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華娛,我的老婆我自己捧最新章節列表 > 419.新題材【求訂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419.新題材【求訂閱】

鍾磊想要為王前驅。

就得面臨最強的對手。

首先第一部《摔跤吧!爸爸》。

這部電影大機率會引起一陣觀影狂潮的,陸晨要是沒記錯的話。原版上映的時候馮導都發微博說自己是憋尿看完的,由此可見這部電影的魅力。

而這部電影最終也沒有讓人失望,在豆瓣上的評分一度超過了9分,而且有接近15萬的人為這部電影打了五星好評,甚至國內網友把它評價為印度電影排名第一的神劇,由此可見觀眾們對這部電影的熱愛。

故事的劇情很簡單。

曾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主角,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

他希望讓兒子可以幫他完成夢想——贏得世界級金牌,結果卻生了四個女兒。

本以為夢想就此破碎的辛格,卻意外發現女兒身上的驚人天賦,看到冠軍希望的他決定不能讓女兒的天賦浪費,不讓她們像其他女孩一樣,只能洗衣做飯過一生。

再三考慮之後,主角與妻子約定,用一年時間,按照摔跤手的標準訓練兩個女兒:換掉裙子、剪掉了長髮,讓她們練習摔跤,並贏得一個又一個冠軍,最終贏來了成為榜樣,激勵千千萬萬女性的機會……

第二部則是《銀河護衛隊》。

《銀河護衛隊2》是由銀1導演詹姆斯繼續執導的一部超級英雄電影,影片是基於漫威的現代版漫畫改編拍攝的,片中飾演主要角色的演員都沒有變,還是原班人馬。

影片講述的故事圍繞著五個來自不同星球的戰士展開,他們的出身不一樣,種族不一樣,能力也不一樣,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那就是邪惡勢力。這個敵人過於強大,唯有結盟才能讓他們打敗敵人。

在銀河護衛隊1中,五位戰士聯合在一起,組成了銀河護衛隊,並且最終透過不懈的努力打敗了邪惡反派角色羅南,而且彼此之間還成為了好朋友和好夥伴。而在第二部中,他們將繼續在一起並肩戰鬥,對付一切邪惡勢力,維護銀河系的和平。

面對這兩部電影,哪怕以《尋龍訣》的投資也得小心為妙。

至於其他的,倒是不用太擔心。

不說這個,

《尋龍訣》的成本挺高的,再加上宣傳在內,總的投資差不多已經突破了2個小目標。

當然。

這比起嘉星傳媒的其他影片來,這個投資並不是很高。

也是因為這個投資並不是很高。所以,很多的製片公司也沒太把它放在心上。也就是簡單的關注一下,談不上忌憚。

很正常的事情。

要是《尋龍訣》都讓這些製片公司感到忌憚,那他們真的可以關門大吉了。

當然,關注肯定還是有的,這部電影雖然和陸晨沒什麼關係。

真沒關係,無論是導演,還是製片人,又或者編劇,都不是陸晨。

不過,這畢竟是嘉星傳媒的電影,有這個標籤的電影就值得他們關注。

“又到了檢驗嘉星傳媒導演真實水準的時候了。”

“之前的幾位,實力太強,再加上陸晨的幫助,直接打得國內的其他導演沒脾氣,鍾磊的這部《尋龍訣》據說和陸晨沒什麼關係,也不知道這次能不能勝利。”

“好運不會一直在。”

“估計票房不會再那麼幸運了。”

“看這情況,嘉星傳媒是想湊齊七龍珠啊,同期的電影中,在陸晨,蔣煜,羅真他們不出手的情況下,我更看好《銀河護衛隊2》。畢竟怎麼說也是漫威電影,而且第一部的票房也不錯。”

……

業內也在討論。

在提到漫威的時候,有人唏噓道:“《銀河護衛隊》真的算是漫威的“花開兩朵,各表一枝”,任憑復聯集團如何在地球上糟蹋,“銀護”則是拓寬了整個銀河系的戰場。”

這事實話。

老實說,在經過一系列的漫威大法後,我們還能找到更多的打開方式嗎?

儘管《死侍》讓我們知道,嘴炮賣賤是一種門路,而《金剛狼3》的英雄遲暮,同樣是視覺轟炸下的一股清流。

而銀河護衛隊也是另一股清流。

只是因為格局大了嗎?

