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薔薇歲月之1979最新章節列表 > 267.急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67.急了

來到樓下,沒看到謝記者和攝影師,只有他一個人站在那邊。

難道他們已經回去了?

也對,他們今天過來,是來給於永攀捧場的。

如果採訪結束後,被人發現他們在一起吃飯,只怕新聞的價值會大打折扣。

“怎麼?你打算請我們去品味樓吃一頓?”夏臻很快收起這些想法,走過去笑著問道。

自已的擔心是多餘的,於永攀比自已想像的還要高興。

看來這次活動,執行得不錯。

“沒問題。”於永攀大手一揮,豪邁地叫道。“你們想吃什麼,一會兒儘管大膽點,哥絕不皺一下眉頭。”

以前獲得的名聲,大多是靠家裡。

今天他親自動手,幫人幹了半天的活,感覺內心特別充實。

心情好了,人也會變得特別大氣。

夏臻和馬萬喜是這次活動的主要策劃者,感謝他們,是應有之舉。

三人一起出了學校,來到品味樓。

程老爺子依然坐在老地方,看到他們進去,也沒特別表示。

中午三人點了四個菜,沒有要酒。

下午雖然不用回學校上課,喝得醉醺醺的回宿舍,終究不雅觀。

“新聞大概什麼時候能出來?”夏臻主動問道。

這事馬萬喜不便開口,只能自已問了。

他在報社有關係,電視臺應該沒人脈。

“快的話晚間新聞就能看到,慢的話明天午間新聞,應該能播出來。”於永攀信心十足地回答。

父親已經幫他定下計劃,大三期間,利用志願者社團,幹出幾件聲名遠揚的事。

到了大四,再利用已有的名聲,組織幾次大型活動。

比如組織學生向社會募捐,幫困扶貧,讓失學孩子有機會重新回到學校,幫助老人安度晚年等等。

這些專案,有些已經在實施,有些正準備實施當中。

夏臻能想出這些好主意,自然還能想出其它專案,所以跟他搞好關系非常重要。

這樣一來,明年就可以利用這些成績,直接分配到市團委工作。

到時再利用單位的便利,把學校期間推行過的志願者組織,直接擴大到市團委這邊。

由他作為發起人,在全市大中院校,都開始類似的活動。

如果能成功,再組織幾次大型活動,說不定用不了幾年,就能越級提拔為正科級幹部。

有這樣的底子在,以後不管調到什麼單位,都已經比其它人走地在前頭了。

“恭喜你們。”得到確切的訊息,夏臻認真地向兩人道喜。

“主要還是靠你。”於永攀注意地看了他一眼,見他眼神清澈,確實沒有把這事放在心上,暗暗點頭。

看來父親沒看錯人。

夏臻是個聰明人,知道就算有了這此成績,對他的幫助也不會很大。

不如送給更需要的自已和馬萬喜,獲得兩人的友誼,更加現實。

“我們是自已人,不用說這些客套話。”馬萬喜今天也是情緒高漲。“接下來社團幹什麼?等新聞放出來,肯定能引起更方關注,我們必須提前做好準備才行。”

這次如果能一炮打響,後面就是鞏固的時候。

不能排除有人看他們不順眼,派人雞蛋裡挑骨頭,找他們的問題。

“先不急著考慮幹別的事,還是先把這次的活動總結好,下週再去一趟,補上這周留下的漏洞。”夏臻提醒道。

因為今天是第一次上門,不清楚老人們到底需要什麼?

下次過去,可以帶上一些必須品,讓老人們的生活能更方便,才算幫助到位。

否則依然是形式主義。

就算他們家裡的衛生搞好了,表面好看了,他們的生活沒法改善,一切都是空的。

“夏臻說的有道理,既然在做這件事,就先把它做好。”於永攀贊同地回答。“我們不是計劃結對子嗎?明天我們開個會,聽聽大家的意見,看看大家去幫助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困難?”

“如果有人需要幫助,可以做些調整,否則就照這個配對方式,固定上門提供服務。”

這也是夏臻提出來的。

說大家一窩蜂去一戶人家,這樣效率低不說,還容易濫竽充數。

如果是三個人對應一戶人家,那服務得是好是壞,就會一目瞭然,騙不了人。

他們幾個志願者負責人,還可以隔一段時間,上門做調查和訪問,看看他們對志願者的服務是否滿意?

