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異界華夏之召喚名將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4章 三寸之舌 可定萬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24章 三寸之舌 可定萬軍!

聽著少年諸葛亮那鏗然若鐵的話語,眾人都不禁微微一怔。

他居然敢在公堂之上,大放厥詞,說董卓砍了他的腦袋,便是自取滅亡。

董卓濃眉一凝,深陷的眼眶中閃過絲絲狐疑,拂手道:“那你且說說,本將軍是怎麼個自取滅亡法?”

“呵......”

諸葛亮自信的一聲冷笑,拱手道:“如果在下是郭威,我還沒有對幷州用兵,他董仲穎就嚇得送顆人頭過來,如果我揮師西進,董仲穎還不嚇得開城乞降嗎?”

“在下的人頭一到,郭威必會提前對幷州用兵,將軍你用一顆頭顱,換來兩個強敵呀。”

這一番話語,說得董卓眉頭上盡是肥肉湧動,慍色浮現,只見他握拳道:“本將軍豈會怕了那郭威老兒,你且說第二個強敵是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諸葛亮清風拂袖,不卑不亢道:“將軍殺了陳留王特地派來聯誼的使者,而殿下視我如親弟,試問將軍,以我家殿下的性格,不會和你拼命嗎?”

若是董卓敢偷襲,那齊軍就會不惜一切代價,調頭西進幷州,而且郭威也不會放過他。

汪洋肆意的一襲說辭,徹底向董卓言明了高銘的決心。

腦海中思緒翻湧如潮,董卓不禁深吸一口氣,冷笑道:“想不到高子恆顛沛流離,手下竟還有你這般少年奇才......”

“將軍言過了,我主陳留王麾下猛將如雲,智者如雨,在下至少得排一百號以外了。”諸葛亮神色平靜如水,不起一絲波瀾。

聽得此言,董卓冷笑一聲,拂手道:“我董卓乃齊之重臣,忠義日月可鑑,豈會行悖逆之事?既然如此,那你回去稟告陳留王,讓他還是先想辦法怎麼對付冀州三十萬大軍吧!”

董卓那般不屑的語氣,顯然對這場兵力懸殊的戰爭,對郭威抱有絕對的信心。

諸葛亮淡然一笑,見目的已經達到,心知此地不宜久留,卻也不多言,拱手告辭而去。

少年前腳剛走,在屏風後邊,又緩緩走出一個人來。

只見那人相貌端莊,身著粗布長袍,年紀約莫三十有餘。

手執著一柄黑羽扇,身長大概七尺上下,眉宇間不自覺流轉著幾分詭譎異色。

此人正是董卓麾下第一謀士——賈詡。

望著諸葛亮離去的背影,董卓濃眉一簇,沉聲道:“文和,都聽到了吧,這高子恆儘管兵力不多,但依然囂張得很,還揚言要和老子拼命。這小屁孩年紀輕輕,卻膽識過人,倒有幾分上卿甘羅的味道。”

賈詡輕搖羽扇,淡淡道:“高銘能以一己之力,奪下炙手可熱的青州之地,躋身為一方梟雄,確有過人之處。”

說到一半,賈詡眼眸中閃過一瞬寒光,道:“不過正如主公所說,高銘此子確是狂了點,郭威儘管剛愎自用,但三十萬冀州雄師的實力卻擺在那裡,他高銘這一回,只怕是再難迴天。”

“所以在下建議主公,暫時不必真的出兵,只需做做樣子即可。隔岸觀火,靜待其變。”

董卓點了點頭,冷笑道:“那就依你所言。”

決策已定,於是董卓派兵列於常山一帶,只是鼓動戰旗,虛張聲勢,並無實際進犯的企圖。

而諸葛亮離開九原郡後,和田彪一騎,馬不停蹄地將這道訊息,帶回了平原。

......

郭軍陣營。

中軍大帳中,郭尚身披鎧甲,高坐於主帥之位。

麾下武將如星,兵甲如海,十萬大軍,兵臨城下,氣勢可謂是空前的浩蕩。

郭尚晃著手中的酒樽,那張猙獰的臉龐上,隱隱恢復了幾分昔日貴公子的得意氣色。

因為就在前幾天,在許攸的建議下,郭尚派出使者去說服董卓,以做到兩面夾擊,讓齊軍陷入腹背受敵的絕境。

“高子恆啊高子恆,你一定做夢都沒想到,本公子這麼快就又和你見面了吧......”郭尚呷了一口酒,嘴角上悄然而起一抹冷笑。

許攸上前一拱手,附和道:“只要董卓一出兵,那齊軍必然顧頭難顧尾,屆時軍心大亂,公子必可速敗齊軍,威震三軍!”

“這還得多虧了你許子遠的計謀,放心,到時候一戰功成,本公子在父帥面前,少不了你的美言。”

郭尚放下酒樽,從懷中抽出絲帕,優雅地拭去嘴角酒漬,與許攸相視而笑。

“報!”

正當此時,急匆匆的腳步聲響起,一個從西邊趕回來的斥候匆匆掀帳入內。

郭尚雲淡風輕的把玩著酒樽,冷笑道:“說吧,董卓派了多少兵馬?”

聽到他那滿是自信的腔調,斥候顯然有些尷尬,跪地拱手道:“回二公子,董卓一兵未派,他對外宣稱北方戰事告急,無暇南顧,望二公子自重。”

話音剛落,郭尚手中的酒樽戛然而止,神色中掠起深深的不可思議。

許攸滿是困惑,追問道:“你確定情報無誤?這麼一個大好時機,他董卓怎麼可能會不肯出兵?”

“回軍師,聽說是齊軍使者諸葛亮,先到的九原郡,率先說服了董卓,他這才不願發兵的。”

“諸葛亮是何許人?擔何職位?我怎麼從來沒聽說過齊軍營中,還有這號人物......”許攸眼中的困惑之色,愈發濃重。

那斥候拱手道:“諸葛亮無官無職,是一個年紀不過十二歲的少年。”

聽到此話,帳中眾人都是驚奇不已,彷彿聽到了這個世界上最匪夷所思的事情。

一個聞所未聞的十二歲少年,竟能在虎穴龍潭裡對峙梟雄,並成功說服董卓不出兵冀州。

郭尚氣得一拍案幾,怒罵道:“董卓那頭肥豬,敢不領本公子的情,真是不識好歹!等本公子滅了齊軍,下一個就要滅了他幷州!”

一時間,臺下諸將,也紛紛跟著郭尚咒罵起董卓。

許攸深吸一口氣,眼眸中忽的閃過一瞬精光,當即拱手道:“即便董卓不出兵,我軍也佔據了十足的優勢,而齊軍唯一的優勢,就是士氣。”

“正所謂兩軍交戰,攻心為上。在下有一計,可破齊軍尖銳士氣。”

聽到許攸說有計策,郭尚陡然又興奮起來,催促道:“子遠什麼計策,快說!”

“高銘小兒囂張跋扈,自以為對我們瞭如指掌,我料他斷然不會拒絕我軍的挑釁,所以在下的計策就是......”

許攸嘴角勾勒起陰詭一笑,不緊不慢地吐出兩個字來。

“鬥將。”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