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異界華夏之召喚名將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6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大結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76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大結局)

“該你落子了。”

高銘嘴角上揚,發出一聲三分輕薄,七分有意的冷笑。

“是該落子了。”

趙昊方才指尖微顫,幾乎差點拿捏不住那顆棋子。

但此刻他又忽然深吸了一口氣,曬然道:“即便你看穿了又能如何,這盤棋,你已無回天之力。”

舉目望去,方寸棋盤間。

黑子已佔大體優勢,白子纏綿悱惻,只剩下苟安之地。

趙昊說的是棋,說的也不是棋。

“有無有力迴天,不試到最後一刻,又怎麼會知道呢?”

說罷,高銘拈子輕落,落在犄角之處。

陡然間,棋局被生生拉平,而原因,就在於趙昊第一步的天元棄子。

高銘回的是棋,回的也不是棋。

“痛快啊,這還真是痛快。”趙昊目光如刃,環掃棋盤,忍不住給高銘鼓了鼓掌。

“多少年了,終於有人能和我博弈為平手。”

高銘淡淡道:“你不是一直好奇,我麾下為何總能出現那麼多,世人機關算盡的意外嗎?”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趙昊拿起一盞酒樽,往裡面斟著清酒。

“如果我告訴你,我來自於另外一個世界,而且我能將另外那個世界裡的猛將文臣,帶到這裡來,你相信嗎?”

高銘語氣淡然,娓娓道來,只是簡單的陳述而已,但卻有一種讓人無可置疑的氣勢。

此話一出,趙昊那冷峻的眼眸中,閃過了一瞬不易察覺的驚異,樽中的酒水,也在不經意間溢了出去。

高銘不屬於這個世界?

而且還能召喚另一個世界的猛將文臣?

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難以理喻。

若是尋常人聽到這句話,必然是鬨堂大笑,笑高銘荒謬,笑他故弄玄乎。

但趙昊又豈是尋常人。

這世界上就有一種人,他們的存在,本身就是為了讓世人相信奇蹟,相信人定勝天。

高銘如此,趙昊亦是如此。

“棋局已定,不分春秋。”

“高子桓,聽聞你劍法了得,可敢與我在這汜水河畔,論劍術高低?”

趙昊沒有繼續追究出身,而是肆意洋洋的飲了一口酒,開口問道。

“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

“我高子桓,提三尺青鋒,立足當世。試問天上仙人,誰敢來此人間?”

高銘灑脫不羈,高舉酒樽,將樽中瓊漿一飲而盡,浩氣長存。

“快哉,快哉!但神龍不與蛇蟲為伍,天子之戰,又豈能輕易示之人前,落入庸人耳目,任這些世俗庸人肆意品評?”

趙昊接過太阿劍,淡淡道:“所以,今日你我之決戰,也同樣不會有人親眼目睹!”

高銘微微一怔,有些意外道:“只怕這數萬雙將士的眼睛,不會同意,你又如何能讓世俗不見?”

趙昊沒有說話,只是淡淡一笑。

然後,只見他手持太阿劍鞘,凌空一震,一道赤色的光暈,竟如湖面漣漪一般氾濫開來,以石亭為中心,方圓十步為半徑,形成了一道赤色的圓形領域,將外界隔絕於外。

“陛下!”

原本站在亭外守候的阮翁仲和姜松,被一股無形的巨力,竟直接排擠到結界之外,兩人不由發出異口同聲的發出一聲驚呼。

“早知道你們齊人不懷好心,今日一見,果真是虎豺之徒!”

“大秦的將士們,隨我殺啊!”

阮翁仲怒斥一聲,當即率領身後的五萬秦軍,朝迎面的齊軍掩殺而來。

五萬大軍,轟然列陣而動,掀起的塵沙幾欲遮天,踏出的鐵蹄幾欲裂地,勢如破竹。

“哼,早料到你們會藉此下手,不安好心了!”

姜松冷哼一聲,掌中長槍陡然凝聚起冷絕的殺意,宛如一道銳利的破空長虹,迎著阮翁仲呼嘯而來。

後方掠陣的岳飛,見前面兵鋒湧動,便也當即衰兵朝秦軍疾馳而來。

滔天的殺聲響徹九霄,隆隆的馬蹄震徹地府,兩股兵鋒洪流,在這汜水河畔的悠長曠野上,轟然相撞!

