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異界華夏之召喚名將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6章 北地狼煙盡!(4400字大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46章 北地狼煙盡!(4400字大章)

司馬懿做夢都沒想到,原本悍勇難當的倭軍,竟然在短短幾天之內,就被戚繼光一路連殺帶追的趕回了倭國。

如此一來,加之李信方面突然發起的反攻,匈奴兵登時只道是兵敗如山倒。

在戰車陣的推進下,塞北的匈奴,節節敗退。

沒得選擇,司馬懿只能聯合努爾哈赤,一邊派使者假意向李信請和,另一方面則是集結麾下所有兵力,準備趁其不備,向齊軍發起最後一搏的攻勢。

......

數日後的一個清晨,天色將明未明。

四萬匈奴將士,如涓涓細流般,從一座座大營中開出,趁著拂曉的天幕掩護,向著東面曠野匯聚而去,最終聚成了鋪天蓋地的兵海。

瑟瑟寒風自西伯利亞吹來,吹動那一面面刻著匈奴文字的戰旗,好生威武。

在最中間那一面巨大戰旗下,依次站著司馬懿、努爾哈赤、文鴦、鰲拜四人。

司馬懿那如狼似淵的目光,冷冷的凝視著前方星羅棋佈的李信大軍營寨。

“今日,我勢必要一雪前恥!”

司馬懿心中暗下決心,鷹目一凝,手中長槍當空一劃,喝令三軍向前衝鋒。

嗵嗵嗵——

沖天的戰鼓聲,驟然敲響,震動天際。

一聲令下,四萬匈奴騎兵,轟然裂陣,朝齊軍的營寨狂衝而來。

“殺!”

“殺!”

“殺!”

與此同時,眼前那看似安寧的齊軍營寨中,也爆發出了山呼海嘯的吶喊。

一座座營帳被盡數掀翻,藏在裡面的,卻是一眾全副武裝,整裝待發的步騎士卒。

原來李信早就料到司馬懿不會輕易投降,必然是想兵行險著,來作最後一搏。

眼下雙方各自都亮出了明刃,這場戰役,再無退路。

唯一的活路,就是埋頭對沖,看誰能活到最後一刻。

“將士們,隨我殺盡胡虜!”

李信手持長槍,凜然一聲厲喝,進入狂戰狀態,武力飆升至98的水準,一騎當先。

“胡狗們,張爺爺來了!”

張飛不輸氣勢,怒吼一聲,手持一杆丈八蛇矛,緊跟其後殺向了敵眾。

迎面處的匈奴騎兵,亦是在鰲拜和文鴦兩員猛將的號召下,向齊軍發起了狂烈的攻勢。

天色未明,那荒蕪的大漠上,刀刃的寒光就已將天空映得森寒。

轟隆隆!

兩股激流,頃刻間轟然相撞,那一瞬間濺起的血光,幾乎在戰場上空,掀起了漫空血霧。

亂軍之中,李信直接截住文鴦廝殺,張飛直接截住鰲拜廝殺。

這四員大將,皆乃98及其以上的巔峰武力值,彼此實力相差不遠。

這般激戰在一起,短時間內根本分不出個勝負來,殺得直叫是腥風血雨,愁雲慘淡。

方圓數丈都被寒光刃影塵霧包裹,周遭士卒膽敢靠近,必被絞為粉碎。

有兩員虎將敵住強大的對手,遠處的司馬懿和努爾哈赤冷不丁的相互對視一眼,就各自抬起長弓,挽弓搭箭,準備用冷箭解決掉敵軍的兩員虎將。

只要上將一死,齊軍士氣一挫,這場戰爭的天平就會朝匈奴一方傾斜。

正當二人挽弓搭箭,瞄準張飛和李信時,在南面方向,出現了滾滾塵煙。

關鍵時刻,突然間,版面方向狂塵沖天,挾著天崩地裂的馬蹄聲,輾壓而來。

匈奴兵慘聲震天,紛紛倒潰而逃。

一面“於”字大旗,飛舞如風,引領著一支鐵騎之軍,一路北上輾殺。

是義軍!是於謙和辛棄疾率領的五千義軍!

原來那日自雁門關事變後,于謙逼退了努爾哈赤,便一路上一邊招募義軍,一邊抵禦匈奴。

前幾天他們聽到塞外戰爭爆發的訊息時,便星夜趕往了此間的戰場。

好巧不巧,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被於謙率領的義軍撞上了。

“爾等胡狗,焉敢放肆,看我取你們狗命!”

