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嶽不群也要模擬人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八章、久違的皇帝駕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八章、久違的皇帝駕崩

石公虎的武藝早已步入出神入化之境,一爪過來,便要扣上嶽不群那“孱弱單薄”的肩膀。

彭!

一擊即中。

可好似文弱書生的嶽不群卻一動不動,穩如泰山,未能有受半點損害。

反而石長老自己呆立原地,彷佛石凋一般,一動不動。

未曾動手分毫,這位苗族第一高手就敗得徹徹底底。

“石公虎妄圖偷襲於我,不知巫王以為該如何處置?”嶽不群看向身旁的南詔巫王。

“妖法!妖法!妖人!妖人!”

“石長老!?”

“……”

大殿內,一眾人驚詫不已,紛紛怒斥嶽不群。

但嶽不群只澹澹掃過一眼。

然後就鴉雀無聲,個個陷入義憤填膺地沉默。

而巫王也是義憤填膺,他喝道:“國賊當誅!”

只不過,他所指的是石公虎。

他指著石公虎,將大殿中的侍衛呼喚來。

“將此賊拿下,押入大牢。”

然後侍衛們就將已經如同石木般僵硬的石公虎抓拿扛起,將之拿下去。

嶽不群見狀,只微微一笑,看過巫王一眼。

巫王得此一眼,臉色微微一變,但那少有褶子的老臉還是強控住表情變化。

“巫王英明。”嶽不群澹澹道。

“全賴國師發現及時,否則孤亦難發現此獠的狼子野心。”巫王感激不盡。

然後就有內侍上來,將早就備好的石公虎的罪行文卷一一送到在場的每個大臣的手中。

這之中的罪行每個人看得都臉色古怪。

這些罪行在他們看來並非罪行,因為他們也是這麼做事的。

只是,石公虎不會做這些,多是借了他的名義的親朋好友做的。

正因此,他的尾惡是縱容親屬,為惡做倀,此乃極惡之事。

這樣的事在座的人可都沒少幹。

所以接下來是否就要輪到他們了?

眾人惶恐。

但嶽不群接下來並未拿他們下獄,彷佛要對他們既往不咎似的。

可接著就是這一句話:“諸位可願入我拜月教?!”

對此,大家能答應嗎?

能!當然能!

只要嶽不群能放他們一馬,什麼樣的條件他們都能答應。

此刻他們已經不再倔強,因為他們已經想明白了。

連石公虎都不是對手,他們能拿頭去頂嗎?

不能,怎能?

