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五章 黑山之變(3)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五章 黑山之變(3)

() 第十五章黑山之變(3)

張邈,字孟卓,東平壽張(今山東東平縣)人。少時以俠義聞名,接濟貧困,助人為樂,傾家蕩產,壯士多有歸附於他的。曹cāo、袁紹都是張邈的朋友。朝廷徵召他做官,他以出sè的應考成績被任命為騎都尉,

不久又被任命為陳留太守。董卓引兵開進長安,犯上作亂,曹cāo與張邈首先舉兵征討董卓。汴水之戰,張邈派將帥衛茲率部跟隨曹cāo作戰。袁紹成為盟主後,時常表現得傲慢矜持、不可一世,張邈經常直言責備他。

張邈名聞天下,是黨人中的“八廚”之一,門生弟子眾多。他所在的陳留郡這兩年成為兗州的大後方,為兗州各州郡抗擊黑山軍黃巾軍提供著源源不斷的糧餉和兵源。雖然他和袁紹是至交好友,但自從討董失敗後,由於他和袁紹在許多問題上產生了很大分歧,兩人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

所以袁紹對於張邈並不是很信任。

特別是袁紹先是誅殺朝中大臣,繼而又威逼各地州郡大吏擁戴劉虞為帝,接著他又不顧信義趕走韓馥霸佔冀州,現在更是變本加厲,不但不出兵討董勤王,反而出兵攻打自己的兄弟袁術,要搶奪荊、豫兩州。這讓張邈對袁紹非常失望。

袁紹到底是怎麼想的,張邈或許不清楚,但袁紹這一連串舉動,的確距離士人心中的“仁義、忠孝”越來越遠,這使得張邈對他越來越失望。

張邈是士人,他有士人的高傲,所以他看不慣袁紹。張邈認為袁紹已經失去了士人的尊嚴和對大漢帝國的忠誠。

既然袁紹、袁術都沒有討董勤王的意思,那麼張邈和兗州一幫士人開始重新思考振興大漢之策。

由於以徵北大將軍胡才為首的大臣堅決尊奉當今天子,而以袁紹為首的一幫州郡大吏堅決否決當今天子,兩股力量在皇統問題上出現了無法調合的分歧,於是討董勤王失敗。

以徵北大將軍胡才為首的大臣們承認當今天子的皇統地位,明確肯定了自己和當今天子之間的君臣關係,沒有違背大義。但當今天子受制於董卓,如果董卓要假借皇權討伐叛逆,胡才是不是願意引頸就戮?

這顯然不可能,張邈看來,徵北大將軍胡才之所以討伐董卓,是因為徵北大將軍胡才現在不過是想自己擴充勢力而已。並不是真的想討伐董卓,否則他怎麼就去攻冀州而非關中長安?

而以袁紹為首的一幫州郡大吏拒絕承認當今天子,他們透過否定當今天子的皇統,成功地規避了董卓假借皇權給他們帶來的生命危險。他們可以依據當前形勢的發展,從容制定和實施正確的有利於自己的應對措施。

袁紹誅殺胡毋班、吳循等招撫大臣,其實就是對董卓假借皇權為所yù為的卑劣行徑做出jǐng告和威脅。他要讓董卓知道一個事實,他們尊崇的是被董卓廢殺的少帝,他們否認當今天子的皇統,長安朝廷是個假朝廷。

因為袁紹等人尊崇少帝,所以他們沒有離經叛道,他們仍舊是救亂誅暴的忠義之士。由此,他們就名正言順地做另外一件事,重建皇統。於是袁紹等人擁立劉虞為帝。

新皇帝是漢室宗親中的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也是名震天下的大名士,還有許多讖緯之術予以強有力的支援。這不但與董卓扶立幼主有顯著的區別,而且非常符合本朝所一貫堅持的選擇年長有德者繼立皇統的標準。

