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華娛,我的老婆我自己捧最新章節列表 > 542.他是個很純粹的人【求訂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542.他是個很純粹的人【求訂閱】

實話實說。

從故事來看,

黃博並不想做一部單純的喜劇電影,而是融入了自己對社會的觀察思考,拍出了一部荒誕喜劇。

喜劇元素加上一直熱門的封閉小島設定十分抓人眼球。

此外,人氣偶像張藝星和性感女神舒琪的加盟為影片票房帶來保障。

作為初次執導的黃博。

在陸晨看來。

能夠做到這樣的水準,其實已經可以說是非常成功了。

怎麼說呢。

畫面切換、鏡頭敘述手法、構圖、取景,都相當的不錯。

尤其還有一點,那就是配樂。

配合著劇情節奏,還挺有意思的。

從內容主旨上來說,荒誕又現實,人性、社會、資本、政治,越琢磨越有意思,是適合二刷三刷的好電影。

有很多有深意的細節、畫面、物體,仔細思考其中的隱喻會很有意思。

在這裡,

“文明”的迴歸代表了大眾理性的迴歸,有了情感上的索求和精神生活的追求,從“按勞分配”變成了“按需分配”,

就連黃博的“領袖特權”也變得很模湖了,這裡似乎人人平等大家歡聲笑語,這裡彷彿變成了尹甸園。

這就是《一出好戲》的烏托邦之處,這三個階段可以看做是人類發展簡史,也可以代表著過去、現在和未來。

第四部的話。

則是《愛情公寓》。

為什麼《愛情公寓》能成為五大。

這是網友給的排名,和陸晨的關系不大。

陸晨也看了電影簡介。

有點改變,但是改變並不是很大。

至於為什麼《愛情公寓》會有這麼高的排名,很簡單。

那就是它太神秘了。

看過電影的人都知道。

“愛情公寓”在電影中出現了總共不超過五分鐘,其他場景都是在《盜墓筆記》次元中。

實際上這部電影就是《盜墓筆記》和《愛情公寓》苟合產下的怪胎。

《盜墓公寓》或者《愛情公墓》這樣的戲謔是有道理的。

但是在上映之前沒人知道這是一部盜墓電影。

沒錯。

就是這麼神秘。

所有的宣發事件、物料都在給觀眾傳達一個資訊:原班人馬,十年重聚。

這樣的宣傳方式。

直接讓所有觀眾都以為這是一部情景喜劇,雖然沒有王傳俊和金時佳參與,但好歹也算有點回憶在裡面。

《愛情公寓》真正定檔是在11月10日,之後的宣傳中一再強調曾小賢、胡一菲、唐悠悠、呂子喬、張偉、陳美嘉悉數迴歸。

電視劇版導演韋爭、編劇汪元親自操刀。

很多觀眾細數了一下。

《愛情公寓》總共營銷了19次。

19次的營銷,都是在原班人馬和主創上做文章,

一次也沒有提到盜墓三人組的名字。

《愛情公寓》的老演員們也都非常默契,配合片方搞著營銷。

而且網上所有影片資訊中也沒有提及有其他演員參與。

這裡要心疼一下袁洪,

據說為了配合演好這出戏,

袁洪在11月5日才第一次發微博說自己出演了《愛情公寓》。

可以想象保密程度到底有多高。

其實還不止於此,

《愛情公寓》沒有點映,劇情的保密程度堪比《復仇者聯盟3》和《權力的遊戲》。

原因不言自明,

如果這個謊言在電影上映前被戳破,第一天的3億票房從何而來。

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制作方知道這部電影有多爛,才這麼用心良苦的把《愛情公寓》搞的這麼神秘。

有多神秘。

這麼說吧。

很久沒看電影的柳施施都想去電影院看這部電影了。

開始是柳施施還沒告訴陸晨要看那部。

等到坐到電影院之後。

才知道是來看《愛情公寓》。

一瞬間,陸晨那是相當的無語,特別是柳施施還打算著要包幾場支援一下袁洪。

聽得陸晨那是一陣頭皮發麻。

直接打斷道:“先看完再說吧,”

的確得先看完再說!

否則的話。

包場搞不好就不是支援了,而是侮辱了。

這樣的電影。

你去包場支援人家不就是在侮辱人家嗎?

