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贈君一世榮華(全本)最新章節列表 > _分節閱讀_127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_分節閱讀_127

熱門推薦:、 、 、 、 、 、 、

>   李茂未語先笑,心裡犯嘀咕,早知道這位的真實身份,上一回交涉時就該對他更家恭敬些的。

“皇上下了朝,便抱著康寧小公子來看你們,見你們沒在殿中,便差咱家來尋的。”

“哦,那我們現在就回去吧,莫要讓皇上久等。”

沈翕說完這話,便由謝嫮扶著往內殿走去。

李茂跟在他身後,不由得將目光落在沈翕的後背之上,他突然想起上一回沈翕問他的話,還有之前看見的他肩上那殷紅鳳凰胎記……這可是封氏皇族的象徵……

而據李茂所知,大、二、三皇子背後並沒有這個。

看著沈翕的目光就更加虔誠尊敬了。

謝嫮扶著沈翕走入內殿,就看見天和帝抱著康寧在殿中玩耍,康寧那清脆的笑聲傳開,說不出的開懷。

看見他們入內,天和帝的目光落在了謝嫮的髮髻之上,看了一眼那朵剛採摘而下的粉朵兒,笑道:

“你們倒是有閒情逸致,也不管這孩子了,是不是?”

沈翕和謝嫮對視一笑,謝嫮走上前去要接過康寧,可是康寧卻把著天和帝的脖子不肯下來,那軟軟的手貼著天和帝的脖子,讓他有一種說不出的得意來,忍不住在他的小臉蛋上親了親,對謝嫮說道:

“行了行了,朕就這麼一說,還是得看孩子的,他願意在我這兒就得了。”

謝嫮從來沒有想過,康寧能夠讓天和帝這樣的喜歡,更奇怪的是,康寧本身竟然絲毫不排斥天和帝,難道真的是血緣至親不斷嗎?

回頭看了一眼沈翕,見他也無奈的搖了搖頭,謝嫮便退到一旁去了。

“這孩子也有五個月了吧。到今日都沒個名字也不是辦法,朕替他取一個,你看可好?”

天和帝的這句話是和沈翕說的,只見沈翕面上一愣,然後才抱拳說道:

“能讓皇上賜名,是這孩子的福氣,自然是好的。”

天和帝滿意的目光落在沈翕和康寧身上,微微想了想後,便對沈翕說道:

“依朕看,就取一個昭字吧。”天和帝對沈翕說道,沈翕正要領命,卻聽天和帝又補充說道:

“就叫封昭,你看如何?”

“……”

這個名字讓沈翕和謝嫮都愣住了。封……昭。

天和帝似乎早就料到這對夫妻的反應,不等他們說話,又繼續說道:“別驚訝了。這孩子就叫封昭,他沒有入沈家的族譜是對的,就是你比較麻煩,還要再等個幾日,朕也替你想好了字,就取一個‘璩’字,不過冊封的旨意還得再等等,要把一切都安排好之後,才能昭告天下。”

沈翕聽完這話之後,立刻就在天和帝面前跪了下來,謝嫮自然也跟著沈翕跪下,只見沈翕忍著背後的傷痛,對天和帝拜道:

“皇上,臣……姓沈,不願輕易改姓。”

天和帝的眸中閃過讚賞,到底是元娘的孩子,天生就有一副忠義心腸。

說道:

“如何不能改。你母親臨死前不是將一切都告訴你了嗎?你應當知道自己是什麼身份,你本就該姓封,姓沈不過是權宜之計,你有孝順沈家的心,朕不怪你,畢竟養了你這麼多年,不過,世人總要求一個認祖歸宗,你放心,朕絕對不會虧待你。”

謝嫮面上露出驚訝的神色,卻是不敢出聲,在沈翕背後低下了頭,只聽沈翕堅定的口吻說道:

“臣不是怕皇上虧待與我,而是……而是……”

沈翕的臉上現出了難得的為難之色,天和帝不解,問道:“而是什麼?你有什麼要求,儘管跟朕說就是了,朕一定都給你辦到。只是‘不願’一詞休要再提,你就算不為你自己考慮,也該為這孩子考慮,你定然也不想他跟著你姓沈,所以才時至今日未曾給他取名,你若是不願,這孩子又該如何自處?不要任性了。”

天和帝的一番話說的沈翕有些動容,可是在最後關頭,卻依舊搖了搖頭,說道:

“臣還是不願,請皇上收回成命。”

天和帝蹙眉不解:“這是為何?難道堂堂正正做朕的兒子,不比做沈燁那懦夫之子要好?”

