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世祖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一章無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零一章無題

莎車,也叫作葉爾羌城,因為其因塔里木河支脈葉爾羌河而得名。

故而相較於察合臺汗國這樣的正式名字,人們都習慣地稱之為葉爾羌。

就你也配叫察合臺?

葉爾羌汗國屬於蒙古系特色王朝,即中上層貴族是蒙古人,而底層百姓是土著畏兀兒人。

一如莫臥兒王朝,金帳汗國,不可避免地本土化。

所以其信仰,薩滿教早就無影無蹤,和平教佔據主流。

而佔據天山以北的衛拉特蒙古,則信仰臧傳佛教,由此兩者互相敵視,征戰不休,雖然是同族,但已非同類。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明軍西征,一路上的艱難險阻自不必提。

多虧了此時的塔里木河很少斷流,水源充足,沿途的綠洲如同散落的珍珠,生活著大量的村落與城鎮。

尤其是庫車城,其是西域古國龜茲國所在,是南疆的十字路口,商賈極多,給明軍補充了不少的駱駝和物資。

順便,其城也歸從大明旗下。

即使如此,兩萬匹戰馬,死傷一半,駱駝也沒了三成,驅趕的牛羊更是吃得點滴不剩。

只是勉強補給了部分糧草,讓大軍儲存了元氣罷了。

無奈,只能繼續向南進發。

三萬風塵僕僕的明軍抵達小城阿克蘇時,此地距離莎車,還有近千里。

從吐魯番到莎車,距離超過了兩千八百裡,而戰事在據其千里外就開始了。

在此地,高一功、李定國遭遇了一場粗糙的襲擊。

眾所周知,綠洲規模不大,也就藏不了太多人,所以這路埋伏,就在必經之路上的沙丘附近。

可惜,無論是李定國還是高一功,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將,從來不缺少謹慎。

規模超過兩萬的葉爾羌騎兵,手持彎刀,騎著大馬,養精蓄銳多時,就是為了襲擊睏乏的明軍。

可惜,被明軍識破後,失去了突然性。

得益於多年來的戰陣操練,即使是沙漠地區,明軍仍舊很快地穩定了陣型,適應了地形,僅僅依靠著火炮,就直接殺退了敵軍。

南疆遠離俄羅斯人,對火器一知半解,貿然遭受火炮襲擊,葉爾羌騎兵慌作一團,都以為是晴天霹靂,大量的戰馬受驚,自亂了陣腳。

於是,就稀里湖塗地被明軍反擊打退。

由於不熟悉地形,明軍沒有追擊,留下兩千來具屍體後,就放其歸去。

得益此戰,明軍威震天山南路,一路上的城鎮綠洲望風而降,糧草補濟數不勝數,更是有大量的僕從軍不請自來。

無他,純粹是畏兀兒人天生熱情,對於強者依附性很強,尤其是明軍秋毫無犯的作風,

只要不瞎,都會知道,這是一股能夠與葉爾羌匹敵的龐大勢力。

鬆散的綠洲,天然就是分裂的土壤,不到幾天功夫,就有三千名義士前來跟隨,都想著為王效力。

於是,明軍沿著葉爾羌河繼續南下,一路暢通無阻,直抵莎車前哨站——呼爾滿。

其地位,一如天津之於北京城,乃是門戶之城,一旦失去之後莎車無險可守。

亦或者說,其更像是城門,因為只要兵臨城下,明軍一旦切斷水流,莎車必然將會不戰而降。

綠洲的脆弱性在此顯露無疑。

也正是因為如此,呼爾滿駐軍兩萬,更是有莎車為後援,源源不斷的輸送兵力和糧草。

之所以只有兩萬,實在是綠洲的容納上限太低了。

“他娘的,終於快結束了,老子悔不當初啊!”

站立在木寨上,前面是呼爾滿的城牆,後面就是寬闊的葉爾羌河,眼前則是星羅棋佈的莊園、村落,以及那數不清的溝渠,以及一望無際的耕地。

但高一功還是後悔了,忍不住抱怨著。

長途跋涉,吃盡了苦頭,病倒的戰士約有三千餘人,每天起來就是趕路,這種長途跋涉不僅考驗身體,更是對精神是種莫大的煎熬。

征戰沙場,如今真的是沙場了。

“四十天,每天跋涉六十裡,腳踏黃沙,湊著水流,不是沙漠就是水……”

“此河,極長,甚至比長江、黃河還要長——”

“好了。”李定國裹著頭巾,拍了拍灰塵,多時來的趕路,讓他的皮膚越發的粗糙,往日的黢黑反而消失不見了。

多日來的磨礪,讓臉頰消瘦,突顯著雙目越發有神:“滅國之戰,沒那麼容易。”

“讓你去打衛拉特蒙古,沒十萬大軍,你敢嗎?”

