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異界華夏之召喚名將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4章 北涼風止 抗倭援漢(4000字大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44章 北涼風止 抗倭援漢(4000字大章)

常山城下,七萬秦軍與七萬齊軍悍然廝殺在一起。

但見兵甲亂飛,一片屍山血海之景。

縱然秦軍悍勇難當,但齊軍在衛青的號令下,不斷來回有序的變換陣型,加之神臂弩的輔助,秦軍的攻勢很快都被鎮壓了下去。

亂軍之中,蒙恬手持鋼槍,一馬當先,槍尖所過之處,無不是一片血流成河的景象。

而齊軍陣營的老將黃忠,亦是手提鳳鳴刀,縱馬撕開層層血霧,直奔蒙恬而來。

兩人的武力都在98的頂尖水準,當下在亂軍中戰成一團,激起道道刃氣,刮遍滿地溝痕。

在這一場金戈鐵馬中,雙方死傷人數,都在成千上萬的遞增。

蒙恬縱槍如雷,一邊感慨黃忠年老體壯,一邊又被齊軍的陣型變化為震動。

他心知再戰下去,對己軍絕對不利。

因為今日自己是突圍戰,若是一直糾纏下去,等到這一股衝勁過去,己軍士氣必然受挫。

而齊軍那剛中帶柔的陣法,就如同陰陽太極一般。

表面看上去可以突破,但只要一衝過去,就會陷入一片茫茫的兵海狂潮,根本無法衝殺出一條血路來。

就在蒙恬苦惱之時,他又很軟發現,齊軍在變換陣型的過程中,在左翼一側,會出現兵力薄弱的現象。

瞅準這一瞬間的破綻,蒙恬陡然一聲厲喝,強行反攻幾招,盪開了黃忠的糾纏。

“大秦的將士,隨我來!”

暫時逼開黃忠後,蒙恬當即率領著身後的秦軍兵馬,望著齊軍左翼兵力薄弱處,狂殺而去。

在一片刀戟交兵聲中,秦軍奮起反抗,終於突破了齊軍的攔截。

而此時原本的七萬秦軍,也只剩下了三萬兵馬,望西北突圍而去。

關前一戰,秦軍損失了四萬兵馬,齊軍雖然小勝,卻也折了兩萬多兵馬,戰況極盡慘烈。

望著突圍而走的秦軍,衛青臉上並沒有呈現出該有的慌張,只是劍眉微微一凝,旋即揮劍道:“隨我追殺!”

......

逃出生天的蒙恬,帶著一眾殘兵敗將,連馳數十裡,見身後沒有齊軍追趕上來,方才敢放慢腳步,有了喘息的時間。

與此同時,灰濛濛的蒼穹中,也飄起了伶仃的雪花。

一片雪花落在蒙恬的手掌上,被掌間那尚有餘溫的鮮血,瞬間融化。

蒙恬深吸一口氣,唏噓嘆道:“衛青用兵,真乃神人也,我不及他。”

嘆罷,蒙恬仰頭望著漫天飛雪,又慶幸道:“所幸天不亡我蒙恬,佑護我大秦鐵騎,給了我們一條生路。”

轟隆隆!

就在蒙恬剛慶幸完,緊繃的心絃總算鬆弛了幾分的剎那間,震天的鐵蹄聲,轟然在秦軍所有人的耳畔響起。

“秦賊哪裡走,小爺羅成在此!”

“爺爺田彪,在這裡等你們這幫孫子多時了!”

兩聲驚雷般的厲喝響起,但見在蒼茫雪夜裡,兩支勁旅從兩側殺將了出來。

來的正是羅成和田彪!

原來衛青早就算到,蒙恬會採取背城一戰的策略。

如果強行讓軍隊進行正面圍剿,即便能殲滅七萬秦軍,那己軍的傷亡人數,也絕不在少數。

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戰術,不符合衛青的風格。

所以衛青在變幻陣型時,故意賣出左翼的破綻,讓蒙恬找到破局所在,強行突圍出去。

而在左翼方向的三十裡外,衛青早已派田彪和羅成,各領五千精騎,埋伏於此。

只要秦軍一到,就趁勢殺出。

經過一場血戰,方才死裡逃生的秦軍,雖然數量多餘齊軍,但卻已是強弩之末,驚弓之鳥。

在這突襲之下,他們的鬥志會轟然瓦解,如同紙糊的老虎,不堪一擊。

果然不出衛青所料,在田彪和羅成領兵殺出的一瞬間,那三萬秦軍就像是見到了鬼似的,猛然勒住戰馬,一雙雙頓時瞪到斗大,愕然驚駭的望向前方。

“齊軍來啦!快逃命啊!”