到年底時,再組織一次評選,給予優秀志願者一定的物質和精神獎勵,讓大家更有動力。

“這個辦法很好。”夏臻點點頭。

不愧家裡是搞政工出身的,想得比自已長遠。

居然能想出評比制度。

這樣一來,幹的好的那些人,說不定能入於永攀的眼。

以後分配工作時,肯定也能獲得好處。

飯後三人沒有急著離開,又泡了壺茶,在那邊聊事情。

“夏臻,我姐想見你,不知道有沒有興趣去我們家做客?”於永攀喝了一杯茶之後,忽然邀請道。

兩人相識時間還很短,原本不會這麼快就示好。

只是夏臻的表現太亮眼了,怕下手晚了,被其它人搶先。

所以先派姐姐代表家裡見他一面,再根據情況招攬。

“當然。”夏臻乾脆地回答。

自已這麼辛苦謀劃,是為了什麼?

還不是為了引起這些大人物們的注意?

意外的是,還沒見過馬萬喜的長輩,倒是跟於永攀的家人,先接上了頭。

於家和馬家誰更厲害,他不得而知。

至少在滬市,於家的話語權更高,卻是不爭的事實。

“那你提前準備一下,我姐定下時間後,我再來叫你。”見他爽快應下來,於永攀自覺有面子,臉上的笑容更濃了。

至於馬萬喜,不用另外通知,想去就一起去。

這件事說好,三人才離開酒樓。

藉口下午還要寫小說,夏臻沒有跟他們回學校,而是直接回滬市的家。

既然有機會和於家搭上線,那生意方面的事,可以提前籌謀了。

小吃店是和馬萬喜一起合作的,張躍進和延敬飛只是看在兄弟的份上,給他們一點好處。

接下來要考慮的是如何跟於家合作,也給他們帶來一些利益。

只有這樣,以後才能真正和他們綁在一起。

這樣一來,自已在滬市的生意遇到麻煩,也有他們出面處理。

酒樓和小吃店都已經有著落了,食物方面的生意,暫時沒必要再做。

那就開一家跟穿有關的工廠吧!

耿啟中在老家開的服裝廠,主要加工最常見的襯衫西褲這些。

他可以在滬市這個大都市,開一家高檔服裝定製店。

由他出樣式,找幾個技術精湛的師傅,照要求加工服裝。

只要樣式好看,價格比普通服裝高很多,想來也會有人捨得購買。

於是拿出紙筆,開始寫計劃。

服裝定製店其實很簡單,主要還是服裝樣式,需要用點心思。

夏臻決定先主打男式制服,比如從軍大衣改良過來的棉大衣和薄款暱大衣,款式可以是雙排扣、單排扣。

再分為小翻領、大翻領和立領。

顏色以藏青色、黑色和深灰色為主,加上長短款,斜袋和翻蓋袋,這樣一組合,可以弄出幾十種樣式。

先打幾件樣品出來,試一試市場。

如果接受程度高,就可以把前世漂亮的男裝畫出來。

反正對現在的服裝師傅來說,只要自已把腦子裡的大概形狀說出來,她們就能幫忙把設計稿完善好。

做完這些,他心裡有了底,就繼續寫小說。

《包青天》前三本從出版到現在,已經加印到第五次了。

現在印數已經達到五十萬,如果全部賣完,單是稿費,他就可以得到十幾萬。

後面三本也已經投放市場,現在的印數是二十萬,銷量依然不錯。

等這批賣完,加印是板上釘釘的事。

照出版社的意思,前面六本出版後,已經在讀者中打好了基礎。

後面的書,最好是一個季度出三本,這樣既不會讓讀者等太久,又能保證小說的連貫性。

夏臻自然沒意見。

如果印得太快,他後面肯定會跟不上。

一季度三本,加上前面有存稿,基本上能維持這樣的速度寫出來。

寫到晚上,他隨便煮了些麵條當晚餐,準備飯後繼續寫。

門忽然被敲響,他走過去開啟,看到馬萬喜站在門口。

“你怎麼來了?”他狐疑地問。

走廊沒有路燈,他臉上什麼表情,看不真切。

今天中午才在品味樓一起吃過飯,不會這麼快又想來騙吃騙喝吧!

“我爸來了。”馬萬喜讓開身子,露出後面的父親。“他想見見你,沒問題吧!”