很明顯不是。

若是這樣認為,那就太小瞧好來塢的生意經了,他們牢牢抓住了電影院觀眾的心理,從形式到內容,都試圖讓“銀河護衛隊”這個系列在繁紛複雜的漫威宇宙中殺出一條血路來。

漫威比DC更有幽默基因,應該是不爭的事實,然而即使是在“鋼鐵俠”系列、“復聯”系列中,笑點大多也只是嘴炮和一些刻意營造的笑料,而“銀護”的出色之處,則是在於它從不主動講笑話,而是透過一個在影片中看起來是笑點,而在觀眾看來,純屬尷尬境地的方式完全逗笑你,這個就出彩了。

喜劇片的構造方式很多種:星爺的“無厘頭”、龍叔式的“動作搞笑”、金·凱瑞式的“面部誇張”都是營造喜劇氛圍的手段,喜劇本身就是對於嚴肅主題的消解,從而使情緒得到釋放。

而“銀護”中的喜劇方式則是對於“喜劇”本身的消解。

比如德拉克斯時而乾巴巴的嚴肅表情、時而接連不斷地大笑,使他嚴肅的原因,和使他大笑的原因可能在我們看來如此莫名其妙,但卻讓片中人做出相當誇張的表情,喜劇就開始被消解了。

悲劇被消解的結果是喜劇化,而喜劇被消解的結果則是無所適從的尷尬,所以眾多在討論“銀護”電影的粉絲,經常會用“尬笑”一詞,這種在喜劇方式上的創新,無疑讓觀眾在被無聊段子充斥的電影世界中,找到新的快感。

除此之外,

雖然“修仙”這種東西起源於我們偉大的東方,但是毫不妨礙我們在西方文化中找到類似的文化符號——英雄的成長之路。

而這,就是“銀護”第二部和第一部的區別所在了,第一部頂多是組團打怪,完成了一次英雄的崎區歷險,但是《銀河護衛隊2》則是英雄身份的確認之路。

在院線看過第二部的觀眾都知道,整部電影是在講述星爵的身世,以及他名正言順的“弒父”過程。

但是影片無意講述崇高,而和它的喜劇方式一樣,沉湎於消解。

這則是最有趣的地方了。

勇度作為星爵的養父,在第一部中是個唯利是圖的劫掠者,但是在第二部中則成為星爵重生的關鍵,如果說第一部中星爵的重生,依靠的是生父留給他的“半神”血統,那第二部的重生,則完全是勇度作為“父親”的大愛所致。

很多人都在電影院邊看邊笑,但是最後都哭成了傻逼,詹姆斯可能會為這一現象暗地偷樂,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的確做到了藉著“修仙”的幌子,扇情了一把“爸爸去哪兒”的故事。

說了這麼多。

總而言之就是,《尋龍訣》想要為王前驅,可能很難,當然,給它們設定點難度還是沒問題的。

不過,

這些都不是陸晨所關注的東西。

在鍾磊選擇好檔期之後,陸晨就沒在關,而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侏羅紀公園》的後期制作上面。

暑期檔馬上就要來臨。

想要征戰暑期檔,肯定得提前把作品給製作出來。

剪輯室裡面,初剪已經完成。

看到剪輯出來的成品,戴磊有些感慨的說道:“恐龍在鏡頭下奔騰的場景,也太暴力了。”

戴磊這話的意思不是再說這個鏡頭不好,而是覺得沒有比這種暴力更美的藝術畫面了。

此時,初剪的成品仍在播放。

迅勐龍在追殺人類,這幾隻迅勐龍算是整部影片中最大的夢魔了。

某種程度上來說。

隱隱的比“異形”還要恐怖。

龍如其名。

恐龍為什麼叫恐龍?

恐龍一詞來自希臘語,意謂『恐怖的蜥蜴』(十九世紀中葉,英國學者以希臘文的dino(恐怖的)和saur(蜥蜴)命名)。

因此,由它的名字看來使人們深信恐龍是一種巨大又恐怖的動物。

當初發現恐龍的化石時,是一種巨大的恐龍化石,所以取了「恐龍」這個名詞;後來又陸續地發現小巧且溫馴的

類別,但就沒有再改名稱,仍取之為恐龍。

陸晨在《侏羅紀公園》展現出來的恐龍不愧這個名字。

動作迅速敏捷的它們殺傷力極強,最可怕的是他們極其聰明。不僅懂得埋伏襲擊,還會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埋伏研究。

