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華娛,我的老婆我自己捧最新章節列表 > 500.再來一刀【求訂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500.再來一刀【求訂閱】

“電影劇本是什麼?它在一部電影中的作用是怎樣的?”

這是陸晨對面記者時問出的話。

不過,記者們還沒回答,陸晨就給出了自己的答桉:“首先,它不是小說,當然它也絕對不是戲劇。

如果你看一部小說而且嘗試著去確定它的基本特性時,你會發現那種戲劇性行為動作、故事線等,時常是發生在主要人物的頭腦中。讀者是在偷窺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言語、行為動作、記憶、夢幻、希望、野心、見識和更多的東西。如果出現了另外一位人物,那麼故事線則隨著視角而變化,但時常是又返回到原來的主要人物那裡。

在小說中,所有的行為動作都發生在人物的頭腦中——在戲劇性行為動作的“頭腦幻景“之中。

在戲劇中,行為動作和故事線則發生在舞臺前拱架下面的舞臺上,而觀眾是第四面牆,偷聽舞臺人物的秘密。人物用語言來交談他們的希望、夢幻、過去和將來的計劃,討論他們的需求、慾望、恐懼和矛盾等。這樣,戲劇中的行為動作產生於戲劇的對白語言之中,它本身就是用口頭講述出來的文字。”

頓了頓,陸晨繼續說道:“電影則不同。”

電影是一種視覺媒介,它把一個基本的故事線戲劇化了。它所打交道的是影象、畫面、一小片和一段拍好的膠片;一個鍾在滴滴答答地走動、一個窗子正在開啟、一個人在看、兩個傢伙在笑、一輛汽車在彎道上拐彎、一個電話鈴在響等等。

一個電影劇本就是由畫面講述出來的故事,還包括語言和描述,而這些內容都發生在它的戲劇性結構之中。

一部電影劇本就是一個由畫面講述出來的故事。它像名詞——指的是一個人或幾個人,在一個地方或幾個地方,去幹他或她的事情。

所有的電影劇本都貫徹執行這一基本前提。

一部故事片是一個視覺媒介,它是把一條基本的故事線加以戲劇化。

如同所有的故事一樣,它有一個明確的開端、中段和結尾。”

記者們靜靜的聽著陸晨繼續說道:“西方主流劇本創作理論認為,一個標準電影劇本的篇幅大約有120頁,或長兩個小時。不論你的劇本全用對話、全用描寫,或兩者兼有之,均可按一分鐘一頁來計算。

規矩是不變的——電影劇本中的一頁等於銀幕時間一分鐘。

第一幕,可看成建置部分,這是因為你要用30頁左右的稿紙去建置你的故事。

如果你去看電影,你時常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做出判斷──你是否喜愛這部影片。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第二幕是你故事的主體部分。

一般是在劇本的第30頁至90頁。它之所以稱為電影劇本的對抗部分,是因為一切戲劇的基礎都是衝突。

一旦你給自己的人物規定出需求,亦即在劇本中他想要達到什麼目的,他的目標是什麼,你就可以為這一需求設置障礙,這樣就產生了衝突。

第三幕通常發生在第90頁至第120頁之間,是故事的結局。

故事是如何結束的?

主人公怎麼樣了?

他是活著還是死了?

他是成功還是失敗了?

你的故事需要有一個有力的結尾,以便使人理解並求得完整。”

……

電影劇本是一部電影作品的最完整的書面形式。

除了對話本以外,還包括對劇中人物、佈景、舞臺指導以及各種音響效果的詳細描述。

通常人們是根據電影劇本來導演電影作品的,因此電影劇本是合作電影作品的一個組成部分。

由於技術上的原因,電影劇本通常發展成為分鏡頭劇本。

在電影裡,書面劇本沒有分鏡劇本那麼重要,書面只是為了讓演員更好去演繹和詮釋角色,導演和攝影師更需要分鏡劇本來完整電影的製作。

雖然導演是透過劇本去拍攝,可到最後上映時,我們看到的完整電影,還是存在很多問題。

比如《十年一品溫如言》,就在上映後被罵上了熱搜。

它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它是以小說改編,小說作品講述了十年裡男女主之間深深的羈絆和細水長流的感情。

