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華娛,我的老婆我自己捧最新章節列表 > 518.絕望的文盲【求訂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518.絕望的文盲【求訂閱】

“那就聽你的。”

最終,柳施施還是接受了陸晨的這個安排。

她當然知道陸先生這樣安排是為了村花好。

只是有點不習慣罷了。

作為明星來講,大多數都是沒文化的人。

代表很多。

其實很多明星都一樣,成名越早的越沒文化。

在原世界有這麼一個梗。

「絕望的文盲」。

好多明星都成為了這個梗的背景板。

比如。

黃老師的女兒讀錯字。

將「河堤」讀成「河 tí」。

「裹住」讀成「rǎ ng住」。

「一樁樁」讀成「一柱柱」......

直接引發出許多爭議。

也再次將「絕望的文盲」話題推到公眾視野。

毫不客氣的說。

雖然語境有所差異,

但「絕望的文盲」已經變成了一種形容詞。

直接把話題從娛樂升級成社會話題,進入了兩會討論範疇。

甚至還被外媒進行了報道。

這個問題直接成為了個需要正視的嚴肅現象。

然後,直接引起了無數人的炮轟。

無數參與討論的觀眾都表示了疑惑,到底哪兒來這麼多「絕望的文盲」?

要知道,

九年義務教育可是早就普及了的。

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的漏網之魚?

漏網之魚也就算了,偏偏這些漏網之魚還順利的進入娛樂圈,甚至有的人還成為「頂流」。

這就讓無數的觀眾沒法接受了。

有多沒法讓人接受?

很簡單。

他們除了工作之中的表現出專業上的文盲之外,還經常常識性文盲。

彷彿就是為了證明自己就是所謂的九年義務教育漏網之魚似的。

字,不會寫。

數,不會算。

音,不會讀。

人,不會認。

除此之外,也有一種別樣的文盲。

他們在社交平臺長篇輸出積極發言,卻讓人看不懂。

比如。

有人為島國核廢水處理建言獻策。

有人「自創」一門語言。

讓全網一邊做閱讀理解一邊幫其修改病句。

有人明明已經讀到了博士後,卻不知知網為何物。

還有人,知識分子的人設高高築起。

卻出現「諾貝爾數學獎」「矛盾文學獎」等低階錯誤。

這一系列的事情。

讓觀眾見識到了娛樂圈的文化水平。

內娛文盲遍地走。

或許許多人覺得匪夷所思,但這就是真正的娛樂圈。

準確的來說其實只是常態。

背後原因,多種多樣。

名利場,青春飯。

很多人年少成名,沒有時間進行知識積累。

比如。

黃成依大學剛入學,就被星爺挑中入組《功夫》。

她的老公就曾直言,許多明星都像她一樣。

成名越早越沒文化,甚至已有的知識還會退化。

又或許多草根演員,礙於個人經歷受教育程度偏低。

就如寶強,小學沒有畢業。

演戲不認識劇本上的字,只能隨身帶字典。

但,相比於客觀原因。

如今的內娛文盲更多是主觀選擇。

畢竟在內娛做個文盲,太「划算」了。

不必嚐盡寒窗苦,就能盡享甜頭。

傳統造星方式變革,網絡時代加持出的流量法則,重新制定了內娛的遊戲規則。

顏值經濟演算法之下,漂亮臉蛋戰勝表演實力,成為主要競爭力。

也正因如此,傳統表演行業門檻被拆毀。

偶像又或網紅素人,顏值足夠便有人看。

只需擁有粉絲基礎就可輕鬆「轉型」做演員。

零經驗也不怕,進組後演戲導演手把手教。

從動作到臺詞,甚至細節到表情眼神都逐一示範。

同時給予演員們最大的試錯成本。

反覆拍攝重來,成全其演技達標。

相較於早先追求效率的高壓劇組環境。

如今對於流量演員的寬容度也有明顯提高。

專業難度早已貼心下調。

臺詞可以配音,背景也能摳圖。

功夫不用真打,直接上替身。

只需刷臉,就能輕鬆包攬片酬。

另一邊,即便徒有其表也問題不大。

內娛活人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流行人設。

無需真的讀書學習,就能打造愛讀書的個人形象。

為了保證人設的完整,避免談吐言之無物。

藝人接受採訪時的問題,通常都經過嚴格把控。

回答可以更改,不當可以重來,成品也需稽核。

這就是今後娛樂圈的現象。

關於這點。

陸晨還是相當清楚的。

因此。

他是絕對不會允許自己公司出現這樣的人的。

雖然村花不是嘉星傳媒的,但是詩晨工作室也和他脫不了干係。

因此。

陸晨絕對不會允許村花成為這樣的人。

或者說不允許詩晨工作室出現這樣的明星。

因此。

讓她去學習兩年在陸晨看來。

都已經很短了!