袁紹等人尊崇少帝,擁立新的符合士人標準的皇室後裔為君主,所有這些事都符合大義,符合大漢律。

但是袁紹想立劉虞為帝,徵北大將軍胡才不同意,袁紹準備立劉虞為帝的時候,白波軍幾萬大軍整軍在冀州邊境,再加上諸如劉虞圃於君臣之義拒絕稱帝,地方州郡大吏割據之勢逐漸成形不願重回朝廷,袁紹、韓馥和公孫瓚之間的權勢利益之爭越來越激烈,這場鬧劇還沒演完,就中途散場了。

但是尊奉當今天子也好,否認當今天子也罷,爭論雙方其實都沒有掙脫君臣名分的羈絆,大家都還在固有的大義名分下奮力掙扎求生,不過,大漢社稷卻因此而傾覆了。

如何力挽狂瀾?行車騎將軍朱儁,陳留太守張邈,濟yīn太守吳資,陳留大儒邊讓,兗州府別駕劉翊、治中毛玠、徐州府別駕趙昱等諸多大臣名士在新年的時候,多次聚會商議,意圖為大漢找到一條生存之路。

徵北大將軍胡才有強悍的武力,口口聲聲自己尊奉天子,但他把天子丟在一邊不聞不問任其自生自滅,自己帶著軍隊四處打地盤,結果天下人都罵他是漢賊。

袁紹武力不足,他就另闢徯徑,搞什麼重建皇統,結果遭到上上下下一片指責,對拯救社稷沒有任何好處。

胡才對當今天子的單純尊崇,導致他不願討董勤王。袁紹直接否定當今天子,結果導致袁閥分裂,討董聯盟名存實亡,他也無力拯救社稷。那麼,在這兩種辦法之間,是否還存在著一條中間道路?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個時候怎麼為大漢帝國找到一條出路。

張邈認為,要想拯救社稷,就要正視現實,要正確看待當今天子的地位。張邈提出,尊奉當今天子,堅決討董勤王,這是必須要做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獲取天下人之心。只要有了天下人之心,大漢帝國才有希望。

但天子還都之後,社稷是否能立即得到拯救,擁兵自重的各州郡大吏會不會馬上臣服於朝廷?這才是最重要的問題。

張邈話中有話,矛頭直接對準了胡才和袁紹。不過,張邈的弦外之音,大家都聽出來了。

天子要尊奉,否則要失去人心。天子尊奉之後,考慮到現實,只有效仿chūn秋的“桓、文之事”,興霸道,扶漢室,穩定天下。也就是,讓天子承認州郡大吏割據稱霸的現實,否則這大漢天子要麼有人尊奉沒人理睬,要麼乾脆成了沒有承認的“假天子”了。等到社稷穩定了,皇權強大了,國力增強了,再利用武力和律法,逐步削藩,剝奪州郡大權,最終實現大漢振興。

這就是所謂拯救社稷的中間道路。

當今天下,州郡大吏擁兵自重,割據稱霸已經漸趨成形,雖然距離雒陽兵變只有短短的兩年多時間,但事實勝於雄辯,不承認是不行的。

董卓挾持天子禍害大漢的事實告訴人們,董卓即使死了,胡才、袁紹、袁術這些手握重兵的一方重鎮貪圖權柄,也可能會藉著振興社稷之名,行挾持天子之實。今天他們拒絕討董勤王,明天他們當然也可能像董卓一樣,成為傾覆社稷的禍害。

特別是胡才,強悍的白波軍,強悍的武力,十幾萬白波軍,二十幾萬屯田兵,幾百萬人口,擁有幷州,冀州,河套等地,實力強悍,僅次於董卓,他會交出兵權?