而電影,講了兩個人……糾纏不清的十年。

毫無邏輯性,全靠“悲慘氛圍”鋪墊,因為是改編,很多小說的橋段用不了,背景也改了很多,本是言情小說的底子,卻硬生生要觀眾買‘悽美愛情’的單,很多觀眾都很不理解,這一部電影是愛情片裡觀眾中途離場最多的,也是現在評分最低的。

它的問題就出在劇本上,首先就是改編的劇本沒有說服力,無法打動普通觀眾,更別說原著粉了。

其次因為是小說改編,電視劇都會比電影好評高一些,好歹觀眾們可以多撐幾集。

還有在同檔期的那幾部愛情片,就算去看了,也未必能理解導演到底想要給觀眾展現什麼,編劇到底在講什麼,

沒錯,愛情確實難拍,

這麼多年過去了,人們對愛情的理解也跨了好幾個維度,又想戳中心思,又要充滿幻想;

想要符合各個年齡段,又要看起來沒有那麼庸俗。

那說到底,還是要劇本能站住腳跟,不會輕易推翻,它的飽滿會讓電影成功一半。

總的來說就是。

陸晨接下來的目標就是為了提升編劇的地位。

眾所周知。

國內編劇的地位真心不高。

國內電影和電視劇的製作模式不同,這也決定了編劇的不同地位。

一個電影專案,製片人先找導演,導演有想法了,再找編劇寫劇本。

比如說製片人買下了一部小說的版權,請一位導演執導,導演覺得可行,便找編劇將小說改編成劇本。

電視劇則是編劇在前,導演在後,製片人先找編劇,編劇將劇本完成得差不多,再找導演拍攝。

由於電視劇要求連貫性,牽一髮而動全身,因此電視劇導演不會像電影導演那樣大刀闊斧地改劇本,當然,這並不能保證編劇的創作受到保護,在大牌演員和不知名編劇的對壘下,演員可以把劇本改得面目全非。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

據說《香蜜》拿36集的錢注水成50集的。

這種很常見,

因為寫成50集和交完稿後注水成50集,編劇拿到的錢是不一樣的,

編劇願意捱罵嗎?

肯定不願意,

大ip都是改編好了是原著好,改編差了是編劇的鍋。

編劇也想多拿幾集的錢啊!

事實上,就算編劇寫的劇本是沒有問題的,但它也不一定就會拍成一部成功的劇,因為導演製片人投資人大牌演員都有可能改劇本,尤其是沒有署名權的編劇們。

這裡就不拿劉和評老師來舉例了,

大部分編劇做不到劉和評老師那樣,他們更多的是在改稿子要尾款要署名權的道路上掙扎著。

簡單來說就是。

編劇是一個“人吃人”的行業,很多編劇入行還是有才華並且能耐得住寂寞的人,

一部劇不成功不要單純的去怪編劇爛,他如果爛他可能連寫本子的活都接不到,編劇是按實力說話的,如果你單純的覺得劇本爛就怪編劇不行!

那只能說:孩子,你太天真了。

結束了採訪。

陸晨回到了嘉星傳媒,《侏羅紀公園2》的後期因為《神偷奶爸》的上映,耽擱了些許的進度,不過好在剩下的時間足夠,預計還有一個多月,《侏羅紀公園2》就能夠完成後期的製作。

於是。

在《神偷奶爸》上映的第二周,陸晨這個編劇一直在進行著與世隔絕的《侏羅紀公園2》後期的製作。

期間。

公司的幾位導演也來找了陸晨。

因為封神宇宙專案之中的個別專案已經籌備得差不多了,所以他們得過來問問陸晨這邊的意見。

意見的話。

陸晨還真沒有,

只是提了一個要求。

每部電影裡面弄個彩蛋,就比如漫威電影《鋼鐵俠》的最後出現了蜘蛛俠的彩蛋一般。

所有的電影都是有順序。

按照順序一部一部的來,基本上就不會出現任何的問題。

對此,

幾位導演的沒有任何的意見!

儘管增加這樣的彩蛋,會增加不少的經費,畢竟神仙的戰鬥場面基本上都是靠著特效做出來的!