結界之中。

趙昊手提太阿神劍,立於石亭左側。

那股赤色的劍氣,宛如長霞,屹立於結界之間,映紅了他的臉頰。

高銘提過軒轅劍,走出石亭,站在了汜水河畔,在滾滾江流中望向了趙昊。

趙昊的目光,也同時凝注在了高銘身上。

他們雖然還沒有交手,兩雙眼睛卻都已變得如劍氣一般鋒銳。

目光交擊,彷彿已經炸開了一串串火花。

趙昊那泛著霞光而鎮靜的臉上,陡然升起一股無形的威懾力,使得他那原本就是以王者之姿睥睨天下的面容,更平添幾分霸道的魅力。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就是神劍的領域屬性麼......”

“那你呢,軒轅劍。”

高銘心中長吟,望著手中那柄金光閃爍的軒轅劍,眸中已閃出炙熱的戰意。

下一刻,軒轅劍竟也散發出一股輝煌奪目的金色光暈,環繞了高銘的周身上下,令其渾身充斥起一股聖君之勢。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汜水河畔,原本還是殺聲鼎沸,刀戟亂飛。

但卻在剎那之間安靜了下去,就像是變成了一幕啞劇。

東齊西秦,孰為英雄?

這個答案將在今日分曉。

這一場大戰已是勢在必行!

趙昊緩緩撫摸著劍刃,劍體也在嗡嗡嗡不住顫抖,天光映照下,劍體煥發出熠熠赤芒。

高銘劍鋒劃破長空,注視著趙昊,淡淡道:“為何一定要以先秦文武為名,賜其姓名?”

趙昊道:“汝可是一定要聽這解釋?”

高銘略一沉吟,拂手道:“不聽也罷。”

寥寥幾句,兩大帝國的天子,最後談話自此結束。

只因為高銘、趙昊都很清楚,任何話在這時都已是多餘,他們都選擇了另一種交談的方式!

——那就是以手中之劍,去決定誰才是這滄海橫流中,真正的天命之子!

嗆啷!

兩道龍吟般的劍鳴,幾乎同時響起,飛騰起的劍光,燦若蓮花。

趙昊手中太阿搖動,三道懾魂奪魄的劍氣,宛如驚鴻匹練一般,將那石亭形同裂帛陡然割裂為四段,直撲高銘而來。

高銘眉頭一凝,嘴角戰意盎然,手中軒轅一劃,一道橫向的燦爛劍氣騰空飛起,挽作破碎虛空般的壓迫力。

好似一陣狂瀾,竟將那三道劍氣,直接吞滅於半空之中。

“好劍!再來!”

趙昊輕點劍刃,飛身而去,翩若遊龍,掀起赤色的霞光,直取高銘而來。

“何懼!再戰!”

高銘匯聚殺意,縱身殺出,呼嘯起風火雷電之勢,道道劍光,直指趙昊。

結界之外,殺聲震天。

結界之內,又是另外一片光景。

但見其下,有詩讚曰:

金霞並劍光齊飛,汜水共長天一色。金鐵交鳴,響窮九霄之巔;劍氣縱橫,光寒九州之域!

碎石盡而寒江清,棋局定而天下平。驪山難越,誰悲秦之舊將;金陵相逢,盡攬後世豪傑!

這一戰,誰佔了上風?

看不清,也看不懂,但這一戰,必將流傳千載,震鑠古今。

忽聽得一聲沉悶的龍吟,緊接著,又閃耀起萬丈金光,刺的人雙目難睜開。

待再次睜開眼睛時,勁氣碰撞聲,長劍交鳴之音,還有那璀璨的劍光都已消失不見。

高銘的胸口上,赫然多出了一柄長劍,貫穿胸口而過,鮮血順著劍鋒,往下流淌。

而高銘手中的軒轅劍,也徑直穿透了趙昊的胸膛,劍鋒如若秋霜,寒光似雪。

兩人同時松劍,各自口吐一口鮮血,於風中襯劍而立,宛如殘燭,忽閃忽明。

“呵呵......”

趙昊低頭苦笑,搖頭喃喃道:“看來上天都給了我們一次重生的機會,但都沒有給我們活到最後的命數......”

這一劍,各自貫穿了對方的心房。

兩人的生命力,都在飛速的流逝。

這場決戰,似乎是以玉石俱焚為結尾。

“是嗎?”