沈翕垂眸,嘆了口氣,說道:

“沈燁再不好,可臣畢竟隨他姓名二十年,這是不爭的事實,臣只是不想讓天下人誤會皇上,不想給皇上添亂罷了。臣今日便帶著妻兒出宮,原是想留下與皇上多相處幾日,可是如今再留下來,只怕就會成為那禍亂朝綱的罪人了。”

沈翕這番話讓謝嫮贊在心中,無以言表,自從沈翕受傷之後,其實第二天就已經清醒過來,有了意識,可是他偏偏忍住了,一連好幾天,全都趴在那裡不吃不喝,一動不動,這樣的毅力之下他為的是什麼,謝嫮如何能不知道,所以,才會在第三天的時候,便去和天和帝請求,將康寧接入宮中,因為她不確定天和帝對沈翕的態度,不確定他是否會因為沈翕這一捨身救命的行為就格外開恩,如果他不開恩的話,沈翕這回的傷不僅白受,並且很可能會讓沈翕就此曝光與烈日之下,那個時候,若是天和帝不作出明確表態,那麼沈翕今後就等同於被架在烈火上烹烤,不僅與他名聲無益,反而會造成反噬,所以,她才當機立斷,把康寧接到宮裡,孤注一擲,將他交到天和帝手中,一來是試探天和帝對沈翕的態度,如果他對沈翕有父子感情,那麼他對康寧定然會刮目相看,如果他對沈翕沒有父子感情,那麼也就是說,沈翕圖謀的事情,此時根本無法實現,還要再等機會,他們也要早作對應籌謀;二來則是想用康寧勾起天和帝的情感,和孩子相處久了,他總要想起來孩子的父親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沈翕也確實做到了,她看在眼裡,雖然心疼,卻也不會做出拖沈翕後腿的事情,此時天和帝提出要讓沈翕認祖歸宗,如果沈翕表現的過於急切,反而是大忌,如今天雖說證實了天和帝對他還有一些父子情誼,可是,這情誼到底有多深,他們不知道,也許讓沈翕認祖歸宗只不過是這位年邁帝王的心血來潮,在沒有很深厚的感情基礎之上,他們不能冒險讓天和帝產生懷疑。並且,也不能讓他覺得沈翕是個忘恩負義之人,就算定國公府對他和洛氏都不好,可是這些畢竟只是他的一面之詞,並沒有什麼證據在手,若是一切攤在天和帝面前,他未必相信不說,很可能還會覺得沈翕如今的所作所為是刻意為之,這樣就很不利了,所以,沈翕如今就選擇了一個迂迴的方法,他用一個養子的身份訴說對定國公府的感情,用一個親生子的身份訴說對天和帝的孺慕之情。

“皇上,我替您擋下這一箭,並不是想要讓您這樣對我,實際上我很清楚自己的身份,一旦曝光,會給您和我母親帶來蒙羞,我早已決定忘記這些,只要做好您的臣子就夠了,其他的事,但凡會損及您名聲的,臣,都不願去做,請您收回成命吧。”

沈翕又說了這些,然後便對天和帝殷殷一拜,訴說真情,謝嫮則跟著沈翕身後,隨他而動。

康寧在天和帝的懷中,左看右看,並不知道他們在幹什麼,靜謐的殿內,偶爾發出他的一聲咿呀,聽起來特別清楚。

天和帝看著跪在面前的沈翕,幽幽的嘆了口氣,說道:

“元娘到底把你教成了這樣一個端方君子!朕實在有愧於她啊!你們快起來,別跪著了。這件事朕自有主張,先前也說了,並不是為了你朕才會做這樣的決定,實則是為了康寧,朕只是不願讓他也承受和你一樣的痛苦,朕要讓他活的堂堂正正,朕要讓他今後提起朕來,不要有任何怨憤就行了。”

沈翕還要再說什麼,卻被天和帝抬手阻止,又說道:

“你不用再說了。這件事我已經命宗人府和禮部酌商,你的名字朕也已經提交給他們,如今不過是宗廟那兒有些阻礙,你的年齡是朕所有皇子中最大的,背後也有證明你是封家子孫的印記,過幾日,宗廟那兒有幾樁事,你協助他們辦一下,等到一切辦妥之後,你便是真的大皇子,你的三個弟弟皆會往後推遲一位,這件事已經再無回旋餘地,朕今日來也不是和你商量,而是告知你,你就別多想了,好好在這裡養傷就是了,等到你傷好了,宗廟那裡估計也就辦的差不多了,到時候朕再安排祭天,祭祖。”

天和帝的這番話讓沈翕和謝嫮徹底傻眼了。

這皇帝還真是說風就是雨的性格啊,不過短短幾日的功夫,竟然就這麼辦了下來。

其實天和帝做這事雷厲風行,倒也不是因為一衝之性,實在是他對洛氏和沈翕愧疚已久,特別是覺得自己沒有照顧好洛氏,讓她在三十歲的時候,就匆匆離世,他永遠也忘不了,那日親自前去定國公府奔喪時,看見那個原本鮮活明亮的她,冷冰冰,瘦弱弱的躺在棺木中的模樣,他就心痛不已,沈燁告訴他,洛氏自從和他成親之後,身體一直不好,請了大夫去看,說是鬱結於胸,成天鬱鬱寡歡,這才不過三十歲的年紀,就堪堪熬不過去了。

天和帝理所當然的覺得洛氏會這樣是因為自己,於是越發自責,冊封沈翕這件事,似乎已經被他當成了彌補的舉動,所以,才會做的這樣乾脆,一切隨心而動。

他覺得,這是他能在這個世上,能為洛氏做的最後一件事了。

作者有話要說:男主走的是攻心路線。。。。

第146章 145

因為天和帝的堅持,接下來的事情也就變得順理成章了,司禮監的旨意發下,首先在宮裡就掀起了大的風浪。

皇后馮氏正在喝藥,蔣嬤嬤伺候在旁,司禮監的旨意下來之後,馮氏倒是沒有出現驚訝的表情,坐在皇后下首的毓貴妃和淑妃正在喝茶,淑妃一時沒忍住,說道:

“皇上真是糊塗了,莫名其妙從宮外就認了個兒子回來,還要封大皇子,可曾把姐姐和肅王殿下放在心上?可曾想過你們的感受?”

自從那道聖旨下來之後,封瑜就再不是大皇子了,所以淑妃只好以肅王殿下來稱呼他,一旁的毓貴妃倒是淡定如斯,喝了口茶,說道:

“也不單是我的感受了,伏王殿下不也要變為三皇子了嗎?”

淑妃豔麗的唇勾笑,無所謂的說道:

“與由一轉二相比,咱們伏王殿下可沒什麼差別,姐姐也無需硬撐了,有什麼委屈就說出來,說給皇后娘娘和眾姐妹聽聽,也好過獨自一人憋壞了。”

毓貴妃臉色一變,殿內其他妃嬪也跟著對看了一眼,淑妃的意思在明確不過了,伏王殿下只不過是從二皇子變為了三皇子,可是肅王殿下卻是從大皇子變為了二皇子,等到皇上百年之後,到底是大皇子登基的可能性要大一些,肅王殿下應該才是最著急的人,原本他是第一順位繼承人,可突然莫名其妙給人貶了下去,變成了第二順位,前頭多了個人,而且這個人很明顯已經成為皇上的心頭寶,如今米已成炊,要除掉怕也不那麼容易了,這就好比一個餓了許久的人,眼前放著一塊又香又大的肥肉,這肥肉原本該輪到他吃了,可突然主人把那肥肉轉給了另一個人,這種落差足以致命啊。

毓貴妃和淑妃只有一級之差,兩人間的鬥法在宮中倒是屢見不鮮的,偏偏兩人都生下了皇子,肅王殿下尚文,伏王殿下尚武,雖說肅王年長些,可到底比不上立過軍功的伏王殿下,因此,淑妃在後宮也是有恃無恐的,有什麼說什麼,一點都不給毓貴妃留面子。

而偏偏這回的事情,毓貴妃本身就很難發洩,畢竟這是皇上的旨意,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她們這些後宮裡的女人,從來就只有聽命,哪裡能夠有置喙的餘地,後宮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