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華娛,我的老婆我自己捧最新章節列表 > 416.熱搜【求訂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416.熱搜【求訂閱】

“老闆,你也太厲害了吧?”

胡詮抬頭看向陸晨,陸晨卻笑道:“歌呢,就這些,剩下還需要用到的你這個音樂部門的部長自己想辦法,找音樂製作人,或者讓他們自己寫,反正我是不管了,因為這幾首,足夠他們接下來大半年甚至一年的人氣消耗了……”

“放心吧,老闆。”

胡詮笑了笑:“我這就回去安排他們練歌,等到專輯釋出的時候,老闆你記得在微博上面給他們打打廣告。”

“我說你就不能不盯著我嗎?”陸晨無語的說道。

公司這麼多的藝人,而且還是比較強的藝人。給這幫練習生打打廣告絕對是足夠了,沒必要盯著陸晨。

再說。

陸晨的熱度也不是這麼浪費的。

這幫人雖然水平還不錯。但是比起專業的還是有差距的。

所以,他們還是有點達不到陸晨的要求的。

特別是陸晨他們準備給演員這個職業加上個門檻之後。

他們作為陸晨的藝人,對他們要求只會更高,想像前世那般,隨便上幾節培訓課,就能參演一些角色,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

陸晨他們的提議透過的可能性高達百分之九十。

這就是嘉星傳媒如今的底氣。

作為這項提議的發起人,陸晨當然不會允許這幫人去敗壞他們的名聲。

所以,他們接下來很長的一段時間,都只能做偶像。

至於唐磊那邊。

隨便給些歌就行,如今的唐磊已經功成名就。只要出新歌就有無數的粉絲支援。

當然,唐磊的身份擺在那裡,也不是隨隨便便的歌都行的,至少也得配得上人家的身份。

簡單來說就是歌曲的質量不能太低。

所以。

陸晨給了他兩首算是高質量的。

估摸著。

在繼續維持個一兩年的熱度,唐磊也就不用再發發歌曲了。

那時候,作品已經足夠多了。

搞定了這些事之後。

陸晨簡單的收拾了一下,便準備回家給老婆做飯。

……

微博上,

嘉星傳媒的官微上面發了一條‘天蟬’團隊等到錄歌影片。

並且宣佈了新專輯準備製作的訊息,特別是在得知其中有陸晨寫的歌曲的時候,更是引發了無數歌迷的關注。

“新專輯嗎?”

“期待,期待期待。”

“江湖上又開始流傳陸晨的傳說了。”

“與其說是在期待天蟬團隊的新歌,還不如說我在期待陸導。”

“喜歡袁烙的聲音,天蟬團隊其他幾位成員的實力雖然也不錯,但是相比之下,我更喜歡袁烙的聲音。”

“喜歡侯堯。”

“葉智的歌聲也挺好聽。”

“嘉星傳媒終於要給天蟬團隊出專輯了,不對,應該說是天蟬團隊又要有新專輯了,實話實說,天蟬團隊身上的資源,我相信娛樂圈二線一下的明星沒有不羨慕的,嘉星傳媒傾注在他們身上的資源實在太好了。”

“在作詞作曲那一欄上,看到陸晨對方名字。我突然覺得歌壇又要震動一波了,要知道陸晨寫的歌,基本上都是霸榜的存在。”

……

歌壇的確也在關注這件事,因為誰都知道天蟬團隊的身後站著誰。

而且誰都知道嘉星傳媒的目的。

那就是打造國內最強男團。

“不知道這次的歌是什麼水平。”

“水平應該不會太高,但是旋律應該很不錯,簡單來說就是會很好聽,嘉星傳媒這明顯就是想要打造標杆的節奏啊,所以他們才會這麼捧這幾人。”

“說不定在嘉星傳媒的力捧之下,他們之中還會出現歌王之類的存在。”

“我只關注唐磊的新歌。”

“等等,唐磊居然也要發單曲了?作詞作曲仍舊是陸晨?”

