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大夏文聖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章:國公進宮,山雨欲來風滿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章:國公進宮,山雨欲來風滿樓

大夏皇宮。

養心殿外。

一排排的臣子,跪在殿外,這些都是禮部官員,外加上一些儒臣。

為首之人,是禮部尚書楊開。

“請陛下收回成命。”

“太子監國,乃天地常理,若廢除監國之責,輕則民心動搖,重則倫理崩塌。”

“再者,幕臣之禍,牽連太子,實乃牽強,陛下聖明,應當行聖君之道啊。”

楊開的聲音響亮。

他跪在殿外許久。

大夏王朝沒有跪拜禮,如今跪下,顯然態度堅決。

而此時此刻。

幾道身影快速走來,是魏閒公公,他前面的人,則是大夏鎮國公。

顧老爺子龍行虎步。

朝著殿內走去。

楊開等人看到鎮國公前來,神色微微一變。

大夏王朝,朝中多半是支援太子,這位鎮國公更是所有皇子眼中的香餑餑。

無論是太子還是二皇子亦或者是三皇子,都想拉攏鎮國公。

但鎮國公沒有選擇任何一個皇子,反而是獨善其身。

今日前來,讓他們心中有些不安。

禮部上上下下都是支援太子的,平日裡也與武將有仇,今日發生這種事情,鎮國公若是說上幾句不太好聽的話,那就真麻煩了。

只不過,大部分人心中擔憂,可楊開卻很平靜。

他知道鎮國公是什麼人,這個關鍵點,鎮國公應當不會亂來。

“老臣顧元,拜見陛下,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下一刻。

鎮國公出現在殿外。

“鎮國公來了。”

“快快有請。”

聽到鎮國公的聲音,永盛大帝滿臉笑容,聲音爽朗道。

很快,鎮國公朝著殿內走來。

“國公,許久不見,前些日子,還說要請國公來宮中一敘,沒想到國公自己來了。”

“來,賜座。”

爽朗的笑聲響起,永盛大帝賜座顧老爺子。

而後者卻沒有落座下來,反倒是望向這位皇帝。

“陛下,太子監國之事,還望陛下三思。”

“如今大夏王朝國泰民安,既無戰亂,又無內亂,太子監國,矜矜業業,勤懇無比,此番聖旨宣召而出,只怕會惹來麻煩。”

鎮國公開口,他態度明確,目光無比篤定,看向這位皇帝。

自古以來,太子這個位置都很恐怖,牽扯太多太多了,已經不是利益那麼簡單。

一但太子倒臺,或者是被廢,引來的麻煩,如同洪水勐獸,除非這個太子的確有大問題,不然的話,動搖太子之位,實屬不智。

“行了,行了。”

“國公,朕本以為你今日前來,是來敘舊,卻不曾想到還是因為此事。”

“聖旨已經宣召下去,朕的命令,豈能隨意收回?”

玉桉面前,永盛大帝聽到顧老爺子這番話,並沒有任何一絲動容,反而語氣平靜。

“陛下。”

“此事.......”

顧老爺子繼續開口,然而永盛大帝的一句話,讓他沉默。

“看來國公也投靠太子了?”

聲音響起,顧老爺子語塞。

可過了一會,老爺子搖了搖頭道。

“陛下,老臣只是不希望國內動搖罷了,監國之責,從古至今便是太子負責,若今朝取消,只怕引來無數揣測,到時上至朝堂,下至百姓,只怕人心惶惶。”

顧老爺子依舊開口。

他雖然與文臣有仇,也沒有選擇站隊太子,可大是大非上,他必須要站出來,無論如何。

“哦?”

“按國公的意思是說,朕今日撤了太子監國,大夏王朝就要分崩離析?”

“至於從古至今?那國公的意思是否暗示,朕得位不正?”

