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黑科技:從空間跳躍機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五章 新的星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五章 新的星域

曾經在異星仰望星空,想著或許有一天會和人類在星空中相遇的陸羽也是過了差不多一天的時間,才收到了人類深空艦隊越過日球層的訊息。

這還是藍星一收到訊息就第一時間轉給了無盡星空中的陸羽,不然他想知道這個新聞,恐怕還得多等幾天。

遙遠的空間距離,讓光速通訊便顯得如此緩慢。

人類會發現越是往宇宙深處探索,通訊便越是困難。

不過暫時還沒有必要開發超光速通訊技術來保持通訊暢通。到目前為止,人類到過最遠的星球是距離地球約384400公里的月球。以光速計,完成這段距離需1.3秒。

就好像與世界另一頭的某個人通話的時候,會延遲一小會兒,不過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但隨著人類殖民火星,那麼問題就來了。火星與地球間的平均距離為2.25億公里,以光速計,完成這段距離需12.5分鐘。

而越往太空深處探索,困難就越大。

旅行者一號早已抵達距離地球195億公里的太陽系外層空間。不過我們仍能接收到那裡發來的資訊,只是每條資訊需18小時才能送達。

約40萬億公里外的半人馬座α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系統。

要想實現同該恆星系統的通訊,難度很大,每條資訊需四年才能送達。如此一來,以光速進行的通訊方式變得無力起來。

超光速通訊,會隨著文明控制的星域擴大而展露出它的必要價值,繼而得到大量文明資源投入研究。

而根據陸羽現在接觸到的文明科技來看,蟲洞技術自然是其中一種,但它涉及到空間技術,實現難度太大,不在現階段的考慮範圍之內。

快子,這類神秘的特殊物質,是一大突破希望。但人類目前科技相關研究實在太少,反而進度緩慢,想要突破的應用階段不知道還要多少年的準備。

而最有希望的反而是量子糾纏進行通訊的技術,相關科技造物,就是陸羽曾經捕獲的智子計算機。

它同樣是五級的恆星文明所創造,但以現在人類連恆星級文明的科技樹都沒能摸清,想要達到五級文明的巔峰科技造物,同樣需要走上很長的科技發展之路。

但這些都是後話,人類在為保衛自己母星又邁出一步時,陸羽依舊在光橋裡等著那奇怪的未知文明回覆。

“這個未知文明不會是用光速傳播來在文明內部交流吧?”

“還是說,它以為銀色星辰號在光橋中就吃定了?”

陸羽在生活區的湖泊中,如鏡面般的湖面倒映著天空的太陽,那太陽燈的溫度如秋日午後般醉人,而他與七號正在如一片葉子般的小船上隨著波浪飄蕩。

當然波浪只是隨著七號的意志生成,讓他們能更舒服的在這個午後能享受閒暇的時光

“在我們最初規劃之中,這裡是變成一片大海吧?”

“完備的海底機械可以營造出類似於漲潮落潮一般的效果,在大氣循環系統的配合之下,這裡的大海還會有浪花,無論是想衝浪還是泛舟,或者領略大海的狂野,都可以在這裡感受到。”

七號擼著陸羽的腦袋,笑著說道:“那時你還說要給天氣循環系統和海底機械系統啟用一些混沌演算法,就是說,某一時刻,大海之上某一個地點的天氣,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景,我們也是不能精確預測。”

“這意味著,在某一個時刻,在這裡還可能會出現颱風,出現龍捲風,出現地震、海嘯等景象。這是完全模擬自然的,自然的神奇和浩大,將在這裡得到最完美的詮釋。”

“結果嚇得零號基地的專家們連夜刪庫跑路,生怕你真的弄出這麼個系統來,萬一,只是萬一,出現會傷到你的情況,他們事後恐怕都得受到反人類的指控吧?”

