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唐第一少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七十八章:五次罷相的大佬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七十八章:五次罷相的大佬

報完名,學院門口空曠了不少,報完名沒什麼事兒都要回家去準備明天的入學考試了,這考試也是關係到孩子們以後是不是能夠在書院讀書,所以對於這個,孩子的父母長輩看的還是比較注意的,哪怕是臨時抱佛腳。

能夠考上,那是有那個命,若是考不上,就當這一切從來都沒有發生就好了,日子還是照常過。

唯一不同的,就是孩子心裡的那一點兒小小的失落吧。

玄世璟與高士廉回到書院的學舍之中,找了個位子坐了下來。

“玄侯接下來如何安排?”高士廉問道。

這書院的一切事情都是玄世璟在帶著人操辦,高士廉也只是過來做老師而已,其餘的事情,所知道的甚少。

“考試完之後次日公佈入學名單,給他們兩天時間準備,之後舉行入學儀式,書院之中萬事俱備,但是最重要的,還是人啊。”玄世璟說道。

高士廉成了書院的山長,雖然書院不大,但是麻雀雖小,卻是五臟俱全,因為這學堂是玄世璟一手置辦起來的,所以玄世璟做了副山長,但是卻不管教學的事兒,只是幫著書院處理一些問題罷了,比如說錢財、書籍之類的東西。

“眼下在長安就有一位,就看玄侯敢不敢請了。”高士廉笑道。

“哦?何人?”玄世璟問道。

“宋國公,蕭瑀。”高士廉說道。

玄世璟一愣,蕭瑀?就書院來說蕭瑀的確是個不錯的人選,當然最重要的是蕭瑀這人吧,性子夠剛,為官以來到現在,五次罷相,這性子得多剛。

“蕭大人如今在朝中形式說不上好啊,因其性情剛直不阿,與朝中同僚多有摩擦,屢屢逆忤聖意,陛下對其也是心有不滿,怕是已經沒了耐心了。”高士廉無奈笑道:“不出多久,蕭大人恐怕要六次罷相了。”

這人生啊,起伏跌宕實屬正常,但是像蕭瑀這樣大起大落,歷經五次罷相的,總管歷史,獨一份兒,如高士廉所說這般的話,不就之後,可就是六次罷相了。

五次罷相,五次還朝,這也說明蕭瑀這人,才學實在是過人,讓李二陛下對其又愛又恨,又想用,又掌控不了......

蕭瑀生於南梁帝王之家,祖父蕭詧,是後梁宣帝,父親名巋,是後梁明帝,因為出身,蕭瑀與隋唐兩代皇室都有著親密的關係,若是算上隋煬帝那一朝,蕭瑀到現在可謂是三朝舊臣了,到了貞觀年間,備受李二陛下重用,但是也是因為性子剛,讓李二陛下很是頭疼,但即便是這樣,蕭瑀在朝中,也是有不少門生故吏,比如前些年主持大考,做主考官,所有進士及弟的都算是蕭瑀的門生,而那些參加殿試的,現如今都已經在朝為官,有的在長安,有的放任到外地去了,這麼多年人脈累積下來,也是一張不小的關系網,只是這張關系網,看上去並不怎麼牢靠,究根結底還是蕭瑀這暴脾氣鬧騰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正好,這暴脾氣用來教導學生,再合適不過。

“陛下決定要罷免蕭大人的官位?”玄世璟問道。

高士廉搖搖頭:“不是罷免,蕭大人年紀大了,罷免這事兒,傷人面子,陛下念他忠誠耿直,不忍再度廢黜他,希望他能自動上奏致仕,以保全面子,只是這事兒玄啊,以蕭大人那性子,說不定又要與陛下對著幹了,到最後必定是惹怒陛下,官位爵位可就難保了。”

“蕭大人也是一把年紀了,說真的退下來也不是件壞事兒,如同老師一般,現在不仍舊是樂得自在,又何苦想不開讓自己往牛角尖兒裡鑽呢。”玄世璟笑道:“這位蕭大人,也是適合來教學生。”

“嗯,今晚回去之後,老夫便修書一封與他,儘量在信中言明吧......”高士廉對於蕭瑀也有些無奈。

蕭瑀和高士廉,硬說起來,兩人還真有點兒關係,蕭瑀是南梁皇室,高士廉是北齊皇室......

大唐是個神奇的國度,他擁有著前所未有的包容性......

高士廉離開朝堂不就,朝堂上的訊息還是瞞不過他的,人到了這個地位,即便是不在朝堂,長安城的諸多大事小事都能聽到,從中分析出門道來。

高士廉說蕭瑀即將迎來第六次罷相,估計也不遠了。

人生就是這麼跌宕起伏,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落.......

書院這邊大門後面也有一間屋子,是給門房的,而書院的門房人選,則是從莊子上的老兵當中挑選,作為書院的門房,只需要早上開門,晚上落鎖,白天守著書院便是了,不是多累的活。

在書院做門房的老兵,當年在戰場上傷了腿,如今走路還是一瘸一拐的,但是這也耽擱不了他在書院幹活,所以馮浩的安排,還是很妥當的。

這些老兵的戶籍被馮浩送到了官府,官府現在也在緊著處理,騰出手來的馮浩這兩天就在莊子上四處安排人,造紙坊、市集、碼頭、軍營,都安排上了人手,這些老兵也是能人盡其用各司其職。

老兵到莊子上,雖說也是減少了莊子上莊戶的幹活機會,可是莊戶們也不能抱怨什麼,沒有這些兵,他們現在指不定在哪兒,能不能保住命都是兩回事兒,而且莊子上幹活的機會多,也不差這點兒,就說碼頭上,整天人來人往的,商戶貨船停靠,賣上一把力氣就能討口飯吃,這樣的活最適合的還是那些年輕人,雖然老兵當中也有老當益壯的,但是年紀擺在那裡,終究是不如年輕人了,家裡有個年輕的,肯吃苦,有力氣,在碼頭上做工,勤快本分的幹活,一家老小都不用愁吃穿。

春耕結束之後,府兵又集合了起來,馮浩在老兵當中挑選了幾個人,送到了軍營之中,充當這五百府兵的教頭,適應下來,估計也得一段時間,畢竟莊子上的府兵的訓練,與大唐的軍隊訓練方法是不一樣的。

而這些老兵能夠教導他們的,就只有親身從戰場上混跡下來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