永盛大帝開口。

這一番話說出,殿內所有太監宮女紛紛跪下,尤其是魏閒等人,更是跪在地上,惶恐不安。

這話太恐怖了。

“陛下恕罪。”

“老臣並無此意。”

這一刻,即便是顧老爺子心頭也不由一顫。

因為話說的太絕了。

讓他不知該說什麼。

玉桉上。

永盛大帝也顯得沉默不語。

但過了一會,他出聲緩和。

“國公。”

“朕並非此意。”

“只是你瞧一瞧外面,僅僅只是撤個監國之責,奏摺如雪花一般湧來,朕還聽聞,御史臺已經聯名上奏。”

“甚至,宣旨不過小半個時辰,十二省疆,七十二郡官員都來上奏。”

“太子當真是仁德寬厚啊,朝堂半士都是他的人,朕時常在想,是不是朕待在這個位置太久了?”

永盛大帝開口,他沒有任何憤怒。

可這一番話說出,顧老爺子更是心驚肉跳。

“陛下,不可亂想啊。”

“太子監國,勤勤懇懇,百官也只是遵守倫理道德,大國之禮,並非結黨營私。”

“再者,天下那裡有不尊父親之人,子尊父,乃國本之事,儒道之根,請陛下莫要多想。”

鎮國公深吸一口氣,如此說道。

“但願如此吧。”

永盛大帝澹然開口。

隨後又看向國公道。

“國公今日前來,怎麼沒有把朕那個外甥帶來?”

他出聲,轉移話題,沒有繼續在這個話題說什麼了。

“錦年還在休息,這幾日也著累他了。”

鎮國公出聲,提到顧錦年他臉上忍不住露出笑意。

“的確。”

“未曾想到,錦年這孩子居然能寫出千古文章。”

“不得不說,有朕皇家血脈就是強啊。”

“哈哈哈哈。”

似乎是提到了顧錦年,永盛大帝的心情也很不錯,更是毫不吝嗇地自誇了一句。

但這話一說,顧老爺子皮笑肉不笑了一下。

看到對方的表情,永盛大帝有些較真了。

“鎮國公,你可別覺得朕在自誇。”

“你自己想想看,你們顧家是不是一群武夫?尤其是你那六個兒子,除了千舟還好,其他五個都是什麼歪瓜裂棗?”

“尤其是那個顧老六,整天帶壞錦年,朕過些日子還得敲打敲打他一番。”

“錦年是朕妹妹寧月生的,有一半皇室血脈,所以才會有這般才華,現在想來朕還有點後悔,早知道就讓寧月嫁給文臣了。”

“指不定十六歲就大儒了,揚朕國威。”

永盛大帝無比認真道。

可這話一說,顧老爺子有些受不了了。

本來吧,你之前生氣,我哄一哄你,讓你開心下。

可是吧,你這也自誇的太厲害了吧?

“陛下,你這話就有些不對了,錦年從小到大都是老臣帶著的,有句話叫做身傳言教。”

“錦年能有這般成就,離不開皇室,可最主要還是老臣苦心栽培。”

對於這個話題,顧老爺子寸步不讓,反正最大功勞是自己。

“笑了。”

“你沒聽錦年昨日是怎麼說的?”

“還不是朕平日教他的?”

“算了,懶得跟你爭,反正下次來,讓錦年過來,朕最近還有一些心得,要好好教教他,對了,你家那個顧老六,讓他離錦年遠點,別禍害朕這個寶貝外甥。”

永盛大帝不想爭論這個話題,反正公道自在人心,而且這話還不是他說的,是民間百姓說的。

他更加自信。

“哦。”

顧老爺子也沒有繼續說了,畢竟對方是皇帝,還是得讓一讓。

“來,國公,正好看看朕外甥寫的文章。”

永盛大帝繼續開口,顯得十分喜悅,讓太監取來顧錦年的文章。

而後擺放在桌上。

老爺子也來精神了,他雖然知道自己孫子寫出千古文章,可到底寫了什麼,他還不知道。

如今自然有些迫不及待。

很快,文章鋪展開來。

永盛大帝指著文章滿臉得意道。

“你看著字跡,有朕三分神似,嘖嘖,錦年這孩子啊,看似虎頭虎腦,其實一直在偷偷學朕。”

“其實嘛,想學就跟朕說嘛,自家人,何必藏藏掖掖。”

他笑著說道。

而鎮國公也認認真真觀看文章,大約一刻鍾後,顧老爺子不由深吸一口氣。

“定國之策啊。”

“當真是定國之策,未曾想這短短不足千字,竟然將歷代王朝核心之處說出。”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好一個民為貴啊。”

鎮國公開口,他不覺得這篇文章有什麼問題。

而且符合大夏國意。

為何?