“我等願為教主效犬馬之勞。”一人先跪,其餘人等跟著跪下。

他們都朝著巫王寶座跪著,但卻都是對著拜月教主效忠。

一旁的巫王彷佛就是個多餘的人。

“嗯,諸位既願與我為教友,我也不好推就不受,但入我拜月教需得先通讀拜月教義,還請諸位記在心裡。”嶽不群和緩地說道。

隨著嶽不群說話,一縷縷念頭隨之紛紛撒出,落入每個人的腦海中。

“此乃我拜月教教義,還請諸位好生通讀。”嶽不群的聲音緊接著就落入他們的耳旁。

而隨著這道聲音的落來。

眾人就都感覺腦海一陣“激動”。

他們認認真真的鑽研著拜月教主親授下的拜月教教義,用心體會著其中的用心良苦。

然後,每個人亢奮的離開議事大殿。

最終只餘下嶽不群與巫王。

“國師,不知拜月教教義孤可通讀?”巫王小心地問道。

但嶽不群拒絕了。

巫王很失落,也很無奈。

然後,嶽不群便緩緩離去了,都不與巫王告退一聲。

……

南詔掀起了一場大風。

朝廷的六大長老紛紛落獄,其中石公虎因拜月教主舉報,巫王親令而下獄,其餘五大長老皆是自報罪行,並將家族親朋一一舉報。

這就造成了一系列的大桉。

而這一場大桉下,南詔有諸多官吏將官被下馬,一一落獄,聽候發落。

南詔官場隨之凋零,“人才”幾乎散盡。

但在這時,國師拜月教主向巫王提議推行大唐之政——科舉。

巫王欣然接受。

然後南詔各地便開始了似是而非的“科舉”,許多青年,許多平民,在這次的“科舉”被選中,然後被分派到南詔各個空出的官吏崗位上。

南詔官場由此來了一次大換血。

而且每個官員都精研南詔新法。

所謂南詔新法也是由國師拜月教主推薦給巫王的。

巫王閱覽後,並與國師認真研究過半個月後,終於同意了新法。

而官員們所閱讀的新法都是由拜月教主一筆一劃撰寫而成,每一個字都飽含了拜月教主的心血。

所以每個官員都得深刻去讀,晨起一遍,晚睡一遍。

巫王逐漸成了擺設,只餘下一個印章還可用,但這個印章也只有遇上重大事件時才能用上。

譬如,石公虎逃獄,要簽發一張海捕文書,並通告各國的國書,這便要巫王來簽字蓋印。

巫王的明事理,也讓嶽不群很欣慰。

只不過石公虎能從大牢中逃脫,嶽不群也很無奈。

無奈巫王怎就這麼不識趣,這麼不明大義呢?

為何要守舊,不好生為國為民辦好事辦實事呢?

不過巫王還死不得。

只因南詔還有一人在。

此人名叫林青兒。

為南詔白苗的大祭司,其地位尊崇,為苗人敬仰,且推動黑苗與白苗和平共處,更得人心。

除此外,此人身上有著強大的力量,這股力量連嶽不群都心驚。

彷佛在人間,她便是當世第一,人間主角,無人可比。

即使是嶽不群有感時運加身,也比不得她。

嶽不群與她並未見過面,只因她常年閉關。

但她的神力散於整個南詔間,嶽不群時時感應。

而且即使嶽不群推行新法,也無法抹去林青兒在南詔官員們心中的崇高地位,何況是百姓呢。

所以嶽不群也動不得她,而她又堅定的站在南詔巫王這一邊。

這就讓嶽不群很難辦啊。

然後嶽不群便有一番思慮,是否要對此人出手。

而且聽聞此人年紀好似也不大,大約十一二歲,與嶽不群如今的年紀差不多。

嶽不群今年十三,但已經滿臉老長胡子(為顯穩重形象),身形高大,穿著儒生衣袍(為特製,當代還未有),整個人的年歲顯得有三十往上。

正因這份形象,人們都尤為信重拜月教主,以拜月教主為神聖。

甚至有人還偷偷違背拜月教教義,想要私設神龕,用以朝拜拜月教主這尊人間真神。

因此,嶽不群還凝聚了不少的眾生意念,這也讓嶽不群犯愁。

怎就絕不了百姓的愚昧崇拜之心呢。

嶽不群想到此,便以為是百姓愚昧,百姓仍為世間的妖魔鬼怪,以及自然氣候所威懾恐嚇。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些眾生意念若是交予那些邪神,它們肯定歡喜不得了,然後實力再漲一層樓,繼續禍害更多人。

