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灌籃之小田龍政最新章節列表 > 四六六章 工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四六六章 工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兵貴神速,不能給印度軍隊繼續增加援兵的時間,戰場上不斷取得勝利的巴基斯坦軍隊決定先發制人,率先發動攻擊。

印度首都德里三百裡外的印巴主戰場上,巴基斯坦三十萬軍隊以坦克開道,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向著守衛德里的二十餘萬守軍壓了過去。震驚世界的德里保衛戰,就此爆發。

與二戰中的莫斯科保衛戰相似,德里守衛戰直接關乎印巴兩國的國運。

巴基斯坦獲勝,那麼被其佔領的印控克什米爾以及旁遮普邦,印度政府是休想再要回來了。

並且德里被佔之後,印度聯邦中央政府在國內失去權威,對於印度這麼一個民族眾多、宗教問題嚴峻的聯邦國家來說,就此解體也不是沒有肯恩。

印度軍隊獲勝,在其援軍趕到之後,必然也會發動反攻,重新打回邊境地區,奪回被巴基斯坦佔領的土地。甚至更近一步,印度軍隊繼續向前,直接攻入巴基斯坦本土。

相較而言,兩方軍隊陷入持久戰反而是最好的結局。只有這樣,在國際社會的斡旋下,印巴兩國才有重新回到談判桌上的可能。

——————————————————————————————————————————————————————————————————————————————

印巴兩國的軍隊,在德里城外打得不亦樂乎,國際社會卻是被印巴兩國的軍事行動,嚇得提心吊膽。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別看印巴兩國現在都沒有用於實戰的核武器,但是兩國的核武之路都已度過幾十年,誰知道兩國的實戰核武器哪一天突然就研制成功,誰又知道兩個國家會不會打著打著,就突然使用核武器去攻擊對方。

與之前的印緬戰爭不同,從德里保衛戰爆發的第一天起,國際社會便密切關注著戰場形勢,聯合國派出的促進雙方和談的工作組也迅速進駐兩個國家,希望將兩個國家拉回談判桌上。

——————————————————————————————————————————————————————————————————————————————

薩爾溫聯邦共和國高東經濟特區,磐石集團下轄的一座魚罐頭工廠。

因為薩爾溫聯邦共和國的民眾篤信佛教不喜殺生,位於高東經濟特區的這座魚罐頭工廠不得不從臨近的泰國、馬來西亞等地就近招納員工。為了方便內部管理,魚罐頭工廠招收外籍員工的先提條件便是能用華文熟練地進行交流,所以來到魚罐頭工廠的員工,九成九都是馬拉西亞華人。

包括薩爾溫聯邦共和國在內,現在的東南亞共有十一個國家,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薩爾溫,面積約為四百五十七萬平方千米。

因為接近華國,東南亞各國境內都有華人生活。華人在海外最大,經濟上最成功的一個群體,就是東南亞華人。

印尼兩億人口,約一千萬華人;馬來西亞兩千五百萬人,約六百萬華人;泰國六千五百萬人,約九百萬華人;新加坡三百萬多人,華人佔了百分之九十;菲律賓九千萬人,華人大約一百萬,不過百分之一,但有華人血統的要佔大約百分之二十。

東南亞華人,給全世界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他們的經濟實力,比如,在馬來西亞,百分之七十的中小企業是被華人擁有,其中包括製造業、建築業和服務業。

隨著時代變遷,東南亞華人基本都被同化,只有馬來西亞華人以及新加坡華人一直延續著中華文化並且說著華文。

作為發達地區,新加坡華人的收入媲美歐美,魚罐頭工廠想在新加坡華人圈內招收外籍員工無異於天方夜譚,馬來西亞華人圈子則又不同。

不說現在的馬來西亞經濟落後,國內民眾生活困苦,單單華人在馬來西亞境內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便讓馬來西亞華人將新生的薩爾溫聯邦共和國,看成是安居樂業的烏托邦。

舉個例子,只要是在馬來西亞的土著,就可以享有房屋折扣等優惠,而華人雖然是馬來西亞的第二大族群,卻因為不同膚色而無法享有這項權利。

——————————————————————————————————————————————————————————————————————————————

薩爾溫聯邦共和國成立之前,緬甸邊境的民族自治邦常年戰亂,人口稀少。

其中,克欽邦人口一百三十萬、撣邦人口五百七十萬、克耶邦人口二十萬、克倫邦人口九十萬、孟邦人口一百九十萬、德林達依省人口一百萬。

而組成薩爾溫聯邦共和國的恰恰就是克欽邦、撣邦、克耶邦、克倫邦、孟邦、德林達依省,緬甸之前的五邦一省,它們的人口加起來只有一千一百萬。對於一個工業國家來說,一千一百萬的總人口,是遠遠不夠的。

作為新生的共和國,薩爾溫的高層幾乎都由華人佔據,單單龍政一人,便身兼聯邦政府總統、武裝部隊總司令在內的數職。與此相對的,薩爾溫境內的華人卻是只有一百萬,所佔人口比例便連十分之一都不到。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在薩爾溫聯邦共和國剛剛成立的時候,龍政便有意增加華人人口,而在馬來西亞備受歧視壓迫的六百萬華人,無疑便是龍政最佳的移民物件。

當然,避免引起薩爾溫聯邦共和國國內的民族矛盾,也就魚罐頭工廠這樣的薩爾溫本國公民不願進入工作的工廠,龍政才會大規模吸納馬拉西亞華人。

為了保證華人所佔人口比例持續增加,除了緊缺的技術人才或者是管理人才,薩爾溫聯邦共和國實行嚴格的移民政策,除了馬來西亞或者其它地區會說中文的華人,其他國家的民眾根本沒有移民薩爾溫聯邦共和國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