陸晨也沒有開玩笑。

若是村花達不到他的要求,出道什麼的,就別想了。

老老實實的繼續在詩晨工作室學習把。

如今陸晨已經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

肯定會快速的淘汰掉一部份明星的。

沒法空手上陣的明星絕對火不了多久。

在內娛做個文盲也沒關係觀念必須消除。

不必完善生活經驗,也不必豐富學識,一樣日薪百萬。

讓無數人想連夜勇闖娛樂圈了狀態必須抹掉。

必須進行掃盲。

這點陸晨他們已經在做了。

持證上崗不光得有實力,也得學歷。

沒有學歷。

野雞想變鳳凰,想都不要想。

實話實說。

村花這次的出現真的是個意外。

導演組那邊把門檻設得太低了,這才讓她鑽了空子。

否則的話,

她根本沒機會出現在《偶像練習生》的舞臺上面。

倒也不是說門檻設得太低了。

主要還是不能一刀切。

畢竟,

九年義務教育的漏網之魚太多了。

根本沒法直接一刀就切了。

得慢慢的來。

沒辦法。

手段太激烈,不光各大娛樂公司接受不了。

廣大的粉絲也接受不了。

畢竟粉絲們還沒有真正見識到這些人的厲害之處呢。

當然,

陸晨也覺得郭老師那句話很對。

沒學歷並不代表沒文化。

學歷與學習熱情也並不直接掛鉤。

寶強透過劇本重塑自我。

趙麗榕識字也不多,只上過掃盲班。

出演《西遊記》車遲國王後一角時,靠搭檔念詞記憶。

小品《打工奇遇》中現場寫就貨真價實的四字技驚四座。

實則背後苦練數月,一度寫到痴狂狀態。

龍叔小學學歷背四書,一口流利英文。

真刀實槍為事業搏命,拿下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有從藝的誠心和態度,有磨礪出的實在作品。

觀眾自然不會以文盲二字輕視這樣的演員。

陸晨當然也不會。

上面的人也不會。

所以。

根本做不到一刀切。

那樣也太過分了。

……

柳施施還是很聰明的。

對於這一切自然也是支援的。

作為娛樂圈的頂級製片人。

她當然知道某些明星享受著最好的資源,拿著最多的錢。

一邊無知程度一騎絕塵,一邊立人設收割粉絲。

對於觀眾而言是審美荼毒。

對於辛苦讀書,全力工作的普通人而言,也不只是絕望能概括的了。

所以。

她想了想之後,便沒有在反對。

至於陸晨的目的到底是為了村花好,還是有其他的目的。

她直接懶得管。

在她看來,

不管陸晨什麼目的,總之都是好的。

……

不過,話說回來。

這種局面到底是怎麼造成的?

