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大隋說書人最新章節列表 > 295.十魔九難(4K二合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95.十魔九難(4K二合一)

道門自成立開始,除卻懵懂期的“五斗米教”時期,為了發展信眾,讓所有教眾“下界”宣傳外,自從以老君三清學說為中心思想,奠定了道家人理基礎後,無論是何朝何代,所有道士都有一個認知。

那便是越是清淨無為,越好。

而“清淨無為”也是“清靜無為”。

就如同“衣食住行”,衣、食放在最前,代表著要先穿暖吃飽一個道理。

想修行,就要清靜。

想清靜,那便要尋人跡稀少的洞天福地。

可洞天福地皆被大能者所據,天地之間又能有多少?

沒了洞天福地的普通修士該怎麼辦?

答案很簡單:

“歸隱山林,一心向道。”

而為何要歸隱山林?

通常人覺得,道士是要潛心修煉,體悟天道,潛心修道。紅塵之中終究是雜亂頗多,容易亂人心神。尤其是修為還不堅定的道士,更是要遠離紅塵,體悟大道,使得念頭不被外魔所侵,念頭不被紅塵所擾才行。

這麼想的人,其實沒有想錯。

不過,如果真是修道之人來講這個話題,會有一個更加玄而又玄的說法。

道長會告訴你:

“修煉之人之所以要跳出紅塵,潛心修煉的原因,便是為了避開那“十魔九難”。“

然後呢,如果有人不懂,這位道長便會告訴你何為十魔九難。

不過九難的說法相對統一,因衣食住行一日三餐所困,為第一難。

受親族尊長約束束縛,為第二難。

為妻兒父母奔波無心修煉為第三難。

為名利所困心生貪慾為第四難。

不懂修煉心思不定為第五難。

不遇名師教導,不辨真偽為第六難。

盲目追求道法是否高深,境界是否趕超,與他人相比為第七難。

朝令夕改,無法做到慎終如始,心念堅定為第八難。

而最後,步入老年,成道無望,感慨歲月蹉跎,這,是第九難。

修行之人,此九難又稱“九苦”,與佛門所謂的“六根不淨”相同,皆是概括了一些人生遭遇不得不為卻又難為的事情。

所以,這“九難”基本上每個修道之人都知道。

因為它無法避免。

但相較於九難而講,“十魔”就有些爭議了。

或者說……也談不上爭議,只是對這十魔到底是“哪十魔”有所爭論。

有人說,這十魔乃是天外天處的十個魔頭,專門禍人修行,干擾修道之人成仙的。

也有人說這十魔分別是“天、地、人、鬼、神、”、“陰、陽、病、妖、壽”。

分別代表人們無法理解,無法參悟,無法避免的麻煩。

眾說紛紜。

可不管怎麼說,在所有修道之人的念頭中,這十魔九難,便是修道者此生最大的麻煩。

遠遁山林,避開紅塵俗世。

就是修道之人唯一能做的,最大程度減少十魔九難給自己造成麻煩的唯一方法。

而對於玄素寧來講,其他人怎麼看十魔,不重要。

因為在她這,或者說,在那自漢代以來便護佑龍脈的玄均觀中,此十魔有著更加具體、更加細緻的解釋。

在玄均觀的道藏之中,這十魔,乃人因受困此方天地所生。

眾生平等,無人可避。

若想參悟,難上加難,難如登天。

但是,話又說回來。

對於玄均觀而言,生活中不僅僅只有修道。

它們自創立之初的初衷,便是護佑龍脈安穩,庇佑天下蒼生不受妖族所害。

創立之初,漢武大帝御賜法旨,天地人三方見證玄均觀成立,初代觀主赤松子---張良道君立下守宮誓言,玄均觀無關朝代,一心護佑人族蒼生,直至天地盡頭。

雖然當時還無有“道門”一說,道門本是張道陵創五斗米教後演變而來。

但如果真較真起來,無修道法,一心護佑蒼生的玄均觀初代觀主赤松子張良……可是張道陵的祖先。

所以,說玄均觀為道門之祖也是可以的。而這也是為什麼張道玄要對玄素寧禮遇有加的原因。

天下道門無論身份如何,見玄均觀入世之人,須以晚輩自居。

這是道門自古相傳的規矩。

而規矩之下,便是那不煉丹,不講道,不開門,不入世,鎮守人族神州的亙古不變之宏願。

而在這個宏願之下,傳承至今,其他不講,單說這“十魔”在玄均觀之中,已經成了門內之人明悟己身,與道相合的一塊試金石。

十魔,便是十關。

煉心十關。

此十關由淺入深,每過一關,便代表著自身與“道”相合更近一步。

過此十關者,無視尋常境界。

與那還在“出塵、自在、悟道、超脫”四境之中苦苦掙扎的紅塵眾生不同,玄素寧一沒出塵,二非自在,三不悟道,四無超脫。

她從未出手過,所以沒有人知道她到底是怎樣一種境界。

這一點,連狐裘大人都不曉得。

只知她所修之法,名為和光同塵。

出自三清老君傳下之法中,乃玄均觀密藏,外人見之,不解其意。

她修的,便是過這十魔之關。

名曰“十魔印”。

顧名思義,十魔,便是十種封印。

而當十種封印全部破除時,那麼便能和玄均觀主赤松子一般,破碎虛空,羽化昇仙。

可這十魔印雖然看起來……在李臻那顯得稀鬆平常,可卻不知……這十魔印,便是人生。

初時呱呱墜地,有父母相護,健康成長。

可當父母年邁,一人獨自面對這天地時,才會發現,這天地之間的十魔,便如同絲線一般,把人捆的死死的,逼迫著你低頭,讓你寸進無能。

以至於……修至玄素寧這種境界,每一魔,都是一場劫難。

不過,同樣的,每過一場劫難,皆是一次新生。

這十難,玄素寧過了五難。

而在決定要給那原地呆愣的道人受十魔印時,她的想法很簡單。

她的第六難,名為恩愛魔。

魔相為“親友患難,眷屬災傷,兒女疾病,父母喪亡,兄弟離散,妻妾分張”。

她不打算與人雙修,所以不會有兒女。

她不打算與人結道,所以不會有道侶。

她是孤兒,父母早衰、無兄無弟,不入人倫。

可如果她連朋友都沒有,那麼便不會遭遇親友遇難之劫。

若無此一劫,十魔到此為止,道不成道。

所以,來到了洛陽後,她交到了唯一一個朋友。

與她以真心換真心。

玄素寧親口告訴她:“你是早夭之相,我欲借你之死成道,你死後,我會為你做水陸道場百陸之數”。

而那個人聽到後卻笑了。

她永遠不會忘記,對方那目無對這塵世一絲一毫留戀,卻偏偏有一股瘋狂執念在其中燃燒的眼神。

接著,那個人點頭答應,明明是女子,可笑的卻比男子還要瀟灑:

“好啊。”

於是,玄素寧只需要待自己世間唯一摯友死後,為其做夠一百六十天法事。

至此,恩愛魔成。

所以,二人相熟的三年內,無論對方提出什麼樣的要求,玄素寧從來都不會拒絕。

她是她的朋友。

她,欠她的。

既然你說讓我幫你護著這個道士。

好,那我便幫你。

十魔印乃我玄均觀不傳之秘,此間大道,可窺長生。

我不能幫你長生,可我會幫這道士過這一次十魔印。讓他通曉世間生離死別愛恨情仇求而不得之苦。

不管他日後成就如何。

至少,我無愧於你。

而瞧這道士身體健康,目光清朗。

雖然修為低了些,但至少是個四肢健全之人。

那我便助他一程,過與十魔印中“如失身火鐺,墮落高崗,惡蟲為害,毒藥所傷,路逢兇黨,病入膏肓”的患難魔。

不知身體疾苦,便無畏患難。

讓其在患難魔印中歷練一番,體悟這病痛無救、藥石難醫的苦楚之後,便會明白這生命寶貴。再也不會做出你口中“那個傻子自以為救的了那飛馬城中的所有人”的捨身之舉了吧?

可偏偏……

看著那只是在原地停留了三息,便抖了抖身子,繼續登山的道人,坐在道宮之中的女道士眼裡逐漸升起了一團濃濃的不解。

十魔印……患難魔……

沒效果?

還是說……他已經過了?

不可能!!!

當這個念頭剛剛出現之時,女道士下意識的就捏緊了拂塵。

他怎麼可能過了?

他過的怎麼可能如此之快?