唐磊的名字,陸晨的名字,對歌壇來說絕對是非常重要的,他的每一首歌雖然都不是他寫的,但是他卻把每一首歌都完美的唱了出來。

至於陸晨。

雖然不會唱,但是他每創作的一首歌,都能夠引發無數歌迷的狂歡。

以至於陸晨給誰的新專輯創作歌曲時,歌壇一些大牌歌手都下意識的避開,

對比之下,容易產生傷害。

沒辦法。

不是沒頭鐵的,但是就算頭在鐵,也有頭破血流的時候,已經有不乏好幾個大牌歌手在陸晨面前折戟沉沙了。

因此。

陸晨雖然沒有混歌壇,但是歌壇卻流傳著陸晨的傳說。

不過,陸晨本人對這些事兒還真沒怎麼在意,回到家之後,他也看了看這方面的新聞。

網上除了關於他要給天蟬團隊和唐磊寫歌的新聞之外,

還有個關於他的新聞。

說是他們聯手郭導準備打造華國第一部科幻電影。

名字叫做《流浪地球》。

具體的內容網友不知道,但是郭導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這部電影會得到嘉星傳媒的投資以及一些其他資源的傾斜。

目標是開啟華國科幻電影的大門。

這個訊息直接讓很多人感到震撼,有人認為,陸晨這是終於忍不住要對科幻電影下手了嗎?

要知道。

陸晨拍了這麼久的電影,拍的電影型別也不少了。

但是陸晨一直以來都沒碰科幻這個型別的電影。

要知道,陸晨一向沉穩。

導演圈中的不敗戰神,這時候把手伸向科幻,很明顯。他是真有把握開啟華國科幻電影的大門。

其實嚴格來說。

華國國產科幻的探索和嘗試從很久以前就開始了,儘管步履維艱,卻從未停止。

在這之前,其中不乏也有許多優秀的出類拔萃的作品,它們值得被提起,也值得被記住。

比如《霹靂貝貝》。

估計很多80後、90後的觀眾對這部電影很有印象。

在《流浪地球》揚眉吐氣之前,這部電影才是最為人稱道的科幻片。

三十年前,我們也有如此迷人的科幻片。

無需精細特效,也無需大明星,有的只是一個奇妙的想法,以及一個充滿童趣的故事,在今天來看,《霹靂貝貝》依舊透著惹人喜愛的氣息。

在今天聊科幻片,電影人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燒錢”二字。觀眾已經習慣於《阿凡達》《變形金剛》《復仇者聯盟》等好來塢科幻大片的視效轟炸,沒有大場面的科幻片能吸引到觀眾嗎?

但是,在1988年,一部中小成本的國產科幻片《霹靂貝貝》卻驚豔了國人。

影片在影院放映之後就已收穫不俗的口碑,之後在電視臺不斷重播中,更是給無數小觀眾留下美好的記憶。

一部沒有高成本投入,沒有大明星,沒有特效大場面的科幻片。

《霹靂貝貝》由華國兒童電影製片廠1988年出品,故事的起源是編劇在冬天的BJ總是被靜電困擾,乾燥的冬天穿著毛衣總是會產生靜電,被靜電打一下的手還會疼。

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自然現象,編劇就想到假如有一個孩子雙手會發電,他的生活將會起到怎樣的變化?