比如開門什麼的。

於是在天王飾演的博士的帶領下,大家一路都在躲著這些迅勐龍的追擊。

迅勐龍只是開胃菜。

比迅勐龍更加震撼的是霸王龍。

暴龍中最為兇勐的存在。

這大家夥每次出場的時候,都會掀起前所未有的風暴,雨夜出現的時候更是把兩位小朋友給嚇到失魂。

尾隨汽車一路狂奔,

直接讓在場的兩位剪輯師的心給提到嗓子眼。

這一刻,他們也不得不承認。

自家這個老闆也太厲害了。

十幾分鍾後,

在霸王龍的一聲巨吼之後,影片結束。

這聲吼叫。

給人一種不可一世的霸氣的震撼,那是一種王者的氣魄。

電影結束之後。

周鈴看向陸晨,開口說道:“其實,我覺得這個剪輯已經足夠完美了,我們甚至已經不需要進行修改。”

“在研究研究。”

陸晨覺得這還不是《侏羅紀公園》的最佳狀態。

和原版進行了一下對比,陸晨很快便得出了結論:“我還是覺得電影的前半段鋪墊太長了。”

這是實話。

觀眾走進電影院是為了看恐龍,若是陸晨他們非要讓他們等那麼久才看到恐龍。

很大的機率會被罵的。

“這麼說的話。前半段的鋪墊的確有些長了。”

周鈴推了推鼻樑上的眼鏡,提出建議道:“要不多加點參觀侏羅紀公園內部參觀恐龍的鏡頭多給點,當然。這大家夥肯定得留到最後。”

說著,周鈴指了指螢幕上的霸王龍。

“我覺得還是得加強這傢伙。”

戴磊提出了反對的意見:“保持神秘,增加最後的震撼感,這個想法的確不錯,但是這傢伙可是主角啊,真要讓他最後在出場,是不是有些不合適啊?而且,若是前半段只有其他食草性恐龍的鏡頭的話,真的能夠吸引到觀眾留到最後嗎?”

“說說你的想法。”陸晨微微的點頭,開口道。

戴磊想了想:“我覺得可以在參觀結束的時候給這頭大家夥一個幾秒鐘的特寫鏡頭。”

“這個主意不錯。”陸晨表示贊同,和他的想法不謀而合:“你覺得放在哪裡比較合適?”

“195鏡頭之前。”

“我覺得放在193鏡頭之前更好。”周鈴也被說服了,只不過他對於戴磊把這大家夥放在195鏡頭之前不贊同。

陸晨沒說話。

他在思考,到底把這個特寫鏡頭放在什麼地方比較合適。

幾秒鐘後,陸晨給出了自己的答桉。

放在參觀結束的最後一秒,也就是戴磊說的195鏡頭之前。

至於為什麼?

原因很簡單。

那就是陸晨覺得放在193鏡頭之前的話,指向性太強了,很容易讓觀眾猜到這大家夥要搞事情。

有點像懸疑片裡面的主角因為一個眼神,觀眾就知道了兇手是誰的感覺。

而放在195鏡頭之後的話,觀眾雖然會猜到這大家夥後面有戲份,但是絕對猜不到這大家夥會是大反派。

對於陸晨的決定。

周鈴和戴磊都表示認同。

包括周鈴,在陸晨的解釋之後,也覺得把這個特寫鏡頭放在195鏡頭之前更好。

“好了。”

陸晨伸了個懶腰道:“接下來,就開始精剪吧。”

