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薔薇歲月之1979最新章節列表 > 248.找到原因了(求訂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48.找到原因了(求訂閱)

“難怪他今天特別大方。”馬萬喜卻誤會了。“那我們今天得大吃一頓,就當是打土豪了。”

這樣一說,原本還有些斯文的蘇國棟,也不再客氣,大口大口吃肉。

一盤滷豬雜很快被他們吃完,夏臻沒辦法,又去廚房切了一盤。

比起其它炒菜,它的味道更濃更香,吃得也更過癮。

“你們隨便吃,今天買了一個豬頭,足有十斤肉。”夏臻知道他們平時油水不足,此時大方地招呼道。“就算一頓吃完了也沒關係,下次再去買一個好了。”

在老家他可不敢這樣吃,被人發現會有麻煩。

這邊比較隱秘,沒有人管。

加上馬萬喜和徐軍明都不是普通人,不會把這樣的大吃大喝,放在眼裡。

至於其它幾人,時間長了,想來也習慣了這樣的吃法。

“對了,我有件事一直擱在心裡放不下,想聽聽你的意見。”張躍進忽然停下快子,一臉嚴肅地說道。“聽說黃和平和幾個老鄉,搞了個互助會,你覺得搞這個有沒有風險?”

農村歷來就有做會的習俗,比如有戶人家想蓋房子,靠自家力有未逮。

於是聯合十來戶有同樣想法的鄰居或朋友,以做會的形式,每家每年拿出一筆錢,交到會首手裡。

再以抓鬮的方式,分配這筆錢先給誰用。

誰運氣好,誰家就能就先蓋房。

第二年繼續拿錢出來,以同樣的步驟獲得這筆錢的使用資格。

幾年下來,房子就能依次蓋起來。

等每戶人家都拿過一次錢,這次做會算是完成了。

也有人以月為單位輪流,不過那些人往往收入比較高,這樣只須一年,就能輪一圈,風險相對會更小。

“這個可不好說。”夏臻對這個不算特別瞭解,除了前世上網時,經常看到非法集資的訊息。“只要大家都遵守規則,也算是解決了一些人的用錢需求。就怕中間有人拿錢跑了,那性質就會變得不一樣。”

前世這種事暴雷的很多,造成的後果也非常嚴重。

如果黃和平他們只是小額互助,想來影響不會很大。

對於黃和平這個人,夏臻覺得他的性格有些複雜。

一方面本性不算壞,也有助人為樂的心思。

另一方面,又不夠大度,遇到意見跟他不一致的人,就會想方設法打壓和排擠。

總的說來,是個不能接受不同意見的人,容易走極端。

因為大學生每個月都有津貼,所以想做會的話,確實有這個基礎。

加上他們普遍比社會上的人單純,容易信任別人,黃和平想說服他們,應該不會很難。

即使這樣,也不代表沒有利慾薰心的人。

如果有人控制不住自已的慾望,把這筆錢拿去胡亂用掉了,或者乾脆拿錢跑路,就可能引起不良後果。

畢竟這種屬於非法集資,不受法律保護。

一旦出事,組織者就可能面臨牢獄之災,後果非常嚴重。

也不知道黃和平家裡出了什麼事?居然甘願承擔這樣的風險,也要組織這種事。

“不管出於什麼目的搞這個,我都不贊成他這樣做。”馬萬喜卻一臉鄭重地表明立場。“如果有人發現用這樣的辦法,能緊急搞到一筆錢,就容易走捷徑,不願意踏踏實實工作。”

他從父親那裡聽說過這類事,所以旗幟鮮明地表示反對。

在他看來,自已和幾個兄弟,可以靠賣瓜子賺錢。

他們同樣有手有腳,為什麼不想辦法也去擺攤賣東西?

除非他們家裡出了大事,必須拿一筆錢去救命。

否則的話,他絕不支援這種形式的互助。

“那我們要不要提醒他一下?”比起夏臻和馬萬喜,張躍進出生普通,更能理解生活的不容易。“萬一他出了事,那就後悔莫及了。”

雖然他站在兄弟這一邊,但是和黃和平同學一場,同樣不希望他犯下大錯。

“他的性格你還不瞭解嗎?”延敬飛難得插話發表觀點。“如果你去勸他,只會認為你眼紅他,想要破壞他的籌劃,這樣的人真能勸得住嗎?”

