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灌籃之小田龍政最新章節列表 > 四一零章 達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四一零章 達成

孟加拉國、薩爾溫聯邦共和國、泰國、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尼泊爾、不丹,七國同盟建立之後,緬甸一直都在尋求加入七國同盟的機會。

不想捲入印緬戰爭,以緬甸政局動盪為藉口,七國同盟始終拒絕接受緬甸的加入。

一九九六年四月份,七國同盟支援緬甸的五億美金軍事物資從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出發,到達緬甸領海之時突然遭到印度海軍的扣押,除了將人員安全送回之外,印度海軍沒收了包括運輸艦在內的全部軍事物資。同時,印度海軍對外宣佈徹底封鎖緬甸領海,禁止任何船隻透過。

面對以勢壓人的印度海軍,緬甸海軍不敢出擊,只是龜縮在軍港之內,任由印度海軍在自己的領海耀武揚威。

緬甸海軍選擇退縮,七國同盟卻是不能忍讓。

現在的印度海軍,還是處於起步階段。

一艘航空母艦———維拉特號航空母艦,八艘常規動力潛艇,五艘護衛艦,兩艘驅逐艦,兩艘戰鬥支援艦,為數不多的導彈艇、巡邏艇、掃雷艇、登陸艇等其他作戰艦隻。這些,便是印度海軍的全部家底。

刨除維拉特號航空母艦,泰國海軍以及印度尼西亞海軍的實力都在印度海軍之上。就算維拉特號航空母艦,也只是搭載十二架海鷂戰鬥機和七架MK-42型反潛直升機的輕型航母,在近海作戰的戰力上,真就一般。

印度海軍沒收包括運輸艦在內的全部軍事物資的舉動,就如一個巴掌,啪的一下打在七國同盟的臉上。印度海軍自己都沒預料到的是,它的舉動引起七國同盟的激烈反應。

四月十日,在薩爾溫聯邦共和國、泰國、印度尼西亞的主導下,七國同盟透過決議,組成聯合艦隊開進緬甸領海,幫助緬甸將印度海軍趕出緬甸領海。

不為人知的是,七國同盟同時透過一條秘密決議。一旦聯合艦隊與印度海軍交火,立即派兵佔領印度聯邦的海外聯合屬地———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以此作為對抗印度海軍的前沿陣地,防止印度海軍突破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之後,騷擾薩爾溫聯邦共和國、泰國、印度尼西亞的沿海地區,威脅到三國的海防安全。

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屬於印度聯邦的海外聯合屬地,是安達曼群島、十度海峽和尼科巴群島的統稱,處於孟加拉灣與緬甸海之間,緬甸以南,距離印度大陸八百公裡。

作為一個內部矛盾十分尖銳的聯邦國家,印度政府自從獨立以來的注意力都在大陸地區,就連海軍也是剛剛起步,更不用說安達曼-尼科巴群島這樣一塊海外屬地。

現在的安達曼-尼科巴群島除了首府布萊爾港擁有三萬人駐留之外,其它地方都是不毛之地。總共十八萬總人口中,印度人只有兩萬,其他人都是當地土著。

實話實說,對於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不管是泰國,還是印度尼西亞,甚至是之前的緬甸,都是饞涎欲滴。只不過,三個國家之前沒有藉口染指而已。現在,印度悍然入侵緬甸受到國際社會的唾棄,並且主動挑起事端,扣留七國聯盟支援緬甸的軍事物資,不正是泰國等國吞併安達曼-尼科巴群島的最好時機嗎。

在龍政的推動下,薩爾溫聯邦共和國、泰國、印度尼西亞三個國家秘密組建了一支第二聯合艦隊,並且各自集結了一支兩萬人的登陸作戰部隊。

一旦戰局突變,第二聯合艦隊立即控制安達曼-尼科巴群島海域,隸屬三個國家的三支登陸作戰部隊立即登陸其中的一塊區域。

按照分配方案,泰國將佔領除小安達曼島之外的安達曼群島全境;印度尼西亞佔領除卡爾尼科巴島之外的尼科巴群島全境;薩爾溫聯邦共和國佔領小安達曼島以及卡爾尼科巴島。

毫無疑問,按照這個分配方案來看,泰國獲利最大,安達曼-尼科巴群島的首府布萊爾港就在泰國的佔領區域之內,而且泰國由此擁有了進入印度洋的支點以及安全通道;印度尼西亞獲利也是不小,印尼的控制區域向北繼續延伸,除了領土領海領海的增加,印尼對於馬六甲海峽的控制更加嚴密了。

薩爾溫聯邦共和國只獲得了兩個小島,表面來看獲利最小,但卻最是符合自身利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

小安達曼島是在緬甸海十度海峽的北方,安達曼群島第四大島及其最南的島,長四十三點一公里,寬二十三點七公里,面積七百三十四點三九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一百八十三米。群島的南端是低窪地區,有熱帶雨林還有幾種珍稀海龜。人口一萬左右,主要生活在沿海的十幾個個村莊。小安達曼島上擁有一個深水港。

卡爾尼科巴島,是在印度洋緬甸海尼科巴群島最北端,長十五點九公里,寬十三點一公里,面積一百二十六點九一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六十米。屬於熱帶氣候,年降雨量四百毫米。卡爾尼科巴島擁有十幾個村莊,人口兩萬左右。

小安達曼島與卡爾尼科巴島之間,便是著名的十度海峽。

十度海峽南北寬約一百二十五公里,最深處七百三十米。北方是安達曼群島裡的小安達曼島,

南方是尼科巴群島裡的卡爾尼科巴島,東有緬甸海,西為孟加拉灣,它的地理位置重要,是由太平洋出馬六甲海峽至印度洋的通道之一。

------

作為一名華人,龍政吸取華國被第一島鏈以及第二島鏈嚴密封鎖的教訓,一直都在尋求溫聯邦共和國西出印度洋的安全通道。

得到小安達曼島、卡爾尼科巴島以及十度海峽的控制權,薩爾溫聯邦共和國便有了自己的安全出海通道。

為了這條通道,龍政抓住良機,憑藉一己之力促成第二聯合艦隊以及三支登陸作戰部隊的成立,並且主導這個分配方案的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