就在秦軍驚呼吶喊的同時,羅成和田彪率領的齊軍精騎,已經撞入了秦軍人堆。

轟轟!

震天的撞擊聲,人仰馬翻的倒地聲,聲嘶力竭的慘叫聲,在這茫茫雪夜裡,交織成一曲淒厲的死亡樂章。

無盡的鮮血,宛如從下往上的瀑布,狂湧而起,駭人至極。

在這狂烈的衝鋒攻勢下,秦軍崩潰了。

任憑蒙恬如何吶喊呼喊,已經完全不起作用了,一個個秦軍士卒,就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鼠竄。

因為他們心中的最後一道防線,在齊軍殺出的瞬間,已經徹底被粉碎了。

沒有選擇,蒙恬只得緊咬牙關,再度拿起手中鋼槍,縱馬迎戰。

殺到半路,蒙恬發現亂軍中,敵將田彪正手持開山斧,肆意的收割著己軍一顆顆人頭。

蒙恬心知想要挽回局面,就必須斬殺敵軍上將,來重新凝聚軍心。

“狗膽包天的小賊,看我取你性命!”

想到這裡,蒙恬厲然一聲咆哮,縱馬舞槍,直取田彪而來。

田彪雖然早年縱橫河北,頗有些名氣,但歸根到底是草莽出身。

怎及得上有著中華第一勇士之稱的蒙恬,所以蒙恬此時當然不把他放在眼中。

耳聽蒙恬的羞辱,田彪當場就火了,手中血淋淋的鐵斧直指蒙恬,大罵道:“你這西涼來的黑廝,一個欺世盜名之徒,還敢小瞧爺爺,看我取你狗命!”

暴喝聲中,田彪毫無所懼,舞動鐵斧,直斬向衝殺而來的蒙恬。

兩騎相交,雖然是田彪先出手,但蒙恬一槍從上往下劈來,快如閃電,竟直接後發而先至。

槍鋒還未抵達,那強烈的壓迫感,便如海潮一般,鋪天蓋地向田彪席捲而來。

看著那凜冽的槍鋒,田彪心中一滯,方覺眼前這蒙恬的武藝,竟是出乎意料的強悍。

心神震動下,田彪不敢硬接,便趕忙將橫掃的鐵斧變勢,傾起全力舉過頭頂,想要去抵擋蒙恬那一槍。

半空之中,斧槍相撞。

吭!

鋼槍攜裹著萬沛難當之力狂壓而下。

這泰山壓頂的一擊,直震得田彪身形劇烈一震,虎口刺痛發麻,胸中氣血更隨之一蕩。

“他娘的,這欺世盜名之徒,怎麼武力這麼強......”

田彪心中震驚不已,強提一口氣,雙臂奮力一推,方才推開了蒙恬那宛如千斤的一槍。

蒙恬卻分毫不饒人,一槍方才擊出,第二槍如秋風掃落葉般,向著田彪脖頸橫掃斬去。

招式一氣呵成,快如閃電,分毫不差。

來不及多想,田彪再度奮力舉起手中鐵斧,去格擋蒙恬的第二槍。

然而蒙恬這一槍實在來得太快,快到田彪反應過來時,那明晃晃的槍鋒,到他脖頸的距離就只剩分毫。

鏗!

田彪一槍來不及格擋,只能勉強錯開那鋼槍的方向。

下一個瞬間,蒙恬手中的鋼槍,被往下壓了幾寸的距離。

噗嗤一聲。

那凜冽槍鋒直接劃破了田彪腹部的鎧甲,深入腸胃所在之處。

大股的鮮血,自田彪的腹部狂湧而出。

劇痛之下,田彪幾乎就要拿不住手中的鐵斧。

“去死吧!”

而在此時,蒙恬的第三槍,已經盡起狂瀾怒濤之力,朝田彪狂轟而至。

一剎那,田彪的一對瞳孔,已經被槍鋒的寒光盡數填滿。

然而就在電光火石之間,一杆銀槍,直接從後背到前胸,貫穿了蒙恬的胸膛。

蒙恬驚駭一剎,望著透心而過的那杆滴血銀槍,一臉不可置信的扭頭往後看去,發現出槍之人,正是羅成!

“該上路了,蒙大將軍!”

羅成再冷喝一聲,手中長槍一攪,利用槍上的鐵鉤,直接攪碎了蒙恬的內臟。

“想不到我蒙恬,竟......竟淪落到這個境地......”