高一功啞然。

葉爾羌人好歹還有城市,蒙古人打不過可就逃了,到時候打了寂寞,那就真的血虧了。

“看來,葉爾羌人倒是膽氣不小。”

高一功轉過話題,看著前方橫置的軍寨,點評道:“雖然有些亂,但比起那些蒙古人,倒是像那麼回事。”

“不可小覷。”李定國輕聲道:“行百裡者半九十,走了那麼久,可不要在最後關頭摔了跟頭。”

“你說的沒錯。”高一功平復了心情。

“報,總兵,抓到個舌頭。”

“哦,帶上來。”

很快,一個商販模樣的年輕人被押上來,臉上雖然寫滿了驚慌,但卻滿口就是漢話:

“將軍,總兵,我心向王師,我有重大的訊息,我有立功的訊息。”

“哦?”高一功看著眼前這個畏兀兒人滿口的漢話,頓覺有趣:“哦?說說看,但如果你告訴我的訊息讓我不感興趣,那麼你就倒黴了。”

“明白,明白!”

年輕的畏兀兒人忙點頭:“呼爾滿城中有三萬人,其中兩萬是軍隊,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的糧食,所以他們每隔十天就會搬運糧草輜重……”

“而我知道其中一條小道……”

“哦?”高一功抬頭看了一眼李定國,眼眸中露出一絲喜色。

真可謂是得來全不費工夫。

這種意外之喜,讓人心神盪漾。

不過,他們心底還是保留著一絲謹慎,像這種計謀,古往今來數不勝數,也招失誤滿盤皆輸。

這裡不是內陸,三萬大軍可經不起折騰。

“好,你有什麼請求。”

“我希望能獲得絲綢的經營權——”

事畢後,高一功與李定國二人互相看了一眼,覺得裡面有貓膩。

但是以蒙古人的粗線條,也不可能想出這樣的方法。

“無論計策與否,總歸要嘗試一番。”

李定國輕笑道:“哪怕是將計就計,也比僵持來的好。”

紹武火炮至關重要,他們都想把最重要的火藥用在莎車城下,而不是呼爾滿。

就像是明軍耗不起一樣,葉爾羌其實也耗不起。

零散的綠洲由河流勾連,中間都是黃沙,一陣風沙而過,所有的地標就會挪動路線,也隨之而然的改變了。

若非本土人,根本就不會在那滿地黃沙中找到路線。

“嗯?竟然是真的?”

一場埋伏後,大量糧草物資被繳獲,遍地都是牛羊,死傷兩三千的民兵,可以說是一場大勝。

保守估計,不下萬石糧草,如果用它來做誘餌,整個呼爾滿城可就危險了。

高一功驚詫莫名,他立馬召來年輕的商人,認真詢問起來。

商人知曉了已經受到信任,倒是沒作什麼介紹,直接說了一通緣由。

原來,此時的葉爾羌汗國,已經內憂叢生的局面。

在政治上,阿布杜拉汗年邁多猜忌,人用新人,貶斥老人。

而在宗教上,更是風起雲湧。

原來,早在上個世紀,葉爾羌就從中東地區引來了聖裔,屬於和卓派系,名喚黑山派。

後來,白山派也來到了南疆,要求分享同等的權力,但是不被允許,從而遭受打壓,內鬥不止。

兩派的爭鬥,也是阿布杜拉汗能夠統一葉爾羌汗國的原因。

歷史上,準噶爾也是因為兩派內鬥,白山派甚至逃到高原,與達來撮合,引噶爾丹南下,讓準噶爾部一舉拿下南疆,統一天山南北。

如今,白山派苦苦尋覓到的機會,終於隨著明軍的抵達而到來,如何不欣喜若狂?

既然黑山派支援葉爾羌,那白山派就支援明軍,以軍事的手段來終結爭鬥。

“所以,你們願意獻出呼爾滿?”