辛棄疾仰天發出一聲怒吼,一騎當先,飛馬狂衝,手中大槍過處,將數不清的敵卒,摧為肉泥。

望著來勢洶洶的辛棄疾,努爾哈赤當即放下鐵弓,轉而提起長刀,與辛棄疾在亂軍中交戰。

而一旁的司馬懿,亦是放下鐵弓,與迎面撞來的於謙戰成一團。

四人武藝相當,當下又是兩場難解難分的纏鬥。

然而那五千義軍的加入,卻在兩軍纏戰之時,給匈奴兵最致命的一擊。

五千義軍步騎,如鋼鐵洪流一般,緊跟於謙和辛棄疾之後,撞入了匈奴陣營。

頃刻間,匈奴的三路兵馬,便被義軍攔腰斬為了兩截。

本來就不是齊軍戰車陣對手的匈奴,而今有了義軍鐵騎的突現,將他們陣形無情斬斷。

四萬匈奴兵終於軍心崩潰,難以再戰下去,紛紛敗潰四散。

這邊張飛與鰲拜戰了上百回合,鰲拜方知張飛武勇在自己之上,眼下又見義軍殺至,心中不免萌生出幾分退意來。

張飛看穿了他的念頭,當即一聲雷霆般的暴喝:“呔!你張爺爺在這!賊子豈敢分心!”

那一聲暴喝,竟是喝得周遭血霧層層退散,直接嚇得鰲拜心神動盪,一下子緩不過神來。

當鰲拜反應過來時,張飛那剛猛的丈八蛇矛,已經在電光火石間,直接貫穿了他的身軀。

所謂的滿清第一勇士——鰲拜,就此死在了張飛的矛下。

眼見鰲拜被斬落下馬,張飛當即調轉馬頭,協助李信一起夾攻文鴦。

雙拳難敵四手,一個李信就讓文鴦有些窒息,眼下又來了個正值巔峰狀態的張飛,文鴦如何抵得住。

三人走馬觀花,你來我往鬥了二十回合左右,文鴦終於支撐不住了。

李信見狀虛晃一槍,騙的文鴦舉槍格擋,張飛瞅見破綻所在,橫空一矛,再度結果了文鴦這員猛將。

可憐勇文鴦,生錯在了司馬懿陣營,白白枉送了性命。

司馬懿見麾下大將盡被斬死,而今匈奴騎兵陡然間也呈現出兵敗如山倒的頹勢,心知大勢已去。

“我司馬懿蟄伏這麼多年,豈能在這裡就倒下。”

司馬懿眼眸中浮現出深深的不甘之色,咬牙反攻幾招後,便縱馬直接逃走。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努爾哈赤見狀,亦是大喝一聲,反攻幾招便望北面逃去。

“先殺司馬懿!正是此人勾結外族,霍亂我華夏!”

見兩人朝不同的方向逃去,李信當機立斷,果斷的帶著麾下兵馬,沿著司馬懿逃走的方向發起追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兩員大將被斬殺,兩名主帥大難臨頭各自飛,匈奴兵那殘存的抵抗意志,更是土崩瓦解。

放眼望去,這晨光初顯的浩蕩曠野上。

茫茫的匈奴兵,宛如無頭的蒼蠅一般到處亂撞,而鬥志昂揚的齊軍將士,在李信等人的帶領下,縱馬驅趕在後,肆意地殺戮。

其中追得最兇的,便是嫉惡如仇的辛棄疾。

辛棄疾縱馬如飛,撕開道道亂軍的阻隔,將無盡的鮮血和殘肢,都留在馬蹄下,徑直殺到了司馬懿的背後。

司馬懿一心逃竄,猛覺背後一股涼意突襲而來,不及震愕之時。

在那電光火石的一瞬,辛棄疾手中染血的長槍,已似流虹般射至。

噗——

一槍穿胸,透心而過。

司馬懿陡然發出一聲慘叫,手中長槍脫手跌落,身形劇烈一晃,抱著鮮血突湧的心口,便即栽倒在了馬下。

臥丘多年的幽州冢虎,就此被辛棄疾從背後一槍挑死。

跟著司馬懿逃竄的的匈奴騎兵們,眼見自家主帥被一槍秒殺,個個都驚破了膽子,哪裡還有一絲抵抗的勇氣,如過街老鼠一般,抱頭狂竄。

“不殺盡爾等胡狗,我辛棄疾枉為炎黃後裔。”

挑死司馬懿後,手持染血長槍的辛棄疾,仰天發出一聲厲喝,縱馬舞槍再度殺上。

騎兵往來衝插,戰車正面輾壓,那數萬匈奴兵在曠野上,被殺到血流成河,幾乎是全軍覆沒。

......

而另外一邊,已然逃遠的努爾哈赤,拼命的鞭打坐下戰馬,一刻不停的狂奔,滿腦子浮現的,都是麾下大將慘死的畫面。

不知了多久,跑出去有多遠。

此時天色漸漸明亮了起來,努爾哈赤身後的火光也越來越遠,喊聲亦是漸漸隱去,更不見有追兵的蹤影。

努爾哈赤心有餘悸的回頭看了幾眼,方才長長的吐了口氣,緊繃的神經漸漸得以鬆緩,暗自慶幸著逃出了生天。

因為在努爾哈赤前方還有一條落清河。

只要渡過這條河,便是廣袤無垠的大草原,到那個時候,他就可以重新組建兵馬,意圖捲土重來。

努爾哈赤是暗自慶幸,長吐一口氣,卻又心中黯然,陡然如針扎刀絞一般難受。

因為在半年多前,他還是威震幽並的雄主,與司馬懿聯手,殺得邊塞一帶的將領聞風喪膽,只需彈指便可進可圖取中原,篡改江山社稷。

可誰想,到最後,他竟先是被射瞎了一隻眼,司馬懿又被高銘慘敗,如今連高麗的齊漢聯軍,他們都拿不下了。

當了眼前的,更是全軍覆沒,只剩下他孤身一人,逃出生天。

他努爾哈赤的顏面,這一次是徹底的被齊軍掃盡。

而這一切,皆是拜高銘所賜。

“有朝一日我捲土重來,必將血洗整個華夏,以洩我心頭之恨!”