對於陸晨這話。

柳施施愣了愣,隨後便點了點頭!然後就等著《愛情公寓》的開場。

電影的開場講了什麼?

整部電影分為三個階段。

你一個階段。

也就是開場。

盜墓三人組吳邪、悶油瓶、胖子死裡逃生,看來是發生在《盜墓筆記》裡的事。

畫面一轉,來到了愛情公寓,曾小賢說自己做了個夢,變成了吳邪。

然後。

無論是柳施施還是在場的觀眾都懵逼了。

然後劇情來到第二個階段,

也就是發佈會。

愛情公寓裡面的人受邀參加一個發佈會,釋出的產品叫“主角光環”。曾小賢將盜墓三人組的“主角光環”掉包,愛情公寓裡的人進入《盜墓筆記》次元。

接下來就是第三個階段。

雲頂天宮的劇情:

之後的劇情是愛情公寓一行人和盜墓三人組進入長白山,意圖開啟青銅門。

期間,他們經歷了連wifi打遊戲、直播、發朋友圈,叫外賣、玩真心話大冒險。

再往後的劇情作者已無力說清楚,反正主角們死了又活了。

曾小賢醒了又睡了,

三叔的腦洞被填平了,最後大家一致認為是做了一個同樣的夢。

結束之後。

陸晨很是難得發了一條微博:“ip電影的最後一次狂歡。”

然後在下面附上電影票。

為什麼這麼說。

很簡單。

這兩年,

眼前看著的一切都在變化。

爛片越來越沒有市場,IP電影一個接一個撲街。

在《阿修羅》撤檔的時候。

很多人都天真的以為小鮮肉、IP電影的時代結束了。

當嘉星傳媒這邊用一部又一部的作品掀起輿論熱潮的時候。

很多人都覺得國內的市場終於贏來了改變,認為有了改變國家的電影。

但現實很骨感,

當這個市場沒了嘉星傳媒這邊的作品之後。

現實再次狠狠地給了眾人一巴掌。

沒錯。

就是狠狠地一巴掌。

《愛情公寓》給了無數人狠狠一擊。

一天賣出了3個億。

這巴掌得有多響。

可以想想,

然後。

《愛情公寓》就涼涼了。

沒錯。

真的涼涼了。

第二天剛剛開始,就被強行下架了。

誰幹的?

觀眾唄。

怎麼幹的?

罵+行動。

罵了一天一夜之後。

然後就是無數的電影打進電影局。

反正和電影有關的部門都接到了無數的舉報電話。

所以,

第二天剛剛開始。

《愛情公寓》就迎來了全面下架。

對此。

無數的觀眾表示自作孽不可活。

包括陸晨在第二天起來的時候也對自己媳婦開玩笑道:“現在你想包場都包不了!”

柳施施:“……”

直接狠狠地給了陸晨一個白眼。

然後。

五大角逐直接變成了四大。

最後一大則是《江湖兒女》。

賈樟科導演的電影,

據說這部電影開啟了賈導的電影宇宙。

電影中的人物角色、劇情都帶有《任逍遙》、《三峽好人》等影片色彩,

可以說是賈導抱負最大、投入最多的一部電影。

影片故事橫跨17年,為了保證不同歷史年代場景的還原度,劇組在服裝設計和場景上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

影片不僅由小鋼炮、徐爭、張一百等客串出演,還吸引到華影天下做主控發行並聯合曼達、上影、珠影組成了“發行天團”。

怎麼說呢,

這部電影被評為五大,在陸晨看來就是因為它的口碑和陣容。

畢竟已經入圍戛納電影節了嘛。

這部電影怎麼說呢。

還是值得看一下的。

不少人看到“江湖”,想到的是像《笑傲江湖》那樣的武俠片,

人在江湖,刀光劍影,身不由己;

是香城電影的黑社會,幫幫林立,爭權奪利,打打殺殺;

抑或是《水滸傳》裡的江湖,這個江湖有流動性、欺騙性、秘密性等一般性質,也在文化綿延上承繼了傳統文化俠、忠、義等元素。

但是賈導的江湖卻是“我們的江湖,它沒有傳承,沒有儀式,就在日常生活中。”

這是賈導的原話。

《江湖兒女》中的江湖,是對傳統想象中的江湖概念和江湖文化的一種解構和反叛。

賈導賦予了江湖新的內涵,母寧說,是對以往那種打打殺殺式江湖的批判。

至於兒女。

很顯然,

也不武俠小說中俠客的概念,而是指涉人生大江湖中芸芸眾生的普通人。

“為小人物做傳”——這是賈樟柯電影宇宙的共同主題。

陸晨看完之後。

還給對方推薦了一波!

