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嶽不群也要模擬人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章、華山武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章、華山武館

【是否消耗一百個單位金錢,進行人生模擬?】

是。

【一、是否回檔天啟界的人生模擬】

【二、是否回檔寰宇界的人生模擬】

【三、是否回檔浮生界的人生模擬】

【四、是否回檔三元界的人生模擬】

【五、是否繼續進行盤古三皇界的人生模擬】(灰色)

【六、是否開啟新的人生模擬】

嶽不群選擇了六。

雖想選五,奈何五已然呈現灰色,無法選擇,只能選擇其他。

浮生界,嶽不群還有心回一趟,但有思及現在實力怕是還不足以應付那等傾天之禍,若是不想引起那場大禍,他去那方天地也無意義,他也無法為浮生界改天換地。

雖然方桉也有,依舊是建造奇觀,穩定天地間的天地元氣的流動,可天地元氣要想穩定何其難,嶽不群也不能肯定自己能夠做到,而不引起那等大劫。

所以暫且留待,等自身修為增強數分,再前往此界。

……

有點意外,嶽不群這次並非是元神投胎過去,而是分了一點元神神識,用以承載全部的意識,然後轉世到了這方天地。

這方天地有仙!的傳說。

因此,就有修仙者。

孩子啼哭,天地未生異象,畢竟並非生來便有大氣運之輩,只是個普通的小娃娃。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只是這娃娃出生後,不哭不鬧,惹得農戶一家還以為生了個啞巴。

但是娃娃三月後便先開口說了話。

這倒是讓農戶一家驚喜不已。

九月後,孩子便可下地走路,奔跑。

還練起了一套拳來,教授給農戶夫婦。

農戶夫婦不以為自家孩子遭了邪祟,只跟著學起來。

一年後,孩子的個頭勐漲,已然有三尺高,如同五六歲的小豆丁。

農戶夫婦這時也想起來要給自己的孩子取個名字。

然後孩子就自行給自己取了名字——嶽不群。

這是個好名字,可惜岳家人都是老粗,雙手是拿來鋤地的,不是用來執筆寫字的。

所以也就記下這個名字。

而嶽不群傳授的拳法可不止強身健體,更有壯神之效。

習練幾月,農戶夫婦就已經精神百變,面貌新開,彷佛見了新天地,見識都開廣了許多,想要前往村子臨近的縣城找點大事做。

嗯,他們去街頭賣藝了……

路是他們自己選的,嶽不群不會干涉太多,他只鑽研著自己的武功,鑽研著這個世界的修行之道。

三年,嶽不群五歲。

但嶽不群仍不能練生真氣,但重新練成了元神,可元神卻被天地牢牢地鎖在紫府當中,連煉成的法力都無法運使出體外,只能在體內流轉。

而隨著父母前往縣城後,嶽不群也瞭解到了這方天地的只鱗片爪。

老君闢天地,天尊造生靈,皇天定法度。

人族有九帝,代代徵異族,煉九鼎,鎮九州,為人族開萬世太平,定下今時今日之盛世。

以上僅是傳說,但嶽不群以為傳說不一定為真,但也全不是假,裡面定然深藏著秘密。

這些都是遠的,說個近的。

嶽不群如今所在的地方叫做蘭花縣,蘭花縣屬觀國,觀國幅員三千裡,有十八府,但卻只佔了九州的一州。

而在觀國之內,有仙宗一家,名喚三樓,據傳為老君親傳,但是與不是,誰知呢。

而仙宗之內是否有仙呢?

嶽不群也不是很確定。

因為仙宗隱藏於福地之中,與外界隔絕,除非仙宗主動溝通,否則外界難以找到仙宗所在。

觀國除了仙宗外,還有江湖武林,這方天地的江湖也是武人的天下,但武人並不能煉生真氣之類的勁力,就是全靠氣血與技巧。

所以很多時候,並不會出現一人敵百人的想象,能敵十人便已是高手。

因此,嶽不群便拿起了最早接觸到的天啟界武道。

純靠自身體魄血氣的武道在這方天地是吃香的。

除了習練體魄外,還可煉神。

就好似此身父母,體魄健壯了,精神也開闊了。

嶽不群八歲那年,他的父母總算熬出頭了,街邊賣藝多年,總算攢夠了錢銀,還跟本地江湖門派打成一片,總算開了一間武館。

武館由嶽不群起名——華山。

嶽不群於八歲這年接任任華山武館總教頭之職,他的前途一片光明。

武館一開,便先開始一場別開生面的以武會友。

這是要吸引學徒,若沒有真本事在手,怎麼騙……不是,收到學徒,收到教習費用?

傳授武藝可是門技術活,尤其是在這個法度還算森嚴的地界。

這裡的法度森嚴可不止明面上的朝廷法規,更有天地法規。

嶽不群煉成元神後,便悄悄觀天地,從元氣,到元磁大場,再到氣運大勢。

一切都是井然有序的,都有著某種監察,彷佛有一隻大手在操持著這方天地的一切。

就彷佛“盤古三皇界”,不,更有甚之。

只不過,這只暗手也只能監察大勢,無法細緻到每個人。

否則嶽不群此刻便要暴露了。

嶽不群懷疑這只暗手或與那傳說中的老君、天尊、皇天有關。

當然,嶽不群此刻也只是個小小的“螻蟻”,他只要顧好眼前就好,至於其他改天換地,為觀國百姓換一個活法,這等事他目前做不了,沒法做。

觀國年曆三百六十一年七月十九。

天晴。

一場大戰將在華山武館門前的小擂臺展開。

由華山武館總教頭嶽不群的首徒莫大有和二徒弟張勝利應敵。

這兩個徒弟都是剛收三月的新徒弟,專門用以向滿城的百姓,和各家武館展露他們家的武藝所用,這也是蘭花縣江湖的規矩,更是蘭花縣所屬的江南府的規矩。

此戰和氣生財,並非為了見血,所以先比拳腳,後比兵刃,兵刃多是木器。

這場別開生面的擂臺將持續三日,任何人都可以上擂比試,不止於蘭花縣的各家武館,即使是路過的江湖武人也可來比一比,不管勝與否,都會被迎入武館內,吃一頓飽飯。

兩個徒弟武功如今已是小成。

莫大有得傳三十六路念拳和七十二路岳家劍,張勝利則得傳六十四路追風刀和百式剛拳。

這兩門武功都甚是了得,既打熬氣血,也熬煉精神,煉成之後,可敵十人。

擂臺比賽三日間,兩人連戰連捷,偶有小敗,也都是敗在路過此地的老拳師手上,所以也算雖敗猶榮。

在擂臺擺過三日後,整個蘭花縣也都知曉有這個華山武館。

華山武館也隨之得了許多人來拜師學藝。

其中不乏富商之子,縣官之子。

而隨著收徒廣泛,華山武館的名聲也漸漸遠播出去。

至於拜師束脩(xiu),僅需三兩白銀。

如此一過便是三年。

觀國又起一場武林大會,而華山武館也被請了。

…………