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嶽不群也要模擬人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八章、要皇帝嗎(補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八章、要皇帝嗎(補更)

龍暨九年。

嶽不群三十六歲。

世人少有知曉,更想不到吧,威名赫赫的大興太尉,討賊大將軍,鐵面判官竟然才三十六歲。

如此算來,那前頭十幾年間,他所做的事豈不是都在十幾二十多是做的。

人們不想信,卻又不得不信。

嶽不群的人生經歷確實是這般神奇。

這世上幾人能比?

真就無人比得上。

這一年,皇帝未死,活的好好的。

而天地間的元氣更亂了。

但是隨之出現變化除了自然災害外,還有陽神宗師的數量。

足足十七位了。

這是前所未有的,從古至今,這片土地上從未有過同時存在這麼多位陽神。

而這些陽神也有觀天地氣象之能,他們也都發現了天地間的元氣“遊動”有些快。

可他們觀察到時,元氣“遊動”本就如此,所以也不以為意。

即使發覺了其中的異常,他們也只會覺得——不夠快。

再快些,就可使自家勢力中出現更多的陽神,增強底蘊。

而到了此時,嶽不群也已廢不得拙拳了。

因為拙拳已然深入世間,不止於普通人起手就能練習了,更融入了世間的所有武功之中。

劍法,刀法,拳法,槍法等等,甚至是箭術,也有了拙拳的痕跡。

一切一切都有拙拳。

只因人人習武都先從拙拳開始,然後又慢慢將拙拳帶入後來修行的武功中,由此便自然而然的融入其中。

而且人們發現將拙拳融入自身武功後,武功的修習更為容易了。

突破地境的機率也大大提升,甚至對陽神也有幫助。

人們只以為這就是嶽不群能夠這麼快提升境界的法門。

可是人們怎麼知曉,身為拙拳的第一個使用者,如今還在人境打滾呢。

說的就是你——鐘鼎。

拙拳也救不了他的資質了。

嶽不群曾說渡他,可奈何鐘鼎的資質實在是讓人恭維不得,想要渡,也是徒呼奈何。

世上怎會有如此愚笨蠢貨。

榆木疙瘩都不似這般痴愚。

當然,對於這個徒弟的教化,嶽不群從來就沒有鬆懈過,即使每日觀天,他也會對鐘鼎的武功進行著指導。

只想讓自己這個徒弟能夠有一點點的進步,哪怕只有一點點也好。

這一年,鐘鼎也是三十六。

龍暨十年。

大興各地出現了三十六場起義,都被鎮壓。

自然天災已經在這片土地上輪番上演,而大興朝廷雖然因為嶽不群的要求多次賑災,不曾有過怠慢,可不成,朝廷的糧食也不足以支撐這麼多年這麼多自然災害所帶來的災民。

朝廷很苦惱。

朝堂諸公也很無奈。

法子想了許多,但仍舊是飲鴆止渴。

因為世間的天災不止,糧食便難以種植,沒有新糧如何繼續賑災?

唯一慶幸的事情是,漠北竟然不在乾旱了。

因此朝廷直接遷去大批百姓,開始在漠北耕耘土地。

也正因漠北的糧食支撐,大興朝廷才沒有早早奔潰。

可漠北雖然廣大,但也只有一小片地方可以用來作為耕地,而這麼小一塊是無法支撐整個天下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另外,誰知天災是否會再度波及這片土地呢。

而且天災帶來的不只是土地不好種糧,更會奪人性命。

龍暨十二年。

嶽不群三十九歲。

他在這一年寫了二十一封信出去。

號召天下陽神宗師前來京都。

為何要這般做?

因他思慮到了一個緩解天災的法子。

使天下的陽神宗師與他一道梳理天地間的元氣,如此一來,天地間的元氣既可以保持現在的“遊動”,也可以是天災減少。

此乃好事一件。

但開會一場,響應者寥寥。

只因如此去做,實在太耗精神,太耗時間,更會損耗自身修為。

遭到了諸多的婉拒之後,嶽不群也不灰心。

若是響應者雲集,嶽不群反而覺得不對勁。

世人皆以自我為中心,怎麼可能主動付出。

行事需得因勢導利。

然後他挑遍了每一個陽神,以自身的武功“說服”了他們。

使他們知曉他梳理天地元氣這麼多年,修為不減反增。

如此一來,響應者總算“雲集”。

隨著眾位陽神的“主動”加入,京都附近的自然災害先行減少。

世上應該不會再出現被冰雹砸死的皇帝了。

龍暨十三年。

嶽不群請皇帝在天下的三十六州設一官職,名叫州牧。

而這州牧皆由陽神宗師執掌,其主要職責就是梳理各地的自然氣象。

皇帝應下了。

嶽不群精通人性,自然不可能看不出皇帝臉上的不爽,還有心底的喜悅。

皇帝今年十八了。

早早就行過及冠之禮,已經將所有大權收攏在手,當年欺他年幼的大臣或貶或死,都沒一個善終的。

現在的朝堂上都是皇帝的“心腹”。

只是皇帝的這些“心腹”都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如今的大興並非皇帝的大興,而是太尉的大興,至於太尉何人?

“正是在下。”嶽不群觀天而語。

如今朝堂中的諸般大事其實都有他的影子,雖然他足不出戶,甚至連每月一次的大朝會都不去,可朝臣個個皆以他為首。

雖未認他做主,但有意無意間,都想揣摩他的心意。

而嶽不群也未曾掩藏過自己的心意,照顧好黎明百姓即可。

相信這些官員都能清楚嶽不群的這點心思。

其實嶽不群還在思索一件事,那就是一個國家需要皇帝嗎?

這樣的思考自然是有違各家學說的。

皇帝即是人主,百家學說中都脫不開人主。

可嶽不群經歷這麼多世界,看過這麼多朝廷,卻勐然發現,好似不大需要皇帝。

但隨後他又想到,皇帝沒了,還有內閣首輔,還有他。

皇帝這個名號雖沒了,但人主猶存。

為天下人之主者,為天下人做主,如若天下人皆可做天下的主……

以嶽不群這數百年的經歷,一時竟也想不通。

可他也不好輕試,如若試了一場,於天下不利怎辦?總不能自殺後回檔一次吧?

嗯……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但嶽不群還是收了這份心。

皇帝之位暫且存著,反正如今便似虛君,君主在其位,得不了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