三息!?

三息時間就過了患難魔?

滑天下之大稽!

此患難魔中,須明悟通曉病痛掙扎如同蟲噬之苦,過魔印者須時時自掃靈臺清明,跳出方外,以入病痛而醒神,經歷不知多少旁人無法理解的世間病痛疾苦,獲悉生命可貴之理,放能過關。

而此印中,唯有親身患病,天地交感,才可感悟。

自己之所以說“幫”,便是打算等著道人體悟的差不多時,以自己小時受過的患難魔之苦,入他心,解疾苦,得清淨!

可是……

為何沒用?

女道人雙眸之中光芒點點,看著那不知為何面露追憶感懷之色的道人,不知何時起,眉毛已經擰成了一團。

要不……

看著不知不覺間,已經走了十多步遠的道人……

再試試?

女道人想了想,又是一擊拂塵清掃。

點點光輝消散。

同時,她的身型也同這光輝一同消失了。

……

“……?”

李臻忽然又一愣。

怎麼又來了?

感受著這體內傳來的那股……簡直可以把一個普通人摧殘到懷疑人生,恨不得乞求別人殺了自己的那種感覺,他一邊忍著疼,一邊有些懵的想到。

這疼難受麼?

這不廢話麼。

前世都要靠阿片類止疼藥來緩解疼痛了。

能不疼麼?

可偏偏……這種疼痛在經歷過後,當他因此而死,轉眼間再次睜眼,已經化作了一個不滿二十的青年,在秋雨中被那老道撿回處始觀後……

重活一次,無比明白生命之可貴的窮道士再次感受到這種即痛苦卻又熟悉的感覺時……

那感覺,還真有點懷念。

“嘖嘖。”

砸吧砸吧嘴,他腦子裡蹦出來了個想法。

你們說……

我是不是犯賤……

好好的日子不過,瞎懷念這些幹嘛?

去去去。

邪魔退散!

給貧道我聖母皇太后太往後還往後一直往後!

身子猛然抖了個激靈。

他抬頭看了看還有百十來步才能到的道宮,琢磨了一下,忽然站住了腳步,扭頭看向了青石臺階一側那滿是落葉的山間土地。

“咳咳~嗬!he~~~”

裝作嗓子不舒服的模樣,清理了一下喉嚨後,捂著嘴,朝著那落葉吐了口唾沫。

“tui~~”

雖然動作挺文雅,知道遮掩口鼻,文明吐痰。

可卻不知道……

就在他旁邊不遠處的樹木之旁,不知為何他卻觀之不見的玄素寧眼神裡已經出現了一絲“(ΩДΩ)”的震驚,同時,那瞪大的雙眸裡還有一絲怒火。

對方是不是過了十魔印……這點已經無需多言了。

這一次,她親自在看,親自在瞧。

瞧的清清楚楚。

那本該代表患難魔的道韻氣機無聲無息的攀附在他身上,還不到兩息的時間,便化作了一種在過關後如同夏日之雪一般消弭的希夷。

而從此以後,道人便會百病不生,在修煉時,口舌津液如玉,吐之如蘭,通體芬芳,讓人聞之精神一震。

仙人無漏,無漏不生雜痾。

而兩次患難魔印印證之後,玄素寧還來不及震驚,便看到了對方那一口濃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自己這清淨道場……

汙穢了。

好個弟子!

身拜靈山洞天,不心存敬意,竟如此粗鄙!

好好好!

縱然你不知用什麼法子過了這患難魔,又能如何!?

玄均觀十魔印一印接一印。

難如登山!

此刻你不過剛剛邁上臺階而已,我倒要看看,這第二印,你該當如何!?

想到這,玄素寧忽然再次舉起了拂塵輕掃。

如瓊樓寶閣,畫棟雕樑,珠簾繡幕,蕙帳蘭房,珊瑚遍地,金玉滿堂!

此為----富穣魔!

不是身系世俗,喜愛銅臭之物麼?

我倒要看看!

這一關……

你怎麼過!

若能過,縱然把我所過之五魔之印皆傳授於你,又能如何?

你若真如此天生道體,成就全道,護佑天下,人族當興!

你若不能過,那我自然會把你重新從那天魔口中拉出來!

如此,也算完成了與“你”的約定。

李秀寧,我對得起你了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