李定國的一句話,瞬間把商人噎個半死。

他只能尷尬而又不失禮貌的笑道:“將軍,白山派並沒有這樣的勢力。”

“不過,我沒有信徒在軍中,可以告訴你們一些訊息,像今日的糧道一樣的訊息。”

“這些就足夠了。”高一功笑道:“貴派如此貢獻,大明不會忘記你們的。”

商人大喜過望,忙不迭吐露了出訊息。

對於白山派來說,處於劣勢的他們,並無更好的選擇,因為整個汗國支援黑山派,即使局勢再敗壞到哪去,也不會比目前更好。

李定國與高一功二人相視一笑,這樣的機會可真是太好了。

於是乎,有了內應的支援,明軍開始了,圍而不攻,不斷地攔截其補給,準備活活餓死葉爾羌人。

連續數次的補給被攔截,阿布杜拉再傻也明白,自己國內是有叛徒。

可是攘外先安內的法子目前不管用,目前最要緊的就是儘快送糧入呼爾滿,不然的話,幾萬大軍就會餓死。

“連續半個月被截,援軍也被擊敗數次,入城的糧草寥寥無幾,呼爾滿撐不到三天了。”

胞弟蘇里唐抬起頭,沉聲道。

“那就進攻。”阿布杜拉看著眾人面露畏懼之色,知曉這是在阿克蘇之戰,明軍強大的實力讓他們心生膽怯。

這些時日以來的援軍,也被盡數擊敗,明軍不可敵的思想,已在軍中蔓延開來。

無論是火槍還是火炮,都是極大震懾了他們。

事到如今,能有這般勇氣的,且讓他放心的,只有他自己了。

“既然如此,我將親征,親自消滅那些明軍。”

思慮再三,阿布杜拉只能選擇帶領大軍,御駕親征。

帶著最後的三萬人,向著呼爾滿進發。

要知道,偌大的葉爾羌,以六大城為統治中心,加上那些附庸的綠洲,部落,城寨,勉強有百萬,但實際統治人口,卻不過四十來萬。

呼爾滿兩萬,莎車三萬,合計五萬大軍,相當於全部能戰男丁了。

這是決戰。

一旦贏得此戰,偌大的葉爾羌汗國,將會不戰而降。

對此,高一功與李定國爭執起來。

兩人都想與阿布杜拉決鬥,讓另一個人看住呼爾滿。

連日來的圍城,加上疲兵戰術,讓呼爾滿人困馬乏,更是親眼目睹了援軍被擊潰,士氣消磨大半。

只要在堅持半個月,其必然潰敗失城。

所以,一個人看城,一個人決戰即可。

隨後李定國一番話,讓高一功沉默了:

“你本來就是主將,這場滅國之戰,無論我身上的軍功大小,你都佔據大頭,何必來跟我爭?”

高一功沉默半晌,這才嘆道:“便宜你小子了。”

實際上,他卻想的更深。

這一場戰爭必勝無疑,結果出來之後,他必然會升公爵,到時候肯定在都督府混,輕易的不會出地方。

到時候,朝廷肯定會派遣一員大將來坐鎮天南地區,李定國的可能性極高。

所以,李定國需要一場大勝威震天南,擁有兇名後,之後坐鎮時才會更方便一些。

而他遲早就要走的,要這虛名無用。

時間來到紹武七年二月初八,明軍集合兩萬大軍,在城外對陣。

呼爾滿守軍在城牆上看戲。

呼啦啦而來的葉爾羌騎兵,氣勢驚人,滿山遍野的戰馬激起數不清的灰塵,光是看上一眼,就讓人心生畏懼。

不過李定國鎮定自若,他騎在馬上,望著前方,再多的兵馬,他都見過,更何況區區的三萬人。

“報,敵人前軍已至炮兵射程——”

片刻後。

“報,中軍已至射程。”

“給炮兵發令,讓他們發射!

很快,早就已經做好清理、填彈、仰角、引火等籌備工作的炮兵,立馬開始點火。

十門紹武火炮顯露出猙獰的一面。

“轟隆隆——”

伴隨著巨大的轟鳴聲而起,濃厚的煙霧繚繞,一顆顆的炮彈形成一條拋物線而去,直擊敵軍中後軍。

“殺——”李定國揮舞手中的彎刀,怒吼一聲,帶著無盡的氣勢。

隨即,萬騎競發,爭相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