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世祖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五章廣西的海關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五章廣西的海關

右都御史、總督兩廣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

從二品官。

相較於侍郎,算是升了半品。

不過,在地方上布政使、巡撫都是從二品,官階上相等。

差別就在於差遣罷了。

巡撫和總督,都是京官,要麼掛都察院的頭銜,巡撫如果掛侍郎銜那就是從二品。

而總督如果掛尚書銜,那就是正二品官。

所以在地方上,巡撫和布政使並不害怕總督,因為兩者與其並沒有隸屬權,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兩個部門,官品相差也不大。

總督能夠行事,在於差遣。

于成龍心思不寧。

兩廣總督對他來說,不亞於一場飛躍石提拔,待到歸京時,八部尚書指日可待。

京城是風口,各種訊息滿天飛,而在各部衙門,訊息更像是長了腿一般,幾乎是剎那間就傳遍了京城。

兩廣會館。

驟聞此事後,兼任駐京辦職務的兩廣會館立馬就讓人準備禮物。

“這於總督,可好什麼?”

館首捋了捋鬍鬚,問道。

“聽聞其清廉自持,卓爾不群,在各部中也是特殊的。”來人彙報著:“一些昂貴的禮物,怕是適得其反。”

“那就準備一些兩廣特產,表表心意。”

館首認真道。

無論無何,提前跟兩廣總督搞好關系,對於會館來說受益無窮。

剛回家不到半個時辰,管家就說有人送禮物上門。

“還出去。”于成龍不喜道。

自己剛省官就有人拜訪,真是過分了。

“老爺,是兩廣會館的。”

駐京辦在唐是達成了巔峰,其名為進奏院,是藩鎮打探訊息的重要手段,而到了明朝,會館這樣的半官方機構則代替了它。

故而,于成龍對此知之甚多。

會館代表著本省人也是尋常。

他琢磨了一番,就決定收下,向對未來當官的地方表態,況且也好理解下廣西的局勢。

館首一行人入府,見到寬敞明亮的府邸,不由得驚歎莫名。

在京城,這般佔地近五畝的豪宅,著實不錯。

但眾人卻明白,這並不證明其有錢,反而是聖恩昭著的表現。

在京城,土地有限,雖然經過李自成的一番禍害,內城七七八八的土地都被朝廷收回,但朝廷並不能給所有的官吏分配上好的住宅。

故而為了照顧百官情緒,住宅的分配也是做好標準:

新進的進士、庶吉士,將會分配在大宅院中,多者三四間房,少者兩間,算是大雜居。

但,只要其一分配,立馬就得搬出來,為下一屆進士空位置。

而對於四品以下的京官,只有租賃補貼,俸祿上每年多十石糧。

四品以上的官吏,算是簡在帝心了,所以基本上都分配了宅院,只要還是京官,就可一直居住。

於宅如此富麗堂皇,顯然其恩寵頗盛,皇帝照顧所致。

想到這,館首立馬恭敬了許多。

行了數百步,幾人在客廳,才見到了于成龍。

其臉頰清瘦,雙目有神,鼻樑高挺,顯得其精神抖擻,望之就是個精明人物。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想到此,館首嘆道,看來兩地巡撫日子難過了。

“學生兩廣會館館首,拜見制臺。”

“起來吧!”

于成龍望著其人,大腹便便,兩耳招風,臉腮肥大,一看就是在京城吃的上好。

“學生聽聞制臺將任兩廣,德治鄉梓,故而喜不自勝,冒昧前來,還望您見諒。”

“本官將任,治下之民前來也是常事。”于成龍輕聲道,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副輕鬆的模樣。

這讓幾人松了口氣。

于成龍這時候也知道,那些禮物都是一些兩廣特產,算是官場常例,並不算什麼。

有時候地方主官京城家中有人生辰,會館都被備下禮物。

“聽聞廣東富庶,廣州之繁華不下於蘇州、揚州,可謂是南方一流,這可是真的?”