如果說誰最反感黃和平,肯定非延敬飛莫屬。

當初當著班主任的面,說的那些話,深深刺傷了他。

不管過去多久,他都無法原諒黃和平。

“我也覺得沒必要管他。”馬萬喜望了夏臻一眼,說了自已的想法。“有的人是不撞南牆不回頭,就讓他吃些苦頭再說吧!”

他看人的眼光不一樣。

越是出生卑微的人,一旦獲得一些成就,就會變得特別狂妄。

黃和平大概屬於這一類。

以前他下鄉插隊時,肯定吃了不少苦,從他的臉上的滄桑可以看出來。

現在時來運轉,考上了旦大這樣的名牌大學,想來被無數人吹捧後,變得飄飄然了。

到了大學,也捨不得放下面子,事事想跟人爭一爭。

被選為班長後,更加目中無人,居然跟班上的其它幹部起了衝突。

現在搞這個,很有可能並不是因為家裡缺錢,而是為了證明自已有多能幹。

“那就別再提他了。”夏臻也覺得沒必要管這種事。“大家都是成年人,該對自已的行為負責。”

飯後桌上還剩許多菜,他拿來兩隻飯盒,分別裝了兩份菜,遞給徐軍明和馬萬喜。

他們帶回學校,肯定會跟兄弟一起分享。

蘇國棟在一邊羨慕地望著飯盒裡的滷水,有心想要一份,卻不好意思說出口。

“也給你一份吧!”見還有不少滷豬頭肉和酥魚,夏臻又拿了個飯盒,裝好後遞給他。“上次的事謝謝你,以後想吃什麼,來這邊找我——”

蘇國棟給他的印象不錯,那就交個朋友好了。

前世他不認識娛樂圈的人,現在有機會結交戲劇學院的學生,雖然不知道未來會怎麼樣?反正沒有壞處就是了。

“好的。”見夏臻認可了自已,蘇國棟頓時笑了。“我下次過來,你別嫌我煩就好。”

說完,喜滋滋地拿起飯盒,和他們一起告別。

夏臻送他們到門口,又叮囑了徐軍明幾句,讓他別丟失稿子。

等他們全部離開,他一個人回屋收拾了一下,拿出稿紙準備繼續寫後面的故事。

以前覺得時間很多,可以慢慢寫。

現在發現銷量這麼好,得抓緊時間把後面的寫出來。

半個小時後,他發現今天效率不高,於是放下筆站起來。

腦中總想著銷量的事,要不,去新華書店一趟,看看小說到底銷量怎麼樣?

所謂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今天是星期天,如果真的銷量好,想來能碰到讀者購買小說。