或者說到底是誰在縱容他們的肆意生長。

誰給了他們源源不竭的工作機會。

是什麼底氣,讓他們不憚於一盲到底。

其實,對比不同年代的演員觀念,便會發現一些端倪。

《覺醒年代》中的演員張童,接受採訪時就說過自己曾經的困惑。

二十歲出頭時,做演員的基礎要求是學藝先學德。

修身盡人事,打磨好自己,再看老天爺是不是賞飯吃。

突然之間,這些定律失效了。

演技好,沒用了。

劇方挑人,只看流量。

沒有簇擁者,無法為劇方帶來確定的點選量和已知效益,便不會被選擇。

於是不少人建議張童:買點粉絲。

遊戲規則,已經變了。

曾經,科班出身是基礎性條件,評判演員的硬性標準也只是作品。

但蛋糕總是不嫌大。

國內投資方瞄準國外成熟的娛樂體系,開發出更多門路。

比如韓國選秀掀起的利益熱浪讓人眼紅。

毫不客氣的說。

要不是陸晨這邊壓著。

國內的各大娛樂公司早就照貓畫虎大量開設經紀公司,開辦選秀節目批次造星了。

這絕對是實話。

陸晨他們這邊先搞,

直接把這個事情搞到了天花板,直接導致其他人想要模彷也沒辦法。

畢竟。

可不是那家公司都如嘉星傳媒一樣。

星造出來擺在那裡,可不是誰都能夠承接他們的舞臺的。

在加上上面一系列的規定壓制著。

所以,

這才沒有搞起來的。

至於有那些規定。

很簡單。

總結來說就是涇渭分明。

這點是陸晨提出來的。

在原世界。

為了避免這些練習生可積累的人氣浪費,她們背後的娛樂公司便都轉型向穩定的影視行業謀求發展,以創造更多經濟效益。

這就是所謂的轉行。

這就是原世界明明那麼多練習生沒有出道,卻仍舊出現在各大綜藝節目和電視劇中的原因。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沒有出道,卻勝似出道。

簡單來說就是。

原世界的影視行業壁壘並沒有分明,或者說根本沒有壁壘。

因此轉行並非難事。

而在這個世界。

陸晨直接加強了這個壁壘。

所謂的壁壘就是偶像和演員之間的那道關隘。

陸晨加強了這道關隘。

直接讓這些練習生沒辦法輕易的突破。

這才是各大娛樂公司沒有辦法搞偶像練習生這樣節目的根本原因。

因為搞起來。

若是沒法突破這個關隘。

他們就賺不到錢。

簡單來說,就是不划算。

所以。

這才沒有搞。

這也是陸晨為什麼要讓村花去學習的原因。

因為不學習,

她也沒法突破這個壁壘。

一旦突破不了這個壁壘,

很快就會被這個殘酷無比的娛樂圈淘汰掉。

總結來說就是。

愛豆可以量產,演員卻不能。

偶像所追求的是短暫而驚豔的舞臺表現、販賣夢想與幻想的互動方式。

可優秀的演員需要的是大量的生活經驗、學識基礎、感受力、觀察力、思考力等一系列綜合實力。

臺前幕後的生存方式相差甚遠,自然水土不服。

所謂的絕望的文盲其實就是這種畸形嫁接結出的畸形果實之一。

流量與利益掛鉤,粉絲量大、受眾消費能力強者成了頂流。

藝人的綜合能力無所謂,便會劣幣驅逐良幣。

專業演員就會無戲可演面臨失業。

評判演員實力的方式也飯圈化。

於是,塌房此起彼伏。

……

作為娛樂圈的龍頭。

陸晨他們當然得帶好這個頭。

只要他們帶好這個頭,都娛樂圈而言。

絕對是件好事。

別的不說,

至少能夠降低現粉絲為維護偶像,也甘願同做文盲的事情發生。

這種事情可是很常見的。

沒開玩笑,

不少粉絲為了給偶像的演技鍍金,她們發明了一系列令人看不懂的玄學理論。

比如。

而當偶像因沒文化翻車時,她們也強行挽尊。

不少心智並未成熟的低齡受眾,更是暗藏讀書無用論的隱患。

你就說嚇不嚇人!

所以。

陸晨他們必須帶好這個頭。

因為只有這樣。

觀眾才能真正吃到營養餐。

在他們各種優秀的作品的襯托之下,觀眾對於低劣作品與爛演技的容忍度逐漸降低。

隨著《覺醒年代》,《功勳》……

一系列電視劇作品的火爆,也印證著實力派演員才是娛樂圈真正的中流砥柱。

當然,陸晨也無意將任何具體的人對立起來。

畢竟圈內亂象之下,所有人都被裹挾其中。

但要想改變,

單一方努力是不夠的。

除了靠他們,也要靠演員自己。

沒有經驗時,或能因不知者無罪而得到寬容。

但有人願意伸手相助或者有其他的選擇的時候,若仍舊選擇做個絕望的文盲,便是自願掉入行業怪圈的絞肉機之中。

這就怪不得誰。

自己選的。

在陸晨他們的努力之下,

如今的整個娛樂圈的「掃盲」之風已經漸起。

至於這股風到底是好演員東風還是偶像的西風。

這得他們自己去選擇。

選對了,

肯定是更多好作品乘風而來。

選錯了的話。

就當是提前給自己挖個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