這不可能,胡才是不可能交出兵權的,他是第二個董卓,他是大漢帝國的叛逆。他罪該萬死。

所以,必須找別的路。而有了中間道路,有了興霸道,扶漢室這個振興社稷的策略,那麼剩下要做的事就很簡單了,那就是盡一切可能發展自己的實力,打擊和牽制董卓、胡才、袁紹、袁術這四股當前最有可能摧毀大漢的勢力。

張邈的主張得到了劉岱、陶謙等州郡大吏的鼎力支持。

張邈肯定沒有董卓、胡才、袁紹、袁術那樣割據稱霸之心,但如今他為了大漢,為了自己不願背棄的大義,他只好背棄自己的良心和忠義了。於是他積極奔走,和兗州牧劉岱、濟yīn太守吳資、徐州刺史陶謙、揚州刺史周乾、河內太守王匡等十幾名大吏秘密結盟。

無任是胡才,還是袁紹袁術兄弟,他們的實力太強大了,所以必須阻止他們,無任是為了大漢帝國也好,還是為了他們自己也好,這件事是他們必須做的。

這些州郡大吏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困,對袁閥和袁紹、袁術兄弟越來越反感,越來越失望,他們看不到大漢振興的希望,他們對社稷的傾覆和百姓的死亡痛心疾首。就在他們彷徨無計的時候,張邈送來了興霸道,扶漢室之策。這個所謂的“中間道路”,給了州郡大吏們一個大大的驚喜。

所以張邈的“中間道路”非常符合州郡大吏們此時的心境,既不願意背棄大義,又不願放棄到手的權勢,既不願意看到社稷傾覆,又不願竭盡全力出兵勤王。

在張邈、劉岱、陶謙等人的默契配合下,各地州郡給朱儁輸送了大量的糧餉和軍隊。

關東討董勤王的高cháo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悄悄形成的。而朱儁就是他們的先鋒。

這事袁紹知道,張邈的主張和自己的計劃有異曲同工之處,所以袁紹並沒有太在意。不管怎麼,大家都是士人,都是多少年的好朋友,政見上的某些分歧並不影響彼此之間深厚的私人感情。

但是,淳於瓊得到一個最新消息,張邈和王匡要聯手準備重創袁紹。張邈要殺他了。

原因很簡單。

因為揚州刺史周乾突然病逝,揚州刺史的位置頓時成了各方勢力搶奪的首要目標。現在張邈、袁術都派人南下揚州了,張邈因為有劉岱、陶謙和朱儁的支援,揚州又有許多朋友和弟子,所以他對揚州勢在必得。不過現在袁紹手裡拿著那個承製詔書,可以任意指派州郡大吏,而揚州又有許多大吏聽袁紹的,這對張邈非常不利。

張邈於是私下聯絡袁術,答應幫助他阻止袁紹進入雒陽,並從陳留方向牽制袁譚的大軍,希望以此來換取袁術的支援。袁術被劉表和袁譚一左一右夾著猛攻,正是焦頭爛額的時候,聞言大喜,當即答應。

有了袁術的承諾,張邈的肆無忌憚起來。張邈隨即聯絡陶謙等州郡大吏。為了保證雒陽被朱儁牢牢控制,張邈和陶謙打算再次增兵雒陽。他們和濟yīn太守、琅琊相、東海相、彭城相、北海相、泰山太守、汝南太守、前九江太守邊讓等十幾名大吏、名士,聯名推舉朱俊為太師,主掌國事。

這麼多封疆大吏聯合,是一股不的勢力,比失去冀州的袁紹,在袁紹,劉表的攻擊下的袁術,這股勢力磅礴發展。

如果這股勢力發展起來,是絕對可怕的。

袁紹明白胡才這麼做的意思,胡才因為想得到北方,但不需要南方只有袁紹和袁術兩股勢力,所以想暗中扶持。

面對危機,袁紹和袁術兩股勢力可能聯合,但是這第三股勢力是不可能和袁紹,袁術他們聯合起來的。因為他們本來就是背叛者。

同時,張邈又聯絡河內太守王匡,懇求王匡阻擋和遲滯袁紹從河內方向進入雒陽的時間。王匡對袁紹誅殺自己的妹夫胡毋班一事一直耿耿於懷。胡毋班是黨人的“八廚”之一,和張邈是至交好友。張邈在書信中反覆提到袁紹的獰猙和無情,勸諫王匡為了拯救大漢社稷,也要狠下心來無情一次。