嶽不群也可以將之化作某種祭器,用以維護眾生。

而且嶽不群也無法完全禁絕百姓的信仰,有些人會自私自利,會無法無天,但大多數人仍需要心靈的寄託,他們薄弱的心靈也需要一片港灣停靠。

以前是受苦受難,並被恐嚇馴化,成了邪神的信徒。

現在有嶽不群傳播知識,並為他們解去了頭頂的桎梏大山,分得了大量的肥沃田地,並且降低國家賦稅,只要勤勞便能衣食無憂。

而這時,他們也需要一份信仰。

當然,嶽不群早就察見此事,便知曉堵不如疏,因此,才有拜月教,才有祭拜天地自然,山川河流。

但嶽不群卻不許大家祭拜實物,這就讓他們看不見摸不著,無法想象怎樣去祭拜。

所以這些信仰就落到了嶽不群這位拜月教主的身上。

念及於此,嶽不群便又想到一法。

既然大家想要個實物,那他便直接捏造一物。

中原有九鼎,那麼南詔也可以有神木。

如此,嶽不群便創造了一份信仰,讓南詔百姓祭拜青銅古木。

他在南詔的各個城鎮,建造起一座巨大的青銅古木,並往其中紋刻符陣,這些符陣乃至三元界攜帶而來,嶽不群如今已經推演到三千六百七十七個。

這些青銅古木也將是奇觀,得南詔眾生祭拜,得眾生意念。

嶽不群則可以此再造三元界盛景。

有此盛景,南詔將風調雨順,當有外敵入侵時,也將被此大陣打滅。

而這青銅古木一共建造了三十六座。

不過這建造也需要不少時間,經嶽不群測算,至少需得十六年。

而且在此期間,定會有不少意外。

嶽不群已經明顯感應到“天意”的存在了。

這方天地比之三元界還要強盛,其中的天地元氣不管是活躍度上,還是質量上,都遠高於三元界。

但奇怪的是,嶽不群仍覺此界不及大明所在的山海界。

第一座青銅神木在嶽不群十四歲的春天建成,就建在南詔國都太和城。

而這座青銅神木剛落地,南詔的數十萬的拜月教信眾蜂擁而至,齊聚太和城。

然後在拜月教主與巫王巫後的主持下,完成參拜儀式。

待得祭拜完成,嶽不群便催動青銅神木上的符陣,將貯存下的天地元氣化作甘霖,遍灑全城,為百姓祛病消災。

如此一場參拜儀式後,不出一月,整個南詔都知曉了青銅神木乃拜月教聖物,有神力。

然後各地都有青銅神木建起,如雨後春筍一般。

當然,嶽不群不可能以此愚民,他還是讓拜月教的教眾將青銅神木的諸般原理傳誦出去,並且將自己所掌握的符文一個不剩,合集而傳播出去。

總之嶽不群在此事上未做任何的隱瞞,這也是要破解百姓心頭的愚昧迷信的一項舉措,一個過渡。

當然這些都得慢慢來,一切急不得,操之過急必將反遭其害。

就好像,慢慢化解開大祭司林青兒在南詔百姓心中的崇高地位。

在此期間,嶽不群便發現,林青兒的力量未曾因為百姓的崇敬的衰敗而減少,反而越發強盛。

其強大的態勢比之嶽不群如今水漲船高的修為還要迅速。

嶽不群知曉,此中定有其它隱秘,或許還涉及到這個世界的深層秘密。

當然,嶽不群如今依舊在觀天。

觀天地元氣,觀天地元磁,觀天地間的諸般規矩。

更觀人心。

如今的他對這人間的探查已經有了不少結果,當然,他至今還未離開過南詔,但他的心念卻已經隨著遠去各地的南詔人而到底那處,探尋各種隱秘。

他發現此界的六界有些奇妙。

六界分為神、仙、人、鬼、妖、魔。

其實這六界真要說來,只有三界,神界,魔界,人間。

其中妖界,鬼界,仙界,都是寄託於人間之中。

仙界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合稱,鬼界居處大地之下,自有結界隔絕,妖界其實與人間重合,有妖的地界便是妖界,所以世間最大的妖界便在蜀山鎖妖塔下。

神界居於天,高,難攀登,魔界居於世間之外,也難企及,而且身入其中,若無相應修為,難以長存。

何謂相應修為,這並不是說修為達到某種層次,而是要修行這兩界的法,如此才可長存。

只不過神界之法難修,常人要想修得,成仙了道都難成,而魔界之法更詭譎。

但嶽不群都想修得,從中借鑑,以養自身之法。

當然,嶽不群現在更好奇這位南詔大祭司。

如今,巫王已經任命林青兒為南詔大祭司,她不再是白苗大祭司。

除此外,巫王之子,也在巫王的授意下,意求娶林青兒為妻。

當然,林青兒至今仍在閉關修行。

也不知其修行何法,竟要修行這麼久,而且其實力增長也是極快,如今都在嶽不群這位元神大修之上。

當然,嶽不群若想制她也容易,畢竟嶽不群實戰經驗之豐富,可不是這小丫頭片子能比得上的。

但嶽不群仍按兵不動,畢竟未曾見過林青兒,她也未曾直接表現出敵意過,嶽不群不是好殺之輩,怎能不分青紅皂白就將她打殺了。

如此不仁義,實在對不起他曾經的外號——君子劍。

在嶽不群十六歲那年,青銅神木建了七座。

而中原大唐皇帝駕崩。

嶽不群嚴正聲明,此事與他無半點關係。

另外林青兒總算出關了。

只不過她剛一出關,便先遭得巫王召喚,前往王宮,與巫王促膝長談。

然後巫王便向世人公佈一個訊息,巫王太子將與大祭司訂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