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華娛,我的老婆我自己捧最新章節列表 > 565.誇讚【求訂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565.誇讚【求訂閱】

其實觀眾的要求並不是很高。

只要不亂來。

觀眾一般都不會批評得太過分的。

《封神傳奇》為什麼被批得那麼慘。

原因也很簡單。

僵硬的人物表演,想當然的劇情設定,毫無邏輯的故事走向外加口水腦殘臺詞。

這都不足一論了。

最搞的是該電影營銷廣告還把東西文化混搭當成一個噱頭,看了也是醉了。

名義上是根據小說改編,

但是只是取了小說中人物和背景為殼,然後自己想象了一個新故事。

作為一個改編方式,這未嘗不可,只是你新編的故事。

多少還是要靠點譜吧,

完全生硬的嫁接,

引入完全不相干的文化元素,

很容易招致觀影者的反感的。

特別是有廣大讀者的作品。

舉個很好的例子。

原世界的《九層妖塔》也是這樣。

陸導把本來有深深詭異感和神秘東方文化的鬼吹燈改成了西方式生化危機,結果就是完全的不倫不類。

相比之下,

《封神傳奇》就更奇葩,黑龍很像異形,蜈蚣怪就是深淵怪物,妲己的狐狸尾巴明明是狂蟒之災。

申公豹升級之後就變成了巨大的獸人,雷震子長出翅膀之後怎麼看怎麼像阿凡達,還有,還有那些古代城牆,

華國的商朝式建築怎麼都是魔戒式的歐美風?

後來一上網查,

全明白了,原來電影的特效團隊是請的好來塢的,

哪就怪不得通篇都是山姆大叔的影子了。

本來封神是華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魔幻小說,有著深深的中華文化基礎和中國道家思想的內涵,

有無數入我這樣從小看小說的FANS,

如果只是為了拍的炫酷,

拋棄這種文化土壤,

硬行植入西方特效的結果就是讓人物和故事沒有了生命力和文化依託。

華國的神,仙,鬼,妖,都是有自己特有的鮮明形象的,

好來塢的特效再好,

畢竟製作的人是西方人,

他們搗鼓的東方神話故事,

先不管其它,最起碼不像,和華國觀眾腦海裡的原有的影子差太遠,

一出來就顛人三觀,肯定得不到認可。

不過也有人說,

問題!

問題是你華國大陸的特效團隊太LOW啊。

如果自己的牛,誰不想用自己的啊,何必花大價錢請外國團隊。

其實這話真不對。

不說陸晨他們嘉星傳媒。

其他公司的特效也不差的。

很好的例子。

《大鬧天宮》。

《大鬧天空》這部動畫和嘉星傳媒真沒什麼關係。

這部電影的特效也是美輪美奐的,也是能代表華國特效的。

……

其實很多導演都知道。

電影的本質是個故事而不是一個道理或者是一片風景。

所有的手法和技巧都應該是建立在這是一個完整的故事的基礎之上。

但是不少導演總是喜歡蹲著廁,哼著歌,忽然靈光乍現,

感覺體悟到了一個短小精悍的人生哲理,

然後導演下定決心。

一定要用一個故事承載這個道理。

在陸晨看來。

這樣孕育出的故事往往詞不達意。

為什麼呢,

故事裡的哲理是一個主觀的東西,導演所表達的東西觀眾或因資質不夠,或因閱歷不同體會不到導演的想法。

體會不到導演的想法。

觀眾罵罵娘也是應該的,

畢竟人家花了錢。

別人花了錢沒體會到應有的快感,還不準說兩句,哪來的道理?

