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嶽不群也要模擬人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章、下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1章、下山

嶽不群在練劍,清早一起,他洗漱過後,便在庭院間演練養吾劍法。

劍法練了三遍,他便定身庭院裡,站姿挺拔,劍負在身後,閉目沉思。

未思他物,只想著方才演練劍法的錯漏之處。

當然,他是不會有一點出錯的,這套劍法他早就熟爛於心,每一招每一式隨手可出,且不會有半點錯處,早就是身體本能。

只是,嶽不群遵從養吾劍法的總綱口訣而做此番沉思。

每日三省吾身。

養吾劍法易學難精,學得容易,但想精通,還得溫養諸多書籍,儒家典籍更不少讀。

但養吾劍法練至高深,可養生劍意,如此入得高手層次。

只是,此劍法創立數十年間,也只有創法者,和兩位師祖練成,其餘後來者卻都未能有成。

而且華山派還有許多精妙劍法,如養吾劍法這般練至高深能得“真意”的劍法可不少,尤其是劍宗那邊,高深劍法更不少,而且這些劍法只需練,只需體悟劍法中的奧義即可,無需像養吾劍法這般深耕與儒家典籍經義,著實讓那些位只通讀了千字文的華山弟子受不了,自然就沒幾人願意練這劍法了。

可嶽不群卻從小就有讀書的愛好,且愛思索書中經義,這劍法在他手自然就有不少光彩煥發出來。

“嗨。”嶽不群長吐一口氣。

然後,再次演練起養吾劍法。

此番的養吾劍法比先前多了一絲絲變化。

變化不多,卻有一點時過境遷之味。

這便是養吾劍法,養吾之身,練吾之劍,前人招數不過基石,要想有成,還得養生己身之劍。

對於這養吾劍法,嶽不群是這麼理解的。

當然,個人有個人的理解,前人自然也有前人的看法。

在養吾劍法的秘籍書冊上,就有記錄著前人的註釋,有一位就道:唯有我法方為養吾。

說的頗為通熟,一眼就能讀懂。

嶽不群也不會吝嗇自己的筆墨,早就在書冊上寫上自己的註釋,而且他好為人師,直接就在每一招後頭寫上自己的註釋,比前人還要勤懇。

又練了一遍養吾劍法後,嶽不群便收了劍,將已經放涼的茶水一口飲盡。

裝茶水的物件仍舊是他的那只黃皮大葫蘆。

別人用葫蘆裝酒,他卻用葫蘆飲茶,其中怪處,也就外人能體會了。

而後,嶽不群便提著葫蘆回往食堂。

華山派的食堂便在練武場旁,一般山上的華山門人在練習武功到點後,便會去食堂吃口飯菜,然後刻苦者繼續練武,有事者自尋事做,還有些人會自行去山上砍柴打獵。

如嶽不群這般去書軒看書的極少。

甯中則已經在食堂中等候嶽不群。

如今的華山派空空,只餘下僕從和他們倆了。

兩人尋了個桌子,便對坐著。

今日的飯桌上擺了一盆雞湯,這是嶽不群吩咐雷叔讓食堂做的。

互相問好後,便安靜地吃起飯。

嶽不群不愛在吃飯的時候說話,秉持著所謂的食不言寢不語。

但今日嶽不群卻在吃飯的中途開了口,讓甯中則有些意外。

“師妹,我想收徒。”嶽不群說道。

甯中則奇怪道:“嗯?這,好啊。”

“若要光大華山,僅憑你我二人怕是難以做到。”嶽不群又說道。

一個門派若只有兩三人,即使這個門派所有人都武功高強,又有何用?

人數太少很難預防諸多的劫難,一不小心,門派就會因為這兩三人的死亡而滅絕。

因此,需得收羅人才,傳承有序,才能使門派興盛。

而高手便是門中中流砥柱,為後輩遮風擋雨,這般就可以使傳承不斷。

而且收徒多了,還能增大收到人才的機率。

就好似那少林寺,門徒不知數百上千,俗家弟子更是遍佈天下,而且教武合一下,更讓天下許多人心嚮往之,聲名之大,嶽不群毫不懷疑少林寺能夠再傳千年。

因此,收徒還是得廣納天下,而且習武也有年齡限制,少年最佳,青年其次,中年最差,老年便去練些養身武術吧。

華山派曾縱橫陝西一地,甚至威臨半個北方,收攏了好多良才美玉,這才有了上一輩如此多的高手,使得華山派有了繁花盛錦,壓服五嶽,成為盟主,且能跟少林武當爭雄,更能獨擋魔教,其勢何等之強。

可惜華山派的盛世已經被毀了,毀在了自己人的手上。

嶽不群想要使華山派奮強,自然也要收徒。

雖然華山已經封山,但那是對外人說的,他們也只將外人知曉入山棧道摧毀了,另還有小道下山。

若無這些小道,華山派即使能自給自足,但也將缺少許多生活必需品,所以每隔三月就得下山採購一批。

今日就是下山採購之時,嶽不群就想藉著今日下山採購的時機,去山下收攏些人才。

“師兄,我想隨你一起去。”甯中則說道。

嶽不群搖搖頭,拒絕了:“師妹,山上還得有人鎮守,咱們不可一起下山。”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其實鎮守之言只是藉口,若有人真能強上了華山,甯中則怕是也難以抵擋,她的武藝連好手都比不少,怎麼能守得住。

嶽不群之所以這麼做,還是擔心華山下有不軌之人徘迴著。

嶽不群怕自己到時只能忙著應敵,護不住甯中則。

而華山上至少還有天險,甯中則還可藉著對華山險要之地的熟悉躲藏起來。

“師妹,我只下山三日,三日內即使沒能匿得佳徒,也必然歸山,你放心。”嶽不群認真且鄭重地說道。

甯中則看到了嶽不群眼中的堅持,知曉自己無可辯駁太多,只能低落地應著:“好的,師兄。”

“嗯。”

飯後,嶽不群便在換了行裝,將華山派的標誌衣衫換下,換成以前買來的書生長袍。

然後隨著雷叔等七人一起下了山。

雷叔等人都是山上的老人,信得住。

華山的偏僻小道是一條沿著陡峭滑熘的山澗而開闢出來的,即使是採藥人都發現不得。

而嶽不群在涉及這條小道時,卻發現這條小道有些奇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