現在沒有了冀州,沒有了魏郡,河內對袁紹來至關重要,所以袁紹絕不願意河內再出事。

沮授、審配、田豐、郭圖、荀彧等人紛紛阻止。

“大人,這個訊息是真是假,目前無法確定。仲簡(淳於瓊)也只是道聽途而已,他並沒有真憑實據。大人不能為了一份毫無憑據的書信,把一個太守給殺了。”荀彧勸道,“大人還是打聽了清楚了再,畢竟這關係到大人進駐雒陽的事。”

荀彧這一段時間對於袁紹的所作所為心裡有些失望,如果不是因為袁紹現在是大漢帝國的希望,一時間找不到主公,所以荀彧暫時留在袁紹身邊。

但如果有合適的人,荀彧覺得自己是應該離開袁紹。

現在荀彧的心目中有一個人,那就是曹cāo。

曹cāo雖然現在是袁紹的手下,但是曹cāo有自己的兵馬,梟雄之姿越來越明顯。不過現在曹cāo的地盤太少,荀彧暫時不想投靠他。

“主公,文若的對。”沮授湊到袁紹耳邊道,“要殺,也要等消滅於毒他們的黑山軍以後。”

內黃大戰即將開始,此時誅殺王匡,軍心必會動搖,大軍有可能敗於黑山軍,而且,僅憑這幾句猜疑之辭就把王匡殺了,肯定會激起各州郡大吏的憤怒,張邈會趁機擴充套件自己的勢力,這將會大大影響主公的霸業,所以,沮授認識現在不能殺王匡。

沮授告訴袁紹,主公自始至終尊奉少帝,堅決否認當今天子,憑藉少帝的承製詔書號令天下,為此大人不惜誅殺朝中大臣。如今主公突然改弦易轍,轉而承認當今天子,尊奉當今天子的聖旨,遵從當今天子的號令,那主公何以取信於追隨你的州郡大吏?何以取信於你的忠誠部下?何以取信於天下?

沒有那些封疆大吏的支援,主公現在就沒有落腳之地,現在徵北大將軍佔領冀州,白波軍rì益強勢,主公想對付徵北大將軍,必須有那些封疆大吏的支援。所以哪怕想對付這第三股勢力,也不需要自己動手。

沮授告訴袁紹,為了主公的霸業,就是要殺人,也必須殺那個王允的使者。

司徒府的長事張種秘密趕到雒陽,不見朱儁,也不見吳川,而是直接把聖旨送給了主公,讓主公火速進京,把白波軍趕到河東。此事一旦讓朱儁和吳川知道,他們首先可以確定從安的兵變,其次他們的策略馬上就會改變。關中內亂,對白波軍來是千載難逢的計劃。

徵北大將軍胡才野心勃勃,昭然若揭。他對大漢帝國沒有忠心可言。從胡才掌控白波軍開始,胡才就在為自己而奮鬥。

現在胡才手中十幾萬大軍,二十萬屯田兵,又長豫州,荊州等地購買了大量的糧草,現在又得到了大半個冀州,可以兵jīng糧足。

現在如果胡才知道關中之亂,白波軍的第一要務不是攻打冀州,而是殺進關中勤王。朱儁和吳川必定會竭盡全力,牢牢佔據關東和洛陽,以迎接天子返回京城,儘快挾天子以令諸侯。

如此一來,對袁紹,對袁術,對關東和大漢帝國的豪門世家來,是一場災難。

“殺了張種,毀去聖旨,極力隱瞞關中一事。”沮授道,“我們擊敗黑山軍後,立即殺進雒陽。只有如此,我們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何不立即撤軍殺進雒陽?”郭圖疑惑地問道,“黑山軍實力強勁,打起來,我們損失相當大。”

“目前,我們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張邈和王匡有阻止和遲滯主公進入雒陽的密謀,所以我們不好殺他們。”

審配看了郭圖一眼,開口解釋道,“但為了防患於未然,我們還是要殺,機會就是這內黃大戰。另外,這次我們攻殺了黑山軍的本屯黑山軍軍對我們恨之入骨,如果放過這次全殲黑山軍的機會,將來他們必定要報復。所以,留下黑山軍,後患無窮,必須在這個時候殲滅他們。”

【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