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血戰朝鮮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九章 護送炮兵(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九章 護送炮兵(一)

朝鮮北部的地形,山多林密,城鎮之間的道路狹窄,車馬在道路中行進的速度本就不快,而為了避開敵人偵察機的偵察,志願軍的兩個炮兵團及一個步兵團更是放著公路不走,在山間道上前進,這行軍的速度就跟慢了。原本從溫井至雲山只需要大半天的路程,這支志願軍大部隊卻準備花一天一夜的時間來走。

李嘯天穿上了繳獲得來的軍靴,揹著揹包扛扛著槍,頗為輕鬆地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行走。他對腳下的這雙軍靴十分滿意,李嘯天估計這是南韓軍官從美軍里弄來的高檔貨,現在卻被自己穿在了腳下,雖然這雙軍靴比解放鞋重了很多,行走的時候要多花一些力氣,但多花一力氣還是值得的。穿著這雙軍靴在山路上行走,能夠有效地保護自己的腳板,不被山路上尖銳的石頭刺傷,軍靴中有軟而厚的鞋墊,令長途行軍時腳板不易磨出水泡,更重要的是這軍靴的鞋面有透氣孔,比解放鞋更加透氣,鞋中的腳汗可以揮發掉。

“班長,你不要走那麼快啊,我們都有些跟不上你的步伐了。”正在班隊伍前面快步而行的李嘯天轉過頭來一看,見到班裡的輕機槍手李言旭右肩扛著一挺捷克輕機槍,左肩扛著一支湯姆森衝鋒槍,身上掛著兩個插滿彈匣的子彈袋,背上揹著行軍揹包,一邊走一邊還喘著氣。

“誰叫你不聽我的話,偏偏要多弄支衝鋒槍來作副武器,現在知道累了?”李嘯天見到李言旭的行軍樣子,也不知道是好笑還是生氣,“現在行軍途中,你可不許掉隊,這副武器也不準丟棄。”

“累就累,這衝鋒槍我可是不會丟掉的,有了它我在戰鬥的時候就可以連續射擊了。不需要頻繁地更換彈匣。”在這幾天的戰鬥過後,李言旭對於自己手上的這挺輕機槍不太滿意,這捷克輕機槍雖然是機槍,但比起美製的機槍來,由於彈匣裝彈量少,射擊速度又較快,度至火力持續的時間不長,在戰鬥關鍵的時候往往要頻繁地更換彈匣,多一支衝鋒槍在手,李言旭就能在戰鬥中保持較長時間的連續射擊,可以為班裡其他士兵提供更強大的火力支援。

“那你就多向友軍的炮兵學習,別人把火炮扛著行軍都沒喊累,你扛兩挺槍就叫苦了。”李嘯天停下腳步,回身指了指後面的山路,在尖刀連的隊伍後面,是眾多的炮兵扛著拆散的火炮零件在山路上默默前進。

“沒想到炮兵行軍起來比我們步兵還要累,不讓他們走公路而走山間路,這不是折騰人嗎?”副班長劉源浩是班裡行軍是最輕鬆的一個,他就一支莫辛納甘步槍,幾十發子彈三個手榴彈,除了行軍揹包重外,隨身作訓包中最重的就是一把鐵鉗一把砍刀。

“其實當兵的都不容易,現在炮兵行軍或許會累一,到了晚上的時候,大部隊可以在公路上行軍的時候,他們的火炮就能用驢馬來拉馱了。”李嘯天現在是副排長了,算是半個軍官,知道團裡派尖刀連走在炮兵團的前面,是為了給炮兵們開路。現在這開路的任務落在了二排和三排,一排和火力排主要負責沿途警戒,尤其是對空偵察。

“走吧,別都停下來站著話。”李嘯天習慣性地抬了抬頭看了天空一眼,沒有發現什麼可疑的飛行物體,就向班裡的兵催促了一聲,山路狹窄幾個人停下來就會堵住後面隊伍的前進。

李嘯天所在的步兵加強團護送著兩個炮兵團在山林間行軍的時候,志願軍第39師的先頭部隊在雲山城外圍已經同南韓第1師的一個團交戰了起來。這個敵軍步兵團原本是想北上增援南韓敵八師被包圍在古場一帶的部隊,卻被志願軍的先頭部隊半路阻擊,唯有折返回雲山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山林中行軍了半天,美軍的偵察機在天空中出現過兩次,但都沒有發現這支隱蔽行軍的炮兵步兵的混合隊伍,沒有被敵人發現,一方面得益於在山林之中,一方面是志願軍的簡單偽裝起到了效果。

“同志們,加快行軍速度,天黑前翻過這個山頭,進入公路後我們行軍起來就輕鬆多了。”尖刀連連長牛長樂親自帶著兩個步兵排的士兵在前面開路,二排三排的各個班的士兵,輪番上陣每個班砍劈灌木荊棘半個時。

“估計這天將要下雪了,必須在下雪之前走出山林。”牛長樂在催促連隊的士兵加速前進後,又向天空厚厚的雲層瞥了一眼,緊了緊身上的軍裝,黃昏時分天氣起了明顯的變化,溫度下降得很快,山風吹來就算裹著衣服也會覺得凍。

這個時候的飛機,夜戰能力還不強,就連美軍也不能在夜間出動大批的飛機作戰,美軍的飛機中只有極少的機種及少數的優秀飛行員能夠在夜間執行戰鬥任務。

因此一到了夜幕降臨時,志願軍的部隊就不需要在山林間隱蔽行軍,步兵加強團護送著兩個炮兵團,離開山林進入公路,再沿公路向雲山推進。

到了公路上後,炮兵團的士兵就把拆散的火炮零件重新組裝起來,又變成一支支的火炮,用驢馬拖拉著火炮沿著公路前進,炮兵團的行軍速度明顯加快。

“沿著公路走就是舒服,不用再攀高爬低的。”到了公路上後,李嘯天把腳上的軍靴換了下來,把解放鞋拿出來穿上,把軍靴用個布袋裝起來掛在脖子上。

“大家不要鬆懈啊,今天晚上要通宵行軍,晚餐大家邊走邊吃些乾糧解決。”指導員郭立軍站在路邊,向步行前進的尖刀連士兵鼓勁:“連夜急行軍是我軍艱苦奮戰的優良傳統,大家應該繼續發揚先輩的精神。”

“指導員還真是鼓舞士氣的一把好手,這嘴上的功夫可不是蓋的。”李嘯天剛好帶著班裡的兵走過指導員的跟前,李嘯天聽了鼓舞的話也精神振作了起來,一個會指揮作戰的軍官難得,一個會鼓舞士氣的軍官更難得。

“都聽到指導員的話了吧,大家都把腳步邁開走快兩步。”李嘯天在心裡稱讚了一下指導員後,就向身邊的士兵到:“炊事班給我們做了兩天的乾糧,大家可要省著吃,最好自己先把乾糧分成幾分再吃。”

每次長距離行軍前,連隊炊事班的人都會用一些麵粉玉米粉做成饅頭窩窩頭,分發到各個士兵手裡作為戰時乾糧來吃用。因為志願軍的給養都是從國內運到朝鮮的,在一線戰鬥的部隊通常只攜帶一個星期的糧食。

朝鮮戰爭中志願軍部隊的後勤補給問題一直都比較困難,這也嚴重影響了志願軍連續作戰的能力,唯有一批部隊在前線作戰,另一批部隊在後面補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