商品的大船,白帆鼓鼓,更是逆流而上,不住的張望著兩岸的景象,心中惦記著商路。

在沒有鐵路的時代,水運是最便捷的方式,而沒有枯水期的長江,更是黃金水道。

從襄陽的漢江,而入長江,剛巧就是在武昌府匯聚,不須一日功夫。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朱誼汐吹著江風,不由得感慨道。

“殿下小心著涼了。”

孫萱兒輕輕地為他系起披風,溫柔而又黏人。

她捨不得貼身侍衛的位置,尤其經常與漢陽王負距離接觸,讓她欲罷不能。

“嗯!”拍了拍她的手,朱誼汐望著臨江而建的漢陽與武昌,漢陽,三城,三足鼎立,誰都不讓。

他不由得笑了

幾百年後,漢口、武昌、漢陽,三合一,成了武漢。

“殿下,武湖就在兩百餘裡外,要不就在武昌城歇息?”

陳東遠距離待著,覺察氣氛開始正常,才小心地走近問道。

而日後屬於武漢的武湖,此時卻屬於黃州府,其通入長江,就成了漢陽王旗下,最大的造船廠所在。

一旁的孫萱兒,習慣性地握著漢陽王的手,對於侍衛們的目光,反而驕傲起來。

“就在武昌下吧!”

朱誼汐點點頭,隨口道:“作為湖廣省治,我還沒待多久呢!”

“應該比襄陽熱鬧吧!”

孫萱兒乖乖地說道,脾氣一改往常。

陳東看著,總感覺有些不適應。

“那,微服,還是儀駕?”

低著頭,陳東腹議不止,這姑奶奶是改了性子。

“微服吧,咱們本來就是悄悄的,暴露幹嘛?”

朱誼汐擺擺手,無所謂道。

為了麻痺左良玉,他不僅允許探望左夢庚,甚至表現出為了豫王之號,情願大出血。

孫長舟攜帶十萬兩白銀,明面上是為了使勁,實際卻是為了建立情報網絡。

南京的錦衣衛,本有基礎,再加上南逃的北鎮撫司掌刑指揮吳邦輔的幫助,已然重建。

所以必須要有針對。

此次視察東湖造船廠,就是為了水師,一舉攻破九江要地,威逼江南。

得到了漢陽王的詔令,數艘船隻開始靠岸。

“那麼多人幹嘛?”

瞅著幾百號人,朱誼汐擺擺手:“十來人跟你身後,其餘的伺機而動,百丈內即可。”

“遵命!”

短衣褐服的侍衛們紛紛應下。

而我們的漢陽王,則穿著白綢,彷彿富家公子。

左手牽引著女扮男裝的孫萱兒,後邊則是家奴裝扮的侍衛,悠哉悠哉地入了武昌城。

守衛眼皮都不抬,交了入城錢,誰管那麼多。

青苔叢生的城牆,陳舊的城門,垃圾淤積的護城河,以及破碎且骯髒的城內街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與襄陽天差地別。

大政府與小政府的區別,就在如此。

能湊合,就湊合,費錢費力的事情少幹。

不過,作為九省通衢,武昌城更為繁華,人潮湧動,商旅遍地,即使遭受兵災,恢復起來也是極快。

漫步在武昌城中,朱誼汐頗有幾分新鮮感。

西安是乾燥冷漠,漢中南鄭是狹窄潮溼,襄陽是人稀而逼仄,唯獨武昌,則是南方繁華的代表。

街道商鋪林立,道路被大量的違規搭建佔據,方言的吆喝聲,傳遍街頭巷尾。

不時地,騾子,馬車經過,留下一丟丟的糞土,然後巷子口,就湧現一群乞丐,蜂擁而至,將其納入木桶中。

這並不是在打掃衛生,街頭巷尾的瓜皮碎屑,他們看都不看,所為的就是糞肥罷了。

而,出身底層的朱誼汐,更是透過縫隙,見到那些虎視眈眈地目光。

或者是乞兒,地痞流氓,貪婪的目光不斷地橫掃於他,但身後十餘孔武有力的家丁,讓他們不得不放棄。

腰身鼓鼓,藏著腰刀,誰見之都膽怵。

片刻後朱誼汐就沒了興趣,拉著看噴火的孫萱兒,離開了街巷,在一處客棧坐下。

“公子,熱鬧著呢,怎麼又來客棧?”

孫萱兒戀戀不捨道,兩條大長腿貼近身旁,夾著手,撒著嬌,不住地磨蹭起來。

“有什麼可看的?”

朱誼汐搖頭道:“這靠著闖,什麼也能看到,你看多了,就厭了。”

孫萱兒這次罷了,投目向下,興趣十足的張望起來。

一旁的夥計眼力十足,早就見其為女扮男裝,沉悶地送上酒菜。

譁啦啦,十來人,佔據了附近的三四桌。

臨著窗,朱誼汐耳邊,不斷地灌入閒言碎語,仔細梳理一番,才知道如今武昌城的大事。

原來,武昌江夏(附郭)城,有了一起土地糾紛。

卻說,張獻忠佔據武昌時,蔣氏乃江夏大戶,不得不離開家鄉,去了安慶府暫居。

隨著漢陽王收復湖廣,蔣家人又回來了。

可,一回到江夏,立馬發覺,自己家的商鋪,田地都被那些族人吞吃個乾淨。

偏偏,其家主蔣文化,寓居安慶府時,不幸病逝,又無兄弟,只留下其妻妾十餘人,相依為命。

這下,堂兄弟,族人們,就越發的得勢不饒人,不僅佔據家產不放,還要求其妻妾淨身出戶,連嫁妝妝奩也要霸佔。

“嘿,這不是典型的吃絕戶嗎?”

“誰說不是呢!”

“不過,蔣家不是有人嗎?”

“幾個女兒算個什麼?年紀又小,算什麼?”

“不是,聽說蔣家一妾室,還懷著孕呢,指不定是男孩,不就有指望了嗎?”

“如今報與推官,熱鬧得緊呢!”

聽著一會兒,朱誼汐對其越發的好奇起來。

推官,即一府的佐貳官,專門掌理刑名、贊計典,正七品官職,是少有的吏部銓選之官。

與知縣並稱為推知,進士、舉貢、雜流三途並用。

比如,史可法,就曾擔任西安府推官。

推官不僅可以直接接手訴訟,更是需要對底下州縣案件進行複核。

知縣審理案件後,會上報給一府的推官,進行複核。

杖罪以下,直接發落。

杖罪以上的案件則需要上稟,即由按察司和巡按御史進行複核。

死刑案件,則要上報中央,由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進行進一步稽核。

推官之重,可見一斑。(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