然而此時,高銘卻笑了。

笑得深邃,笑得薄涼,笑得不羈,笑得蕩氣迴腸!

“難道,你還有什麼辦法,能改變這魚死網破的結局嗎?”趙昊那渙散的瞳孔中,掠起了最後的驚異。

高銘緩緩抬起頭,望著那一輪紅若烈火的熾陽,長歌當哭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春風吹又生!好一個春風吹又生!

話音落下,驚奇的一幕發生了。

高銘胸口的那一處劍傷,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不停癒合!

“這......這是什麼?”

看見這一幕,趙昊彷彿看到了世界上最不可思議的事情。

不過短短須臾,高銘胸前的傷口,已經完全癒合如初,彷彿根本沒有受過傷一般。

“這,就是天命,你明白了麼!”

高銘深吸一口氣,重新執起軒轅劍,金光閃爍的劍鋒,直指趙昊的眉心。

聽到這話,趙昊微微一怔,再是搖頭苦笑,唏噓長嘆道:“罷了,罷了,塵歸塵,土歸土。”

然後他用盡最後迴光返照的餘力,以一種犀利的目光,注視著高銘,“高子恆,但你記住,我死了,並不代表一切都結束了!”

說罷,趙昊仰天發出一聲長笑,笑罷而去。

一代梟雄趙昊,就此落幕。

“不代表一切都結束?”

高銘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但也不屑於再去追究這句話的涵義。

如今南北既定,最後的強敵趙昊,也死於自己的劍下,這場亂世紛爭,終於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在趙昊落幕的一剎那,這道赤色的結界,瀰漫消散,漸漸化為烏有。

“陛下!”

遠處,身染鮮血的岳飛和姜松,遠遠看見浴血而立的高銘,以及一旁飲恨而終的趙昊,紛紛發出了驚喜的呼喊。

而此時,他們也已經聯手戰敗了阮翁仲,而失去統帥的秦軍餘孽,如何是岳飛帶兵的齊軍對手,自然是兵敗如山倒,紛紛棄械投降。

望著眼前的屍山血海,聽著耳畔的眾呼萬歲。

高銘持劍而立,欣慰嘆道:“這天下,終於是朕的了!”

......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古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

有詩稱曰:“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自滅秦以後,四海歸一,八方來朝。

天下重歸大齊之手。

高銘還都洛陽,勵精圖治,不出三年,天下便百廢俱興,儼然一副蒸蒸日上,朝盛世邁進的趨勢。

終有一日,在和近臣聊天時,偶然聊到了長生不老藥之事。

高銘笑曰:“這天底下,豈有長生不滅之道?”

群臣皆大笑而散,但高銘卻因此想到了依舊被埋葬在驪山之下的秦始皇陵,以及多年前聽過的,那個關於秦始皇陵的傳說。

於是乎,高銘決定率眾親自走一趟驪山,也算了去心頭一件差事。

當高銘命人略去表土,讓這座瑰寶般的奇蹟,重現天日時,一塊先秦石碑先浮出了厚土。

石碑上隱隱約約刻著一些字,但因為覆蓋了一層厚厚的土灰,需要清理乾淨,才能看清楚上面的字跡。

與此同時,身為天策上將的李世民,神色慌張的提著三封紅色帛書,走到高銘身旁。

高銘強行壓制住心中的震撼,沉聲道:“世民,何故如此慌張?”

李世民將那三份帛書呈到高銘手上,心有餘悸道:“陛下,您還是自己看看吧。”

高銘徐徐將那三份帛書展開,映入眼簾的,是三份以附屬國前來進貢稱臣的文書。

如今大齊的國力,在一眾絕世文臣的輔佐下,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周邊藩國自愧不如,但又想學習一些經國之道,便紛紛前來進貢朝拜,也算是正常。

高銘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然而當他看到這三個附屬國的名稱,以及君主名字時,他直勾勾的怔住了。

大月支王國——扶蘇!

羅馬王國——項羽!

孔雀王國——劉邦!

“陛下,石碑已經清理乾淨了,您看看吧。”此時,石碑也已經在侍衛的清理下,變得乾淨了。

高銘倒吸一口寒氣,轉而將目光轉投到那塊石碑上。

刻在先秦石碑上的那一句話,讓高銘頃刻又寒意陡然增生。

——“高子恆,當你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們的棋局,才剛剛開始。”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