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唐第一少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讓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讓利

說不定傳下去,將來還是一樁美談呢。

人越是年紀大,就越是在意自己的名聲,能夠進入戶部的官員,可都是在朝堂上摩擦滾打了好幾年甚至十幾年幾十年的老臣子了。

戶部是什麼地方?掌管天下錢糧啊,掌管國庫啊,大唐的經濟命脈,就在戶部手中,要是戶部的官員沒點兒資歷,能鎮得住嗎?

同樣兵部也是如此,六部之中,非要分出個一二三來,那就的戶部兵部並駕齊驅為第一。

現在戶部因為錢莊的事兒,裡面大大小小的官員已經折顏許多了。

“這回可不是讓戶部的諸位大人們低頭,而是要讓他們准許,從國庫裡掏錢啊。”玄世無奈笑道。

“從國庫裡掏錢?“李承乾哈哈哈笑道:“那還是讓他們折顏低頭吧,這比較容易。”

“不是吧?”玄世楞道:“怎麼這麼多年過去了,戶部的大人還是這麼摳門啊。”

“這是戶部延續下來的,別說是現在戶部的那些老大人了,就算是房遺愛站在這兒,他也摳門,在戶部當官久了,都是這個模樣,朕從當太子的時候,就見識過他們的一張變幻無常的臉了,都習慣了。”

“但是這事兒,除卻掏錢之外,臣也想不到什麼好辦法了。”玄世說道。

“要掏多少?”李承乾問道。

“不知道。”玄世說道:“反正不少。”

“不少?”李承乾詫異道:“連你都說不少,那數目肯定小不了,難辦啊,能不能有個大概,或者具體的數量?”

“沒有,因為這是個長久的花銷,算不出來的。”玄世說道。

“長久的花銷?怎麼回事?你先說說。”李承乾說道。

“是這樣的,現在不管朝廷怎麼做,百姓心裡總歸是對朝廷有疑惑的,是對錢莊不信任的,為了讓百姓信任錢莊,就只能讓百姓親自去試過才行,試過之後,知道了錢莊不會侵吞他們的錢財,不僅僅不會侵吞,而且將錢存入錢莊之中,還有利可圖,那樣,錢莊的地位,就算是穩妥了。”玄世說道:“這就是臣所言的,花銷。”

“有利可圖?什麼利?”李承乾問道。

“百姓將錢財存入錢莊之中,給年利。”玄世說道。

“年利?”李承乾詫異道:“如果這樣的話,一年兩年,國庫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可是長此以往,國庫能經受得住嗎?”

“經受得住是經受得住,不僅能經受得住,若是戶部運營的好的話,甚至國庫可以盈利。這就跟錢莊放貸是一個道理的。”玄世說道:“如果能夠平衡好當中的度的話,僅僅是放貸所賺取的錢財,不但能平了利錢,還能有結餘,而百姓存入錢莊的錢,朝廷統一排程,不管是用來為朝廷做生意也好,又或者是做別的也好,總會賺的。”

李承乾一邊聽,一邊點頭。

不過這事兒,玄世說的容易,可是上哪兒能找讓錢生錢的人才呢?

這可是整整的一個大唐,可不是小小的一個玄家,凡事一旦放大了幾十倍,那就是通天的難事了,做法一樣,但是做事的人,也就不一樣了。

不過,即便如此,放貸的利錢也能抵了百姓存錢的利錢,這是好事,若是能平了,也可以。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承乾心裡還是想讓錢莊繼續下去的,錢莊的好處,李承乾心裡清楚,朝中的大臣心裡也清楚,因此,對錢莊才會這麼上心。

“臨安!”李承乾喚道。

“奴婢在。”臨安上前應聲。

“速召戶部所有官員,宣政殿議事,快!”李承乾說道。

“是,奴婢這就去。”臨安說完之後,一路小跑著離開了宣政殿。

“你留下來,跟朕和他們一同商討。”李承乾說道。

“是。”玄世應聲道。

見玄世應下,李承乾也算是小小的送了一口氣,指著玄世沒好氣的說道:“你啊,要不是這事兒與跟你關係好的人相關,你怕是不會理會吧。”

“也不盡然,陛下忘了,當初錢莊的事兒是誰提的了?這事兒,有臣一部分責任在裡面,並非說歸了戶部管轄之後,臣就一點兒不上心了。”玄世拱手笑道。

“說的也是,不過幸好啊,哈哈哈哈。”李承乾笑道。

約莫兩刻鐘的功夫,戶部的人紛紛來到了宣政殿。

“臣等給陛下請安。”

“無需多禮,今日讓諸位來宣政殿,依舊是為了朝堂上沒有商議完的事兒,咱們接著商議,另外,齊國公提出了一個辦法,大家看看,是否可行,若是可行的話,具體的細則,應當如何擬定,這些,都需要諸位愛卿,齊心協力來做才是。”李承乾說道。

“是。”戶部的官員紛紛拱手應聲。

情況也著實像李承乾說的那樣,一說要讓國庫掏錢,讓利於百姓,他們就跟炸了窩似的,全都跳了起來。

“可是不讓的話,錢莊怎麼辦呢?雖然明面上是讓利,可是算一算,國庫還是賺的。”玄世說道:“而且,大唐要做的,不是國庫富裕,而是要藏富於民啊,縱觀前朝,國庫富裕嗎?那實在是太富裕了,大唐再過個幾年也趕不上前朝的國庫,但是前朝的百姓如何?富裕嗎?不,窮的飯都吃不起了,所以,國庫富裕,沒用,得藏富於民,只要百姓富裕了,反過來想,國庫能窮嗎?百姓富裕了,稅收就多,國庫的錢,能少得了嗎?”

“齊國公說的是啊。”戶部有官員仔細想過之後,點頭認同道:“實則國庫中的錢財,不也是來自於百姓的稅收嗎?朝廷治理百姓,就是為了讓天下太平,百姓富足,有好日子過不是?”

他這一說,眾人也明白了,不就是這麼個道理嗎?

平日裡他們是摳習慣了,結果自然而然的一聽要錢,就反對,但是也得看這錢,是要怎麼用啊。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這不就是他們所想要的嗎?

不能僅僅因為,這些錢是透過錢莊出去的,就另眼相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