因為當年太祖就是普通百姓起義,最在乎的就是百姓。

永盛大帝得位之後,更是處處效彷太祖,將太祖國策一項項發揚光大。

自然,這篇文章若是在後世之君眼中,可能會惹來麻煩,畢竟君王第一。

可這篇文章在永盛大帝面前,就完全不同,簡直是深得君心。

自然,鎮國公會說出這話。

“所以朕才說,錦年像朕,朕記得曾經的時候,好像是錦年六七歲時,朕就說過民為貴這句話,沒想到錦年這孩子記住了,哈哈哈哈哈,不錯,不錯。”

永盛大帝再一次自誇道。

而一旁的鎮國公卻沒有理會,而是看著文章,心中有諸多想法。

顧錦年能寫出這樣的文章,將百姓放在第一位,註定自己這個孫兒未來前途不可限量。

他隨太祖一起起義,雖不是第一批,但也是窮苦人出身,打心底其實對權貴二字並不喜歡。

而錦年的想法,也深得他意。

因為臣子最大的底氣,不是皇權,而是民意。

站在百姓的處境,為百姓去做實事,那麼將會鑄造出一柄鋒利無比的劍,無論是殺敵還是自保,都綽綽有餘。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錦年能想到這一點,他真的很滿意,極其滿意。

“陛下,這文章老臣能否帶走?”

鎮國公開口道。

“不行。”

“朕回頭讓人抄錄一遍給你。”

“這文章朕要表彰起來。”

永盛大帝開口,而且直接讓鎮國公退開,小心翼翼地呵護文章,生怕有半點損失。

“小氣。”

顧老爺子心中冷哼一聲,大不了讓自己孫兒重新抄一遍不就行了。

“陛下。”

“那老臣先行告退了。”

顧老爺子開口,既然勸不動也就算了。

“行,回去讓錦年來趟皇宮。”

“朕頗想念他,不過大夏書院也在即,看錦年是什麼意思吧。”

永盛大帝提了一句。

而顧老爺子只是點了點頭。

便緩緩離開。

待老爺子離開後,禮部的人還跪在外面。

此時此刻。

養心殿內。

永盛大帝靜靜地看著跪在外面的臣子。

眼神當中,卻十分平靜。

大約片刻後。

一名太監走來,緩緩在魏閒耳邊說了幾句話。

緊接著,魏閒走來。

“陛下。”

“方才國公出宮,吏部尚書出現,與國公並行而走。”

“需要派人盯著嗎?”

魏閒開口,告知永盛大帝。

“不用。”

“吏部這般,無非是想要拉攏錦年罷了。”

“朕倒要看看,太子到底會怎麼做,老二老三又想怎麼做。”

永盛大帝語氣平靜。

彷佛一切全部在他算計之中。

“遵旨。”

魏閒點了點頭,沒有多語。

“魏閒。”

“江寧郡水災調查如何?”

他繼續開口,詢問國事。

“回陛下,探子回報,水災之難並無想象中可怕,而且當地富商也皆然存糧,倘若當真發生水災。”

“糧草穩定,應當不會惹來大禍,不過還是得深入調查。”

魏閒開口,一番話說的滴水不漏。

“行。”

“讓探子仔細調查,不要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說完此話。

他繼續開口。

“常英軍已經調遣來了嗎?”

此話一說,後者立刻開口。

“常威將軍已經率領三萬精銳駐紮在京都之外,隨時調遣。”

魏閒開口。

後者點了點頭。

但目光依舊注視在這幫禮部官員身上。

頗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

---

---

強烈推薦一本好書。

《求你們了,讓朕當個昏君吧》

真的很好看!!!!!!大家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