為什麼。

很簡單。

華國當代的知名導演裡,像賈導這樣持續關注小人物、對小人物始終有平視和尊重的態度、對小人物有著深切人文關懷的導演。

真的不多了。

就這個態度,

就值得陸晨給他推薦一波。

不過,

陸晨還是低估了他的影響力,

他這一推薦,

立刻便引發了無數粉絲的平均,尤其是喜歡賈導作品的粉絲,更是對陸晨這一行為充滿好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不僅僅引發了粉絲的議論,

而且這件事在業內也引起了一定程度上的關注,

陸晨是誰?

那可是現如今導演第一人。

不僅僅是國內的,也是國外的。

讓陸晨有些意外的是,賈導親自給他回了電話!

表示感謝。

對此陸晨不禁搖搖頭。

只能不停的說“不客氣”之類的話。

賈導的確應該感謝陸晨。

因為陸晨一句話。

這部電影的第二天的票房就多了兩個億!

倒不是說陸晨一句話就值兩個億。

但也大差不差。

不過,

這些都不是陸晨比較在意的。

陸晨在意的是這一來二去。

他和賈導的關係又加深了不少。

他和賈導之前也算是認識,不過,關係程度上也僅僅限於認識。

沒什麼直接聯絡。

華國的第六代導演都有一個“通病”。

他們的電影大多數都無法順利在國內上映,不論是賈樟科、婁葉,還是管湖、王小蟀等。

他們不同於第五代導演的家國天下和民族大義,而是著重於挖掘社會底層的現實與人性的醜陋面。

在這一點上,做的最好的當屬賈樟科。

大多數國產電影都是鍍了金,

美了顏的生活,與現實幾無可比性,反而會造成一種錯覺,即華國只有大城市的燈紅酒綠。

但在賈樟科的電影世界中,他一直在提醒觀眾,華國的社會百態,包含小鎮裡的掙扎與落後。

而且他的鏡頭或者故事都似乎從未離開過故土,那裡有他的曾歡笑過的時光,有他曾暗戀過的姑娘。

故鄉是他最珍貴的寶藏。

賈樟科曾說:“當一個社會急匆匆往前趕路的時候,不能因為要往前走,就忽視那個被你撞倒的人。”

陸晨還是挺認同這句話的。

其他的不說。

陸晨真心覺得國內缺他這樣的導演。

他走的是新現實主義路子,

至少底子是。

視野往往是凡夫俗子的生存狀態,透過描繪普適的情感道德的失落留守,來探索生命尊嚴與價值。

這個電影形式的選擇,

多多少少都與接受過現代自由思想的成長歷程有關。

這些意識都鉻印在他的電影裡。

而電影特有的感染力,讓這些東西變得生動有力,有滋有味。

總的來說就是。

華國也缺這樣的作品。

“陸導很有意思啊。”

業內的很多人看到陸晨給賈導的電影做了推薦,意味深長的說道。

要知道陸晨和他們這些導演那可是經常鬧得不愉快的。

在加上陸晨是大片的大表。

還真讓人有點難以相信陸晨會主推推薦這麼一部文藝片。

“他是個很純粹的人。”

也有人這麼評價陸晨,在這些人的眼中,陸晨也是個真正關心這個行業的電影人。

在某種程度上而言,陸晨已經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大師了。

而且也願意給年輕人機會。

也曾在不少的場合替年輕導演說話,當然。

這個過程中也不少懟一些倚老賣老的導演。

因為陸晨的存在。

導演好幾位導演已經提前退休了呢。

甚至有的至少提前了十幾年。

“沒真想到啊。”

“短短幾年,他竟然成長到了這個地步,如果在過去。有人告訴我,未來會有這麼一個年輕人橫空出世,不靠背景,不靠金銀,可以闖出這麼大的基業,改變了華語電影,打死我都不相信。”

業內不少人都在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