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抗日之大上海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六三章 沖繩島戰役前的開胃菜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六三章 沖繩島戰役前的開胃菜

盟軍在歐洲打得熱火朝天,華、中兩國軍隊在中國戰場也不甘示弱,南線戰場兩國軍隊已經推進到廈門一線,而在福建北部,老蔣一個集團軍已經佔領南平。福建經濟發達地區主要在沿海地帶,因此日軍把絕大部分兵力都部署在沿海一帶。僅僅廈門一戰就打了一個多星期才把殘餘日軍趕到了石獅一帶。

在北線戰場,日軍被圍困在商丘地區的剩餘七萬人終於還是沒有逃脫被圍殲的命運,顧忌到商丘城內擁有大量的居民,盟軍不能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只能硬拼,不過這場戰役打了這麼久,被圍的這七萬日軍基本上已經是彈盡糧絕了,再堅持了一個多月之後終於被盟軍攻破了城防,日軍士兵雖然悍勇,但抵擋不了盟軍的槍林彈雨,七萬人有三萬多人被擊斃,剩下三萬多人投降,這次商丘、毫州戰役就算是結束了。

這場戰役結束之後,日軍在華中地區的實力大減,眼看著徐州已經保不住了,岡村寧次不得不再次將指揮部撤到南京。

而盟軍方面作戰部隊開始休整,小股部隊接收日本人撤離之後留下的地盤,軍統、中統幾個情報部門又開始嘚瑟起來了,部隊搶了地盤之後,他們就大肆抓捕漢奸,沒收他們的財產。

隨著北方戰場的暫時停火,中國戰場又要進入幾個月的休整期,日本損失大,需要舔傷口,盟軍方面也需要補充兵員和武器彈藥。而此時沖繩島戰役已經到了準備的最後階段。

盟軍進攻沖繩島是想把這裡作為進攻日本本土的基地,日本人也意識到最後的時刻就要到來了,因此集中了國內幾乎全部的力量防禦九州、琉球、臺島一線。而沖繩島在這條防線上有著“國門”之稱,所以這次戰役又叫破門之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日軍決心集中使用海空力量,摧毀美太平洋艦隊主力於沖繩島附近海域;以陸軍部隊堅守沖繩島,爭取時間,加強本土防禦準備。日軍守島部隊為第集團軍下轄的個師團和1個混成旅團,約8.6萬餘人,以及海軍基地部隊和由島上居民編成的特編團等共10萬餘人,由牛島滿陸軍中將指揮。

防禦重點在島的南部。以首裡為核心構築有牧港、首裡兩道防線。在西北端八重嶽、與座嶽地域構築有第道防線。每道防線都依託丘陵地構成多層次的堅固防禦陣地。由戰列艦、巡洋艦各1艘和驅逐艦8艘組成的聯合艦隊第艦隊(司令為伊藤整一海軍中將)以及潛艇部隊和駐紮在九州、臺灣的航空兵部隊,擔負抗登陸支援與掩護任務。沖繩島及其鄰近島嶼還有1個魚雷艇中隊和600餘艘自殺攻擊艇。

盟軍參戰兵力為47萬人,艦艇1500餘艘,飛機500架。美軍第5艦隊司令r.a.斯普魯恩斯海軍上將任總指揮。擔任登陸的第10集團軍(司令為jr.s.b.巴克納陸軍中將)。由陸戰第軍和陸軍第4軍組成。轄8個師。18.萬人。其中步兵第81師和華泰軍第16師為戰區總預備隊。由美英華三軍的航母機動部隊,以及美第0、第1戰略轟炸部隊等,擔任掩護和支援。

這次戰役在歷史上是在1945年4月份開始的。而在這個時空整整提前了八個月,1944年7月底,華泰國空軍和美國空軍開始陸續空襲九州、四國和臺島。同時,美國第10集團軍各突擊梯隊進行海上航渡。日起,艦載機群和艦炮對慶良間列島和沖繩島實施預先火力準備,摧毀島上部分機場和暴露的防禦設施,消滅了日軍近海攻擊艇隊。6日,在慶良間列島登陸,取得了艦船停泊場和後勤補給基地。

在此之前,日軍海軍就與華英美三國海軍進行了一系列的較量,7月14日,三國海軍在華泰國關島海軍基地集結並出發,前往攻擊日本本土,美軍第五艦隊司令斯普魯恩斯以“印第安納波利斯”號重巡洋艦為旗艦,隨同編隊行動。

17日夜,華英美三國海軍特混編隊被日軍偵察機發現,對此日軍大本營內部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意見,有的認為這是美軍為在沖繩登陸而實施的預先航空火力準備,應迅速進行反擊;有的認為應當在登陸開始之後再組織反擊,在情況未明之前不應輕易出擊,以免不必要的損失。最後大本營考慮到航空兵力損失嚴重,新的部隊正在突擊訓練,即使多訓練一天,也是有益的,因此只要美軍登陸的跡象不明顯,就儘可能不動用航空兵,以保存實力。