“回制臺,廣州的繁華自然是真的,在學生看來,揚州已然沒落,只有蘇州能比之一二。”

說著興起,館首滔滔不絕起來。

廣州的海關,廣州的商行會館,可謂是天下一流,甚至廣東的商人們已經提出粵商的口號。

珠江繁育了繁華的城市。

“據學生所聞,廣東去年合有八百萬眾,其中廣州府就有近兩百萬,可見其繁華。”

“那廣西呢?”于成龍忽然問道。

“聽說廣西的民亂可不小。”

館首這才結巴起來:“廣西也是很不錯的,只是民風尚武……”

于成龍端其茶,抿了一口,施施然道:“館首還是明言吧。”

面對于成龍的如此壓迫,館首面色如土,糾結了許久,才不得不言語。

整個廣西在嶺南很是特殊。

兩廣雖然是表親,語言習俗相差不離,但廣西擁有廣東不一樣的矛盾:土漢矛盾。

廣西從明初開始,就跟貴州雲南一樣,屬於重點的軍屯地區,大量的軍戶落籍,充斥了廣西的人口。

因為這些人是安家落戶的,所以他們佔據了土地都是廣西要地,要麼土地肥沃,要麼位置險要。

隨著時間的推移,軍戶不斷繁衍,爭地、掙水的矛盾不斷發生。

宣德、景泰年間,民亂不斷,乃至於折騰到了崇禎年間,也不斷絕。

而朝廷的處理方式,則大有問題:殺。

一旦有造反的,就直接殺。

從來沒有什麼妥協。

這樣一來,雖然廣西的僮、瑤民亂不止,但人口卻不斷地減少,廣西大部分的土地都被漢人佔據,成了名副其實的漢省。

要知道在明初,雲南、貴州、廣西三地,情況都是差不多的,甚至廣東都有許多地方被蠻民控制,土司不少。

但隨著這兩百年的殺戮,廣西的漢人佔據上風,只有臨近貴州的西北邊地,崇山峻嶺,成了僮、瑤民亂的大本營,根本就無法剿滅。

于成龍揉了揉太陽穴,忍不住冷哼道:“廣西民亂,大半都是官逼民反啊!”

館首眼皮一跳,低下了頭。

軍戶需要土地,軍官需要奴隸和土地,以及戰功,地方官需要政績:改土歸流。

於是三者合流,幾百年來不斷的循環往復,逼迫瑤、僮遷徙,以至於到了山區,遷無可遷。

這都是兩廣地區心照不宣的事。

于成龍能夠看穿,自然是有本事的人。

他當然不知道在歷史上的滿清時期,土漢矛盾被滿人利用,來回橫跳,以至於越積越深,演變成了互相殺戮。

尤其是人口增加,生存空間的擁擠,讓這種仇恨世代相傳,械鬥不止,演變成了廣西狼兵。

不過在于成龍看來,此時的廣西省就算是,聚勢待發的火山口,危險至極。

“陛下是讓我去廣西收拾亂局啊!”

于成龍嘆了口氣,土漢矛盾,真的是讓人撓頭。

“你說,廣西這時候需要什麼?精兵?銀子?還是什麼?”

精兵代表著鎮壓,錢糧代表著安撫。

這句話一出,館首幾人就沉默了。

良久,館首忽然拱手道:“制臺,在學生看來,廣西最缺的,就是港口。”

“港口?”于成龍一愣。

“廣東之前雖然也有不少的西夷前來,但也算不上太過於繁華,但開了海關後,各種貨物源源不斷的出口,百姓大得其利。”

“衙門能夠收稅,商人能夠賣貨,小民能夠賺錢,市面就漸漸繁華了。”

“所以,依學生看,廣西如今就缺一座港口。”

于成龍面色動容。

他在江蘇治過淮河,自然明白港口的重要性,同時也知道海關的重要。

如今的松江府,在整個江蘇已經能夠與蘇州比肩,除了人口上略顯不足外,賦稅已經相差不離。

戶部甚至估算,待到明年松江府將會超過蘇州,真正的成為天下第一府。

其中港口和海關,在其中起了關鍵性作用。

可是廣西不臨海呀!

