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權柄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633章 洪武元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33章 洪武元年

馬秀英非常清楚,自己的分內之事是什麼,她從來都不會越權,但是,她也知道,陳大人和自己的夫君結為了兄弟,又把郭惠許給了陳風做老婆,那這也就算是一半的家事了,所以,馬秀英想要知道,夫君究竟是怎麼安排陳風兄弟的。

馬秀英和陳風兄弟的關係,也比較不錯,尤其是和陳風的幾個老婆,相處得很融洽。

聽到馬秀英的問話,朱元璋說道:“我會封風弟為平江王,總領現在他的轄地,那裡的一切,都還由他來掌管。”

“那風兄弟同意了嗎?”馬秀英問道。

皇上賜下臣物品,下臣還從未有聽說過不同意的,但是,馬秀英知道,這件事關係重大,會關係到朱氏天下的萬年基業,因此,馬秀英還是問了。

“風弟一直不同意,只同意把平江和揚州兩地給他做封地,不過,我已經意決,等到開國大典之時,便會昭告天下。”朱元璋說道。

聽到朱元璋這麼說,馬秀英終於放下心來,陳大人,一心輔佐自己的夫君,現在,這即將過年,都在前線督戰,忠心可嘉啊!

“夫人,有你在我身邊,時刻提醒我,真乃我朱元璋之福啊。”朱元璋說道。

雖然朱元璋娶了數個老婆,每一個都很漂亮,而馬秀英本來就長得只是能看而已,而且,現在已經稍稍顯老。但是,朱元璋對馬秀英,卻是非常尊敬和愛護的,他知道,自己能有今天,和這個老婆是分不開的,尤其是,當初自己曾經被郭子興關起來的時候,是這個老婆,懷裡捂著剛出鍋的大餅去給自己送吃的,為了能讓自己吃上熱的烙餅,胸口都燙傷了。

秀英提到了陳風的問題,這也是個大問題,但是現在,必須要如此處理,風弟,也是自己在反抗韃子的鬥爭中,一個不可缺少的朋友。

“夫君,你登基用的龍袍,我今日回去就能做好了,晚上的時候,你先試穿一下吧。”馬秀英說道。

“秀英,你辛苦了。”朱元璋說道,說完,興致又上來了:“秀英,我帶你去看看大殿,那裡,也是風兄弟幫忙修建的,非常壯觀。”

看到朱元璋如此興致勃勃,馬秀英也不再掃他的興,跟著朱元璋,一起向前面的大殿走去。

走了幾步,朱元璋忽然想起一件事情來,說道:“現在,朝廷即將建立,六部之中,尚缺許多人手,秀英,你雖然沒有了父母,但是,還有宗族,我派人去尋訪他們,找來給他們官做,也好讓馬家光宗耀祖,你看怎麼樣?”

“夫君,此事萬萬不可。”馬秀英立刻說道:“爵祿應以待賢,不應私給外家,請夫君慎惜名器,勿徇私恩。”

聽到馬秀英的話,朱元璋腦子裡又想起了上次去徐州,要給陳守道官職,陳風也拒絕了,高風亮節啊。

有了這兩人為例,以後,看誰還敢徇私任用自家之人!

朱元璋對他即將要治理的整個國家,頓時信心十足。

頭頂上,太陽高照,正值晌午,整個明朝,即將如日中天,朝氣蓬勃!

至正十六年的新年,終於來到了。

不過,在後世的所有曆法中,至正這個年號,到這裡戛然而止,新的年號即將載入史冊,洪武元年!

周圍是大圓柱子,圓柱子之間,是大塊的透明的玻璃,陽光柔和地透過玻璃,將大殿內照得敞亮,也很暖和。

大殿之上,兩邊群臣靜靜地排列著,每人穿著新制的官服,戴著官帽,手拿簪祜,感受著溫暖的陽光。

“皇上駕到。”一個尖尖的聲音高叫著。

隨著這個聲音,從大殿的後面,一個人,慢慢地,一步步,穩健地走了上來。

朱元璋心中興奮,臉上非常莊重。

終於,走到了大殿的最前面,那裡,還在散發著檀香味的椅子,上面,巨龍飛舞。

朱元璋一轉身,用手抬著褲腳,坐了上去。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下面的群臣,立刻跪倒在地,向著上面的朱元璋喊道,聲音洪亮,透過了大殿,傳得很遠。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外面的聲音更大,那是守護宮城的禁衛軍發出的喊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隨著這個聲音,整個應天,都在震撼之中,這次,是全城的守軍,都是高喊。

聲浪漸漸平息,朱元璋望著跪倒在地上的眾臣,說道:“各位愛卿請起!”