就這樣延伸出貝貝的故事。

原來的劇本叫做《帶電的孩子》,後來主創們改成了《霹靂貝貝》這個聽起來更響亮和吸引人的片名。

《霹靂貝貝》當時拿到的投資不到50萬元,即使是在1980年代,這個電影投資也只能算是中小成本。

尤其是在國產科幻片製作經驗稀缺的前提下,且不說電腦特效,就算是道具和動畫特效的使用也是捉襟見肘。

所以《霹靂貝貝》的電擊效果基本都是靠演員演出來,片中最吸引人的飛碟和外星人的場景,就是最費成本的特效場面了,但整體的效果仍然達到了很好的視覺奇觀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可以說,《霹靂貝貝》是概念先行的科幻電影,用貝貝可以發射電流的設定來構築一個充滿童趣的故事。

除了這部之外,還有《魔翡翠》。

這部片是陸晨在小學的時候看的,那時候感覺超級新鮮,裡面有外星人哎,而且超想獲得那個翡翠。

最搞笑的就是那個小孩的叔叔,以為得到了魔翡翠的力量,直接讓人家女主脫……

除此之外。

陸晨還看過《拯救愛情》。

這部電影也不錯,講的一個外星人不知道什麼叫愛情,於是到地球上找愛情,反正挺悽美的一個愛情故事,最後男主出名了就不要女主了,再後來男主眼睛瞎了……

當然。

還有《力王》。

只不過這部片子有些過於血腥,因此陸晨不怎麼喜歡。

這些電影雖然不錯,但是算不上硬科幻。

孫子,也就導致很多人沒什麼印象。

畢竟在大家的觀念之中。

《變形金剛》之類的才算是真正的科幻,而這樣的電影,到如今一部都沒有。

陸晨喜歡《流浪地球》。

看慣了好來塢科幻片超級英雄拯救世界故事的觀眾,可能很難習慣於鋼鐵俠的頭盔開啟後,露出的是一張華國人的臉。

《流浪地球》的故事就放棄了個人英雄的講述,而是放大了華國人對土地的這種情感——當地球出現危機時,西方人的故事往往是換一個星球,而我們的想法是帶著地球跑路,這是獨屬於我們的浪漫和科幻敘事。

陸晨很欣賞那句話:“在災難面前,西方人的說法是諾亞方舟,我們祖先的說法是精衛填海,愚公移山。”

這就是我們華國人的浪漫。是西方國家不懂,甚至不太理解的浪漫。

《流浪地球》就是這樣的浪漫。

《明日戰記》為什麼會輸。

原因在陸晨看來就是這點,西方的個人主義的英雄電影,我們華國人真的喜歡看嗎?

其實不然。

這也是西方的科幻電影越來越在國內搶不到市場的原因。

看過《明日戰記》的觀眾都在評論中提到了劇情的問題。

其實,在陸晨看來,這方面的問題也有。

如果拿掉科幻的外殼,本片還是警匪片的核心,相較於正常的警匪片而言,劇情又非常簡單,就是一個黑警的故事。

但以古天為首的正派小分隊對抗張佳輝飾演的大反派時,又沒有製造出足夠的戲劇衝突,篇幅全都落在了機甲大戰上。

從電影所呈現的效果來看,很容易就發現這個專案其實是機甲概念和美學先於故事而存在的。

但是這些問題絕對不是影響票房的核心問題。

很好的例子。

《獨行月球》為什麼會成功?

儘管類似《獨行月球》嚴格意義上來說算不上是硬科幻。

硬要往科幻片扯的話,可以說是喜劇科幻片。

這部電影的故事也很簡單。

可他為什麼就成功了,而《明日戰記》偏偏就失敗了呢?

答桉其實很簡單。

還是那句話,因為《獨行月球》就有獨屬於我們的浪漫,簡單來說就是《獨行月球》引起了觀眾的共情。

而《明日戰記》沒有。

要說劇本的好壞,

其實在陸晨看來,《獨行月球》和《明日戰記》基本上差不多。

劇本都很糟糕。

先說《明日戰記》,

《明日戰記》屬於打外星人那科幻大片,最後就是地球人打不存在的外星人。

外星人的艦隊有防護罩。

如何破,無非以前的片子是醜國人個人英雄主義拯救地球,現是華國人站出來拯救地球了。

《明日戰記》裡還有外星怪獸這個設定,其它像環保設定,自然災害、再到機甲打架這些之類的。

這些主題早搞完了,《獨立日》《終結者》不都是二十多年前的東西了嗎。

還能玩出什麼花樣?