特效做出來的,肯定會增加經費。

不過。

這種彩蛋的好處也是很明顯的。

好處自然是承上啟下,為下部電影埋下伏筆,勾起影迷對下部電影的期待!

不過,經費的問題到底是誰來承擔這個問題,陸晨有些猶豫。於是,他乾脆問了曾佳他們。

“乾脆讓他們自行承擔好了!”

曾佳給出了自己的理由:“放誰的彩蛋,誰就承擔彩蛋的經費,畢竟怎麼說也是為了幫他宣傳電影呢。”

陸晨思考了一會兒。

最後還是採納了曾佳的說法,讓彩蛋方來承擔其彩蛋的經費。

對於這個問題。

五大那邊也沒有任何的意見!

一個彩蛋而已,能增加多少經費?

再說!

只要電影火了!哪點經費就當做是在宣傳了。

小問題。

“陸導,這是準備提升編劇的地位嗎?”

就之前陸晨在採訪中說的話,曾佳這邊換了個話題,陸晨點了點頭:“導演的權利必須再壓縮,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把所有的心思放在“導”上面。”

曾佳點了點頭。

導演的權利的確太大了。

“導演本身就是個技術活,將文字的劇本變成視覺電影是個技術活,不然的話全去看小說好了,看什麼電影。”

劇本裡只會寫在一個場景當中發生了什麼事。

比如說劇本寫道,小王在自己房間裡吃蘋果。

小王的房間長什麼樣,

導演要想好,

小王的房間要符合小王的人設,可能是破破爛爛,可能是金碧輝煌,然後導演得跟道具組溝通,我想要怎麼怎麼樣,可不可以做,要多久多少錢。

小王吃蘋果的時候穿什麼衣服,導演要和服裝溝通,穿啥?

吃的蘋果長什麼樣,青蘋果,紅蘋果,富士還是姬娜還是蛇果還是蜜脆還是粉紅佳人,蘋果要大的小的,是長得很好看的蘋果,還是普通的蘋果,還是爛蘋果。

然後小王要怎麼吃這個蘋果,

是躺床上吃,

坐椅子上吃,

甚至倒立吃蘋果,

是咬一小口還是一大口,

怎麼嚼這個蘋果,

是嚼的嘎吱嘎吱響體現小王的不羈,還是嚼的沒有聲音體現小王的家教好。

小王是怎麼拿這個蘋果的,是翹著蘭花指拿著蘋果的柄,還是兩個手指夾著蘋果很優雅的感覺,還是五個手指緊緊地抓住蘋果,這個時候蘋果的大小就很重要了,小一點的蘋果可以顯的小王的手比較大比較有力量感。

等等等!

“準備面對國內導演們的討伐吧。”曾佳有些興奮的說道。

之前陸晨提出導演中心制轉變製片人中心制的時候,她就做好了準備。

只不過!

現實有些讓她猝不及防!

白準備了。

導演們基本上都銷聲匿跡,沒人出來找事。

現在陸晨又要動刀。

曾佳根本不相信所謂的大導們還能坐的住。

陸晨聞言,有些意外,

不過想想也挺正常!

以他們如今的地位,的確不需要怕誰。

其實,陸晨提升編劇的地位,除了再對導演砍一刀之外。

也是為了斬斷演員伸出的手。

能改劇本的不光是導演,還有演員。演員帶著編劇進組的情況可以說相當的常見。

沒錯,相當的常見。

在導演和演員的分割之下,編劇的權利只能被不斷的壓縮。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在制度上面,

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導演中心制。

在這種制度之下,

編劇在劇組沒有地位,劇本創作淪為寫“命題作文”隨意被改沒話說;

行業發展畸形:

槍手被欺壓,庸才編劇吃得開;

收入差異兩極化頂尖編劇遠不及一線明星。

現在,陸晨已經給了導演中心制一刀。

再來一刀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陸晨這麼想著!

然而讓陸晨萬萬沒想到的是,所謂的大導們再次沉默了。

似乎是在用沉默來抗議陸晨的行為。

看到這種情況。

陸晨還真有些摸不著頭腦。

“沒反應?”

“的確沒有。”

陸晨的臉色有些怪異道:“也就是說,他們接受了這個現實?”

“應該是吧。”曾佳那邊也是一陣糾結的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