“放心吧,老闆,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這部電影的最終成品了。”周鈴搓著手道。

……

接下來的日子。

由於爭吵的環節已經過去,因此,剪輯室裡面倒是安靜了不少。

不過,雖然剪輯室裡面安靜了,但是外面卻沒有一絲安靜的想法。

反而有種更加熱鬧的感覺。

《尋龍訣》的宣傳如火如荼,其他公司的電影宣傳也沒有落下。

一時間,網上可以說熱鬧非凡。

除了網上之外。

嘉星傳媒的動畫電影部門也變得熱鬧了起來。

這段時間。

陸晨也把《神偷奶爸》的企劃桉遞給了羅真。

簡單來說。

也就休息了半個月的動畫電影部門再次運轉了起來。

小黃人的形象。

以及這部動畫電影中的一些重要人物的形象,陸晨都給出了原版電影的人物進行參考。

不過。

也僅僅是參考,畢竟西方人的五官和東方人的審美是不同的。

大改是肯定的。

4月30號。

《摔跤吧爸爸》率先上映,已經在剪輯室裡面奮戰了半個月的陸晨被自家媳婦給拉出了剪輯室。

說是要給陸晨換換腦子,帶他去玩玩。

對此,陸晨也沒什麼意見。

也順便給周鈴和戴磊放了假,自己都該換腦子了。

他們也差不多。

柳施施換腦子的方式,就是拉著陸晨走進電影院。

看電影。

看《摔跤吧爸爸》。

和陸晨想象的差不多,這部電影一上映就爆了。

看完之後。

柳施施開口說道:“國產電影新的題材又要出現了。”

對於自家媳婦的這話,陸晨還是挺贊同的。

這部電影實話實說。

還是值得學習的。

作為體育題材電影,難免受到諸多不利因素束縛,很難拍好,想要拍得叫好又叫座,則難上加難。

《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雖然是體育題材,而且是摔跤,可謂是冷門中的冷門,但內容卻很接地氣,既好看又勵志,溫暖而打動人心,難怪能吸引觀眾,並引發共鳴。

男主人公馬哈作為一名退役摔跤運動員,一直有一個夢想,就是為印度奪得世界級摔跤冠軍獎牌。

為此,他不顧世俗偏見和親人反對,毅然決然地把兩個女兒推上了摔跤之路,並親自為他們培訓……這樣的劇情安排,把枯燥的摔跤訓練及比賽貫穿在了精彩、感人的故事之中,寓教於樂,自然容易成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種題材的電影肯定得直面社會,揭露現實。

做不到這點,想要拍好。

很難。

藝術要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總之要反映生活,該片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其中對男尊女卑、世俗偏見、體育發展不均衡、官員不作為等現實問題的批判精神,還是值得思考的。

“很多導演大機率又要被打擊到了。”最後,陸晨開口說道。

以人觀己,委實汗顏。

看完《摔跤吧爸爸》,很多導演都會升起一絲的羞愧感。

情況何以至此?

理由比比皆是,

總之一句話,那些被分析出來的理由,在陸晨看來,反而愈發證明了我們對體育電影缺乏正確認知。

比如有評論講,華國運動題材的癥結在於“體育人不懂電影,電影人不懂體育”,這幾乎是一句廢話。

隔行隔山,體育與電影本就是兩撥從業者,普世皆是如此。

也沒見醜國哪位導演是運動員出身,或者歐洲哪位奧運冠軍棄武從文、折桂柏林戛納威尼斯。

比如又有評論講,華國體育電影扇情過度、不是把自己當催淚彈就是當勵志雞湯。

平心而論,這話真沒什麼毛病。

根本談不上欲加之罪,國產片本就常走入說教和灑狗血的誤區。

“你覺得問題出在什麼地方?”聽到陸先生這麼說,柳施施很快就反應過來了。

“視野,以及格局。”陸晨很是隨意的說道:“不難發現,國內的影片多是些化整為零的細碎故事,其發生地或在古代、或在校園、或在鄉村、或在社會邊緣,它們更像是“和體育有關的電影”,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體育電影”。”

這是實話。

現實當中,奧運會亞運會世錦賽世界盃各種國際最高競技舞臺上,那麼多被體育迷們津津樂道的比賽、那麼多耳熟能詳的明星健兒、那麼多熱血沸騰的榮耀時刻,電影人始終沒勇氣去正面觸碰。

成功的運動題材,除了“一個人在一項比賽中找回自我”及“勝負不到最後一刻總是未定的緊張刺激”這些標配,往往還會附著於一個更加宏大的東西之上,除了對手和錦標之外,它往往還要去戰勝一個其它東西,或者說,建立一個其它東西:

《光榮之路》和《成事在人》是種族平等、《摔跤吧!爸爸》是性別平等、《點球成金》是數學和智慧、《鐵拳男人》是生活與責任、《馬拉松》是走出自閉症、《一球成名》是與誘惑和人性弱點共存。

“還真是!”柳施施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那……”柳施施欲言又止。

“他們肯定知道這些,只不過是不想碰罷了。”

錯了這麼多次,再加上這麼多的範例在這裡呢。

陸晨根本不相信他們還沒找到原因在什麼地方,只不過是他們不想改或者不敢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