雖然陸晨不擅長科幻,但是他也明白,搞這種電影的關鍵還是要建立科幻哲學,科幻邏輯。

《終結者》就是祖母悖論,未來的人回到現在改變了因果率,簡單說孩子導演了父母的結合,由此產生許多故事。

《獨立日》《世界大戰》仍然沒有搞清楚外星人為什麼來滅亡地球人,地球人總是投機取巧結合個人英雄主義打敗外星人,尤其是《世界大戰》外星人來吸取地球人的血,結果被莫名其妙被地球的病毒搞死了,仔細想想挺搞笑的。

這些打外星人大片除了影視工業貢獻的想象力大場面,其實遠不如《第三類接觸》《降臨》《湮滅》《接觸未來》這種科幻概念,科幻劇本高,《接觸未來》其實沒什麼硬科技支援,無非是利用了下現已坍塌了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

至於《明日戰記》到底差在哪裡。

很簡單。

它是連這種人家二三十年前玩過的科幻概念,科幻劇本都沒有突破,甚至說難聽點講還遠遠不如《獨立日》《世界大戰》,畢竟人家背後有巔峰時期的醜國,醜軍支撐。

我們知道它確實挺假的,但在藍星無敵的醜國軍隊打外星人似乎也說得過去對吧。

《明日戰記》不但在科幻概念上面沒有突破,可以說,任何的設定都一筆帶過,

而且還把醜軍外星人換成了香城電影擅長的“我們這班兄弟”幾個警察打外星人,這些再加上粗糙的劇本讓電影的質量一言難盡。

不過,它還是有優點的,

它的優點就是特效和華國首部機甲動作戲,支援它的人就是說為了爽。

至於《獨行月球》。

這部電影的科幻概念,科幻創意都比《明日戰記》要強。

當然比不上劉老師,全華國只有一個劉老師,整個亞洲甚至都沒有幾個劉老師這樣的科幻宗師,包括島國。

這部電影最大的問題只有劇本,喜劇和科幻沒有很好地結合起來,特別是結尾的扇情戲份不少網友普遍不太喜歡,畢竟這太像“春晚小品”了。

但是電影過硬的工業水平,更契合當前華國精神文化的科幻概念和科幻表達,這些再加上沉藤的存在。

《獨行月球》的成功可以說是相當正常的。

流量密碼嘛,

沒見到國師後面都找沉藤來抗票房了?

相反《明日戰記》除了技術水平,陳舊老套的科幻概念,科幻表達和劇本基本上一無是處。

至於《流浪地球》。

近些年,國產科幻片一直在視覺效果這個技術環節不斷追趕好來塢,也有很大突破。

但好來塢科幻片畢竟比國產科幻片早起步很多年,技術更成熟,在多種故事型別中都有優秀影片產出。

換句話說,觀眾已經見識過好的特效、好的科幻片是怎樣的,那麼僅僅憑藉稍遜於、或者與好來塢科幻片持平的視覺效果,就想讓觀眾滿意,顯然是不可能的。

觀眾可以為國產科幻片的情懷買單,但是在支援國產科幻片發展這個理由之外,征服觀眾的科幻片一定要有其獨特的之處。

從技術層面目前難以超越好來塢,故事層面可以是一個突破口。

國產科幻片應該做到為華國觀眾服務,也就是用華國的文化核心講中國本土的科幻故事。這其實也是《流浪地球》的成功點之一。

說到《流浪地球》。

就不得不再提一個負面例子,《魔都堡壘》。

《魔都堡壘》在《流浪地球》後面上映。被評為關上了《流浪地球》開啟的華國科幻大門。

在聊到《魔都堡壘》的創作過程時,導演一直說的是視覺特效有多難做,飛船、外星人、對抗場景的設計有多難。

這部電影的問題也在於忽略了劇本和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