于成龍渾身一震,他抬頭看一此人。

館首也意識到說錯話了,立馬低頭。

“好!”于成龍感嘆一聲,這才送客離去。

不得不說,這話對他的啟迪是十分大的。

廣西如今是內陸地區,窮山惡水,300年太平,人口不知道積攢了多少,正所謂人多地少,莫過於此。

而這時候,將廣東的欽州府、廉州府劃歸其有,不僅讓廣西的漢民數量增加,有利於統治,更能夠增加其賦稅。

一旦設制海關,對於廣西來說不亞於脫胎換骨。

“廣西有什麼?鐵礦,銅礦,銀礦?這些都可以開採出來,廣東的那個佛山,不是天下四大名鎮之一的鐵城嗎?”

想到這裡,于成龍疑惑頓消。

同時,把廣東的地盤劃給廣西,也是對兩廣官員的一場敲打。

作為總督,還未到兩廣上任,就得到了朝廷的信賴,直接割了廣東的土地,誰敢與之匹敵?

雖然某種情況上來說傷了廣東人的心,但在官場上卻是必須的。

畢竟能夠決定他前途的是皇帝,而不是廣東百姓。

當然了,這也是因為廣東不是他的家鄉,如果朝廷將山西的部分地區劃給綏遠,河北,那他就會拼命了。

他思索了一番朝廷粵籍高官,發覺八部之中並沒有侍郎以上的,瞬間心裡就松了口氣。

如此,中央的阻力就微乎其微了。

想明白了這些,于成龍思量再三,最終決定還是得讓廣西擁有海港。

翌日,他快步入宮,向皇帝表明了心思。

同時,他也述說了對於廣西民亂的看法。

皇帝聞言後,露出一絲驚愕,旋即就是開心的笑容:

“于成龍啊,于成龍啊,你倒是給我一個大驚喜。”

“廣西的民亂,歸根結底還是人多地少的矛盾,你劃地給廣西,又開海關讓其通商,這是想讓廣西大治啊!”

“臣不敢妄言大治,只求平復不斷興起的民亂即可……”

于成龍認真道。

“不夠。”

皇帝看著他,忽然道:“僅僅是這兩項還不夠,欽州、廉州等地,也是相較貧瘠,養活不了多少人。”

“連肚子都吃不飽,談何通商?”

于成龍滿臉不解。

“移民。”

皇帝果斷道:“去往安南,齊國,乃至於呂宋,這些才是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法。”

于成龍嘆了口氣,果然還是如此。

為了那些藩國,皇帝是真的夠了。

“可是陛下,僮、瑤本就是蠻人,不知王化,去往各國怕是作用不大吧!”

“你不懂。”皇帝露出些許自得:“他們在廣西蠻橫,但去了藩國,就自顧不暇,不得不屈從,那裡了沒有他們的部落可以聯橫。”

“到時候,其王化反而就更快了。”

言罷,皇帝看向于成龍的目光中帶著些許的滿意。

能夠想到從廣東劃地,設定海關,已經代表著其的大局觀很是不錯,懂得從朝廷的角度思考問題。

這就很不錯了。

朱誼汐沉聲道:“這件事你就莫要再參與了,準備赴粵上任吧!”

顯然,這件事皇帝準備乾坤獨斷,直接對欽、廉二府進行劃分,在政治上保護于成龍。

得罪一省的官民,在這個鄉黨盛行的時候,對於成龍去往兩廣赴任是極為不利的。

甚至,百姓們的唾罵都超乎想象。

過來兩三日,內閣擬定聖旨,將廣東的廉州府,劃歸廣西,並且在欽州開港,設定海關。

這般動作一出,京城百姓倒是沒什麼,但兩廣的官吏們卻反應極大。

廣東籍官員大為震撼,接著就是不服,控訴,內閣遭受彈劾的奏疏多了上百個;廣西官員則奔走相告,歡喜。

而這兩方釀成的後果則是,兩廣會館直接分裂,廣東不想與廣西一同在會館。

這樣的鬧劇,讓內閣苦笑不已。

所幸朝廷中還是有識大體的,兩廣會館這才結束了這場分裂,不過再像往日那樣團結就很少了。

而到了五月初,會試公佈了榜單。

這是新制度第一次施行,具有重大的意義。

其中,在富省兩百名額中,江蘇依舊獨佔鰲頭,佔了六十人,浙江在第二,四十人,安徽第三,三十五人,而曾經的山東,只有區區的二十人,可謂是悽慘。

在窮省的菜鳥互啄中,綏遠、寧夏、察哈爾終於實現零的突破,各自擁有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