努爾哈赤用那獨眼望著天邊緩緩升起的朝陽,心中暗暗許下復仇的誓言,然後繼續策馬前行。

只要渡過了落清河,憑藉他努爾哈赤的威望,必能重新在部落中拉攏起一支鐵騎精銳。

努爾哈赤心中做著未來的謀劃,那猙獰的嘴臉上,不由掠起一絲難得的得意。

長喘幾口氣,平定心中的情緒後,他也稍稍的放慢了馬步。

然而剛翻過最後一道小山坡,就要來到落清河畔時,努爾哈赤坐下戰馬卻驟然停下了腳步,像是受到了什麼威脅。

“畜生,停下作甚!”

任憑努爾哈赤如何叫喊,他坐下的戰馬就是不為所動,只是直勾勾的注視著前方。

努爾哈赤順著那個方向望去,陡然間,他那雙眼睛瞬間瞪到斗大,愕然驚駭的望向前方。

彷彿看到了世界上最不可思議的事情。

五十步外,落清河畔,正孑然立著一名少年將軍。

他一襲銀甲銀袍,胯下一騎全身雪白的照夜玉獅子,手持一杆寒光似雪的龍膽亮銀槍,正以一種冷絕若冰的目光,注視著前方的努爾哈赤。

那張冷峻的臉龐,努爾哈赤這輩子都不會忘記。

因為那個少年,正是昔日在雁門關,一箭射瞎了他一隻眼的男人——常山趙子龍!

趙雲在這裡等候已久,顯然于謙早就預料到,如果匈奴兵敗退的話,那落清河必然是他們要走的其中一條捷徑。

少頃,趙雲縱馬上前,手中亮銀槍當空一橫,冷然道:“努爾哈赤,今日這落清河,便是你的束身之地!”

“小子,休要猖狂,看我取你狗命!”

耳聽趙雲的威脅,努爾哈赤登時勃然大怒,當即強行拍馬提刀,直取趙雲而來。

望著俯衝而來的努爾哈赤,趙雲那雙冷峻的眸子中不起一絲波瀾,只是透著冷絕若冰的寒光。

然而就在下一刻,趙雲手中的銀槍,陡然化作一道璀璨的閃電,如驚鴻匹練一般後發而先至,藉著耀眼的晨光,直刺努爾哈赤而來。

一點寒芒先到,努爾哈赤那一雙眼眶,瞬間被一片銀白所填滿。

半空之中,刀槍怦然相撞。

“吭”的一聲激鳴之下,努爾哈赤戰刀上的刀刃,轟然如水波般碎裂開來。

趙雲這一槍,竟是直接震碎了努爾哈赤的戰刀!

“下馬受縛吧!”

趙雲見況,似乎不給努爾哈赤任何喘息的機會,當即一槍橫掃,攜裹著雷霆萬鈞之力,重重砸在了努爾哈赤的肩膀上。

“噗”的一聲。

努爾哈赤嘴裡一口淤血噴湧而出,整個人都被打翻下馬,重重的摔在了沙丘裡。

他做夢都沒想到,自己逃過了前面這麼多的劫數,最後卻在落清河畔,栽在了趙雲手裡。

落清河,好一條落清河!

劇痛和悲憤的雙重作用下,努爾哈赤急火攻心,登時昏厥了過去。

趙雲深吸一口氣,收起來亮銀槍,然後翻身下馬,旋即將努爾哈赤五花大綁著押上馬鞍。

環顧一眼周遭沒有其他隱患之後,趙雲便順其逃跑的原路返回,與於謙等人匯合一處。

......

此戰結束,也就意味著霍亂華夏近千年的這股匈奴勢力,終於徹底煙消雲散。

同時伴隨著戚繼光平定倭國,高銘封劉備為漢王的詔書下達。

于謙、趙雲、辛棄疾三人所率領的義軍,也正式納入了戚繼光的東邊軍團。

倭寇的覆滅,匈奴的破敗,劉備的歸降......

一時間,大齊的北境和東境,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寧。

至於匈奴賊首努爾哈赤,被戚繼光等人一路押回了帝都金陵。

在皇宮百官的面前,努爾哈赤百般求饒,苟以獻舞於百官取樂,高銘方才沒有殺他,留了他一條狗命苟存於世。

......

而在此時,洛陽和荊州方面,卻忽然傳來了兩道空前緊要的軍情。

趙昊以天子之名,御駕親征,帶將王翦、呂布等人,率十五萬大軍揮師東進,直逼洛陽。

而南面荊州,白起亦是領兵十萬,帶將李元霸,直逼齊軍南面軍團所駐守的江陵一線。

一場終局之戰,即將揭開序幕。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