一個有趣的故事,

永遠是一個好電影的硬核,

只有好的故事才會耐人尋味,

有耐人尋味才會有過度解剖,

過度解剖才會有爭端,

有爭端才會火起來。

這才是一部真正的好電影的正確炒作套路嘛。

至於哲理嘛,都是見仁見智。

那怎麼才算是一個好故事呢,

在陸晨看來。

一個人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做了一件什麼事。

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可以當作是狀語,那重點就來了。

究竟是什麼人和什麼事呢。

什麼人是演員所呈現出來的,觀眾們想看到的是電影裡的人做的事,而不是名為誰誰的演員在表演這場景。

如果片中角色隨著演員改變,只會讓觀眾有說不出的詭異感。

至於什麼樣的故事才是好故事呢,那必須得是情理之中又是意料之外。

意料之外指的是種種天降怪事讓主人翁經歷,讓他擁有不同於常人的魄力與氣質,情理之中指的是什麼樣的角色就會做什麼樣的事,而不是去讓他做違背自己角色形象的事。

人生是人走的路,

那劇情中角色的行為與劇情也應該隨著角色的閱歷和心境改變而改變,而不是按照劇情需要安排角色的心境變化。

這樣的心路歷程只會讓人詫異與不明。

各種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相輔相成才能成為一部節奏緊湊的佳作。

至於導演的心態。

在陸晨看來,反而是不太那麼重要。

可是國內的很多導演卻把它放在了第一位。

這話還真不是亂說。

很多網友都能感受得出來。

總感覺現在的片子彷彿是在迎合著什麼。

雖然觀眾不知道這些導演到底實在迎合啥。

但是能感覺感覺他們是在迎合著什麼。

有些拗口。

但是這也是事實。

觀眾對此可以說相當的不爽。

他們也明白這個大資料時代導演大大些都是做過功課的。

知道需要捉住哪些人的眼球,

那些屌炸天的預告片就是證明。

但為什麼風評總是上不去呢。

原因很簡單,眾口難調,

你沒辦法迎合所有人,

你討好一群人就意味著另一群人的不屑,一部電影要討好所有人,這是不可能的任務。

讓這部片子變成一個小眾電影但不賺錢,

還是將電影炒熱的抉擇讓人糾結。

在這兩個有些固定的選擇下。

再加上某些導演自己的缺陷,

讓片子更加冗雜但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深刻。

這也是許多導演不服觀眾風評的理由吧。

導演內心:我這麼努力,我思考了這麼多,你們為什麼不明白我的苦心!

其實他們忘了。

還有一個選擇,

那就是迎合大部分人。

準確來說應該是迎合國內的觀眾。

魚與熊掌能否兼得的事情不是這時候的他們需要考慮的,

準確的來說。

需要考慮這個問題的國內導演屈指可數。

差不多都集中在嘉星傳媒了!

最多也就是在加上個國師。

其他人的話。

基本上不用考慮。

沒有海外基礎,有什麼好考慮的?

考慮好自己地盤上的票房就行了。

華國電影的主要問題在陸晨看來,

就是這個問題。

很多導演在拍電影的時候,過多的在乎國外觀眾的想法。

人家是你的爹,還是你的媽?

這麼在乎人家的感受?

每每看到這樣的電影,陸晨都相當的無語。

說到這裡,

陸晨就比較喜歡郭番的那句話。

郭導演曾經接受過《環球時報》的採訪,被問到關於國外受眾時說:“我管他們能不能接受呢?我先服務華國觀眾。我這部影片沒有考慮任何國際市場,或者國際觀眾。我是覺得我們還沒有到那個時候,我們還沒有能力去做一個全球視角的電影。什麼時候全球有一半人說中文的時候,自然而然就出去了,這是一個文化的部分,我們的文化還不夠強大。”

郭導的這番話至少傳遞出了兩種體會。

首先是對華國文化的自信,

服務於本國觀眾的科幻作品並不低人一等,

華國團隊的製作水平也在迎頭趕上;

其次,

這也說明了郭導對《流浪地球》在國際市場表現的清醒認識——這是一部不考慮國外受眾的電影,還“沒有到那個時候”。

這也是陸晨交給餘葵他們的理念。

國外的觀眾的感受永遠放在最後,他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先滿足國內觀眾的感受。

只有在滿足國內觀眾的感受之餘。

才能去考慮國外的觀眾!

只要秉持這個理念。

他們拍出來的電影就差不了。

這也是嘉星傳媒為什麼被這麼多觀眾喜歡的原因。

因為嘉星傳媒出品的每部電影的首先考慮的就是他們的感受!