陸羽畢竟是誕生於星球之上的,對於星球之上的天然景色,他還保留有一種本能的迷戀。能在生活區重現星球之上的狂野景色,這無疑有著十分巨大的吸引力。

但零號基地的專家們可不這麼想,生怕陸羽受到任何一點傷害。

明明在智慧機器人的幫助下,這些星球上發生的災難都能輕而易舉的克服了,但最後還是沒能讓陸羽在自己的生活區塞進一片海洋,只能以眼前一望無際的碧藍湖泊代替了。

陸羽枕在七號的腿上,一邊閉眼享受著溫柔的撫摸,一邊惋惜說道:“那時候大海的方案被否了,我就想著給自己的院子里加一座山脈。”

“在大氣循環系統的幫助之下,來自大海的水汽將會變成積雪落在山頂之上,虛擬太陽的熱量會融化它們,讓它們變成水再流下來,這些水會變成瀑布,變成河流,會灌既生存在這些山脈之上的植物。”

“嗯,家裡有片山,不是比有座游泳池炫酷多了!”

很久以前的規劃生活區時,陸羽還是剛剛度過求生階段的星空新人,如今雖然依舊在大宇宙中到處漂泊,但到底已經不再是一人了。

美好的時光,總會與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遭遇。

陸羽還在享受隨波逐流,七號停下了動作輕聲說道:“未知文明有回覆了。”

陸羽睜開一隻眼,都囔著說道:“先不理會!”

翻身抱住七號的大腿,換了一個更舒服的姿勢,先度過了這段閒暇時光。

你都讓老子等了快三個月了,我就不能放置你幾天?

帶著這樣略帶賭氣的想法,陸羽看到未知文明的資訊時,已經是到了幾個小時的晚餐之後了。

【強大的未知文明,您這艘飛船的科技讓我們歎為觀止。】

【我們認為你們已經擁有瞭解這個宇宙真相的能力,請轉移到另一個星系與我們一敘。】

哈?

陸羽讀完這條資訊的瞬間,感覺到這個未知文明大概也是思考迴路出了問題。

【背後的故事+1%】

嗯………奈何,同時的系統提示讓他明白自己居然又離大賺積分近一步。

算了算了,積分要緊!

修復好銀色星辰號,宇宙何處去不得?

這麼想著的陸羽開啟全息投影,就看到在銀色星辰號面前的光橋已經變成了一道空間之門。

即便是沒有跨越過去,遠在不知多少光年之外的景象已經能探測到了。

這是一個很極端的雙星系統,星系內部以一顆白矮星和一顆中子星為主。它們之間的距離,已經縮短到了不足百萬公里的地步。在這樣的距離之下,這兩顆極端星體的運轉速度,已經到了一個恐怖的地步。

這顆白矮星的直徑,有將近一萬公裡,比地球小不了多少,而這顆中子星的直徑,則只有僅僅二十公裡。

兩者之間的大小是如此的懸殊,但是在這場引力爭奪戰之中,佔據主導地位的,卻毫無疑問是中子星。

中子星和白矮星由於自身的強大引力,它們的表面都是十分平滑的,基本上沒有多少起伏。

可是在這樣的近距離下,可怕的引力使得這種光滑的表面被打破了,這一顆白矮星,在中子星那巨大引力的吸引下,已經變成了橢圓形,面對中子星的那一面被吸引的向前高高突起,這顆中子星也是如此,面對白矮星的一面也被吸引的出現了像是小山包一般的東西。

強大的引力還引起了這兩顆極端星體內部結構的變化。在星體物質不斷的變形,擠壓,摩擦之中,強大的能量釋放了出來,這顆白矮星的亮度進一步增加,這一刻的它,就算比起一顆真正的恆星都毫不遜色。

也因此,陸羽才能在另一邊空間之門,觀察到這個極端的天體系統。

這裡不是什麼文明的福地,反而是生命的禁區。

因為白矮星爆發亮度本來就是一種極其危險和可怕的事情,它本已經是恆星的末路,此刻卻閃出了恆星的光輝,那意味著臨界反應即將發生——加馬射線暴!