望著愈來愈大的風雪,蒙恬仰天哀嚎一聲,一口鮮血從他口中狂噴而出。

那鐵塔般的身軀晃了幾晃,當場栽倒在馬下,埋入冰雪,沒了氣息。

見蒙恬已死,羅成急忙上前攙扶住重傷的田彪,扯下身上的戰袍,幫他暫時包裹住傷口。

與此同時,後方的衛青也帶兵殺至。

那殘餘的秦軍,眼見己軍主帥已經陣亡,加上三面齊軍的包夾之勢。

一個個不是死在齊軍的鐵蹄之下,就是丟掉了手中的兵器,跪地向齊軍哀嚎乞饒。

這場北方兵團的決戰,終於以秦軍的戰敗告終。

......

而在北方開戰的這一個月時間裡。

中部和南部,以及東部戰場上,都各自發生了一場足以改變天下形勢的大戰。

且先看東部的跨海之戰。

......

在高銘開國稱帝的後幾天裡,一封來自海上高麗的急信,打破了這好不容易穩定下來的局面。

這封信是劉備親手所寫。

劉備那日自青州逃到高麗後,也沒閒著躺平,而是先擊潰了當地的土著,統一各部。

然後他自立為漢王,發展農事生息,韜光養晦,只等中原異變,就準備一舉殺回中原,再圖霸業。

但在半個月前,高麗看似穩定的政局,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為倭國的局勢發生了變化。

當年卑彌呼女王退回倭國後,她賴以為支柱的神威,受到了廣大倭人的質疑。

加之作為使者的織田進義慘死在大齊境內,其族弟織田信長,煽動民眾情緒,直接推翻了卑彌呼的神權統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將卑彌呼及其一幫班底,全部趕盡殺絕。

在織田進義的霸權統治下,倭國實力得到了飛速發展,便將目光投放到了毗鄰的朝鮮半島,也即劉備治下的高麗。

織田進義想借高麗為跳板,進攻華夏之地,於是他聯絡了被驅趕至塞外的司馬懿和努爾哈赤,以及高麗的劉備勢力。

司馬懿和努爾哈赤對於織田進義進犯華夏的計劃,表示欣然同意,但當倭國使者來到高麗想要聯合劉備時,卻遭到了劉備的強烈牴觸。

泱泱華夏,豈容外族染指。

劉備對其三人的戰略,表示強烈反對。

三方勢力見劉備不從,便同時出兵攻打高麗,想要先拿下高麗,再一口氣打進幽州,進犯中原。

劉備麾下不過三萬人馬,如何敵得過異族聯軍的八萬兵馬。

於是乎,劉備無奈之下便只能派遣法正,跨海來到帝都金陵,覲見高銘,希望能得到大齊的相助。

而劉備在信上所寫的內容,正是如今高麗處於水深火熱的境地,劉備願意向大齊稱臣,但懇請高銘出兵解高麗之危,保他邊境安寧。

高銘見過法正以及劉備的急信後,念在劉備的氣節和倭人的可恨上,當即命鎮東將軍戚繼光,以及八驃騎之一的林沖,兩人組建起五萬援軍,前往支援身困高麗的劉備。

在派處徵東軍團的七日後,戚繼光、林沖等人終於在高麗登陸。

此時高麗已經淪陷了大半,只剩西部帶方及幾座附屬城池。

劉備一面命李信和張飛,各自抵禦北面的匈奴兵及南面的倭寇,自己則親自來岸邊迎接戚繼光統帥的援軍。

高銘不計前嫌的派兵援助,在望見“齊”字戰旗的瞬間,劉備在海邊渡口,幾乎就要哭成了一個淚人。

於是乎,劉備將手中的兵權全部都交由鎮東將軍戚繼光,期望他能救高麗於水火之中。

戚繼光領兵入駐城池,現在劉備的介紹下,大致瞭解了眼下的局勢情況。

北面有匈奴兵五萬,南面倭寇三萬,同時進犯高麗。

戚繼光在瞭解完形勢之後,當即做出自己的戰略佈局。

北面派李信和張飛,領兵五萬,抵禦匈奴騎兵來犯。

在交接軍令的同時,戚繼光又跟李信交代了一些交兵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李信聽後,只覺茅塞頓開,謝過戚繼光之後,便立刻與張飛領著五萬兵馬,北上與匈奴交兵。

至於南面的三萬倭寇,戚繼光則是親自領兵迎擊,不過在前線戰場,他就只帶了七千兵馬。

而且,他還令剩下的兩萬多兵馬,連夜建造跨海戰船,並不直接參與南面大戰。

劉備看見這番操作,不解戚繼光為何不將三萬將士,全數投入南面戰場,以增加己軍的勝算。

戚繼光卻只是淺笑,胸有成竹道:“區區倭寇何懼哉,且看我如何滅此犯境異族!”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