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從1979開始做文藝最新章節列表 > 第63章 煙火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3章 煙火師

《鐵甲008》這部電影的煙火師叫餘澤,他是有著“華國煙火大王”之稱的老一代著名煙火師。後世八一廠的很多煙火師像是尹興雲,李秀昆等人都是餘澤手把手教會的。

所謂的煙火師,實際上並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組人馬,一個煙火師小組至少由三位成員組成:爆破員、安全員和報關員,其中的核心成員是爆破員,因為只有爆破員才可以真正碰觸火藥、引爆火藥以及配備火藥,所以我們常常把爆破員稱為煙火師。

張偉繼續觀看演員們的表演,突然被片場中一幕爆炸的戲份驚呆了,只見女主角田靜下了救護坦克之後,跑向劉剛乘坐的尖刀車,在跑的過程中,身旁一個炸點被引爆,轟的一聲,效果驚人,炸點和演員的距離非常近,絕對不超過一米。

電影裡的爆炸戲用的可是真的炸藥,雖然炸藥威力刻意進行了控制,沒有真的炸藥那麼大,但依然是有很大殺傷力的。憑藉常識也應該知道,炸藥在距離演員不到一米的位置爆炸,絕對是要出事,但是眼前的女主角卻什麼事都沒有,繼續奔跑。

張偉眼前一亮,這個爆炸效果絕對精彩,有一種被炮彈追著跑的那種驚心動魄的感覺。張偉問旁邊的朱文舜:“朱導,你們拍電影時,爆炸場面都這麼逼真麼?”

朱文舜不是專業的煙火師,也無法解釋剛才的那一幕,說道:“我以前拍戲可沒設定過這麼近的炸點,要知道煙火這玩意,可馬虎不得,弄不好就會出事故的。”

等到劇組拍攝間歇的時候,張偉和朱文舜上前去和導演華淳打招呼。張偉雖然不認識華淳,但是任彭遠導演和他可是老搭檔,就是從自己這裡獲得《攻佔諒山》改編權的那個八一廠導演。

張偉和任導演閒聊的時候,瞭解到當初他想從自己這裡拿到《花環》改編權,結果劇本沒有獲得廠裡透過。華淳當時就有意邀請他加入《鐵甲008》劇組來聯合執導,後來是看到了《攻佔諒山》的劇本,任導演才改變了主意。

張偉一提任彭遠的名字,華淳導演就知道了他,華淳對於張偉這個新冒出來的作家還是挺客氣的,聽說他和朱文舜是來為拍攝電影取經的,也沒有敝帚自珍,而是大方的請朱文舜參觀片場。

張偉則對剛才那個爆炸場面念念不忘,華淳導演給他介紹了煙火師餘澤,但是餘澤正在忙著為下一場戲佈置炸點,沒工夫搭理張偉,就讓他的徒弟尹興雲來招呼張偉。

尹興雲看著張偉這個不速之客最初也是愛答不理,他還想跟著師傅“煙火大王”餘澤多學幾招呢。但是交談中得知張偉也是名軍人,還參加了邊境戰爭立了功,就立刻轉變了態度,軍人只佩服強者。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尹興雲不認識張偉,但是來自後世的張偉可是聽說過他,張偉在逛軍事論壇的時候看到過這個人的介紹。

尹興雲這個人是金陵軍區的工兵出身,今年才被餘澤招入八一廠特技車間從事煙火工作,此時他還是個無名小卒。但是後世他可是新一代的“煙火大王”,參與拍攝了《大決戰》、《鐵血大動脈》、《衝出亞馬遜》、《太平輪》、《智取威虎山》等近五十部電影,張國師拍攝的《金陵十三釵》裡面的爆炸戲份很大一部分也是由他領銜的煙火師團隊完成的。

華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煙火獎,一共只頒發過五次,其中八一電影制片廠拿獎4次,而尹興雲個人就獲獎3次。作為一名煙火師,能夠數次登上金雞獎的頒獎舞臺,這在華國當代電影史上並不多見。

張偉念念不忘剛才那個令人膽戰心驚的鏡頭,向這位未來的牛人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尹興雲很是得意的說道:“這個是靠我師傅他們搞出來的氣體爆破技術才做到的。”

這時朱文舜也湊了過來,插嘴問道:“什麼是氣體爆破技術?”

這個年代也沒有什麼智慧財產權,尹興雲沒有隱瞞,解釋道:“氣體爆破技術用的爆破材料不是傳統的火藥,而是氣流。簡單來說就是用壓縮氣體來替代炸藥,透過氣流的衝擊力來模擬爆炸效果。這種技術非常安全,演員表演時甚至可以直接站在炸點上面,也不會受傷,最多是感覺有一些疼。”

這個原理聽起來還真挺簡單的,張偉理解大概就和汽車爆胎一樣,那威力就挺大的,都能把人崩飛,但是說起來簡單,實際應用應該不是那麼回事了。

張偉感興趣的問道:“能給我們看看你們的這個氣體爆破裝置麼?”

尹興雲從旁邊煙火組的道具裡面搬過來一個像是氧氣瓶的東西,指著這個裝置說道:“這個就是我師傅和廠裡面的一些老師傅發明的氣體爆破器,主要由起爆器,減壓器以及儲氣瓶組成,這是我師父他們在七四年重拍《南征北戰》時發明的。”

張偉和朱文舜上前仔細檢視了一番這個裝置,張偉越看越感覺這個東西不錯,他讓尹興雲在旁邊給他們示範了一遍,還大膽地站在了炸點旁邊,果然在炸點被引爆的瞬間,塵土飛揚,十分駭人,但是處於爆炸中心的張偉只感覺到小石子打在身上臉上有些疼,沒有受到任何傷害。

張偉建議朱文舜考慮在《狂怒》中也是用這種技術,讓爆炸效果更逼真。

朱文舜對這效果也很滿意,就去和八一廠的製片人商量,對方很爽快的就同意了讓長影廠派煙火師過來交流經驗,甚至可以直接賣給他們氣體爆破裝置。

交流經驗這種事,在此時的華國很普遍,根本沒有智慧財產權的概念。哪家企業有了新技術,兄弟單位來取經,都會無償的傳授給對方,因為企業都是國家的,所以也就不分彼此。但是這種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淡薄的現象,後來也讓改革開放初開過門的華國在國際上吃了很多虧。

張偉和朱文舜在《鐵甲008》的劇組待了兩天,之後張偉就回到了部隊,而朱文舜則回長影廠去進行《狂怒》的前期籌備工作,張偉同樣沒有參加小說的改編工作,他現在是分身乏術了。

確定好了《狂怒》的電影改編之後,張偉又投入到了新的小說撰寫工作之中,就是為了紀念見義勇為而犧牲的戰友史亮而萌生的那個寫作想法,張偉將小說名字定為《最後一個軍禮》。

時間過得很快,1979年翻過了最後一頁,華國跨入了八十年代。整個一月份張偉都在撰寫小說,同時團軍史戰史編委會又開了兩次會議,定在年後開始去全國各地進行資料整理工作。

一月底的時候,張偉向團裡面申請了假期,他要回帝都和家人一起過年。這也是老媽田雨潔多次打電話過來要求的,在張偉以各種藉口推脫之後,張媽媽差點就直接殺過來了。

最後張偉怕老媽真的親自來軍營將他揪回去,不得已只好答應了下來,不然張偉這個穿越者還真想躲在軍營裡面少和這家人見面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