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大隋說書人最新章節列表 > 111.向善之說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11.向善之說

“故事呢,得有個前言才能搭接後語。先來說說為什麼叫這名字。列位,有知道這《天龍八部》是什麼的麼?”

他拋出來了一個問題。

這群人哪裡知道這個?

唯獨孫靜禪皺了皺眉頭,忽然開口說道:

“可是那佛經八部羅?”

李臻一愣。

心說還真有懂行的。

也不在意別人接茬,畢竟這是他問的問題。

於是笑著點點頭:

“不錯。正是佛經之上所言,佛陀向諸菩薩、比丘等說法時,常常在座前聆聽的八位護法天神……這裡可能諸位有些不解了,心說你不是個道士麼?怎麼說起佛經之事了?……列位。”

他看著眾人說道:

“佛道呢,是不同源。從修行上來講呢,我道家主張性命雙修,視身體為渡世寶筏。佛家只修性不修命,視身體為臭皮囊。所以,世人認為修道即修仙也,是為陽神。佛徒所修為陰神。陽神者,形神俱妙,與道合真,出有入無,永恆不滅,聚則成形,散則成炁。陰神者,不過清靈之鬼也……對,沒錯,貧道是道士,自然向著自家說話了……”

“……哈哈哈~”

聽著李臻直言不諱的袒護,一群人終於忍不住了,發出了低沉的笑聲。

而李臻跟著笑了兩聲後,繼續說道:

“但是,其實有一點是相同的。是什麼呢?很簡單。莫要管是修佛還是修道,其實大家的本質目的是一樣的,那就是希望大家有一顆向善之心。列位須知道,無論是菩薩也好仙人也罷,他們並不是成仙成佛後才開始渡人。而是渡的人多了,才成了仙,成了菩薩。所以,這世間的佛道無論如何有別,勸人向善這一點總是不錯的,對吧?”

“……”

“……”

“……”

眾人一愣……緊接著便是若有所思的靜默思考。

而孫靜嬋的眼睛已經完全的亮了起來,想了想,扭頭對紅纓說道:

“去,把筆墨拿來。”

“……”

紅纓是萬般不捨……可還是點頭領命。

甚至用上了輕功步伐,紅衣一閃,已經來到了門口。

李臻聽到了瞧見了。

雖然話沒停,可語速卻大了一些。

紅纓是出塵的修煉者,耳目靈聰,肯定能聽到。

而趁著這個節骨眼,店小二也哆哆嗦嗦的把酒水端到了孫靜禪的桌前。

“我今天說的這故事,其實便是引用了這佛門八部眾之說……至於原因嘛,覺得還挺恰當的,便用了。道家本是清靜無為,莫說佛陀了,我們敬的是天地萬物,所以我自認為也不礙事……再說了,礙事你能咋地?你佛門又沒我們道門人多,對吧?真打起來……嘿,禿驢,信不信弄死你啊?”

“哈哈哈哈哈哈……”

這話一出來,一屋子人,包括店小二和孫靜禪都笑出了聲。

而紅纓也是眉眼含笑的走了進來。

手裡還端著文房四寶。

坐在了桌前直接開始磨墨。

李臻也終於明白了……這位可不像是紅纓的友人。

而應該是比她身份高一級的存在。

說起來紅纓小姐姐命可真苦啊……自從見到她,不是見她在伺候男人,就是在伺候女人……

口味還真不挑剔。

腦子裡想著一些有的沒的,李臻繼續說道:

“而為何叫《天龍八部》呢?其實原因便是引用這八部眾之由。皆因這書裡的各種人物是多如牛毛又善惡難辨,形形色色,故此叫這個名字。所以,咱們今天的故事,便是從西南大理國那篤信佛教的皇室……開始。”

他說話時,紅纓那邊已經磨好了墨。

而孫靜嬋則拿筆直接在紙上開始寫。

從李臻之前的詩,到那幾句“莫道天高無耳目,虧心暗室有神遊”的話語。

就跟做筆記一樣,一點點的摘抄。

一邊謄抄,一邊飲酒。

一邊飲酒,一邊聆聽。

越寫,眼睛越明亮。

而李臻打眼一瞧,就被那宣紙的潔白程度給晃的眼暈。

好傢伙……這得多少銀子一張紙?

這位……難不成也跟狐裘大人一樣,是個闊大爺?

難不成貧道命中就招富婆喜歡?

一想到這,他的眼睛也亮了起來。

這位一身行頭什麼的可是不差,紅纓又在伺候她……好傢伙,一會出手少說不得百十來兩銀子?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要真是這樣,今天中午……貧道非去那羊肉湯攤子上喝一碗讓那個奸商瞧瞧!

打定主意,他說道:

“且說,這大理國是什麼地方?便是現在南詔一代的一個小國。當地呢,佛門文化是深入人心……深入到什麼地步?這麼說吧,這小國皇帝都崇信佛教,往往以放棄皇位,出家為僧為榮。列位,您琢磨琢磨,好好的皇帝陛下不做,去當和尚,後宮那些三宮六院七十二妃的都便宜了那群禿驢……”

“哈哈哈哈哈~”

一屋子人又笑出了聲。

《天龍八部》這部書其實就是這樣。

最開始以段譽的視角出發時,節奏儘量要輕快一些,彰顯出世子出遊時的種種奇遇。

所以他說的比較俏皮。

為的就是能讓大家迅速記住一些人的背景、特徵等等。

再加上他本就是道士,一口一個禿驢的喊著,聽上去也好玩。

在好玩之中讓眾人記住了這些人,達到這個效果便夠了。

說這書,切忌開始就苦大仇深。

金大師的書不適合這種節奏,就正常的平鋪直敘就可以了。

“這大理國皇室為段姓,大理國的皇帝叫做段正明,這一代呢,哥倆。他還有個兄弟,叫做段正淳,乃大理震南王,保國大將軍。

您諸位看啊,這哥倆,一個是皇帝,一個是王爺,皇親貴胄。可這兩位可不光是在朝堂之上出名,江湖上也是赫赫有名,被尊為“南國二帝”,乃武學大家。

這兩位靠的是什麼?

誒,靠的便是祖傳的一門功夫,叫做“一陽指”。可與少林寺的“一指禪”相爭,不落下風。而書中的主人公名字,叫做段譽!便是這大理國保國大將軍段正淳膝下嫡子。

咱們的故事,也就在這位段譽段世子的身上……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