它是已知宇宙中最強的爆射現象,理論上是巨大恆星在燃料耗盡時塌縮爆炸或者兩顆鄰近的緻密星體(黑洞或中子星)合併而產生的。加馬射線暴短至千分之一秒,長則數小時,會在短時間內釋放出巨大能量。如果與太陽相比,它在幾分鐘內釋放的能量相當於萬億年太陽光的總和,其發射的單個光子能量通常是典型太陽光的幾十萬倍。

但是加馬射線暴並不只是爆發一下就完的,在它後面,還有X光餘暉和可見光餘暉。這是由於能級降低所導致的。也就是說,在加馬射線完畢之後,還有X光和可見光發射出來。X光爆發可以持續幾個星期的時間,可見光爆發,一般可以持續一年多的時間。

這樣的環境中,別說在系統內如果存在有一顆行星會怎麼樣,就算是在一光年之外存在這麼一顆倒黴的行星,也會被即將爆發的加馬射線暴給摧殘毀滅。

因為加馬射線的能級很高,它攜帶著十分巨大的能量,尤其是中子星與白矮星碰撞而爆發出來的加馬射線暴。

在加馬射線暴的照射之下,僅僅幾秒鐘的時間,那顆倒黴的行星如果擁有大氣的話,它的大氣層結構就被完全改變了,活躍無數倍的大氣將帶著大量的氣體溢散到太空中。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因為它有極強的穿透力,所以它不僅能對星球表面產生影響,也會影響到星球內部。在星球內部的一些元素,在極高能量的加馬射線暴照射之下,會產生一些特異的反應。這只維持了幾秒鐘時間的加馬射線暴,像是為這顆星球一瞬間快充完畢一樣,充滿能量的它立刻就活躍起來了。

極高強度的火山噴發,大規模的地震,完全改變了這顆星球的地貌結構。在它的兩極產生了絢麗的極光,像是漫天揮舞的銀蛇,在夜空之中展示著自己的身姿,在極光的照射之下,則是地表之上的天翻地覆。如果處在這裡的是藍星的話,藍星之上的所有生物在這一瞬間就全部死去了。

導致生物死去的原因倒不是火山地震之類的地質變化,而是加馬射線暴會直接破壞生物的基因,在這種能級加馬射線暴的照射之下,藍星生物還沒來得及死於癌症,就會因為體內蛋白質一瞬間結構被破壞,而變質,繼而生命活動被強制暫停。

所以每一個能穩定誕生生命的行星,未必不是一種宇宙奇蹟,因為在支援生命演化的十幾億年間,沒有遭遇到這種可怕的星際災難。

但這些都不是陸羽所要關注的重點,畢竟這種特大星際對於他而言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如果說要是能讓他感點興趣的特大星際災難的話,那不如試一試在中央黑洞整一塊二向箔。

看看中央黑洞那能扭曲時空的引力,是否能抗得過降維打擊。

但這樣試驗無疑將禍害整個龐大的星系,不知多少個文明多少種生命因此而滅絕,陸羽多多少少還不至於到以眾生取樂的地步。

不過話說回來,這場面對於未知文明,這樣極有可能是九級文明的存在也算是小場面了。

到底為什麼打算把銀色星辰號請到這片星域中呢?

有什麼話題就不能在光橋中談?

我看這裡也很好嘛!

陸羽望著光橋外依舊守著的三角飛船,不由再對空間之門的另一邊再仔細觀察起來。

而這麼一看,果然又有了新的發現。

因為……..在這個極端的雙星系統中,從七號的觀察資料反饋回來來看,竟然還有一顆行星。

大於是地球的1.5倍,擁有自己的大氣。

這麼一顆巖質行星按理說早就應該被可怕的雙星系統所撕裂吞噬了才對,不能存活下來。

但它確確實實在這樣的雙星系統中,以奇怪的軌道在公轉。

而這還不是最讓陸羽訝然的事情,畢竟以文明的力量來說,想保住這顆行星也並不艱難。

想想看,八級文明的環族在宇宙節點修建空間中轉站時可是用大質量恆星、白矮星和中子星的配置來達到穩定的引力場。

眼前的雙星反而是小場面了。

讓陸羽驚訝的是,未知文明邀請銀色星辰號前往的目的就是位於這顆行星上,而他在行星上反饋回來的資料來看,上面似乎還有生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