吃過午飯,他把今天志願者行動的過程,以及於家邀請夏臻的計劃,跟父親彙報了一遍。

他也沒想到,於家會這麼著急,要把夏臻拉攏過去。

這可是他先看中的人,而且四人已經結拜。

如果最終被於永攀得手,那自已不是虧大了?

馬爸爸也沒想到這樣的結果,猶豫了一下,決定來滬市一趟,當面見見夏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如果夏臻真的有這麼厲害,那一定要想方設法,把他跟兒子綁在一起。

這樣既給兒子找了個助力,也可以透過夏臻這個中間人,跟於家拉近關係。

只有這樣,才對馬家最有利。

“馬伯伯來了?你怎麼不早說?”夏臻聽後大吃一驚,連忙後退一步,讓開位置,請兩人進屋。“快請進——”

看來於家的表現,讓馬家著急了,所以才會這麼快趕過來。

這是好事,說明自已的能力,已經獲得初步認可。

對他而言,只要有機會跟大人物當面談一談,憑自已掌握的資訊,想不被他們重視也難。

這樣一來,自已在滬市的佈局,算是初步成功了。

“不請自來,你別怪伯伯當了惡客。”馬應輝進屋後環顧四周,嘴裡客氣地回答。

看他熟練的應對,確實比兒子成熟許多,難怪能在短短幾個月時間裡,就在滬市打出名聲。

要知道像他這樣出生的男孩子,就算再聰明,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出頭。

能做到這一步,只能說英雄出少年。

畢竟夏臻今年才十八歲,剛成年沒多久。

別的人在這個年紀,還湖裡湖塗找不到方向,包括這個年紀的自已。

而他已經在各個領域,做出成績,而且是不一般的成績。

“怎麼會?”夏臻請他們坐下來,匆忙泡茶端到他面前,同時拿了一盤水果,放在桌子中間。“你們先喝茶,再吃點水果。”

馬爸爸可是姑蘇的大人物,如果沒有跟馬萬喜的關係,自已這輩子只怕沒機會,這樣近距離和他接觸。

他能親自過來,已經給足自已面子。

“這是你寫的小說?”看到桌上還來不及收拾的稿紙,馬應輝好奇地問。

也不知道人家是怎麼教育的?

又是寫小說寫詩歌散文,又會做生意,關鍵是腦子這麼好用。

兒子跟他一比,真的差太多了。

“是啊!”夏臻邊放進一個牛皮信封裡,邊回答道。“以前因為身體不好,長期躺在床上胡思亂想,就多了個寫作的愛好。”

這些事他們肯定調查過,也不用隱瞞。

“你真的是個天才。”馬應輝聽他這樣解釋自已的能力,都不知道如何應對了。

別人生病,把家裡人折騰得夠嗆。

他倒好,多了項賺錢的技能,關鍵還寫出了暢銷書。

從這個角度來看,夏臻就算沒考上大學,不認識兒子和於永攀,照樣能過得很好。

而兒子和於永攀,如果沒有他這個朋友幫助,只怕會平庸許多。

“馬伯伯廖贊了。”夏臻整理好桌子後,在對面坐下來。“今天您過來,有什麼吩咐?晚輩一定配合——”

有些事如果自已不說,以領導們的習性,肯定會兜個圈子,再提出來。

還不如自已直接開口。

“其實也沒什麼。”馬應輝見他在自已面前侃侃而談,居然還能引導話題,更加喜歡。“你是萬喜的好兄弟,我今天從姑蘇過來,就是特意向你道謝,感謝你在旦大時,對他的照顧。”

兒子能有這樣的進步,真的離不開夏臻的指點。

他有理由相信,在他的言傳聲教下,等大學四年期滿,兒子只怕已經脫胎換骨。

這是多少錢都買不到的好事。

“馬伯伯太見外了。”見他不肯說實話,只是跟自已客氣,夏臻也不著急,於是跟他聊起學校的瑣事。

當父母的,肯定對孩子的生活比較關心。

有些話子女不好意思跟父母詳細說,他一個外人,自然沒問題。

於是把馬萬喜在學校幹的事,簡單說了一通,聽得馬應輝頻頻點頭。

他沒看錯,這個年輕人確實是個人材,居然把功能全部按在兒子身上,自已幹的事,連提都不提一下。

這種人就是最好的輔左人才,馬家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拿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