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文娛:請別叫我大佬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五章 仙居首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一十五章 仙居首富

仙居的元宵節有個習俗,叫做送燈。

正月十五的夜晚一直到第二天的凌晨,除了天上那一輪圓圓的明月外,還能夠看見星星點點的小山包,看著像是天上的繁星倒映在了大地上。

張遠當然沒有例外,也回到了爺爺家裡面,這一天仙居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會派一個代表去墳山上送燈順帶著掃墓。

張遠爺爺家是一棟二層的小樓,樓下就是個小賣部,這裡裝不下太多人,所以夜晚吃飯的時候會去同一個鄉的三爺爺家裡面。

下午去送燈的隊伍浩浩蕩蕩,開了一輛依維柯貨車然後加上四輛小轎車才把要去的人全部載上。

帶一輛貨車去,主要是要裝上煙花。

某島國有煙花大會,華夏每到春節跟元宵節的時候也會肆意的點綴天空。

而在仙居,上墳送燈放煙花就是為了裝逼。

哪家人去年一年賺錢賺得多了,他就會多放些煙花,彰顯一下財力。

張遠他們這一脈的人比較多,做生意的也比較多,每年基本上回到村裡三家人一共要放上萬華夏幣的煙花才算了事。

三家是因為張遠爺爺有兩個兄弟,老一輩的人沒過世就算是一家人。

看起來很多,均攤下來真沒多少。

張立每年就掏個一千五就可以應付過去,不跟別人比,自已一直低低調調的。

今年就不一樣了,所有人都知道你家張遠賺了錢,既然賺了錢為這一脈撐撐面子總是要的。

張立都沒告訴孫麗華還有張遠,把自己的私房錢全部都拿了出來,攏共一萬華夏幣,全都買了煙花。

張遠爺爺家就有煙花買,每一年就只有正月這一個月能賺錢,而且賺的還不少,因為這個風俗習慣這些有煙花售賣許可證的商家從臘月到正月賺個十萬華夏幣是很簡單的事情。

而且張遠爺爺其實多歲了,在鄉裡面算是名人,他開的這家店是鄉裡面第一家店。

很多人都會跑來他這裡買煙花,張立花個一萬華夏幣,張遠爺爺也只會給他算個成本。

等掏錢裝煙花上依維柯小貨車的時候,孫麗華還是發現了。

旁邊人都在說大哥這一家買煙花買的多,祖先肯定保佑之類的言語,孫麗華也不傻自然是發現了,不過算是預設這一行為。

“爸,爺爺家還剩下不少,直接包圓了。

過了今天往後一直到明年才能把存貨給賣出去。”

“行,那就都買下來。”

張遠不是非要撐這個面子,只是全為了張立而已,要想想張立這個大哥這麼多年受的委屈可不是一點半點,弟弟妹妹們加起來幾十號人不管是親的還是表的,各個混的都比他要好。

人嘛,就是個勢利的動物。

以前張遠的叔叔動不動就吼張立,一個弟弟都能吼哥哥,可想這家子親戚都是什麼人。

自大現在張遠出息了之後,這樣的事情再也沒有發生過,誰見到張立不是一幅和和氣氣的模樣。

等到《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票房結算之後,張遠說是仙居首富都沒人說否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一般人不會想那麼多,他們只知道張遠投資主演的電影現在票房已經有十五億,並且還要半個月才能下映。

再加上張遠在義陽大手筆做的慈善事業,這些可都是錢。

現在那個神秘的仙居首富據說有十億資產,可淨資產多少無人得知,張遠淨資產目前來看幾個億肯定有,他只不過是眼下很多事情都要做,所以一副缺錢的模樣。

今年買的多,最後把依維柯換成一輛中型的貨車才把煙花全部都給塞下。

攏共三萬多華夏幣的煙花,大小加一起都有一百多個。

張遠老家那個墳山下面就是一個堰塞湖,還修了一個堤壩,因為村村通再加上有錢的親戚也多,一人湊一點就把路給修了。

花了兩個多小時在所有老張家老祖宗的墳前點上了燈,天色也黑了。

年輕人一路跑下去把貨車上的煙花全都辦了下來,按順序好好地排列在堤壩上,拿起火機就一個個點燃引線。

一百多個煙花同時點燃,場面雖然壯觀,可仰頭看的時候帶個平面眼鏡會比較好,今年張遠早做準備第一發煙火一飛上天空他就帶上了眼鏡,不然炸開的那些廢渣能把眼睛給迷住。

剛開始還不是特別絢爛,因為先開始點的都是大的,後面才開始點小的,為的就是讓大的煙花還沒放完之前能夠看到一百多衝煙花同時升空。

小小的堤壩邊上加起來有快一百人圍著看,都是姓張的,不過關係就比較遠,很多都是跟張遠祖爺爺在仙居這裡叫太太,他們這一輩的兄弟傳下來的後代。

張遠他們家這一支是年齡最大的,據說傳到張遠已經是第七代的老大。

搞得張遠小學還有初中的時候同班有兩個表叔,上高一的時候同桌的漂亮妹子竟然是他的表姑,那種感覺真的是緣妙不可言。

這次那幾個小表叔沒來,不過同歲的美女表姑卻是來了,在場這麼多人張遠就只跟她一人打了招呼,因為表姑在高一沒有轉去重點高中前對他還不錯,經常早上給他帶早餐。

“張慶松的孫子發達了啊,這一小會兒就是幾萬塊錢出去了。”

張慶松就是張遠爺爺的名字,慶字輩,二爺叫張慶柏,三爺叫張慶竹。

聽名字都挺有文化的,但是這三兄弟都做了生意。

“幾萬塊錢算得了什麼,聽說這小子拍了什麼電影,賺了十幾個億咧。”

“那不就是我們仙居的首富?”

“這就不知道了,可人家年輕啊,這才十九歲就這麼有錢,再過幾年還了得?”

“哎,他要是在縣裡開公司說不定還能幫到我們,京都太遠了。”

“現在的年輕人誰還認我們這些遠方親戚,我勸你趁早打消這個念頭。”

人群裡嘰嘰喳喳各種議論的聲音很多,大多都是議論張遠,另外還有議論張遠的一個叔叔,二爺的兒子,今年才三十多歲就已經是姑蘇大學的副教授,將來的前途也是無比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