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世祖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八章天子門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八章天子門生

“湯兄,你在總督衙門做事,怎麼回來了?”

一行人來到個酒樓,剛坐下,就耳旁傳來各種聲響,直灌耳中。

講評書的位居一樓中央,一張方桌,一折紙扇,一塊方木,後面再立了個屏風,可謂是極為敞亮,

其人長鬚長衫,面目方正,挺直了腰板彷佛一旗杆,聲音洪亮,直透入二樓,上下皆靜:

“各位看官,今日所說的是,朱總醫巧識偽大纛,一隻虎命喪潼關——”

啪——

方木一拍,喝彩聲不絕於耳。

“卻說孫總督大軍去往汝州,不曾想天公不作美,大雨連綿……”

“湯兄,湯兄?”一旁好友陳昌,忍不住多叫了兩聲,後者才回過神來。

“這當今戰記已經聽了七八回,我都快倒背如流了,沒什麼好聽的。”

“哦!”

湯斌失笑,拱手道歉幾聲,才述說前幾日的事,感激道:“有了孫總督資助的一百塊錢,我索性就辭了主事一職,專心回家備考。”

“我倒是忘了你學習過緊,又在衙門奔走,怕是沒這閒工夫。”

陳昌也表達了歉意,道:“你學問比我們好,進士想必十之八九,那主事不過是刀筆吏,都不入流品,辭了也好。”

言罷,陳昌等也不由感嘆:“江蘇何其難也,若是如河南、陝西等地,咱們早就中了舉人了。”

說完,一杯酒匆忙下肚。

對此,湯斌不置可否。

河南、山西、陝西等北省,如今人口流失嚴重,十難存一,但秀才、舉人錄取名額不變,難度大減,對於讀書人來說也是一樁好處。

雖然他是河南人,但流離失所入揚州多年,秀才、舉人都是在揚州考取,這些好處倒是指望不上了。

不過會試上他倒是能賺一些便宜,祖籍河南可是在北卷中,壓力少太多。

湯斌想了想,張口準備勸一勸,不過想著江蘇省的舉業之艱難,他只能沉默。

其秀才中舉人,怕是比進士還難。

“省考幾月?”

“八月,應天府南京城。”

陳昌繼續道:“安徽、江蘇、應天三地都在南京進行省考,貢院在那。”

“不過,錄取人數按各省缺額補進,據說江蘇各縣缺額百餘……”

“考取的內容除了四書五經外,還有《九章算術》《崇禎曆書》。增加了算學和曆法,咱們得抓緊買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你怎麼知道那麼多?”

“大明公報詳細述說了,只是與邸報速度不一,差一兩天,海運昨天就到了。”

幾人暢聊起來,唯獨一旁的趙安,則沉默寡言。

湯斌一見,其到底是心腸不壞,只是往往心直口快,得罪不少人。

“平之,你怎麼了?”

這一問,眾人紛紛看向了沉默的趙安,投出關切目光。

“哎,沒事。”趙安嘆了口氣,臉上寫滿了無奈:“只是你們曉得的,某考上秀才,已經是祖宗庇佑,省考、鄉試,怕是都沒機會。”

“要是武舉再辦就好了。”

陳昌見此,感慨了一聲。

原來趙安從小就愛習武,可是揚州一向文風昌盛,且武舉前途渺茫,只能被迫習文,誰料考中個秀才。

“如今衛所廢黜,募兵為主,軍官將主獎勵豐厚,博個顯爵,那是幾代人的富貴啊!”

聞言,湯斌若有所思,他似乎聽聞孫總督曾經呢喃過武舉,應該會重啟吧!

這等言語,自然作不得數。

豈不知,武舉在內閣定下後,並未第一時間公布於世,而是在軍中率先鋪開。

軍報的第二次發行,彷佛在整個軍中扔下了一個炸彈。

凡營正以下,皆可參加武舉。

武舉在京營施行,起到一石三鳥的作用。

第一,肯定是篩選能力,進行中高級軍官的培養,畢竟隨軍學堂最多培養基層軍官。

其二,就是為擴建的軍隊選軍官,以武舉為名義再好不過。

最後,自然是鼓舞軍隊讀書認字的風氣。

畢竟隨軍學堂主要是掃盲,平日裡根本沒幾個看書。

不過,京營中的武舉,在將士們看來,其實就是一場大規模的比武。

箭術,騎術,槍術,摔跤,以及所謂文化的默寫軍規。

此五項,立馬在軍營中掀起了比武浪潮。

京營如今還在五萬人,報名人數超過一半,誰都認為自己厲害。

“熱鬧,真他麼的熱鬧——”

賈演走在校場外,借身份之便,看著裡面的的比鬥,可謂是喜上眉梢,津津有味,

京營五翼,輪流進行五項比拼,今日輪到了左翼,其他四翼只能在照常訓練,順便監控左翼,防止出現亂子。

最令人矚目,且熱血沸騰的則是摔跤,門檻地,又考驗技巧和實力,備受士兵們的喜愛,人人都想參與。

“右尉?你在幹嘛!”

突然,一聲呵斥,讓他陡然一驚,回首一望,肩上竟然扣著兩個彎月,竟然是個中尉。

連忙低頭彎腰行禮:“卑職在看摔跤。”

“你不是左翼的吧!”

來人仔細看了看肩上的彎月,他沉吟道:“你小子肯定是藉著身份跑過來看熱鬧的,真是好膽子。”

隨著軍銜的頒佈,軍中身份的識別簡單明瞭,各翼兵卒的區別也小了,憑藉著軍銜,就足以壓迫那些小兵喘不過氣來。

“您老明鑑,我是右翼的,今日有事來到貴營,見到了比武,所以就忍不住看了看。”

賈演低頭作小,賠笑著說道。

“趕快回去,軍中雖然有些亂,但可不許亂串門。”

待其走後,賈演這才抬起頭,對著其背影罵罵咧咧。

不過是中尉,高我一階,想必是軍法官,亦或者參謀,輜重營的人,往日老子見了理都不理,如今只認軍銜不認職,倒了血黴了。

“見過右尉——”

一路上,來往巡邏的兵卒,以及經過的士官、校官,一個個紛紛避讓低頭行禮。

“其實吧,軍銜也不錯的。”

賈演突然感覺心情舒暢太多。

歷經大半個月的比武,京營中產生五百個秀才,五十個舉人,都是百裡挑一的精兵。

秀才統一授中士銜,等新兵練好就是去當隊正。

舉人則授上士銜,統一入演武堂,學習行軍打仗基礎知識。

而演武堂的山長,則由紹武皇帝擔任,他們都是天子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