觀眾的要求真沒那麼的苛刻。

只要不亂來。

哪怕是故事差點他們也是能接受的。

……

《亙古忠臣》首映結束。

影評人的評價也出來了。

“很有華國特色的電影。”

翹班的陸晨坐在沙發上,點開了一篇點贊數頗高的影評:“朋友生日,所以大夥幾個人決定跟隨我這個影評人的眼光,選擇一部電影來開心一下,順便完成我的工作嘛,其實我知道,根本沒得選,《亙古忠臣》的花絮早就出來了,之前也看了預告片,網上早就議論紛紛了。當我說出去看《亙古忠臣》的時候,身邊的朋友基本上都毫不猶豫的答應了,很明顯,他們也想看這部電影。

至於為什麼讓我來選擇,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大家都被以往的那些打著封神幌子的電影把興趣給弄沒了,也就是這次的制作方是嘉星傳媒。否則的話,還真有些擔心這部電影會沒人看。電影開場三分鐘,大家的注意力直接被電影給吸引住了。

看到這一幕的我,不有地的感嘆:這就是嘉星傳媒的實力啊,準確來說這應該是導演的實力。

嘉星傳媒一直在遵守一個原則,那就是他們首先考慮的是國內觀眾的感受,而不是國外觀眾的感受,我相信這點,不光是我,很多觀眾也感受到了吧。哪怕嘉星傳媒那些出海的電影,他們首先滿足的也是國內的觀眾,包括《侏羅紀公園2》,陸晨他們用行動給國內的導演狠狠地上了一課。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至於這一課有沒有用,我相信大家的心裡面也是有判斷的。

好了,言歸正傳。

說說電影。

電影是以忠為主線,稍微有些不滿的是,比干被設定成為一個毫無實力的人,沒能看到他和天帝,仙門門主動手,實屬遺憾,難道文臣必須得是手無縛雞之力的人嗎?在我看來,其實沒必要。

好在瑕不掩瑜。

這部電影讓我們對封神有了新的體驗,無限的接近我們心中的封神。我們想象中的封神,絕對沒有那麼的幼稚,

原著中。

《封神演義》的故事其實是這樣的:紂王是小兒子,因為國王之手商容的支援,越過倆哥哥繼承了王位。

首相商容,和女媧廟關係密切,是殷商事實上的大主教。

次相比幹,是王叔,有宗族的力量,必要時可能把紂王倆哥哥拉回來廢除他的王位。

上大夫梅伯、太師杜元銑是他們的盟友。

聞仲太師雖然是老臣,但忠於紂王,不過他帶兵出征了。

武成王黃飛虎率領御林鐵衛,是黃貴妃的哥哥。

姜皇后是東境守護姜桓楚的女兒。

楊貴妃可能是姜皇后陪嫁表妹,兩個小王子叫黃貴妃“貴妃娘娘”,但叫楊貴妃“姨母”。

紂王和別的妃子都沒有兒子。

紂王和冀州侯聯姻,打擊神權、清理老臣、對抗外戚勢力。

但妲己手段兇狠殘忍,又愛用火烤人,被對方斥為紅女巫。

收回教權的鬥爭中,雲中子、姜子牙相繼被驅逐出朝歌。

元始天尊決定干涉商周戰爭,而妲己跟通天教主關係緊密,最終變成闡截二教的戰爭。

最終鴻鈞老祖出現,要求兩邊的高階神仙全部撤出戰爭。

人類重新開始戰鬥,於是西周的弓手,南伯侯的象兵,北伯侯的遊牧民和東伯侯的長槍兵在牧野展開,而紂王乘著戰車、妲己騎著龍出現在戰場上。

雙方各有一個白袍法師,姜子牙和申公豹。

精英勢均力敵,但紂王雜兵倒戈,武王勝。

這就是原著中的故事。

這樣的故事,誰能看得下去?除非不帶腦子!

感謝陸晨改編的這個故事,故事雖然有瑕疵,但是邏輯性很強,如果可以,真的希望封神後續專案快點出來。我的精神世界迫切的需要滿足。”

看到最後。

陸晨不由地露出了笑容。

有點意思。

很有意思的一篇影評,通篇很少提《亙古忠臣》。

但是句句不離《亙古忠臣》的好。

總之一句話。

就是再說《亙古忠臣》的好。

除了這篇。

陸晨也看了其他影評人的評價。

和嘉星傳媒熟悉的影評人,也紛紛發表了自己的影評。

大多數都是好評。

當然也有譭譽參半的。

畢竟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沒什麼作品能夠讓所有人滿意。

陸晨也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