“謝皇上!”眾人站了起來。

多少年了,終於等到了別人喊自己一聲吾皇萬歲!這個時刻,朱元璋莫名地激動著。

“啟稟皇上。”下面左側首的一人出列說道,正是李善長:“皇上,現在,北方韃子即將被攻破,我大明國建立,乃是順應天意,請皇上發國書,昭告天下,宣揚我大明之國。”

“劉基,你來宣讀吧。”朱元璋的聲音,響徹在整個宮殿上。

“是,微臣遵旨。”劉基在眾臣之中,站了出來,走上前幾步,接過太監遞來的文書,開啟,宣讀起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北方韃子,入侵我漢人世界近百載,今我…”

劉基一邊宣讀,李善長在一邊,心裡已經非常不滿意了。

劉基,只是中途才跟隨皇上打天下的人而已,也沒什麼功勞,就是提了幾條建議而已,這個人,皇上居然如此重視?

劉基讀了很長時間,前面,幾乎就是對韃子的討伐檄文,到了後面,才開始提到官員任免。

第一個說的,自然就是陳風,陳風為皇弟,封為平江王,下轄數地,封地之內的所有政事,全部自己處理。

這都是已經提前商量妥當的了,下面的,才是重點。

“李善長,為中書右丞相。”聽到了劉基這話,李善長縷了縷自己的鬍鬚,突然意識到什麼,趕緊站出來,說道:“謝主隆恩,李善長將兢兢業業,輔佐皇上,治理大明!”

“徐達,為中書左丞相。”

李善長是文官,徐達是武將,而且,徐達是朱元璋手下最信得過的大將,所以,徐達能成為左丞相,這是所有人都預料到的。

徐達還在前線帶兵,所以,他就沒有謝主隆恩了。

這兩個,都是正一品的大官,下面,只有一個是從一品的官職了,中書平章政事!

這個官職,該是誰的呢?湯和?朱升?周德興?李善長正在想著,就聽到劉基接著讀到:“劉基,為中書平章政事。”

讀到這裡,劉基的語音中有一絲顫抖,自己其實在皇上的手下,功勞不是很大,怎麼封了自己這麼大的官?

但是,在這個時候,哪怕是有諸多疑問,劉基也只能暫時放下,像剛剛李善長那樣,謝主隆恩。

聽到劉基為中書平章,所有的人都是一愣,尤其是李善長,怎麼會是劉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朱元璋高高地坐著,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個人的表情,甚至可以看到每一個人內心的想法。

尤其是,李善長的臉,明顯地一哆嗦,賞心悅目啊。

想要治理好國家,就得首先鞏固好皇權,而鞏固好自己的權力,最重要的,就是要會領導手下的這些大臣們。

李善長,屬於是自己的家鄉人,像他這樣,從自己老家過來的人很多,這一派的勢力,如果太大的話,就會尾大不掉,所以,將劉基高高抬起來,正好可以起到制衡的作用。

當皇帝,最重要的,就是要會讓手下的大臣之間是平衡的,朱元璋深知這個道理。

宣讀完畢,群臣再次謝皇上恩典。

望著這些人,朱元璋說道:“今日,我大明國開國之日,各位愛卿,有何治理國家的良策?”

“啟稟皇上,微臣有些建議。”一旁的李善長首先出列。

“丞相請講。”朱元璋說道。

“剛剛的宣讀之中,我們依舊有很多職位空缺,現在,我們大明朝百廢待興,下面的官員,更有太多的空缺,所以,現在要緊的,是把這姓缺補上。”李善長說道:“但是,我們在任用官員的時候,要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所以,請皇上定奪,是否可以重新開始科舉。”

韃子的時候,廢除了科舉,雖然有過幾次的重新開考,但是,機會都很少。

現在,李善長就提到了,對於官員來說,要透過科舉考試來選擇,用人必須要有規矩。

“丞相所言極是,各位愛卿,還有何良策?”朱元璋問道。

群臣左右看看,沒有再多說什麼,現在,他們都預設了李善長就是他們的文官之首,有什麼話,先和李善長商議了之後,再奏給皇上,才是最好的選擇。

朱元璋目光在每個人的身上滑過,最後,又留在了劉基的身上。

“劉基,你有何想法?”朱元璋問道。

聽到皇上相問,劉基站出列來,說道:“皇上,微臣覺得,我朝剛建,需要整頓綱紀,儘快制定我朝的曆法,非常緊迫,尤其是,隨著官員的上任,其中,未免會發生受賄徇私之事。如何懲處,我們需要有個法律的要求。”

聽到劉基這麼說,朱元璋大喜:“對,劉愛卿所言,甚和朕意,這件事,就交給你去做,半個月內,起草出一份來,交給朕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