打定主意,他打開門往書店走去。

讓他沒想到的是,書店裡居然人滿為患,大量學生模樣的年輕面孔,站在書架前翻閱圖書。

夏臻頓時反應過來。

現在是七九年,年輕人除了看書,根本沒有什麼好的娛樂活動。

正因為這個原因,所以租書店生意才會這麼好。

就連一些偏遠的鄉鎮,也會搞一家出租書店,許多年輕人省吃儉用,就為了湊夠押金,能借書回去看。

他在收銀臺邊上找了個空位置,手裡拿著一本書,裝模作樣看起來。

實際上注意力全部放在旁邊。

那邊有幾個人正在排隊結帳,他注意地看了看,發現一個四十出頭的正裝男子,打扮得像幹部模樣,腰下夾著只公文包,另一只手拿了三本書,正是自已寫的包青天前三本。

成了。

夏臻暗暗叫了一聲。

這人一買就買是三本,想來身份不一般,所以不缺這點錢。

如果這樣的人多幾個,一天都能賣出幾十本。

全國這麼多書店,全部加起來的話,就是天文數字了。

等那個中年人買了書離開,夏臻看了看手錶,決定再等半個小時,看看一共能賣出幾本書。

這個過程有些煎熬,因為一次次讓他失望。

儘管心裡非常明白,不可能連續有人買自已的書。

如果真的有這樣的賣書頻率,那五萬一本的印數也不夠了,得五十萬才行。

半個小時結束,他計算了一下,一共賣出八本自已的小說。

還是相當不錯,夏臻安慰自已。

回到家裡,他感覺動力更足了,於是拼命往下寫。

五點多吃了些剩飯剩菜,然後繼續。

一直寫到晚上十二點,感覺右手都握不住筆了,這才上床睡覺。

第二天回到學校,聽到有不少人在討論自已的小說。

“我的小說已經這麼流行了嗎?”夏臻後知後覺地問馬萬喜。

以前一直沒什麼動靜,昨天徐軍明說自已的小說火爆了,他還沒有直觀的感受。

現在發現學校也有不少自已的讀者,才真正體會到,有本暢銷書是什麼滋味。

“肯定是宣傳起作用了。”馬萬喜回答。“我們可是找了不少人,在努力幫你推薦小說。”

除了打電話給外面的朋友,他們兄弟三個,也在賣瓜子的過程中,不斷向顧客介紹這本書,就連女友那邊,也讓她在女生圈裡宣傳。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想來是最變引起質變,才會一下子火爆開來。

“辛苦你了!”聽說他做了這麼多,夏臻感動地拍拍他的肩。

這個朋友確實不錯,在自已有需要的時候,不用求他,就會主動替你解決困難。

“其實我們的作用很小,主要是新華書店把這本小說放在最顯眼的地方。”馬萬喜又說了一個自已發現的細節。“大多數讀者都是盲目的,不可能把所有小說都翻一遍,再決定買什麼。”

“一旦發現有本小說還不錯,就會直接買回家。”

也就是說,書店擺放的位置,也非常重要。

這關係到能不能被讀者第一眼看到。

“我明白了。”被他一提醒,想到程老爺子那天特意過來問,這本小說是不是自已寫的?夏臻頓時猜到了前因後果。“原來一切根源來自這裡。”

程爺爺是搞發行的,書店那邊肯定有朋友。

如果是他求人幫忙,增加小說曝光機會,那小說突然爆火,就找到原因了。

當天傍晚放學後,他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到酒樓去找程老爺子。

那邊已經完成裝修,這兩天正在搞清潔。

程老爺子安靜地坐在角落,一臉若有所思的樣子,也不知道在思考什麼?

看到夏臻進去,他站起來迎上來。

“你怎麼來了?”對這個懂事的晚輩,他除了欣賞,還有感激。“現在店裡亂糟糟的,等過兩天,正式開張了,你再帶幾個朋友過來吃飯——”

雖然管理權在自已手裡,但是他們來用餐什麼的,他肯定不會拒絕。

甚至請他們白吃幾頓,也沒關係,只要別太過份就行。

畢竟他救了自已的命,這是多少錢都無法買到的。

“程爺爺,我今天過來,是想謝謝你幫我把小說推薦出去。”夏臻來找他,就是為了這件事,所以沒有浪費時間。“能這麼快再版,全靠你幫忙。”

小說和流量一樣,一旦有人接受了,就會不斷介紹給身邊的人,於是強者恆強,火上加火,比做廣告效果更好。

也就是說,因為程老的幫助,讓自已多賺幾萬塊錢。

這當然是指前期帶來的好處。

如果算上自已四十多本小說,就算每冊多賣一萬本,也是四十幾萬本。

實際上效果遠遠不止這些,每冊多買十萬本,都是少說的。

那樣的話,相當於幾百萬本了。

算經濟帳的話,等於讓自已多賺了幾十萬。

在八十年代初這個階段,這絕對算得上天文數字了。

或許程老爺子沒有這樣算過,他卻清楚知道這一點,所以才需要特意跑一趟。

“你這樣說就見外了。”程老見他因為這件事,特意過來感謝,笑著擺擺手,讓他別放在心上。“我能幫的地方不多,正好發行那邊還有些熟人,就跟他們提了提。”

計劃經濟時代,國內商品一直處於賣方市場,誰手裡有貨,誰就是老大。

所以供銷社的工作人員,都鼻孔朝天,看不起其它人。

出版社是精神類商品的提供者,同樣高傲無比。

為了得到更多更好的書籍,書店肯定要跟發行人員搞好關系,他們以前欠了自已很多人情,現在該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