18日,特混編隊到達距九州東南約90海里處,從凌晨開始出動艦載機對九州各機場進行突擊。日本海軍第五航空艦隊司令宇桓纏海軍中將雖然接到待盟軍登陸編隊出現時再出擊的命令,但他認為如果不進行反擊,任憑美軍轟炸的話,他的航空兵力都將被消滅在地面上,因此仍下令出擊。

雙方的飛機在空中交錯而過,盟軍飛機在九州上空只遭到了輕微抵抗,但機場上基本沒有飛機,戰果很小。而在盟軍攻擊日軍機場的同時,19架日機也對美軍艦隊發起了攻擊,“企業”號航母中彈一枚,一架日軍自殺機在“勇猛”號航母舷側被擊中爆炸,碎片落到航母的機庫甲板,引起大火,艦上水兵死人,傷4人,“約克城”號航母也被擊傷,艦體被炸開兩個缺口,水兵死5人,傷6人,所幸三艦傷勢都還不重。日機則損失161架。

19日,盟軍航母編隊出動了近千架艦載機對吳港、大阪和神戶的飛機製造廠和九州、四國等地的機場進行轟炸,日軍第五航空艦隊也出動飛機反擊。美軍“黃蜂”號航母中彈數枚,燃起大火,損管人員拼死搏鬥,才將大火撲滅,艦員死101人,傷69人。但更大的災難還在後面。

七時許,“富蘭克林”號航母正在組織艦載機起飛,一架日軍的“彗星”轟炸機藉助雲層掩護,突然俯衝而下,在0米高度投下兩枚50公斤炸彈,一枚在機庫甲板爆炸,另一枚落在艦尾,穿透兩層甲板在軍官艙附近爆炸,在機庫爆炸的炸彈危害特別嚴重,因為航母正在組織艦載機起飛,機庫裡全是加滿油,掛滿炸彈的飛機,炸彈爆炸後立即引起了可怕的連鎖爆炸,火勢迅速蔓延,爆炸此起彼伏,大火引起的濃煙直衝雲天,航母上幾十架飛機都被炸燬,艦員傷亡已經多達數百人,爆炸和大火持續不斷,並逐漸波及到機艙,“富蘭克林”號上層建築面目全非滿是彈洞,甲板上遍佈飛機殘骸,大火蔓延到了後甲板的彈藥堆,引起了更大的爆炸,煙柱高達600米。

“富蘭克林”號所在的第二大隊司令戴維森海軍少將見航母傷勢嚴重,通知艦長蓋爾斯上校可以下令棄艦,但蓋爾斯認為只要提供必要的海空支援和掩護,“富蘭克林”號還能挽救。戴維森同意了他的計劃,立即調動第二大隊的其他軍艦前來救援,“聖非”號輕巡洋艦用鋼纜拖住“富蘭克林”號以阻止其傾覆沉沒,同時接下部分受傷艦員,艦長蓋爾斯首先下令向彈藥艙注水,以避免更大的爆炸,但注水後航母開始右傾。

九時三十分,“富蘭克林”號鍋爐停止了工作,右傾加劇,甲板幾乎碰到了海面,“聖非”號眼看無力控制其傾斜,擔心被航母巨大的艦體拖翻,只得砍斷鋼纜。“匹茲堡”號重巡洋艦接著趕來,佈置鋼纜阻止“富蘭克林”號傾斜,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制止了航母的傾斜,“聖非”號再度靠近航母,將鋼纜以前主炮作支點,系上航母,協同“匹茲堡”號一起矯正航母的傾斜。

在這兩天的突擊中,華英美三國盟軍損失艦載機116架,有1艘美軍航母遭到重創,4艘航母和1艘驅逐艦被擊傷,在空中和地面上共消滅日機58架,炸沉炸傷日艦艘,並對九州地區的飛機製造廠和航空基地造成了較大的破壞,使九州地區的日軍航空兵在此後的兩週時間裡無力組織大規模行動。

0日,天空下起了大雨,為了防止日軍機群突襲,盟軍艦隊決定南撤,日軍因航空兵力損失嚴重,所剩無幾,只以少數飛機進行了零星襲擾,有一架自殺飛機撞傷了一艘驅逐艦。

日,三國盟軍特混編隊與後勤支援大隊的補給船只在海上會合,進行了海上補給,補充糧、彈、油。

日,盟軍特混編隊到達沖繩島以東100海里水域,開始對沖繩群島進行預先航空火力準備。日軍大本營還以為不過是盟軍航母編隊向關島返航時的順便之舉,並不以為然。(未完待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